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学院能够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院在设立商务英语课程培养模式的时候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使用技巧又具备对外商务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从而成为能够较快适应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工作,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 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大高职院校因此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这就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骤然上升。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地培养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日常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了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授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使用技能,又具备相应的商务理论知识及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等。学生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除了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以外,还要对商务活动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国际商务谈判等。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扎实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并通过日常的校内外实训活动把他们的理论知识逐步转换成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将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国际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使其能够应用正确的英语去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各项问题,从而把他们培养既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又掌握一定的商业活动知识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创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积极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院应具备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如果没有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无法顺利实施下去的。担当商务英语的专业授课的教师不但要对商务英语的相关基础理论有详细的了解,还要掌握一定的处理商务活动的技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之上,在课余时间教师需要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多了解行业动态,并尽可能参与到商务活动工作中去,从而锻炼自己的实际商务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培训及研讨会,和同行们进行广泛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同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学院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学院应该利用假期时间多委派本院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们能够真正的走上工作第一线,切实的感受商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学院应该多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与老师进行交流,从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只有学院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加速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课程体系的设立需适应社会需求
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学生在将来又是为各个企业服务的,因此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在设置上脱离了企业实际,就会使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遵循“适应社会需求”这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能够设立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呢?首先,要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在设立课程体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一定要亲自走到企业中去,了解各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把握市场的实际需求,了解市场变化情况,预测市场可能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调整,绝不可以认为课程体系一旦设立就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深知社会在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变化,要迎合这些变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就需要不断变化,只有变化才能适应,只有变化才能发展,只有变化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最后,要到企业当中去了解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了解自身培养模式的不足, 把企业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立的标准,从而使课程体系的设立更加合理。
三、充分利用校内实践促进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
校内实训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一些院校的校内实训室在建设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匆忙上马,实训室的规模根本无法满足本校学生的实训要求,使得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其次,很多实训室的建设并没有贴近实际,导致学生在实训室里接受的模拟情况和实际工作环境有所差别,没有达到实训室的预期效果。
要想切实地利用校内实践促进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就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将校内实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首先,在建设校内实训室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第一,要了解学院历年的招生状况,统计本院需要的实训室规模,尽量满足所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其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阶段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并结合相应的情况对本院的实训基地进行规划,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使实训室的建设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训室课程最真实地了解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将学生的知识切实的转化为能力。最后,商务英语课的专业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在授课之前要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计划与安排,要做到先学再练再巩固。如果教师对于实训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学而没有充分利用学院建设的实训室进行实训练习,那么他所教授的学生就会成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人,这样的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的第一时间融入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
四、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走出去
为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具备企业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各学院应积极与地方企业进行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本校学生能够定期的走到企业中去,在工作第一线上真实的了解到自己将来的工作状况与工作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它的作用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校外实训可以使学生将自身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商务英语知识与实际的商务英语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帮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更好走向社会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当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多走企业,找到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
五、推行“双证书”,提高学生竞争力
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是以证书来评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要使其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职业能力。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两个“大纲”,即,传统的课程考试大纲以及专业教学大纲。在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要多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如,商务英语翻译证书、BEC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等,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考试,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但能取得毕业证还能取得一个甚至是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学生在准备相应考试的时候会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程度的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当学生获取了相关证书之后他自身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对于“双证书”应该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就使他们对其有所了解,使他们能够更早的做好准备,避免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级率。
六、考试改革
考试时学生的导向、考试模式如果不合理,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重点有所偏差,因此,考试模式一定要体现培养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努力。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考试往往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这样的考试只会使学生更加注重笔头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的考试模式是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改革的。为了适应当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该专业的考试应该具有多样性,不能只靠一张试卷对学生所掌握的能力进行评判。在考试中应该引进如口语、调查报告、活动报告、参与科研状况及实践情况等。同时,还可以把期末成绩与职业证书的考取进行挂钩,如,考取了BEC中级证书可以在期末考试总成绩中加X分的方式。只有考试多样化才能促使学生自身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向东. 学科.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2002.
[2]李俊峰.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教育艺术,2006.
[3]段作章.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 教育研究,2004.
