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添加剂事件”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食品添加剂”的日子是真心不好过啊。
它们的迅速“蹿红”,除了占据了各大主流报纸杂志的版面以外,更多的是引来了人们质疑与惊恐的目光。
它们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曝光,都让人们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揪心。
人们开始慢慢地对它们失去了信心,开始排斥一切食品添加剂,开始谈“剂”色变,生怕下一个“中招”的就是自己。
曾经有个人在网上发起了关于“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剂”的调查,结果是90%以上的参与者都要求禁用面粉增白剂。这给了主管部门巨大的压力。有评论家表示,如果搞一个“是否禁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结果或许也一定会是禁用食品添加剂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
既然人们如此齐心,食品添加剂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恐慌,干脆就禁用这些让人揪心的食品添加剂吧。
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将会是什么情形?
我们将再也吃不到火腿肠、香肠、熟肉罐头等熟肉制品。熟肉制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是因其能够满足人们对肉制品的口味和口感的要求,且易储存、携带。而这些熟肉制品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都是依靠食品添加剂来实现的。肉质品中容易滋生致病细菌,为了抑制这种细菌的生长,肉中会加入防腐剂;为了保证口感良好,在加工过程中就需要加入一些磷酸盐之类的物质来保持肉中的水分不易流失。熟肉制品有不同的风味,这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些香料,来达到人们对肉制品口味的要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这些熟肉制品就无法生产。或许,我们可以用烘干或者风干这类传统方法生产制作香肠。或者为了保证肉的品质,将肉用油炸过之后,再密封起来。这些不用食品添加剂制作出来的肉制品倒也能吃,只要多加一些盐就可以保证肉的品质,但是即便这样腌制之后也会产生致癌物质。那么发明了“传统方法”制作熟肉制品的古人为什么就没有得过癌症?或许古人即使得了癌症,也会被当作“疑难杂症”来医治。现代科学的统计数据和试验已经证实这些“传统”和“无添加”的肉制品,会明显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而我们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是存在具有“潜在”或“莫须有”的致病因素的可能性。
肉制品吃不成了,那么买点饼干糕点之类的干粮吧。很遗憾,这些东西也没法生产了。且不说为了易于保存加入的防腐剂,为了好看使用的色素,为了口感良好加入的增稠剂等等,即使现做现吃的馒头或者面条,也还是需要面碱才能做出来。虽然先人们可以从湖水、泉水甚至草木灰中得到“天然的面碱”,但是它们的化学结构跟工业生产的面碱一模一样,也还是食品添加剂。更糟糕的是,这些“天然物质”中,还可能附带着砷、铅等重金属成分。虽然这些有毒物质的含量有限,可是跟工业生产的、有良好质量控制的面粉改良剂相比,毕竟潜在风险还是要大很多。
味多美、85度C也不能再经常光顾了。少了膨松剂、发酵改良剂、酶制剂和食用碱等食品添加剂,面包、蛋糕以及提拉米苏、焦糖布丁这类的甜点就不能正常生产了。当然依然可以制做自然发酵或不发酵的面饼,像是当年游牧部落随身携带的主食,以及我们先民们出远门包袱里放的烙饼,这种烙饼虽然能供果腹,但对于口味就不要有太高的奢望了。
早上急着上班,去胡同口或者路边早点摊买早点的习惯,您也为了“食品安全”戒了吧。好吃的豆腐脑,必须要有凝固剂,不管是石膏、卤水还是葡萄糖酸-δ-内酯,它们都是食品添加剂。豆腐脑、豆花、豆腐以及以豆腐为原料的各种食品,也都将成为“非法食品”。我们就只能凑合喝点豆浆或者粥,再配上几根油条了。可是油条更糟糕,传统的油条所使用的明矾,本来就含有“神经毒剂”——铝,虽然说含量小,但它也对人体无益。而那些后来开发出来的“无铝油条”,则需要更多的膨松剂。
馒头(含酸度调节剂)、大饼(含膨松剂和酸度调节剂)、油条(含膨松剂)、豆腐脑(含葡萄糖酸-δ-内酯)、面条(含酸度调节剂)……这些食物都将不复存在。当然仍可以用米饭和米糕类食物填饱肚子,但不能再配上可口的酱菜了,因为少了防腐剂,绝大多数佐餐小菜都会迅速霉变。
现成的吃的没有了,喝的就更不复存在了,巨大的饮料工业也将面临崩溃。因为饮料里,防腐剂、保鲜剂、乳化剂、香精,这些物质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饮料都没有了,那就只能喝水了。而“纯净水”,其实也并不“纯净”——它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任何的灭菌技术,总会有一些“助剂”残留下来。虽然这些助剂不在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内,但是它们的作用也与食品添加剂差不多,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使用的“化学物质”。既然添加剂没有了,那么助剂也就更不应该存在。盛夏之际,只有老祖宗传下来的茶水将是唯一可饮用的消暑饮品。没有了乳化剂、增稠剂,我们再也吃不到香甜诱人的冰淇淋了。
现在看来,没有了食品添加剂,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将不复存在。所以,当我们消除了一切食品添加剂,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如果不禁用食品添加剂,我们还要继续与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打交道”吗?让我们先追根溯源了解一下何谓食品添加剂。
了解食品添加剂
其实,早在两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食品添加剂”了。
相传豆腐的出现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他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喜好食用黄豆。一日,母亲卧病在床,淮南王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但又怕食之无味,因此加了点盐来调味,没想到居然凝结成块,而这也正是豆腐的雏形。由于刘安是位炼丹家,因此当豆腐雏形出现后,他便与方士们共同试验,经过多次研究之后,终于发现石膏或盐类可使豆乳凝固成豆腐。
豆乳到豆腐是经历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的。由于黄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形成了“胶体”溶液。如果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就必须加点“料”。所加入的石膏其实就是硫酸钙,它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形成白花花的豆腐脑。再将豆腐脑的水分挤出,就有了最终的成品——豆腐。这种点豆腐的方法流传至今,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豆腐不再使用传统的盐卤,而是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来凝固豆腐,所生产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内酯豆腐。 镇江有道著名的菜肴,名叫“镇江肴肉”。有关于这道名菜的来历还有一个遥远的传说。相传在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为天气炎热怕猪蹄变质,便用盐将其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店主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他为了去除猪蹄上硝的味道,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将处理好的猪蹄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和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猪蹄解其毒味,没想到半个时辰(一个小时)过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之后“硝水”就成为了制作“镇江肴肉”的配料之一。硝水是含有硝酸钾或硝酸钠的溶液,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护色剂,使用护色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肉制品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不分解、不破坏,呈现良好的色泽 。
