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第26个教师节

来源 :学苑创造·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其实早在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特点。而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我国恢复建立的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至2010年9月10日,老师们将迎来第26个教师节。  请在小圆圈中填人1至8和11、12这十个数,使它们形成这样一个数阵(zhen):每条直线上的四个小圆圈内的数之和都等于26。同学们,快来试试吧!
其他文献
现在,空气污染(wū rǎn)越(yuè)来越严重。只靠(kào)树木来净化空气已经应付不过来了,为此设计师Mario Caceres和Cristian Canonico制造了太阳能空气净化树。  太阳能空气净化树的树冠(ɡuān)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bǎn),可以把太阳能变成电力,根部还有跷(qiāo)跷板等游乐设施(shè shī),能将小朋友们玩耍(shuǎ)时产生的动能也变成电力。更有趣的
一棵树,即便遭受再残酷的电击霜打、风吹刀刮,也不会像人一样边哭边跑——即便哭爹喊娘也不知“爹娘”何在。  或许有人会笑话,怎么能与一棵树去比呢?  真的这样吗?托尔斯泰说过:“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树以静以不言而寿,以不索求为荣,扎根大地、伸展枝叶去拥抱天空,开放花果去养育万物,撑开绿荫去涵养人类。相比之下,一些喜欢高声喧哗和争吵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公平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度量,人人幸福是社会应该追求的基本价值。对弱者的关怀,是达到社会公平的必要举措。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速度,更需要温度。  发展速度从来不是衡量国家实力的唯一标准。近日,江苏无锡火车站的一张指示牌被网络刷屏,那是为使用老人机、手机没电等无健康码的旅客开通的“无健康码通道”。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视之为理所当然的便利,却
           
太阳能相机背带    正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拍照时,相机突然没电了,怎么办?这款配有软性太阳能板和蓄电池的相机背带,可以帮你解决这个烦恼。它可以让我们边走边玩边为相机充电,再省事不过了。    水动力计算器    水动力计算器采用环保能源驱动。使用者只要将计算器顶端的三个电池槽拧下来,然后往里面装上清水,再重新安装好,计算器就可以工作了。    包内照明灯    这是一款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球茎状包内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也有人认为,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向我们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汉代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仰慕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也就是说人们“看见品德高尚之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之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方)和“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反方)为辩题举行一场辩论赛,请
我国最北端(duān)的漠河县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2.3℃,珍珍听说后,惊讶地说:“太冷了!还不把人给冻死啊?”  宁宁不以为然地说:“那有啥?躲进冰箱里不就暖和了?”  女儿吵着要买运动服,说要穿着它晨跑。  爸爸说:“为什么一定要买运动服?穿校服晨跑也是一样的。”  女儿说:“怎么能一样呢?穿校服跑步,别人不知道我在锻炼(duàn liàn),还以为我上学要迟到了呢!”  爸爸说:“科学技术发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某班级计划举行古诗词阅读交流会,分享阅读体验。请选择一首对你内心触动最深的古诗词,写一篇发言稿。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寻”。这个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寻觅?寻找?  我想到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王泽山院士当年求学时选择了火炸药专业,身边人都说这个专业太冷僻,但他坚信专业无冷热,“只要祖国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芒四射”。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我国火炸药领域果然因他而“光芒四射”。果树栽培专家糜林一心富民,哪里穷就往哪里跑,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30多年来,他帮助大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自己却不幸倒下。选择无所不在,但一个人如何选择与担当,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