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有效互动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选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带着好心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扇敞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
二、创设情境,激发互动
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在上七年级《整式的运算》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两位数,按如下顺序运算:(1)用这个两位数减去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2)再把所得的数的各数位上的数相加;(3)再乘以12 减去66,结果等于?全班同学在纸上写的数虽然不相同,结果却都一样,同学们面面相觑,感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大家产生强烈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本节知识。”既紧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所学新知识上,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生生之间交流探讨,激发师生的有效互动。
三、问题引领,促进互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必然来源于问题,合理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我在教学“过点作直线探究”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过一点A作直线,能作几条?有长度?②过两点A、B作直线,能画几条?③过三点A、B、C能作吗?若能,能画几条?若不能,为什么?问题由浅入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在操作上也是由易到难,尤其是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了学生之间的思考探究,从而期待老师的指导。师生都参与到数学教与学的活动中,促进师生间有效互动。
四、关注全体学生,提升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我们教师应该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会对我们班的学困生前一天安排第二天要过关的知识,并告诉他我第二天一定要提问他,第二天他答对了,我会当着全班的面大力表扬他,这样就帮他找回了自信心。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有效互动。
总之,师生有效互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
551103)
一、创建和谐课堂,营造互动氛围 ,带着好心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扇敞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优化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乐意参与活动。
二、创设情境,激发互动
合理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点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交流探究。在上七年级《整式的运算》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两位数,按如下顺序运算:(1)用这个两位数减去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2)再把所得的数的各数位上的数相加;(3)再乘以12 减去66,结果等于?全班同学在纸上写的数虽然不相同,结果却都一样,同学们面面相觑,感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大家产生强烈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说:“如果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就要学好本节知识。”既紧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所学新知识上,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生生之间交流探讨,激发师生的有效互动。
三、问题引领,促进互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必然来源于问题,合理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维。我在教学“过点作直线探究”时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①过一点A作直线,能作几条?有长度?②过两点A、B作直线,能画几条?③过三点A、B、C能作吗?若能,能画几条?若不能,为什么?问题由浅入深,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学生在操作上也是由易到难,尤其是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了学生之间的思考探究,从而期待老师的指导。师生都参与到数学教与学的活动中,促进师生间有效互动。
四、关注全体学生,提升有效互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师生互动仅仅局限于教师与个别优秀学生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有时是需要的,但不应该是我们所提倡的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心理学认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并由此引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我们教师应该真正关注这样的学生,平时多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同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我会对我们班的学困生前一天安排第二天要过关的知识,并告诉他我第二天一定要提问他,第二天他答对了,我会当着全班的面大力表扬他,这样就帮他找回了自信心。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使他们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进而喜欢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在组织师生互动时,必须关注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尽量引导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互动,让他们展示不同层面的思维水平,从而有利于调动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有效互动。
总之,师生有效互动是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处理好互动形式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恰当运用策略,形成师生有效互动,走向和谐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青山民族中学
5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