不仅在我国,在国外也是如此,人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巧遇食品添加剂”。
欧洲有做梨子酱的传统。但是去皮捣碎的梨很快就会变成褐色,不仅难看,味道也会受到影响。有经验的主妇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柠檬汁,这样梨子酱就能保持“新鲜”的颜色。不仅是梨, 其实苹果、香蕉、土豆等去皮之后,都会很快变色。变色的原理是:水果蔬菜中都含有不等量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多酚化合物就暴露在了空气中。它们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一类叫做“醌”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此外,许多多酚化合物被认为“营养价值高”,变成褐色素后其价值也就随即失去了。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使其保持本色。这里的柠檬汁,起到的就是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的作用。在食品工业中,用柠檬汁效率不高,又很麻烦。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它的作用机理,当然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了。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中,很多就添加了抗坏血酸来保持色泽和风味。
追溯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要成为食品添加剂就要符合三点:其一,它是一种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其二,它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其三,它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的品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其实食品添加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防腐剂,在食品工业时代之前,人们只能就近购买食品,需要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的食物只能采用腌渍、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防腐剂的出现使得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甚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以前食用油、麻花、坚果等食品经常会有哈喇味,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抗氧化剂。而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这些甜味剂,它们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使用这些甜味剂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减少能量摄入,还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渴望。
这样看来食品添加剂也不是“毫无用处”,有人会说,既然我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那我们不要那些坏的食品添加剂,只留下好的食品添加剂不就可以了。这又说错了。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必需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并且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它可以在哪些食品中添加,其最大使用量是多少。它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食品配料,并无好坏之分。现代的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的食品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允许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成为食品添加剂。没有获许可的添加剂就是非法添加剂,这些非法食品添加剂在食物中出现完全是那些不靠谱的企业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造成的乱象,不过不用担心,这些黑心企业也会得到法律的制裁。现在,既然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也知道我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那么就让我们来消除误解吧。
误解一: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问题”食品添加剂
很多人误认为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都是食品添加剂,其实这种误解的根源在于混淆了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添加剂是一个大门类,食品添加剂只是其中的一个集合。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它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涂料添加剂,还有汽油添加剂等。
三聚氰胺是水泥添加剂,是塑料添加剂,是涂料添加剂,但非食品添加剂。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代名词,它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 “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因而,它也不是食品添加剂。
苏丹红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这种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所以它不是食品添加剂,而属于化学染色剂。
误解二:保质期的长短与防腐剂的多少有关
