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让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时的以“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营造创作氛围,激发创作热情;在文本的学习与教师的下水作文中,掌握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在修改与赏析习作中,让学生能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敢于用自己的手中的笔尽情挥洒自己的看法,并在文中体现真情,使文章“以情动人”。从而真正实现了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引向生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活 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21-01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文本的学习与教师的下水作文中,学生学会了积累,掌握了布局谋篇、造词造句的技巧;在修改与赏析习作中,让学生能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敢于用自己的手中的笔尽情挥洒自己的看法,并在文中体现真情,使文章“以情动人”。
1、激发创作兴趣,着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鲁迅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所以,消除学生的畏文心理,是推进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分析了学生畏文心理产生的根源,慎之又慎地对“症”下“药”,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实质性的激励、引导和帮助,切实消除其习作畏惧心理。采取的消畏、激趣、维趣措施主要有:
1.1 重建师生关系,拉近彼此距离
实验班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沟通,不断强化在学生心目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及知心好友的形象,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继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作文课。
1.2 降低过高要求,开发表达潜能
认真贯彻《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表述精神,取消条条框框,淡化表达技巧,切实把过高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降下来。与此同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使之在通畅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个性地表达。
1.3 凭借活动激趣,优化习作情境
习作前的情境创设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质量。我们十分注重借助即时、简易、活泼、有趣的活动或游戏来优化习作情境。
2、走向生活,走近自己,解决“无米”之忧
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人文思想等的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因而,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在帮助学生“脱贫”方面,三位实验班老师均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
2.1 抓观察,丰富生活积累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在星期五进行“我的发现”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
2.2 抓体验,丰富情感积累
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引导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衰,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对周遭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
2.3 抓读背,丰富语言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诵、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3、加强校班文化建设,激发创作需求
校园、班级文化氛围越浓厚,各类活动形式越多样,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自我表达的需求就越强烈。写作一旦成为内在的需求,学生从中体会到的必定是酣畅淋漓的快乐。我们高度重视适时激发和捕捉学生的习作需求,引导学生为“需要”作文,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
4、依据文本。进行方法指导
文本中人编的课文,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思想性、文学性兼美的文章,依据这些文本,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的技巧。而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在作文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下,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适度的、必要的、艺术性地施“导”:导说、导写、导评、导改、导做人。目前,已建构了以下几种习作课堂教学基本思路:
4.1 将典型文本作为仿写“蓝本”
即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感知、积累、生成、掌握一些精要有用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技巧。
4.2 将典型文本作为习作资源
即努力拓展典型文本的可开发、可利用、可创造空间,通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练笔形式,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为一体。
5、加强习作批改,减轻师生负担
为彻底摆脱“教师累得要命,学生无动于衷”、“见文不见人”的习作批改窘境,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增强习作批改效益,我们提倡:变全批全改为典型批改。学生完成初作后,教师分别择取若干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进行抽样批改,以掌握本次习作概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评改教学;批改时,多加肯定,对存在问题,只提有针对性的建议,少帮或不帮学生作具体的修改,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改互改空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海洋,生活是蓝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只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善于总结写法、规律,一股源源不断的习作活水便会引入课堂,一篇篇美文佳作就会在学生笔下诞生。
【关键词】生活 作文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21-01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文本的学习与教师的下水作文中,学生学会了积累,掌握了布局谋篇、造词造句的技巧;在修改与赏析习作中,让学生能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敢于用自己的手中的笔尽情挥洒自己的看法,并在文中体现真情,使文章“以情动人”。
1、激发创作兴趣,着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鲁迅先生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所以,消除学生的畏文心理,是推进课题研究的前提基础。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分析了学生畏文心理产生的根源,慎之又慎地对“症”下“药”,努力给予每位学生实质性的激励、引导和帮助,切实消除其习作畏惧心理。采取的消畏、激趣、维趣措施主要有:
1.1 重建师生关系,拉近彼此距离
实验班教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沟通,不断强化在学生心目中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及知心好友的形象,提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继而使学生逐步喜欢上作文课。
1.2 降低过高要求,开发表达潜能
认真贯彻《课标》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表述精神,取消条条框框,淡化表达技巧,切实把过高的、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要求降下来。与此同时,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使之在通畅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有个性地表达。
1.3 凭借活动激趣,优化习作情境
习作前的情境创设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习作质量。我们十分注重借助即时、简易、活泼、有趣的活动或游戏来优化习作情境。
2、走向生活,走近自己,解决“无米”之忧
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人文思想等的匮乏,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唯有“厚积”,方能“薄发”。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因而,我们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在帮助学生“脱贫”方面,三位实验班老师均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
2.1 抓观察,丰富生活积累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每天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在星期五进行“我的发现”交流。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
2.2 抓体验,丰富情感积累
我们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引导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衰,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对周遭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
2.3 抓读背,丰富语言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背诵、多积累,多交流、多借鉴,多运用、多创新,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3、加强校班文化建设,激发创作需求
校园、班级文化氛围越浓厚,各类活动形式越多样,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自我表达的需求就越强烈。写作一旦成为内在的需求,学生从中体会到的必定是酣畅淋漓的快乐。我们高度重视适时激发和捕捉学生的习作需求,引导学生为“需要”作文,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
4、依据文本。进行方法指导
文本中人编的课文,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思想性、文学性兼美的文章,依据这些文本,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写作的技巧。而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我们在作文生活化理念的指引下,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适度的、必要的、艺术性地施“导”:导说、导写、导评、导改、导做人。目前,已建构了以下几种习作课堂教学基本思路:
4.1 将典型文本作为仿写“蓝本”
即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感知、积累、生成、掌握一些精要有用的、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方法技巧。
4.2 将典型文本作为习作资源
即努力拓展典型文本的可开发、可利用、可创造空间,通过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练笔形式,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为一体。
5、加强习作批改,减轻师生负担
为彻底摆脱“教师累得要命,学生无动于衷”、“见文不见人”的习作批改窘境,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增强习作批改效益,我们提倡:变全批全改为典型批改。学生完成初作后,教师分别择取若干优、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进行抽样批改,以掌握本次习作概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评改教学;批改时,多加肯定,对存在问题,只提有针对性的建议,少帮或不帮学生作具体的修改,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改互改空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海洋,生活是蓝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只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善于引导学生积累,善于总结写法、规律,一股源源不断的习作活水便会引入课堂,一篇篇美文佳作就会在学生笔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