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特点分析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以《火星情报局》为例进行传播学分析,一是因为其高收视率、高经济效益、良好的口碑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二也是因为其原创性制作,无国外引进模板的先例而取得成功更是值得其他同类型节目借鉴学习、取长补短。文章从三方面对该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这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词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 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5-0157-03
  近几年,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限娱令”对各大卫视综艺节目内容、播出频次、播出时间的种种限制,使综艺节目不得不让出黄金时段的宝贵位置,退居其次。加之国内综艺节目大致的发展思路是先引进,再修改,高昂的版权费与低收视率的矛盾日益突出。但这并不代表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将停滞不前,反而为网络娱乐节目的诞生带来了希望。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普通民众的收视习惯,围坐在一起合家欢的观影的局面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个体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并结合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想看、爱看的节目。网络自带强大的存储功能,使受众更自由的、更轻松的观看而不再受到线性传播的限制。因而这种收视方式更受到大众的推崇与喜爱。于是,在这三个条件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就应运而生了。纵观2016年国内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由优酷与银河酷娱出品、快乐全球传媒联合出品的首档用综艺手法检验全民新奇发现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以其高收视率与高广告冠名费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火星情报局》入手,结合相关理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1 《火星情报局》的基本概况
  谈及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从字面上看已能基本理解清楚。它是网络自制娱乐节目中的一种,如爱奇艺《奇葩说》《偶滴歌神啊》,芒果TV的《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等;另外两种表现形式还包括网络自制微电影[1],如爱奇艺的“微电影”频道、腾讯视频的《女法医手记》等,网络自制电视剧,如搜狐视频的《匆匆那年》、爱奇艺的《余罪》等。这些节目都依托网络展现在观众面前,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火星情报局》每期时长为50分钟,自2016年4月8日开播至2017年1月27日,已播出两季,每季13期。节目现场将“欧洲元老院”(即欧洲历史上某些国家的权利机关、咨询机关或监察机关的名称)的议事形式搬进演播室,由湖南卫视当家主持汪涵担任“局长”,两位美女“副局长”各站一边,一位相对固定,即台湾明星郭雪芙,另一位由随机参加节目的女明星担任,先后有宁静、应采儿、张俪等。现场还有8位由明星担任的“高级特工”,先后参与的明星有薛之谦、钱枫、沈梦辰、刘维、田源、杨迪、费玉清、张宇等,以及坐在台下充当观众的“中级特工”,这些“中级特工”并非素人,镜头所到之处皆是充满看点,如“话题”主持人温雅、“考研名师”张雪峰。从节目流程来看,有几下几个板块:开场舞之后,局长出场并喊出口号:“在地球开会是最烦的,在火星开会是最爽的,因为我们是火星情报局”,局长围绕当下时事热点进行脱口秀,之后由8位高级特工轮番提案,并与现场观众一起讨论或是进行表演,在提案过程中插入广告,在结尾处选出王牌特工,至此,一期节目完整播出。
  2 《火星情报局》的传播特点
  2.1 节目内容的巧妙设置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与卫视综艺节目相比,在内容设置、规则规范上往往更宽松、自由一些,追求“纯娱乐化”。观众在观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时,能体会到更多的娱乐元素,进而使身心愉悦放松,达到休闲的目的。
  节目内容十分注重话题性。每期《火星情报局》会提出3~5个提案,这些提案并不是一时兴起、随口而提,每一个提案的背后都有强大的数据做支撑。这些提案正是来自于优酷的大数据分析,由网友参与共同讨论,选出他们最感兴趣的、最具讨论性及最具代表性的话题内容,通过“高级特工”的提出,再与现场观众进行讨论,当然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弹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嘉宾、现场观众、场外观众三者间一个良性的互动交流。如第二季中的提案“地球人小时候都被迫当过父母的表演工具”“改变发型可以赐予人力量”“比丧尸危机更可怕的是,最爱的人被丧尸咬了”等,這些提案可谓是脑洞大开,嘉宾在现场不仅仅是语言讨论,更甚者会亲自进行表演,追求娱乐效果最大化。这些提案在讨论过程中,不需要严密的思考与推理或是思想深度,让人有话可说,有回忆可想,观众看起来轻松愉快最重要。
