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CLN)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采用手术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甲状腺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初治的407例PTC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家族病遗传史,病理特征(癌灶直径、癌灶数量、肿瘤部位、浸润被膜),肿瘤TNM分期与CLN转移等。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共调查407例PTC患者,CLN转移率为51.351%(209/407)。单因素分析显示,PTC患者CLN转移与性别、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家族病遗传史、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χ2= 1.457、1.106、0.000、0.260,P均> 0.05);与年龄、癌灶数量、癌灶直径、浸润被膜情况、肿瘤TNM分期明显相关(χ2= 21.080、14.974、47.671、12.858、8.765,P均< 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45岁)、癌灶直径(≥1.0 cm)、多发癌灶及肿瘤分期(T3 + T4)是CLN转移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 0.937、2.347、0.380、0.389,P均< 0.01]。
结论PTC患者年龄(< 45岁)、癌灶直径(≥1.0 cm)、多发癌灶、肿瘤分期(T3+ T4)是CLN转移的危险因素。若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应该常规进行CLN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