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活之美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作品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产生“碰撞”,产生火花。语文课堂只有回归语文生活的本真,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触摸鲜活的亲切可感的生活化语文,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生命脉动。本文从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恰当引导学生体会真情实感、开放语文课堂的精神空间等方面努力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活之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价值;生活化课堂;
  杜威有句至理名言:“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性质定义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应该为人的学习、工作服务,特别是为人的生活服务,为人生服务。因此语文教学要努力体现生活化,体现“学以致用”的精神。
  课堂是师生的一段生活经历,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作是“生活”,而是把它当作了“生活的准备”——为了所谓“将来的生活”,剥夺了学生“现在的生活”。教师用自己的目标替代学生的目标,用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的往往不是真情实感,而是“虚情假意”;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不是生活的本真,而是异化了的“生活”。语文课没有产生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其生活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作品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产生“碰撞”,产生火花。语文课堂只有回归语文生活的本真,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学生触摸鲜活的亲切可感的生活化语文,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生命脉动,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活之美。
  一、准确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活之美
  新的部编版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如果我们尽量将语文课堂教学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們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感情、个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对语文课堂产生浓郁的兴趣,获得全面的发展。
  比如七年级下册的《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语言含蓄、寓意深刻的状物抒情散文。状物的散文,往往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可谓物中有情、物中有人,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非常善于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特殊的情感,然后升华到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的高度。最后,有的教师会让学生以“小桃树啊,我想对你说……”为开头,拟写几句心语,指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在笔者看来,联系整组课文的编排和课题,作者和编者的意图不仅是告诉我们作者和小桃树之间的关系,更不仅仅是表现小桃树的顽强与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因为这和学生还是有隔离的。这篇课文和学生的人生、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教者应该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课堂,最后又走出自己的课堂,从文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是特殊的:1976年。那时,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结合了背景,学生就会发现这篇文章与众不同之处,明白“这一个”的意义。
  因此,教学要发掘文本特有价值,围绕文本的核心思想,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交流学习的启发。我想,这样的教学,不仅准确把握了文本的核心价值,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学生会从中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
  二、恰当引导学生体会真情实感,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活之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教学中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课堂就会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学生就会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成为生活中本真的、有真情的人。
  杨绛的《老王》写了人力车夫老王的“苦”与“善”,赞扬了老王知恩图报、善良淳朴、忠厚老实的美德,表达了作者对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爱、同情、尊重。教学中只要抓住“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主旨句,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了课文内容以后,教师通常都会设计拓展练习: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是作者吗?或者走近周围的“老王”,谈谈启发。笔者听了多堂课下来,发现教师尽管都让学生联系生活,但由于教师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所以教学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下面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
  [案例1]
  师: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老王”?
  生: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请记住,让善良之心永存。
  师:说得好!还有吗?
  生: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我们要让善良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你将是一个最幸运的人。
  师:是的。应该愧怍的还有我们自己,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这一现象中,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生:善良、同情、关爱……
  师:大家讲得真好。希望同学们学会关心他人,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案例2]
  师:那么从杨绛与老王的交往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我们又该如何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
  生:前几天我从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老婆婆倚在墙边卖报纸,整个人缩成一团。她的子女孝顺,但因为生活太穷,她为了不拖累子女独自卖报8年。我觉得虽然她的生活和老王一样贫苦,但是能自立自强,我觉得这样的人是很值得敬佩的,我们要多关心,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师:说得真好!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的解剖我自己”。看来你是真的有了深切的感悟。还有吗?
  生:我还想到一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例子。重庆的小冬香,5岁时,父亲去世,妈妈精神失常。从此,她承担起照顾妈妈和智障哥哥的责任,还要上学。7年后,妈妈去世,她仍然坚持照顾哥哥,多次拒绝好心人收养。我觉得我们要多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师:同学们讲得都充满真情。你们能不能再结合自己身边的人来谈一谈呢?