  节目注重互动性[2]。这种互动性,一方面表现在节目话题内容主要来自于网友的投票选择;另一方面表现在加大与现场观众和场外观众的交流。第一点在上文中已进行阐述。此处重点探析第二点。在节目中除了设立“高级特工”的岗位外,还设有数名“中级特工”和“初级特工”坐在观众席内,在节目进行中“局长”或“高级特工”都会有意无意的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如“国民男特工”——张雪峰,本是一位考研名师,因为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网络上走红,而在节目中,他也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或是职场体验进行观点表达。在节目结尾处还会有大量“初级特工”的提案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播出,这些“初级特工”大多是素人,目的就是将互动性发挥到极致。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首先依托网络将节目输送到千家万户,具体来说还是需要广大网友的支持与反馈。《火星情报局》的节目设置上注重每一环节与大众的互动,如“弹幕”的方式,网友有任何要求或是想法,只需轻轻“发射”,节目制作方便可立即收到,真切的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让观众切身参与到节目当中。这种互动是传统媒体完全无法实现的。“弹幕”内容因为是观众最直接的反馈,所以对节目环节、内容的调整有着极大的帮助,进而使节目进入良性发展,扩大收视群体,提高收视率。
  2.2 强大的明星阵容
  现如今的娱乐文化圈追求快速发展,更注重“颜值”的展现。在《火星情报局》中,“局长”汪涵,主持综艺节目经验十分丰富,对节目现场有较强的把控力,可以适时恰当的将已“跑偏跑远”的话题内容拉回正轨,同时还可以进行总结,是节目的内涵与深度担当。两位“副局长”皆是时下当红女明星,“颜值”担当增加了节目的可观赏性,这也表现出节目现场女性的话语权地位。8为“高级特工”中有男有女,有相对固定的也有临时串场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全明星化”,包括歌手、演员。如2016年风头正劲的薛之谦,“天天兄弟”中的钱枫、田源,湖南卫视颇具话题性的女主持沈梦辰,“我型我秀”冠军刘维等。这些人在现场的表现与观众以往印象中的表现大不相同。女明星可以走下神坛,褪去“偶像包袱”而在现场打滚、扮僵尸、扮鬼脸,丑化自己也无所畏惧。男明星更是展现自己的多方面才艺一改往日印象。这样积极的表演状态使现场气氛时刻保持高度热情,完全“冷”不下来,也使观众的“笑果”一直持续,实现愉快的观赏体验。   2.3 專业的制作团队与多渠道宣传
  一档综艺节目在获得高收视率高经济效益的背后一定离不开一个成熟的、专业的制作团队。《火星情报局》正是如此。这档节目先后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网生内容榜-网络节目榜top10”、在TV地标(2016)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中被评为“年度制作机构优秀节目(网络类)”、以26万票次的超高网友支持率斩获2016年度“最受欢迎网综”。《火星情报局》的制作团队由湖南经视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主创和《天天向上》核心主创组成,由胡明团队亲自操刀,保证了节目质量与制作水准。胡明团队与汪涵合作已十几年,彼此间早已培养出“如何能给观众呈现一档最佳节目”的团队默契。加之熟练的后期制作,如让人印象深刻、别具风格的主题曲,诙谐、搞笑、夸张的字幕剪辑都为节目效果锦上添花。
  《火星情报局》中的植入广告也是别具特色。在目前已播出的两季中,冠名商与赞助商包括“清扬洗发水”“一叶子面膜”“一口怪兽槟榔”“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等。丰厚的资金支持为整档节目制作保驾护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明星们对商品的宣传也是不遗余力的,无论是刘维在节目中以唱跳的方式将商品进行串联,一改往日主持人口播广告的平淡无奇;还是在节目内容进行中嘉宾有意无意的夹杂商品信息进行宣传,实现完美“植入”。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应该注重宣传的广度与深度。《火星情报局》在优酷视频上独家播出,在优酷首页会率先推送该节目的精彩花絮,目的是率先吸引本网站的其它潜在观众。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热搜榜、App客户端仍然可以看到《火星情报局》的影子,这就说明营销团队注重与其它社交平台的合作,懂得创新性地利用全媒体时代的优势来达到自我宣传的效果,进而扩大收视范围,提高收视率。
  3 结束语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以《火星情报局》为例进行传播学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其高收视率、高经济效益、良好的口碑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原创性制作,无国外引进模板的先例而取得成功更是值得其他同类型节目借鉴学习、取长补短。网络制作、网络播出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在网络上播出就可以无所顾忌、无所忌惮地进行大尺度的内容播放、言语犀利或是错误价值观的传播。在这一飞速发展的行业中,更应该注重相关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约束相关无底线消费行为,在娱乐的同时注重对文化内涵的传播,使这一行业进入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如倩.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135-136.
