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不论是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歌唱、键盘弹奏、舞蹈技能的训练,均处于一种套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其略微降低专业水平的音乐模式,存在着长期“重技轻艺”的问题,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不强,导致运用音乐综合技能进行幼儿园教学的能力较弱。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学前教育专业;运用
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分析,我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本源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为根基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专业所必须的音乐知识及技能,具体方法如下:
一、培育民族归属感,以提高学习兴趣及动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主要分为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歌唱技能及钢琴弹奏技能四个模块。在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中,教师应精选能够彰显各民族风格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为学习对象,这样能使学生能够找到民族归属感,以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内容的渗透,也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挖掘更多的民间音乐教育资源,增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基础乐理》中讲授“节奏节拍”时关于3/4拍的节拍特点及特征,就可以用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风尾竹》等歌曲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音乐旋律中掌握3/4拍子所具有的高雅优美、委婉舒缓的风格。又如,在训练学生歌曲演唱及舞蹈表现风格的把握方面,可以选择《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民族歌曲作为训练内容。
二、领略地方传统文化之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力
在具体教学训练中,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歌唱、键盘弹奏及舞蹈表演、创编技能的学习、训练,都存在简单讲授、呆板训练的局面。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可怕的是,即便掌握了些许的知识及技能,在具体实践中也无法将要表现的东西通过情感、技巧的丰富、润色充分表现出来,更谈不上感染幼儿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会使学生的创造力严重缺失。归根结底,还是缺乏音乐、舞蹈鉴赏能力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有意识地渗透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元素,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作品中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的底蕴及内涵美,在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以达到扎实落实、有效提高学生音乐、舞蹈鉴赏能力及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及表现力的目的。
例如,在钢琴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中,教师除了介绍西方钢琴大师及代表作品及演奏风格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将我国钢琴演奏家及其他们演奏的具有民族民间音乐风格、曲调的钢琴曲介绍一下。在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可以消除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神秘感及距离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不仅提高了学习、训练效率,也提高了学生钢琴演奏艺术的鉴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当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她们需要的是具备综合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够具有音乐舞蹈综合表现力及创编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三、培养学生音乐、舞蹈教学综合施教能力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规定:幼儿园要全面落实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音乐、舞蹈教育作为幼儿美育培养当中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可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音乐、舞蹈方面的技能,加之学习、训练的课时比音乐、舞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训练课时也很少,且师资的匮乏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该专业学生音乐类技能掌握的不扎实不综合,绝大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敢主动提出开展音乐、舞蹈教学活动的要求。
例如,作者与2015级学生陈韵的交流中问道:“在给小朋友教藏族舞的时候,你用的是《卓玛》这首歌曲,你没有感觉到学生学动作速度的控制上不太好掌握”,答曰“我就说,怎么他们老是跳不齐,总爱抢拍问:“那你有没有考虑到采用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儿歌呢?”再答“我们好像没有学过藏族的幼儿歌曲”……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者认为:光靠给学生教授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乐谱识读、声乐演唱、键盘弹奏及舞蹈表现技能这样脱离学生本源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训练,是没有办法培养起学生在幼儿园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的施教能力的。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舞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元素渗透于教学及训练活动中。这不仅仅是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更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熟悉的本民族的音乐旋律、舞蹈律动来消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以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样的要求进一步内化为该专业学生所应该具有艺术表现力。因为这种把握艺术的表现力是音乐教师能否很好的展现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所在。通过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资源渗透培养的方式,以達到培养学生形成自信,具有音乐、舞蹈表现能力及把握艺术的表现力的目的,从而最终能够形成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的综合施教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的“综合化”教育的理念及做法,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当今国内外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并积极将其迁移、渗透到具体教学中。
作者简介:
李宛津(1986年5月-)女,汉族,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人文社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运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学前教育专业;运用
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分析,我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本源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音乐为根基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中获得专业所必须的音乐知识及技能,具体方法如下:
一、培育民族归属感,以提高学习兴趣及动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主要分为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歌唱技能及钢琴弹奏技能四个模块。在教学内容的具体组织中,教师应精选能够彰显各民族风格特色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为学习对象,这样能使学生能够找到民族归属感,以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学习训练内容的渗透,也能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挖掘更多的民间音乐教育资源,增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基础乐理》中讲授“节奏节拍”时关于3/4拍的节拍特点及特征,就可以用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风尾竹》等歌曲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音乐旋律中掌握3/4拍子所具有的高雅优美、委婉舒缓的风格。又如,在训练学生歌曲演唱及舞蹈表现风格的把握方面,可以选择《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阿佤人民唱新歌》等民族歌曲作为训练内容。
二、领略地方传统文化之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力
在具体教学训练中,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歌唱、键盘弹奏及舞蹈表演、创编技能的学习、训练,都存在简单讲授、呆板训练的局面。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可怕的是,即便掌握了些许的知识及技能,在具体实践中也无法将要表现的东西通过情感、技巧的丰富、润色充分表现出来,更谈不上感染幼儿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会使学生的创造力严重缺失。归根结底,还是缺乏音乐、舞蹈鉴赏能力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有意识地渗透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元素,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作品中领略地方传统文化的底蕴及内涵美,在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以达到扎实落实、有效提高学生音乐、舞蹈鉴赏能力及具有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及表现力的目的。
例如,在钢琴基础知识及技能训练中,教师除了介绍西方钢琴大师及代表作品及演奏风格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将我国钢琴演奏家及其他们演奏的具有民族民间音乐风格、曲调的钢琴曲介绍一下。在扩大学生文化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可以消除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神秘感及距离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不仅提高了学习、训练效率,也提高了学生钢琴演奏艺术的鉴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当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她们需要的是具备综合的艺术鉴赏能力,这样才能够具有音乐舞蹈综合表现力及创编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三、培养学生音乐、舞蹈教学综合施教能力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规定:幼儿园要全面落实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音乐、舞蹈教育作为幼儿美育培养当中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可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基本没有音乐、舞蹈方面的技能,加之学习、训练的课时比音乐、舞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训练课时也很少,且师资的匮乏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存在,使得该专业学生音乐类技能掌握的不扎实不综合,绝大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敢主动提出开展音乐、舞蹈教学活动的要求。
例如,作者与2015级学生陈韵的交流中问道:“在给小朋友教藏族舞的时候,你用的是《卓玛》这首歌曲,你没有感觉到学生学动作速度的控制上不太好掌握”,答曰“我就说,怎么他们老是跳不齐,总爱抢拍问:“那你有没有考虑到采用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的儿歌呢?”再答“我们好像没有学过藏族的幼儿歌曲”……
面对这样的局面,作者认为:光靠给学生教授一些音乐理论知识、乐谱识读、声乐演唱、键盘弹奏及舞蹈表现技能这样脱离学生本源实际情况进行的教学训练,是没有办法培养起学生在幼儿园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的施教能力的。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舞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将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元素渗透于教学及训练活动中。这不仅仅是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更能够让学生们通过熟悉的本民族的音乐旋律、舞蹈律动来消化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相应的技能,以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样的要求进一步内化为该专业学生所应该具有艺术表现力。因为这种把握艺术的表现力是音乐教师能否很好的展现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关键所在。通过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资源渗透培养的方式,以達到培养学生形成自信,具有音乐、舞蹈表现能力及把握艺术的表现力的目的,从而最终能够形成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的综合施教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歌、舞、乐三位一体以及多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的“综合化”教育的理念及做法,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当今国内外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养应该充分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并积极将其迁移、渗透到具体教学中。
作者简介:
李宛津(1986年5月-)女,汉族,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人文社科、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民族音乐教育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