购买牛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牛奶的保质期各有不同,贮存方法也不同。有的即使放在冰箱里面贮存保质期也只有3天,有的却可以放在常温下保存45天。很多人可能觉得能存放45天,必定是大量防腐剂在发挥功效。其实,认真阅读牛奶盒的配料表你会发现,即使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有些牛奶也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很久。这是因为常温牛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物理方法进行无菌处理。也就是采用UHT的方法(超高温瞬时灭菌),将食品瞬间加温至137℃并停留约4秒钟,不但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还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
而且,常温液态奶的生产和包装都在严格密闭和无菌的设备环境中完成,对卫生、温度、湿度甚至气压都有明确要求,以减少和避免生产、包装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包装食品都需要添加防腐剂,才能为我们提供长久的保鲜功效,以避免微生物和我们“争抢”美味。 误解三:食品添加剂越多,毒性越大
数添加剂个数是个有趣的现象——“一支雪糕有19种添加剂,25克蛋糕含17种添加剂,中国人每天吃近百种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危害尤其严重。”这是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因为正规企业需要按国家规定把使用添加剂的情况标注在商品包装上,而这却被当成负面新闻进行报道。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通俗地说就是“剂量决定毒性”,与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可能会有人担心,多种食品添加剂同时食用会产生可怕的后果。科学家的确没有把所有可能的食品添加剂组合拿来研究一遍,也不可能这么做,因为 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就可以有亿万种组合。但是科学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方法来确保安全性。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价就已经考虑了“大量”的问题,这个“大量”可以形容为“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而“长期”更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的保险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其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
然而,长期大量吃某种食物仍然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任何食物都是这样,哪怕是“无添加”的。比如媒体报道的长期喝碳酸饮料喝死人了,但这并不能怪饮料里面的食品添加剂,饮料中“纯天然”的蔗糖能量摄入过剩可能才是主因。某环保机构发布的《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指出: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健康不利,这也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真实情况是零食摄入过多,会影响孩子正常膳食营养摄入,这当然对健康不利。
误解四:全球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添加剂在欧盟禁止使用,而中国还在使用”,也有些报道会说,“在国外的限量是XXmg,而我国限量比国外高”。实际上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种食品添加剂,批准使用的前提都是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认为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后才会被准许使用。至于某个国家让不让用、如何用,那只是管理上的取舍。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我国特有的,仅在我国范围内允许使用,比如竹叶抗氧化剂、茶绿色素、茶黄色素等。我们有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是严于国际组织或发达国家的,比如我国果冻中使用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限量是每千克0.5克,而欧盟的限量是每千克1克。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而我国并未批准使用,比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在国际标准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标准中都可以使用,而我国已经禁用。再比如焦糖色,我国不允许用于面包中,而欧盟是允许用于麦芽面包中的。国际标准允许TBHQ(抗氧化剂)用于食用冰中,我国则不允许使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误解五:“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的食品最安全
一般消费者认为“不含防腐剂”、“零添加”更安全,一些商家也瞄准了这一点,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还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
实际上,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毒素。从这一角度讲,防腐剂使我们的超市货架更丰富,也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而且凡是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经过安全性评价,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也有一些天然食品本身就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因为它们不会给腐败微生物提供宜居环境来“生儿育女”,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这些食品声称“不含防腐剂”完全是一种营销策略。
至于“零添加”就更不靠谱了。首先,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已经很难找到,至少在整个加工工艺链条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剂几乎不可能。其次,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绝不可能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当然,只要消费者愿意为这个营销噱头买单,这样的产品就会继续在市场上生存。
误解六:催熟剂也是食品添加剂
你一定还记得小时候,为了尽快地品尝到甘甜的柿子,会将青色的柿子放进米缸中等待它们快点变甜的乐趣吧?原来,将要成熟的植物会释放出乙烯而促进果实的成熟,而乙烯作为植物“成熟激素”的秘密被揭开后,人工合成乙烯就被广泛用于水果催熟了。
这种催熟的过程或者说是这种为了催熟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它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蔬果的品质。
误解七:绿色食品绝不含食品添加剂
如果通过以上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你还是对它心存芥蒂,而转头选择绿色食品,以此来避开食品添加剂的话,那么你就又错了。
