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玻璃

来源 :健身科学·科学梦工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杯子、窗户、镜子、弹珠、金鱼缸……这些玻璃制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几千年以来,人们利用玻璃坚硬、透明、保温等特性,创造出晶莹美丽的玻璃世界。你能想象没有玻璃的生活吗?
  可玻璃到底是如何被发现、制造,最后大量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硅砂,硅砂的熔点大约为2000℃,必须加入碳酸钠,让熔点降到1000℃左右,才能进行加工。但碳酸钠会使玻璃溶于水,因此还得加入石灰石,让玻璃变得更坚固。
  最早的玻璃
  四千多年前,生活在地中海东岸的腓(féi)尼基人发现了玻璃。
  当时,一艘满载着含有碳酸钠矿物的商船在地中海岸边搁浅了。船员们登上沙滩,架起火炉,随手拿来几块矿物作为大锅的支架,开始生火做饭。他们吃饱以后,准备离开,却突然在沙地上发现了一些闪闪发亮的东西。那是一种透明的液体,冷却后会凝固成透明的小颗粒。
  他们把这些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发现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碳酸钠矿石。这些矿石在被火焰灼烧的过程中,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反应,产生的物质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人们将砂土和碳酸钠放进高温的炉灶(zào)中,制成如麦芽糖般黏稠(chóu)的玻璃膏,再用黏土当模型,加工成中空的玻璃容器。不过,最早的玻璃容器制作很困难,价格也很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拥有。
  在火山的熔岩中,有时候会出现天然的玻璃,人们将其称为“黑曜(yào)石”或是“火山玻璃”,质地坚硬,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工具。
  人类开始使用玻璃
  根据记载,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已经开始使用玻璃作器皿。
  公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用玻璃吹管制玻璃的方法,后来这个方法传入罗马,产生了一大批的玻璃浮雕制品。
  到了11世纪,德国发明了制造平面玻璃的技术:先把玻璃吹成球状,然后造成圆筒型。在玻璃仍热时切开,然后摊平。这种技术在13世纪的威尼斯得到了进一步改良。
  14世纪,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是威尼斯,很多由玻璃制成的餐具、器皿等都是在威尼斯制作的,许多欧洲有名的玻璃工匠都是师承威尼斯。
  1827年,玻璃压印机器问世,从此玻璃器具得以大规模的生产,也逐渐从珍贵物品变得廉(lián)价起来。
  中国在西周时已经开始制造玻璃。在西周时期的古墓中,曾发现玻璃管、玻璃珠等物品。南北朝以前,中国古人用“琉璃”来称呼用火烧成的透明物体。到了宋朝,则开始将其称为玻璃。到明清时,人们又习惯以“琉璃”来称呼低温烧成的不透明的陶瓷。因而很多当时的“琉璃”,严格上来说,并不属于现代所说的“玻璃”。
  波特兰瓶制造于1世纪,是罗马精美的玻璃浮雕作品。
  技巧高超的吹玻璃
  公元前200年,巴比伦人用新的方法制作玻璃容器。他们用铁制吹管蘸(zhàn)取高温玻璃膏,就像吹泡泡一样,吹出一个个玻璃泡泡,再把泡泡切割成透明晶莹的容器。这个方法不但缩短了玻璃容器的制作时间,降低了成本,还能制成纤薄透明的较大容器。直到现在,这仍是制作玻璃容器的重要方法。
  机械化大量生产玻璃
  在现代化的工厂中,玻璃容器的生产已经机械化。利用模具吹制玻璃,大型玻璃工厂每天可生产400吨的成品!质量好、价格便宜的玻璃容器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
  1.将硅砂、石灰石、纯碱和碎玻璃混合,放入温度高达1560℃~1600℃的熔解室,熔解成液状的高温玻璃膏。
  2.剪取制造一个瓶子所需的玻璃膏,导入初模。
  3.玻璃膏在初模中吹气,完成瓶口及初胚。
  4.将初模中的玻璃膏移到成模中,吹气完成瓶身。
  5.一条生产线上有许多组模具在同时工作,一分钟可生产出330个瓶子。
  6.玻璃瓶进入徐冷炉后,缓缓加温到800℃,再慢慢降温。时间约一小时,出口温度约30℃。
  7.经过人工和机械检查,淘汰不良品。
  通过玻璃观察世界
  玻璃表面经过研磨后,制成带有弧(hú)形的曲面,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还可以将阳光凝聚成一个小亮点,让纸燃烧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透镜”。科学家利用透镜的特性,制成望远镜和显微镜,突破肉眼的限制,让科学家的视野拓展到极大、极小的不可思议的世界。
  透镜分为凹透镜和凸透镜两大类,都可以偏折光线。凹透镜能将光线进行发散,凸透镜可将光线聚集于焦点上。制作透镜时,在玻璃中加入氧化铅制成铅玻璃,可提高折射力,再经过细心地研磨才能变成透镜。
  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1632-1723)发明了显微镜,他通过观察软木塞的薄片,发现了细胞死亡后留下的一个个小孔。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利用两片透镜制成的望远镜观察木星时,发现了四颗卫星。
  玻璃的发展
  现代的玻璃经过不断改良,不但越来越平整,而且兼具安全、隔热等更多神奇的特性。
  强化玻璃是将普通玻璃再次加热到接近软化,然后急速冷却形成的。它的强度可达到普通玻璃的5倍,一旦有任何裂痕,整块玻璃都会碎成指甲大小、没有尖角的碎块。
  夹层玻璃是在两片玻璃间夹入强韧又有黏着力的中间膜,即使破裂,碎玻璃也因黏性不会飞散,适合制作汽车的挡风玻璃。
  现代大楼的玻璃窗,表面镀有金属薄膜,让玻璃具有较高的热反射能力,却又保有良好的透光性。屋内的人能看到外面,而屋外的人只能看到反射的影像。
  一般的透明玻璃,可让阳光中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通过。这些光线被温室的地面吸收,再转换成热能辐射出来。可热能受到玻璃阻挡,只能留在室内,让温室越来越热。这就是“温室效应”。
  将玻璃膏挤入微小的孔洞,可以制成像线一样纤细的玻璃,也就是玻璃纤维。
  用玻璃纤维可以制成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制成的内视镜可让光弯曲前进,观察身体内部的情况。光纤还是网络世界的高速公路,可同时传递大量信息。
  不同比例的玻璃膏和塑料混合后,可以制成更纤细的玻璃纤维,既可以像布一样软,也可以像木头一样硬。它们质地轻、坚固、防火,可以做成网球拍、帆船、鱼竿、宇宙飞行服等。航天员穿的衣服有10~20层,每层之间都夹有玻璃纤维布,不仅能保暖,还能防止衣服被宇宙中的陨石割破。
  玻璃还能用到特殊的地方,比如在高高的悬崖上架设的高空透明玻璃吊桥,悬空近200米。走在上面,可真是令人心惊胆战,胆子小的人根本不敢往下看呢!
