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与之相适应的新教材在各地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初中德育教育带进一股扑面而来的崭新气象。从新课标中体现出来的中国德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改革决心、方向和力度,催人奋进。
建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学科目标体系上,新课标着重突出德育教育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参照多年来思想政治课的课标设置和教学实践状况,新课标对本学科人文属性的关注和追求,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把民族人文内涵引入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人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思想,我们称其为人文德育。毋庸质疑,人文德育的改革将会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怎样理解人文?为什么要有人文德育?在初中阶段如何贯彻人文德育?人文德育会带来什么成果?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本文的线索。而在此之上,笔者寄予本文的希望,决不在于它能形成某种定论或通说,而在于它也许能够延着先行者的思路,为后来人献上一束美芹。
一、特定受众:面向初中学生的人文德育
当提到“人文”二字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很具体的感触或者很深刻的理解,但却一般难以立即给出一个很严格的定义。的确,传统文化的数千年积累使“人文”的内涵本就十分复杂。而就初中学生来讲,在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和思想发展水平普遍局限的情况下,对他们灌输人文知识又必须严格把握分寸。这就同时显示出了两方面的难度:什么是人文?如何教人文?
对此进行深究,首先“人文”一词本身是多解的。例如,“人文主义”之人文着重于以人为本和个性自由,作为文艺复兴的理论基础,站在反对宗教和王权专制的前沿,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而“人文关怀”之人文则更多的建立在对现代化背景下个人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担忧上,力图将传统价值观中的某些元素引入现代人的生活,这又显示出某种文化守成的色彩。可见,“人文”一词,不一定代表文化观念上的激进或者保守,也就是说,不一定是“左”还是“右”。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今天,面对初中学生这样特定的受众,不可否认的是,不加批判的接受和宣传某种倾向的人文或文化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新课标之所以将本学科的“思想性”放在“人文性”之前,居于首要位置,也明示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文德育的大方向,明确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重要作用和人文教育的方法论。
二、出路:中国特色的人文德育
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沉淀了无穷的智慧,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文德育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但是教育是一次复杂的再创造,只有资源并不能直接产生成果。而在人文德育这一再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必将面临四个瓶颈。
首先,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潮,在经济上领先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在不断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在加紧着文化输出,利用经济强权推销和兜售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成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最大干扰,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日胜一日的威胁。
其次,反观中国当代的人文状况,令人担忧。从九十年代国学大师钱仲联宣称国学在日本至今,作为儒家文化圈中心的中国,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学培养体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对汉文化熏陶和汉学功底的重视往往反超中国大陆。
再次,除了文化背景的“外患”和“内忧”,传统文化本身还有一个批判与扬弃的问题。中华文明许多光辉的成就是与剥削制度相伴生的,往往瑕瑜互见,彼此胶着。此外,中华人文价值观总的倾向是保守的,并搀杂着经验主义的色彩。人文德育的推行也会面临人文本身巨大而隐蔽的局限性,这对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文眼光和文化修养是极大的考验。
如果说人文德育的前三个瓶颈都来自“人文”,那么最后一个瓶颈则来自“德育”。长期以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标没有提到人文性,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作片面强调,而对民族特殊性和人文个别性的重视不足。无怪学生时常感到政治课上有些知识离自己很远,有些提法又显得牵强,有些观念和自己所闻所见不协调。新课标在注重思想性、培养正确“三观”的同时也强调人文性,实际上是力图校正过去德育教育“以面代点”的偏颇。
此外,新课标“互动课堂”和“学生本位”的设计,对人文德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人文悟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新课标在以往“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学科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将以往“德育智育化”的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回归到非智力因素的道德培养、人文塑造的正轨上来。
人文德育突破诸多瓶颈的过程,也就是她不断成熟并找到出路的过程。也许今天,我们事实上很难预料人文德育将具体选择何种方式突破瓶颈,因为方式上的可能性并不唯一;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德育的人文化之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因此也必将是胜利的选择。
建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学科目标体系上,新课标着重突出德育教育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参照多年来思想政治课的课标设置和教学实践状况,新课标对本学科人文属性的关注和追求,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把民族人文内涵引入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人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思想,我们称其为人文德育。毋庸质疑,人文德育的改革将会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怎样理解人文?为什么要有人文德育?在初中阶段如何贯彻人文德育?人文德育会带来什么成果?一系列问题形成了本文的线索。而在此之上,笔者寄予本文的希望,决不在于它能形成某种定论或通说,而在于它也许能够延着先行者的思路,为后来人献上一束美芹。
一、特定受众:面向初中学生的人文德育
当提到“人文”二字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很具体的感触或者很深刻的理解,但却一般难以立即给出一个很严格的定义。的确,传统文化的数千年积累使“人文”的内涵本就十分复杂。而就初中学生来讲,在知识背景、人生阅历和思想发展水平普遍局限的情况下,对他们灌输人文知识又必须严格把握分寸。这就同时显示出了两方面的难度:什么是人文?如何教人文?