绿色食品和不含食品添加剂是不能够划等号的,不要被“绿色”二字误导。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的,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在我国,绿色食品被分为A级和AA级两个标准。A级绿色食品为初级标准,是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的,也就是可以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为高级标准,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但可以添加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所以即使选择了绿色食品,还是逃不开食品添加剂。
大多时候,人们的恐慌都源自对事物的不了解,因此不应当横加指责那些不了解的食品添加剂。当我们了解了食品添加剂,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那么可怕。所以别再为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揪心了。
教你看懂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 柠檬酸,柠檬酸钠,无机磷有磷酸,乳酸钙,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苹果酸,酒石酸,罗汉果甜苷,山梨酸钾,亚硝酸盐,乳酸,胡萝卜素,叶绿素,紫胶红,胭脂虫红,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谷氨酸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磷酸三钙,二氧化硅……这些看似熟悉又陌生、像天书一样存在的专业名词都是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个庞大家族的“家谱”细数出来,但是可以先读懂这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做到心中有数。
柠檬酸、柠檬酸钠、苹果酸、酒石酸、无机磷有磷酸、乳酸钙、碳酸钾,这类物质经常会出现在可乐、七喜这类饮品的配料表中。他们属于酸度调节剂类,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亚铁氰化钾、硬脂酸镁、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这五种物质是我国允许使用的抗结剂。它们一般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状态。如:制作冰淇淋时会加入抗结剂,防止冰渣的形成,改善其口感。
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 、甜蜜素、罗汉果甜苷,它们是甜味剂。这些食品添加剂会经常出现在糖果、蜜饯、果脯、饼干糕点的配料表中。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平时食用的蔗糖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患有苯丙酮酸尿症(PKU)的人群不适合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因为苯丙氨酸(PA)是阿斯巴甜的主要合成物之一,它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患有苯丙酮酸尿症的这类人群不能对苯丙氨酸进行正常代谢,并且过多的摄入苯丙氨酸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害。
山梨酸钾、亚硝酸盐、乳酸、对烃基苯甲酸,他们属于防腐剂类。看到亚硝酸盐请不要惊恐,它是安全型的,毒性仅为食盐的一半。
胶姆糖基础剂是用来制作口香糖和泡泡糖的食品添加剂,它赋予口香糖和泡泡糖等胶姆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的特性。这就是泡泡糖和口香糖在口腔中不溶解、不粘牙,而且会随着牙齿的咀嚼任意改变形状的奥妙所在。
食品膨松剂,它们的作用是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蓬松、柔软和酥脆的性状,如在生产膨化食品时,可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硫酸铝钾(钾明矾)或硫酸铝铵(铵明矾)就是常用的膨松剂。
在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等食品中使用的茶多酚就是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是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常见的抗氧化剂有茶多酚,生育酚,丁基烃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烃基甲苯(BHT)。
羧甲基淀粉钠经常出现在冰淇淋、雪糕、酱制品的配料中。它们的作用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呈悬浮状态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是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如常见的天然色素:胡萝卜素,叶绿素,紫胶红,胭脂虫红,微生物类色素红曲红等;化学合成着色剂: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等。
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制剂、精致果胶酶、β-葡萄糖酶等被称为酶制剂。酶制剂的应用可提供新的食品品种,同时还可以简化原有的生产工艺,增加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降低原材料消耗并消除环境污染。食品酶制剂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在食品工业中,酶制剂主要用于淀粉加工、乳品加工、果汁加工、烘焙食品、啤酒发酵等。
二氧化钛——你不仅可以在食品添加剂里看到它,也可以在修正液的配料表里看到它。它是一种色素,是世界上最白的东西,1克二氧化钛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涂得雪白。基于此,一般食品只用上一点点就可以增白了。二氧化钛,无毒无害,不会在人体蓄积。当然,不合格的二氧化钛含有铅、砷、锑、汞这些“面目狰狞”的坏东西。
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这些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增味剂。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有时还被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我们常吃的不同口味的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就广泛使用各种香料,所以巧克力有各种独特的口味。
近几年来,“食品添加剂”的日子是真心不好过啊。
它们的迅速“蹿红”,除了占据了各大主流报纸杂志的版面以外,更多的是引来了人们质疑与惊恐的目光。
它们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曝光,都让人们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揪心。
人们开始慢慢地对它们失去了信心,开始排斥一切食品添加剂,开始谈“剂”色变,生怕下一个“中招”的就是自己。
曾经有个人在网上发起了关于“是否禁用面粉增白剂”的调查,结果是90%以上的参与者都要求禁用面粉增白剂。这给了主管部门巨大的压力。有评论家表示,如果搞一个“是否禁用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的调查,结果或许也一定会是禁用食品添加剂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
既然人们如此齐心,食品添加剂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恐慌,干脆就禁用这些让人揪心的食品添加剂吧。
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将会是什么情形?
