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样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往往更多的烙上了教师思维的烙印,而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 “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朗读;感知;品味;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前面的自读感知和后面的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品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自读中感知——多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通过体会两次去时看到的不同景物以及不同的心情,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对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展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并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精读中领悟——巧读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在阅读中,学生往往对教材中那些言简意赅、哲理性强、蕴含丰富的关键句子或比喻贴切、感情炽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不深,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学生理解“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句话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感到疑惑,认为伯父这轻松的一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怎么会使我羞愧悔恨呢?在这关键处,我及时加以引导,补充介绍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在学生了解鲁迅的基础之上,由学生分角色扮演鲁迅和侄女,通过他们的对话、动作、表情,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当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确实会使作者感到难堪,学生有了较为真切的体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三、诵读中表达——品读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可。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接着,再次激发学生:不如我们来个小小的朗读比赛,看谁能把“桂林山水”读出“甲天下”的味道来。这时,小组里面个个忙开了,有的手执书本,摇头晃脑;有的高声朗读,满脸向往……这样,文章的思想便内化为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了。他们在一次次的读中悟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到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多阅读文质优美的文学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尽情地读,优雅地读,动情地读,让阅读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缤纷绽放吧!
关键词:朗读;感知;品味;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前面的自读感知和后面的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品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自读中感知——多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各看到了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通过体会两次去时看到的不同景物以及不同的心情,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茅塞顿开。对他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展了自己的思维,逐步培养并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精读中领悟——巧读
阅读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在阅读中,学生往往对教材中那些言简意赅、哲理性强、蕴含丰富的关键句子或比喻贴切、感情炽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不深,这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学生理解“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这句话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感到疑惑,认为伯父这轻松的一句“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怎么会使我羞愧悔恨呢?在这关键处,我及时加以引导,补充介绍鲁迅及当时时代背景,在学生了解鲁迅的基础之上,由学生分角色扮演鲁迅和侄女,通过他们的对话、动作、表情,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当时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确实会使作者感到难堪,学生有了较为真切的体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
三、诵读中表达——品读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可。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展开朗读,第一次试读就读得有点有声有色了。接着,再次激发学生:不如我们来个小小的朗读比赛,看谁能把“桂林山水”读出“甲天下”的味道来。这时,小组里面个个忙开了,有的手执书本,摇头晃脑;有的高声朗读,满脸向往……这样,文章的思想便内化为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了。他们在一次次的读中悟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到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多阅读文质优美的文学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生尽情地读,优雅地读,动情地读,让阅读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缤纷绽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