其他文献
陕西民间科学艺术研究会  【摘要】生命质量是身心健康和人类进化的根本保证。汉语是文化之源,是艺术之本,是中医科学生活的美学成果,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最优美和最重要的语言,是美丽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进化的阶梯。中医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传人,是科学思维艺术,是必然王国连通自由王国的思想成果,是社会文明的科学艺术,是人类进化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世界人民的根。人类进化,说到底是中医哲学思想大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城区、郊区学生家庭对饲养宠物基本认识情况,预防宠物传染性疾病。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0%的家庭喂养宠物;51.4%的人将宠物视为朋友;20.0%的人知道科学喂养宠物,只有46.2%的居民知道怎样防止宠物疾病传染。结论有中小学生的家庭饲养宠物的比例较高,人们对宠物科学饲养方式以及宠物传染病等认识不够明确。应加强社区居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期刊
在变色龙大家族中,有许多外形各异,个头大小不同的成员,这个家族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两亿年。马达加斯加岛,是一片孤立的神奇土地。在这里,生活着许多变色龙,占世界上所有已知品种的变色龙中的一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仅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的神奇生物吧。  豹纹变色龙  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北部、西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的近岸低地、邻近小岛等地。  残肢变色龙  又名玫瑰枯叶变色龙,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的一
期刊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255300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素问》有“胃脘当心而痛”的论述,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的分类,其主要论述,皆指胃痛而言。李东垣首提“胃脘痛”一名,后人著作中遂多以胃脘痛立名。民间俗称的“心口痛”、“心窝痛”指胃痛。胃痛常伴有胀满、纳食不佳、嘈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尤其是一
期刊
提到夏天,我们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一个字:热。  而在南非的纳马夸兰国家公园,这里不仅高温肆虐(nüè),还一片荒凉。宛如蒸笼的荒漠让许多动物纷纷离开,灯台百合随风滚动,散播着种子。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绿色植物。  留在这里的动物千方百计地寻找食物,好熬过漫长的夏季。比如猫鼬(yòu),正在捕猎有毒的蝎子。而在地下,鼹(yǎn)形鼠正努力地挖掘着通道,打算收集植物的球根作为食物。  复苏的花园  当熬
期刊
人老了,常常会发出“力不从心”的感叹,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苦恼,这是我们这辈人眼下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怎么看待它,引起我的思索。  人们的种种活动,都是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综合的结果。比如,去外地旅游需要有体力上的消耗,这是一系列生理活动的过程,同时,在心理上又有众多期望和追求,当心理愿望经过许多努力达到目的,顺利地旅游归来,虽然身体感到有点疲劳,但觉得开宽眼界、心情愉快,应当说,这样的旅游活
期刊
汉弗莱·戴维(1778-1829),英国化学家。他开辟了用电解法制取金属元素的新途径:用伏打电池来研究电的化学效应。同时他也是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人,被誉为“无机化学之父”。
期刊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学院  【摘要】最卖座的电影是美国大片,收视率最高的是日韩连续剧,最风行的是欧美流行音乐。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日韩风潮的逐渐蜂起,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们已逐步失去应有的“中国特色”。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追赶之风已引起一系列诸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影响,逐渐成为吞噬新一代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恶性细胞,应该引起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高
期刊
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劳动,大脑会思考。自从有了人类,同时有了汉语和中医。这就是说,热爱文化科学、探求科学嫁接艺术是人的天性。同时汉语和中医也是科学嫁接艺术的成果,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和杰出创造力的体现,是人类进化的文明标志。现代人类语言、文艺和科学知识应有尽有,竟然出现了全球健康危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有48亿没病的人却忍受着几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全球因病死亡的人中有三
期刊
这一次,怪怪猫和M博士将启程前往彩云之南——云南。  “博士,我听说云南有猿人耶!”怪怪猫趴在直升机的窗户上,兴奋地说。  “是啊,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是亚洲最早的人类呢。”  “最早的人类?那是什么时候啊?”怪怪猫问。  “170万年前。”M博士说,“除了猿人,云南还有很多新奇的景观,例如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土林。”  “土林?是土做的森林吗?”怪怪猫好奇地问。  “哈哈,这样说也没错。走,我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