我们将再也吃不到火腿肠、香肠、熟肉罐头等熟肉制品。熟肉制品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是因其能够满足人们对肉制品的口味和口感的要求,且易储存、携带。而这些熟肉制品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都是依靠食品添加剂来实现的。肉质品中容易滋生致病细菌,为了抑制这种细菌的生长,肉中会加入防腐剂;为了保证口感良好,在加工过程中就需要加入一些磷酸盐之类的物质来保持肉中的水分不易流失。熟肉制品有不同的风味,这就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些香料,来达到人们对肉制品口味的要求。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这些熟肉制品就无法生产。或许,我们可以用烘干或者风干这类传统方法生产制作香肠。或者为了保证肉的品质,将肉用油炸过之后,再密封起来。这些不用食品添加剂制作出来的肉制品倒也能吃,只要多加一些盐就可以保证肉的品质,但是即便这样腌制之后也会产生致癌物质。那么发明了“传统方法”制作熟肉制品的古人为什么就没有得过癌症?或许古人即使得了癌症,也会被当作“疑难杂症”来医治。现代科学的统计数据和试验已经证实这些“传统”和“无添加”的肉制品,会明显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而我们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是存在具有“潜在”或“莫须有”的致病因素的可能性。
肉制品吃不成了,那么买点饼干糕点之类的干粮吧。很遗憾,这些东西也没法生产了。且不说为了易于保存加入的防腐剂,为了好看使用的色素,为了口感良好加入的增稠剂等等,即使现做现吃的馒头或者面条,也还是需要面碱才能做出来。虽然先人们可以从湖水、泉水甚至草木灰中得到“天然的面碱”,但是它们的化学结构跟工业生产的面碱一模一样,也还是食品添加剂。更糟糕的是,这些“天然物质”中,还可能附带着砷、铅等重金属成分。虽然这些有毒物质的含量有限,可是跟工业生产的、有良好质量控制的面粉改良剂相比,毕竟潜在风险还是要大很多。
味多美、85度C也不能再经常光顾了。少了膨松剂、发酵改良剂、酶制剂和食用碱等食品添加剂,面包、蛋糕以及提拉米苏、焦糖布丁这类的甜点就不能正常生产了。当然依然可以制做自然发酵或不发酵的面饼,像是当年游牧部落随身携带的主食,以及我们先民们出远门包袱里放的烙饼,这种烙饼虽然能供果腹,但对于口味就不要有太高的奢望了。
早上急着上班,去胡同口或者路边早点摊买早点的习惯,您也为了“食品安全”戒了吧。好吃的豆腐脑,必须要有凝固剂,不管是石膏、卤水还是葡萄糖酸-δ-内酯,它们都是食品添加剂。豆腐脑、豆花、豆腐以及以豆腐为原料的各种食品,也都将成为“非法食品”。我们就只能凑合喝点豆浆或者粥,再配上几根油条了。可是油条更糟糕,传统的油条所使用的明矾,本来就含有“神经毒剂”——铝,虽然说含量小,但它也对人体无益。而那些后来开发出来的“无铝油条”,则需要更多的膨松剂。
馒头(含酸度调节剂)、大饼(含膨松剂和酸度调节剂)、油条(含膨松剂)、豆腐脑(含葡萄糖酸-δ-内酯)、面条(含酸度调节剂)……这些食物都将不复存在。当然仍可以用米饭和米糕类食物填饱肚子,但不能再配上可口的酱菜了,因为少了防腐剂,绝大多数佐餐小菜都会迅速霉变。
现成的吃的没有了,喝的就更不复存在了,巨大的饮料工业也将面临崩溃。因为饮料里,防腐剂、保鲜剂、乳化剂、香精,这些物质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饮料都没有了,那就只能喝水了。而“纯净水”,其实也并不“纯净”——它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任何的灭菌技术,总会有一些“助剂”残留下来。虽然这些助剂不在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内,但是它们的作用也与食品添加剂差不多,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使用的“化学物质”。既然添加剂没有了,那么助剂也就更不应该存在。盛夏之际,只有老祖宗传下来的茶水将是唯一可饮用的消暑饮品。没有了乳化剂、增稠剂,我们再也吃不到香甜诱人的冰淇淋了。
现在看来,没有了食品添加剂,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将不复存在。所以,当我们消除了一切食品添加剂,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如果不禁用食品添加剂,我们还要继续与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打交道”吗?让我们先追根溯源了解一下何谓食品添加剂。
了解食品添加剂
其实,早在两汉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食品添加剂”了。
相传豆腐的出现归功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他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非常孝顺,他的母亲喜好食用黄豆。一日,母亲卧病在床,淮南王便命人将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汤以便让母亲饮用,但又怕食之无味,因此加了点盐来调味,没想到居然凝结成块,而这也正是豆腐的雏形。由于刘安是位炼丹家,因此当豆腐雏形出现后,他便与方士们共同试验,经过多次研究之后,终于发现石膏或盐类可使豆乳凝固成豆腐。
豆乳到豆腐是经历了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的。由于黄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形成了“胶体”溶液。如果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就必须加点“料”。所加入的石膏其实就是硫酸钙,它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形成白花花的豆腐脑。再将豆腐脑的水分挤出,就有了最终的成品——豆腐。这种点豆腐的方法流传至今,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豆腐不再使用传统的盐卤,而是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来凝固豆腐,所生产出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内酯豆腐。 镇江有道著名的菜肴,名叫“镇江肴肉”。有关于这道名菜的来历还有一个遥远的传说。相传在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一天店主买回四只猪蹄,准备过几天再食用,因为天气炎热怕猪蹄变质,便用盐将其腌制。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妻子会误把为父亲做鞭炮所买的一包硝当作了精盐。直到第二天妻子找硝准备做鞭炮时才发觉,店主知道事情的原委后,连忙揭开腌缸一看,只见蹄子不但肉质未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他为了去除猪蹄上硝的味道,一连用清水浸泡了多次,再经开水锅中焯水,用清水漂洗。接着将处理好的猪蹄入锅加葱姜、花椒、桂皮、茴香和清水焖煮。店主夫妇本想用高温煮熟猪蹄解其毒味,没想到半个时辰(一个小时)过后锅中却散发出一股极为诱人的香味。之后“硝水”就成为了制作“镇江肴肉”的配料之一。硝水是含有硝酸钾或硝酸钠的溶液,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护色剂,使用护色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肉制品在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不分解、不破坏,呈现良好的色泽 。