对此进行深究,首先“人文”一词本身是多解的。例如,“人文主义”之人文着重于以人为本和个性自由,作为文艺复兴的理论基础,站在反对宗教和王权专制的前沿,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而“人文关怀”之人文则更多的建立在对现代化背景下个人生存状态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担忧上,力图将传统价值观中的某些元素引入现代人的生活,这又显示出某种文化守成的色彩。可见,“人文”一词,不一定代表文化观念上的激进或者保守,也就是说,不一定是“左”还是“右”。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激烈碰撞的今天,面对初中学生这样特定的受众,不可否认的是,不加批判的接受和宣传某种倾向的人文或文化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新课标之所以将本学科的“思想性”放在“人文性”之前,居于首要位置,也明示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人文德育的大方向,明确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重要作用和人文教育的方法论。
二、出路:中国特色的人文德育
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沉淀了无穷的智慧,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文德育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但是教育是一次复杂的再创造,只有资源并不能直接产生成果。而在人文德育这一再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必将面临四个瓶颈。
首先,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潮,在经济上领先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在不断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也在加紧着文化输出,利用经济强权推销和兜售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成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最大干扰,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日胜一日的威胁。
其次,反观中国当代的人文状况,令人担忧。从九十年代国学大师钱仲联宣称国学在日本至今,作为儒家文化圈中心的中国,仍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国学培养体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对汉文化熏陶和汉学功底的重视往往反超中国大陆。
再次,除了文化背景的“外患”和“内忧”,传统文化本身还有一个批判与扬弃的问题。中华文明许多光辉的成就是与剥削制度相伴生的,往往瑕瑜互见,彼此胶着。此外,中华人文价值观总的倾向是保守的,并搀杂着经验主义的色彩。人文德育的推行也会面临人文本身巨大而隐蔽的局限性,这对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文眼光和文化修养是极大的考验。
如果说人文德育的前三个瓶颈都来自“人文”,那么最后一个瓶颈则来自“德育”。长期以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标没有提到人文性,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作片面强调,而对民族特殊性和人文个别性的重视不足。无怪学生时常感到政治课上有些知识离自己很远,有些提法又显得牵强,有些观念和自己所闻所见不协调。新课标在注重思想性、培养正确“三观”的同时也强调人文性,实际上是力图校正过去德育教育“以面代点”的偏颇。
此外,新课标“互动课堂”和“学生本位”的设计,对人文德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生的人文悟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新课标在以往“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学科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从而将以往“德育智育化”的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回归到非智力因素的道德培养、人文塑造的正轨上来。
人文德育突破诸多瓶颈的过程,也就是她不断成熟并找到出路的过程。也许今天,我们事实上很难预料人文德育将具体选择何种方式突破瓶颈,因为方式上的可能性并不唯一;但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德育的人文化之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是历史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因此也必将是胜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