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奶奶”陈奇:我不是在演戏,是在生活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yangcd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药》中的夏四奶奶,她是《十六岁花季》里陈飞儿的好婆,她是《上海一家人》里的瘪嘴老太太,她塑造了很多经典老太太的形象,于是乎大家亲切地称呼她为“国民奶奶”.她,就是著名演员陈奇.从事了一辈子艺术工作,93岁的她依然活得很艺术.那么,“国民奶奶”近况如何呢?近日,我们拜访了陈奇老师,听她聊聊她的艺术人生、分享快乐长寿的秘诀.
其他文献
采访完演员魏宗万,因为很喜欢“魏版”的司马懿,便放了张合照在朋友圈.一般来说这一类离开主流屏幕许久的老艺术家,很多80后、90后都只觉得脸熟,少有共鸣.但魏宗万就不一样了,隔了一会儿照片下便堆满留言:“这不是高太尉么”“司马仲达yyds”“经典经典”“童年回忆”……虽然隔了久远的时间长河,可是一看到这张脸,当年那些生动的角色马上就浮现在眼前了.
期刊
今年是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成立75周年.她不仅仅是上海少年儿童的梦想天地,也是我们这一批对儿童剧事业有着深厚感情和无限憧憬的从业者们的梦想天地,更是我的课堂、我的修炼场、我的战场、伴随我不断成长起来的家园,有着我美好而温暖的记忆和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她为我打开戏剧艺术的大门,造就我毕生的事业追求.回忆起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很多人和事都还历历在目.
期刊
日前,画家张渭人接受本刊采访,讲述了他学习国画的经历和心得.rn在中国画人物画领域颇有建树的画家张渭人,其实最初涉足绘画领域时画的是西画,后来因为机缘巧合,1980年参加第一届上海职工美术大展时,“不知道哪根筋搭住了”,居然心血来潮地画了一张国画《点滴归公》,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一块钱往失物箱里扔.
期刊
今年打算出一本短篇小说集,把近三十年零零碎碎的小说都重新编辑一下,再加两篇新的,凑成一个十来万字的小说集,这段时间正在火热赶稿中.rn说起来也是一个意外.去年年末的时候无事可做,非常颓废,觉得难道人生就这样结束了,我还有什么想做而没有做的事.这时,十来年前写的一组小说恰好映入眼帘,隔了这如许年,竟然也不是太难看.想起我的人生,出过散文集随笔集图册长篇小说,就是没有出过短篇小说集,那么要不要填补一下这个空白.和出版社的朋友聊了,他们也很有兴趣,我就开始动手了.
期刊
我喜欢民间艺术的造型和色彩,并吸取和运用在我的创作中,同时也引进西方绘画的构成和空间处理来丰富自己的画面,力求创造出既有中国特点,又有现代感的新形式.rn创作中问题的根本不在于用什么形式或手段,重要的是能否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至于作品现代不现代,传统不传统,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大可不必给自己划量限,更不必担心背离传统,不伦不类.实际上,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画家,只要是用笔墨在宣纸上作画,“迹受之于手,手授之于心,心受之于自然”,作品中就一定会有中国画的笔墨精髓和审美情趣.
期刊
今年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电视化呈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尤其演员后脑勺上的高耸风景,让诗性的审美表达,获得了成功,成为“春晚爆款”.rn《只此青绿》让我想起以往长期在江南女性头上的乌黑景色,它是那时江南女子的标记、时尚引领的旗帜.我小时候,外婆每天的晨起,总是从“头”做起的.外婆早晨起床的功课就是梳头,她手中一把巴掌大小的牛角梳子,让乌黑的丝丝缕缕的长发,从那流苏状的梳子中吐露出来.她自信且娴熟地将头发向后脑梳理,用牛皮筋带勒紧,配上一个她精心编织的小网兜,将头发精细地盘好,小心翼翼地塞进去.于
期刊
老底子,外地人评价上海人的缺点,除了精明、小气、怕老婆之外的,还有一条,就是有点“崇洋媚外”.真的吗?让我想想——rn带“洋”字的物事rn啥叫“物事”?上海人讲的物事,就是普通话里的东西、物品.那些年勿少物事,上海人都欢喜在前面加个“洋”字.譬如:洋房、洋伞、洋布、洋线团、洋籼米、洋娃娃、洋蜡烛、洋山芋、洋泡泡……甚至一枚小小的钉子,也叫做洋钉.如今阿拉这代上海人,只要一拍脑袋,还能报出一大串带“洋”字的物事,可谓印象深刻.
期刊
《革命者》围绕1912年至192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展开,讲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积极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热血历程,热忱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作为一名电影工作者,这是一段严肃而荣幸的创作历程.
期刊
美术馆和博物馆一个最大的区别,在我看来在于,美术馆不讲“陈列”,讲的是“展览”.“展览”与“陈列”很明显的一个分别在于,“陈列”面对的是展览的“结果”,而“展览”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我们讨论数字化时代博物馆到底是“陈列”还是“展览”,说的其实是数字博物馆的影像是从结果的角度来呈现,还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表达.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
期刊
我退休已有20年,看到老上影的退休群体一直非常团结友好,便有一种自傲感.尽管自己向来安于宅在家中,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参与其活动.记得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那次新年团聚,到场竟有三百多人,在群体中略微年轻的志愿者们的精心安排下,活动有序,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疫情来临后,这种老同事们的新年聚会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2021年1月13日,我应原烟火车间钱阿法老师傅之邀,参加了一次16人的聚餐,人数虽少,却编、导、演、摄、录、美、道具、照明、烟火、制片、发行、中层干部、厂级领导、局级领导全齐了,我不知道是谁安排的,但想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