不仅在我国,在国外也是如此,人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巧遇食品添加剂”。
欧洲有做梨子酱的传统。但是去皮捣碎的梨很快就会变成褐色,不仅难看,味道也会受到影响。有经验的主妇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柠檬汁,这样梨子酱就能保持“新鲜”的颜色。不仅是梨, 其实苹果、香蕉、土豆等去皮之后,都会很快变色。变色的原理是:水果蔬菜中都含有不等量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多酚化合物就暴露在了空气中。它们很容易被氧化,生成一类叫做“醌”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此外,许多多酚化合物被认为“营养价值高”,变成褐色素后其价值也就随即失去了。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使其保持本色。这里的柠檬汁,起到的就是食品添加剂中“抗氧化”的作用。在食品工业中,用柠檬汁效率不高,又很麻烦。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它的作用机理,当然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了。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中,很多就添加了抗坏血酸来保持色泽和风味。
追溯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要成为食品添加剂就要符合三点:其一,它是一种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其二,它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其三,它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的品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以及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其实食品添加剂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防腐剂,在食品工业时代之前,人们只能就近购买食品,需要长途运输或长期保存的食物只能采用腌渍、烟熏、风干、发酵等手段。防腐剂的出现使得过去难以保存的食品可以实现长途运输,甚至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以前食用油、麻花、坚果等食品经常会有哈喇味,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正是因为我们有了抗氧化剂。而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这些甜味剂,它们的甜度比蔗糖高得多,使用这些甜味剂不但可以降低食品成本,减少能量摄入,还能够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渴望。
这样看来食品添加剂也不是“毫无用处”,有人会说,既然我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那我们不要那些坏的食品添加剂,只留下好的食品添加剂不就可以了。这又说错了。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必需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并且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它可以在哪些食品中添加,其最大使用量是多少。它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食品配料,并无好坏之分。现代的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的食品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我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允许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成为食品添加剂。没有获许可的添加剂就是非法添加剂,这些非法食品添加剂在食物中出现完全是那些不靠谱的企业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造成的乱象,不过不用担心,这些黑心企业也会得到法律的制裁。现在,既然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也知道我们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那么就让我们来消除误解吧。
误解一: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问题”食品添加剂
很多人误认为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都是食品添加剂,其实这种误解的根源在于混淆了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添加剂是一个大门类,食品添加剂只是其中的一个集合。添加剂的种类很多,它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涂料添加剂,还有汽油添加剂等。
三聚氰胺是水泥添加剂,是塑料添加剂,是涂料添加剂,但非食品添加剂。
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代名词,它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的确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但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 “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长期食用则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因而,它也不是食品添加剂。
苏丹红的化学成分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这种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所以它不是食品添加剂,而属于化学染色剂。
误解二:保质期的长短与防腐剂的多少有关
购买牛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牛奶的保质期各有不同,贮存方法也不同。有的即使放在冰箱里面贮存保质期也只有3天,有的却可以放在常温下保存45天。很多人可能觉得能存放45天,必定是大量防腐剂在发挥功效。其实,认真阅读牛奶盒的配料表你会发现,即使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有些牛奶也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很久。这是因为常温牛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物理方法进行无菌处理。也就是采用UHT的方法(超高温瞬时灭菌),将食品瞬间加温至137℃并停留约4秒钟,不但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还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营养成分不流失。