  [2]周晓铭.网络传播环境下中国网站自制视频娱乐节目的特征与优势[J].电影评价.2012(22):81-8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新背景与饮食相关的文化现象两者相结合,分析“下厨房”App营销现状及主要问题。通过对“下厨房”App的定位与分析,进行“下厨房”App市场营销策略定位,最后提出营销策略建议。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环境;美食App;下厨房;传播路径;营销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5-0071-03  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正时时刻刻改
期刊
摘 要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目前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张,将虚拟现实融入到新闻报道中是近年来媒介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虚拟现实的技术开始逐渐地应用于新闻报道实践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5年11月《纽约时报》正式启动关于VR内容制作的项目,并首次推出关于叙利亚战争导致儿童流离失所的新闻报道《流离失所》,同时国内的网易新闻也进行了一些VR新闻报道的尝试。文章从媒介融合的视
期刊
摘 要 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等现象已经成为近年来引发社会舆情的“社会痛点”,高频的校园欺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中关村二小事件”是2016年众多校园霸凌事件中最受关注的案例之一。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文章在分析事件的舆情关注焦点基础上,总结此次事件的舆情传播特点,重点探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传播环境的变化对校园霸凌事件的舆情传播影响。  关键词 校园霸凌;社会舆情;自媒体;移动互联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取代了传统电视,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被消解,社会舆论走向复杂化和多元化。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主流媒体仓促应对,转战互联网,推出各自的新媒体业务,如“两微一端”。但是,从目前主流媒体“两微一端”表现来看,除了内容之“微”外,其“互联网”与“新媒体”的本
期刊
摘 要 短视频自媒体的兴起让人们浏览信息时不再“阅读”,其创新的内容展现形式再一次改变了受众的生活习惯。文章旨在通过分析自媒体“一条”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现状,探索以原创短视频为核心内容的自媒体兴起背后的文化原因,同时也论证了短视频自媒体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短视频;自媒体;去阅读;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5-01
期刊
摘 要 当热点事件迅速发酵,静待退潮之后的效果会让背后的媒体报道与事实真相呈现出反差。面对这场由新媒体普及以及转型所引起的信息“泛滥”与“堵塞”、真实与虚假杂陈的复杂格局致使新闻伦理问题成为了新闻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文章以“雷洋事件”为例,综合解读舆论风口及新媒体平台对该事件报道中涉及的新闻报道,分析新媒体时代新闻伦理失范归因。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新闻伦理;雷洋;标签化;失衡报道  中图
期刊
摘 要 以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咪咕阅读为例,从咪咕阅读平台的发展历程、优势及劣势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同时从平台图书的分类及数量、图书榜单、图书来源三个角度对咪咕阅读平台的图书内容资源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咪咕阅读平台在整合运营图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咪咕阅读今后的图书整合运营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咪咕阅读;图书内容资源;整合运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随着快速变幻的新媒体崛起,广播这一传统媒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新闻节目是广播媒体的主打节目,身处新媒体大背景下,广播新闻该如何发挥优势,探索创新路径?文章从广播的传播形式、内容、互动、传递信息、讲好故事、突出音源等方面,简要分析新媒体崛起广播新闻的发展契机与如何创新路径,确保并不断拓宽广播的生存空间,再现广播辉煌,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崛起;广播新闻;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曾经传统型的网络互动沟通平台上,延伸出了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载体。高校大学生作为年轻一辈,使用平台相对较为频繁,由此则引发出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有关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提高认识显的尤为重要。文章以微博平台为切入点,探讨关于新媒体形势下,对高校学生群体应如何控制与管理好相关舆论情况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媒体;微博;网络舆论传播
期刊
摘 要 医疗卫生系统专题节目选题创新是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也符合广大百姓利益基础上的创新。新医改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医改政策、医改百姓受益情况、医改的成果是医疗卫生系统专题节目选题创新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 电视专题;创新;医疗卫生;新医改;弘扬主旋律;科普宣传;政策解读;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5-0155-02  随着大众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