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YE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是推动社會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是科学技术不断前进的源泉。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小学科学课堂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其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同时,由于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任务。然而,小学科学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了让小学生突破学习的障碍,更好地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1、引导学生观察,营造创新氛围
  思维的广泛性要求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说,看待问题要运用发散性思维。而且,良好的创新氛围可以把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转变为创新意识。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重观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例如:在教学“认识材料”时,为了引导学生观察,并营造创新氛围,我采用了观察教学法。首先,我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的物品,如纸张、塑料袋、钉子、玻璃杯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分析这些物品的制作材料;然后,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其自主探究并获得问题的答案;最后,我详细讲解本课内容,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与自己先前获得的答案进行比对验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和探究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想象力会被充分激发,思维会越来越灵敏,从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2、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起点是质疑,很多未知问题都是在质疑的引导下,通过我们的创新思维而逐渐解决的。而且,只有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之后,我们才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是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提问并勇于质疑,让学生在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质疑、验证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杠杆是怎样工作的”时,为了鼓励学生质疑,并激发创新思维,我采用了问题教学法。首先,我借用阿基米德的设想“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立足点和长棍是指什么呢?”从而激发学生大胆猜测、探索的欲望,顺利引出杠杆的知识;然后,我让学生利用一根木棍去撬动石头,让学生体验到杠杆能省力的原理,同时引导学生质疑“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吗?”并让学生用杠杆尺、钩码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进行自主探究;最后,我组织学生整理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出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相关条件,并继续对这个结论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例、试验、观察等进行大胆猜想,敢于提出自己的验证方法,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在这种质疑、验证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应当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灌输科学知识,忽略了课堂实践活动的效用,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晰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教学土壤。
  例如:在教学“手电筒的秘密”时,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我采用了实践教学法。首先,我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以电池为能源的电动玩具和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发现并描述电池,在实践操作中知道电池具有正负极且型号不同;然后,我让学生通过电线连接一节电池和小灯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知道正确的连接方法;最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了使小灯泡亮起来,两节电池应该采取怎样的连接方式?学生积极思考并运用手中的电池进行手电筒的具体操作,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可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拥有课堂的主动权,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事物的特征,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为了使小学科学教学得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科学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质疑、加强学生实践,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颖丽.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3.
  [2]徐素贞.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2017:2.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因此,在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特征,并全面剖析汉语言文学发展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对应的策略,从而全面推进汉语言文学发展,下面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媒体在社会各界
期刊
【摘 要】函数方程思想作为贯穿高中数学的主线,其应用范围非常广,不仅能够解决代数问题,也应用于立体几何问题。本文结合实例对立体几何中运用到的函数方程思想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立体几何;函数方程思想;应用  函数描述的是在客观世界的某个过程中,量和量之间相互依赖、制约的关系。其思想的实质则是将研究对象与数学无关的特性抛开,运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来建立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思想与此思想方法有着
期刊
【摘 要】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跳出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枯燥学习”传统教学模式的泥沼,犹如荒芜大漠里的一方绿洲,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欢声笑语与无限生机。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和谐共生,相得益彰,不仅能使学生博采众长,学有所成,还能使科学教学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盎然景象。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数年的教学实践,来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升组织力,以突出政治功能。从事实上来看,任何政治组织或集团的组织力都是能够影响其是否拥有强大社会政治能力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不管是党政组织还是党员个人,都应该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并能够对党的各项方针路线以及政策进行自觉的执行,以促使新时代中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组织力得到提升,从而切实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政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已经完全认可了信息技术对现代人生活生产方式的具体影响,也意识到现代社会对一个人信息素养的高标准要求,所以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了更高的期待。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索  从本质上说,人类所展开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建立在动机基础之上,尤其是心智发育尚不完善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其中,从来源来说,学习动机可
期刊
【摘 要】传统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发挥,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社会的发展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必须逐渐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笔者将对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中职英语;教育教学 
期刊
【摘 要】写作是将积累的语言结合自我的情感和体验进行表达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和语文学习中积累的语言还不丰富,在写作时只能运用有限的词汇来表达。可见,写作是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这也是实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如今,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推广和深入,对于没有过相关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这可谓是一项巨大挑战。基于此,本文圍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策略展
期刊
【摘 要】无磷转化处理是以锫盐类物质为主要原料对金属基材进行表面处理。较以往磷化处理相比,无磷转化处理配合无磷脱脂剂使用,不需加温。转化处理过程没有沉渣,操作时间短,控制简便,且没有有害重金属离子,不含磷。处理程序少,可有效减少操作工序,槽液能够二次使用。其次,能够有效增强电泳漆对基材的附着力。能够共线处理铁板、镀锌板、铝板等多种基材。  【关键词】无磷涂装前处理技术,汽车行业现状及问题研究  引
期刊
My name’s Wang Yiwen. I’m a student in Grade Four. In these four years,I met many teachers. Of these teachers,Mr Wang impressed me most.  Mr Wang is an English teacher. He is tall and thin. One years
期刊
【摘 要】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今天的数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高不可攀。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