而且,常温液态奶的生产和包装都在严格密闭和无菌的设备环境中完成,对卫生、温度、湿度甚至气压都有明确要求,以减少和避免生产、包装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包装食品都需要添加防腐剂,才能为我们提供长久的保鲜功效,以避免微生物和我们“争抢”美味。 误解三:食品添加剂越多,毒性越大
数添加剂个数是个有趣的现象——“一支雪糕有19种添加剂,25克蛋糕含17种添加剂,中国人每天吃近百种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危害尤其严重。”这是不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因为正规企业需要按国家规定把使用添加剂的情况标注在商品包装上,而这却被当成负面新闻进行报道。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通俗地说就是“剂量决定毒性”,与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可能会有人担心,多种食品添加剂同时食用会产生可怕的后果。科学家的确没有把所有可能的食品添加剂组合拿来研究一遍,也不可能这么做,因为 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就可以有亿万种组合。但是科学家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都要进行严格细致的风险评估,并通过留下足够的安全系数、严格规定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方法来确保安全性。
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评价就已经考虑了“大量”的问题,这个“大量”可以形容为“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保护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而“长期”更是以“终生”、“每天”的长度和强度来衡量,加上上述的保险系数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因此只要按标准使用,其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
然而,长期大量吃某种食物仍然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任何食物都是这样,哪怕是“无添加”的。比如媒体报道的长期喝碳酸饮料喝死人了,但这并不能怪饮料里面的食品添加剂,饮料中“纯天然”的蔗糖能量摄入过剩可能才是主因。某环保机构发布的《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指出: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儿童健康不利,这也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真实情况是零食摄入过多,会影响孩子正常膳食营养摄入,这当然对健康不利。
误解四:全球有统一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添加剂在欧盟禁止使用,而中国还在使用”,也有些报道会说,“在国外的限量是XXmg,而我国限量比国外高”。实际上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哪种食品添加剂,批准使用的前提都是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认为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后才会被准许使用。至于某个国家让不让用、如何用,那只是管理上的取舍。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我国特有的,仅在我国范围内允许使用,比如竹叶抗氧化剂、茶绿色素、茶黄色素等。我们有些食品添加剂的限量是严于国际组织或发达国家的,比如我国果冻中使用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限量是每千克0.5克,而欧盟的限量是每千克1克。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是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而我国并未批准使用,比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在国际标准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标准中都可以使用,而我国已经禁用。再比如焦糖色,我国不允许用于面包中,而欧盟是允许用于麦芽面包中的。国际标准允许TBHQ(抗氧化剂)用于食用冰中,我国则不允许使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误解五:“不含防腐剂”、“零添加”的食品最安全
一般消费者认为“不含防腐剂”、“零添加”更安全,一些商家也瞄准了这一点,使用这样的描述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还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
实际上,防腐剂主要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否则有些食品还未出厂就坏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毒素。从这一角度讲,防腐剂使我们的超市货架更丰富,也使我们的食品更安全。而且凡是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防腐剂都经过安全性评价,规范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也有一些天然食品本身就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剂,因为它们不会给腐败微生物提供宜居环境来“生儿育女”,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饼(干燥)、腌渍食品(高盐)等,因此这些食品声称“不含防腐剂”完全是一种营销策略。
至于“零添加”就更不靠谱了。首先,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下已经很难找到,至少在整个加工工艺链条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剂几乎不可能。其次,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来就有保障安全的作用,“零添加”绝不可能在安全性上变成“优等生”。当然,只要消费者愿意为这个营销噱头买单,这样的产品就会继续在市场上生存。
误解六:催熟剂也是食品添加剂
你一定还记得小时候,为了尽快地品尝到甘甜的柿子,会将青色的柿子放进米缸中等待它们快点变甜的乐趣吧?原来,将要成熟的植物会释放出乙烯而促进果实的成熟,而乙烯作为植物“成熟激素”的秘密被揭开后,人工合成乙烯就被广泛用于水果催熟了。