  生:有次在地铁上,我看到一个人强行乞讨,不给钱就叫嚣女乘客,还有几次我看到步行街那里有人瞎编自己凄惨的身世,跪在街边装可怜,向路人乞讨。我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好吃懒做,通过博取同情心来盈利。
  师:(指导总结)同学们说了很多,都说得很好!是的,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不幸但自食其力的人,我们要理解、尊重、平等对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幸运但不自食其力的人,我们要远离、规劝、报警……
  这两个案例的可取之处在于学生都能准确把握课文主旨,发表自己的主张,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案例1]中的教师尽管也试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体会,但学生所联系的是“模式化”的比较空洞的“生活”,所以难以产生真情实感。这样的教学难以对学生产生触动心灵的影响,起不到真正的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用生活来教育”的作用。[案例2]中的教师不局限于空泛的议论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所熟识的真实生活,挖掘生活中细节的魅力,通过真实的生活来感悟真情,体会“善良”的真正含义,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联系生活谈体会”是我们语文教学,特别是思想内涵比较丰富的课文常做的一项练习。正因为“常做”,所以学生们也渐渐地摸到了一些“门道”,懂得了一些答题的“套路”。但这些“门道”和“套路”往往会使学生步入“假、大、空”的境地,而起不到真正的“联系生活谈体会”的“悟情”、“导行”作用。其实,生活中最能感动人心的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普普通通的真实的生活细节。一个充满真情的眼神,要比一句响亮的口号更能触动人们的心灵。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真实的生活,从细微处感悟真情,让课堂焕发生活之美,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开放语文课堂的精神空间,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活之美
  语文课堂应该建构一种以生活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得到教师的信任、理解、支持、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浓厚,有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主动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教师在与学生坦诚的交往中能享受教学乐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和舞台,成为师生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的乐园。
  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提倡“五个意识”,即整体意识、单元意识、开放意识、实践意识、学生意识。其中的“开放”意识除了教材内容开放和教学形式开放,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学生精神和思维的开放。
  《河中石兽》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科学认识世界”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提倡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对人类自身的挑战。清代学者纪昀以平易简洁、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讲述了各色人等在河中寻找石兽的趣事。我在教学本课时,坚持新课改基本理念,贯彻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的思想,以问题带动学生深入文本,注重课内外的联系和延伸,训练学生对科学思想的理解,对“实践出真知”的认识。
  紧扣这一“核心”,我在学生谈完启发后,又抛出一个问题:假设现实生活中,河边一大铜牛滚入水中,我们该如何寻找?学生们的答案出现了不同。于是我抓住大家的思维碰撞点,补充了以下资料。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人们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平均每尊重约36.5吨)、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拴系浮桥所必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资料见《唐铁牛与蒲津桥》,《山西文史资料》1999年Z1期)
  此时学生更奇怪了,为何同样是在河中寻找东西,寻到的位置不一样呢?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投入到原因的分析中。有的说物体重量不同,有的说水流速度不同,还有的说河中有泥而不是沙等。
  我肯定了学生们的回答,并总结:“水流中的重物并非每一次都向上流‘转转不已’,老河兵所说‘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的结论,太绝对了,所以,老河兵有着据理臆断的嫌疑。而我们课堂现场的同学们,看到文章的作者是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又认为老河兵的话有道理,所以便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落水的铜牛塑像落入水中,便应在上流寻找’,这不也是据理臆断吗?”教学到了这个程度,学生们的认识也有了更大的提升,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明白了我们应该用更科学、更严谨的态度去判断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通过实践知其一、其二,更要考虑其三、其四,只根据少量的依据便轻易下论断是荒唐而可笑的道理。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我培养了学生们实事求是、克服臆断、拒绝盲从的科学精神,也开放了学生的精神空间,营造了宽松和谐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氛围,回归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树立了牢固的生活意识,在准确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开放语文课堂的精神空间,拓展课堂生活的物理空间,变革语文课堂生活的方式,建立起学生渴望的语文生活状态,才能使课堂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成为学生学习的生活舞台,使学生的个体才能得到充分展示,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康桥· 杜威:教育即生活[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2]约翰·杜威 .我的教育信条[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林海音,郑明进.学校和社会[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6.
  [4]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温儒敏 .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J].教育文汇,2008(05).
  [6]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编.语文素养读本(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北京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成为第30个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改,它的出现将对农民的生活产生怎
期刊
【摘要】色彩教学是大学美术教师必教的课程,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美术教学在色彩教学上也面临着挑战与考验,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大学美术的教学。这一变化也受到了当前大学生状态变化的影响,只有在色彩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美术的实用性及其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连接,才能够发展出一条真正将艺术生活化的道路,从而提高当代美术专业大学生对其专业的认可度和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当代迫切需要寻找一条
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数学课堂教
重庆江津临峰山海拔500米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土质肥沃且富含硒元素,当地姜农已有数百年种姜历史。“临峰生姜”因一窝一洞,生姜芽口嫩白,品质上乘,生姜鲜品供应时间长达7个月,远销川、渝、黔等地,已成为本地优质农产品名片,但受当地传统种植习惯、品种退化、土传病虫害严重等因素制约,导致临峰生姜规模种不具竞争优势及生姜品质良莠不齐。为此,笔者多次走访种植大户和深入田问地块实地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种植的
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来实践改革,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文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研究“互动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应用中的注意
<正>~~
期刊
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的意愿和思想通过它得以交流与沟通,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而作文恰恰需要借助于语言这一工具来传达主观感受,在这一环节中,语言的成功运用至关重要。本
“词语盘点”中的词语量多,质优,常用,是学生词语积累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试着从教师的多彩引导出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
创新是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