这种催熟的过程或者说是这种为了催熟而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它只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蔬果的品质。
误解七:绿色食品绝不含食品添加剂
如果通过以上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你还是对它心存芥蒂,而转头选择绿色食品,以此来避开食品添加剂的话,那么你就又错了。
绿色食品和不含食品添加剂是不能够划等号的,不要被“绿色”二字误导。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的,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在我国,绿色食品被分为A级和AA级两个标准。A级绿色食品为初级标准,是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的,也就是可以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AA级绿色食品为高级标准,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但可以添加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所以即使选择了绿色食品,还是逃不开食品添加剂。
大多时候,人们的恐慌都源自对事物的不了解,因此不应当横加指责那些不了解的食品添加剂。当我们了解了食品添加剂,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那么可怕。所以别再为食品添加剂的问题揪心了。
教你看懂那些拗口的专业名词 柠檬酸,柠檬酸钠,无机磷有磷酸,乳酸钙,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甜蜜素,苹果酸,酒石酸,罗汉果甜苷,山梨酸钾,亚硝酸盐,乳酸,胡萝卜素,叶绿素,紫胶红,胭脂虫红,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谷氨酸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磷酸三钙,二氧化硅……这些看似熟悉又陌生、像天书一样存在的专业名词都是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个庞大家族的“家谱”细数出来,但是可以先读懂这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做到心中有数。
柠檬酸、柠檬酸钠、苹果酸、酒石酸、无机磷有磷酸、乳酸钙、碳酸钾,这类物质经常会出现在可乐、七喜这类饮品的配料表中。他们属于酸度调节剂类,是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亚铁氰化钾、硬脂酸镁、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这五种物质是我国允许使用的抗结剂。它们一般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状态。如:制作冰淇淋时会加入抗结剂,防止冰渣的形成,改善其口感。
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 、甜蜜素、罗汉果甜苷,它们是甜味剂。这些食品添加剂会经常出现在糖果、蜜饯、果脯、饼干糕点的配料表中。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平时食用的蔗糖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患有苯丙酮酸尿症(PKU)的人群不适合食用含有阿斯巴甜的食物。因为苯丙氨酸(PA)是阿斯巴甜的主要合成物之一,它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患有苯丙酮酸尿症的这类人群不能对苯丙氨酸进行正常代谢,并且过多的摄入苯丙氨酸会对他们的大脑造成损害。
山梨酸钾、亚硝酸盐、乳酸、对烃基苯甲酸,他们属于防腐剂类。看到亚硝酸盐请不要惊恐,它是安全型的,毒性仅为食盐的一半。
胶姆糖基础剂是用来制作口香糖和泡泡糖的食品添加剂,它赋予口香糖和泡泡糖等胶姆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的特性。这就是泡泡糖和口香糖在口腔中不溶解、不粘牙,而且会随着牙齿的咀嚼任意改变形状的奥妙所在。
食品膨松剂,它们的作用是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蓬松、柔软和酥脆的性状,如在生产膨化食品时,可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硫酸铝钾(钾明矾)或硫酸铝铵(铵明矾)就是常用的膨松剂。
在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等食品中使用的茶多酚就是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是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常见的抗氧化剂有茶多酚,生育酚,丁基烃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烃基甲苯(BHT)。
羧甲基淀粉钠经常出现在冰淇淋、雪糕、酱制品的配料中。它们的作用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呈悬浮状态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增稠剂。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是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如常见的天然色素:胡萝卜素,叶绿素,紫胶红,胭脂虫红,微生物类色素红曲红等;化学合成着色剂:日落黄,胭脂红,柠檬黄等。
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制剂、精致果胶酶、β-葡萄糖酶等被称为酶制剂。酶制剂的应用可提供新的食品品种,同时还可以简化原有的生产工艺,增加产品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降低原材料消耗并消除环境污染。食品酶制剂的独特之处,就是可以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在食品工业中,酶制剂主要用于淀粉加工、乳品加工、果汁加工、烘焙食品、啤酒发酵等。
二氧化钛——你不仅可以在食品添加剂里看到它,也可以在修正液的配料表里看到它。它是一种色素,是世界上最白的东西,1克二氧化钛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涂得雪白。基于此,一般食品只用上一点点就可以增白了。二氧化钛,无毒无害,不会在人体蓄积。当然,不合格的二氧化钛含有铅、砷、锑、汞这些“面目狰狞”的坏东西。
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这些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增味剂。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有时还被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我们常吃的不同口味的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就广泛使用各种香料,所以巧克力有各种独特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