【关键词】商务英语 社会需求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大高职院校因此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这就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骤然上升。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地培养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日常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了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授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使用技能,又具备相应的商务理论知识及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等。学生在商务英语的课堂上除了要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以外,还要对商务活动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物流、国际商务谈判等。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扎实的英语语言使用能力,并通过日常的校内外实训活动把他们的理论知识逐步转换成相应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将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与国际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进行结合,使其能够应用正确的英语去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各项问题,从而把他们培养既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又掌握一定的商业活动知识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该创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积极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学院应具备一批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如果没有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无法顺利实施下去的。担当商务英语的专业授课的教师不但要对商务英语的相关基础理论有详细的了解,还要掌握一定的处理商务活动的技能。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能把自己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之上,在课余时间教师需要利用一切机会走出去,多了解行业动态,并尽可能参与到商务活动工作中去,从而锻炼自己的实际商务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多参加一些培训及研讨会,和同行们进行广泛交流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同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学院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学院应该利用假期时间多委派本院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让教师们能够真正的走上工作第一线,切实的感受商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学院应该多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来与老师进行交流,从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只有学院和教师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加速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二、课程体系的设立需适应社会需求
课程是为学生服务的,而学生在将来又是为各个企业服务的,因此如果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在设置上脱离了企业实际,就会使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设立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遵循“适应社会需求”这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能够设立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呢?首先,要进行充分的企业调研。在设立课程体系的时候,教师一定要避免“闭门造车”的情况,一定要亲自走到企业中去,了解各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把握市场的实际需求,了解市场变化情况,预测市场可能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调整,绝不可以认为课程体系一旦设立就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深知社会在变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变化,要迎合这些变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就需要不断变化,只有变化才能适应,只有变化才能发展,只有变化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最后,要到企业当中去了解本校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了解自身培养模式的不足, 把企业要求作为课程体系设立的标准,从而使课程体系的设立更加合理。
三、充分利用校内实践促进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
校内实训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收到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一些院校的校内实训室在建设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匆忙上马,实训室的规模根本无法满足本校学生的实训要求,使得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其次,很多实训室的建设并没有贴近实际,导致学生在实训室里接受的模拟情况和实际工作环境有所差别,没有达到实训室的预期效果。
要想切实地利用校内实践促进学生将知识转为能力就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将校内实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首先,在建设校内实训室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第一,要了解学院历年的招生状况,统计本院需要的实训室规模,尽量满足所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训要求。其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阶段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并结合相应的情况对本院的实训基地进行规划,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使实训室的建设尽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训室课程最真实地了解将来的实际工作情况,从而将学生的知识切实的转化为能力。最后,商务英语课的专业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在授课之前要把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计划与安排,要做到先学再练再巩固。如果教师对于实训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学而没有充分利用学院建设的实训室进行实训练习,那么他所教授的学生就会成为空有理论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人,这样的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的第一时间融入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去。
四、大力发展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走出去
为了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具备企业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各学院应积极与地方企业进行联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本校学生能够定期的走到企业中去,在工作第一线上真实的了解到自己将来的工作状况与工作模式。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它的作用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校外实训可以使学生将自身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商务英语知识与实际的商务英语工作进行有效衔接,帮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更好走向社会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当然,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多走企业,找到企业和学校的利益共同点,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
五、推行“双证书”,提高学生竞争力
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是以证书来评定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要使其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的职业能力。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两个“大纲”,即,传统的课程考试大纲以及专业教学大纲。在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习以外要多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如,商务英语翻译证书、BEC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等,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考试,使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但能取得毕业证还能取得一个甚至是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学生在准备相应考试的时候会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程度的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当学生获取了相关证书之后他自身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在这里我们要注意,对于“双证书”应该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就使他们对其有所了解,使他们能够更早的做好准备,避免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级率。
六、考试改革
考试时学生的导向、考试模式如果不合理,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重点有所偏差,因此,考试模式一定要体现培养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努力。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考试往往是闭卷的书面考试,这样的考试只会使学生更加注重笔头的理论知识,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的考试模式是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改革的。为了适应当今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该专业的考试应该具有多样性,不能只靠一张试卷对学生所掌握的能力进行评判。在考试中应该引进如口语、调查报告、活动报告、参与科研状况及实践情况等。同时,还可以把期末成绩与职业证书的考取进行挂钩,如,考取了BEC中级证书可以在期末考试总成绩中加X分的方式。只有考试多样化才能促使学生自身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向东. 学科.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2002.
[2]李俊峰.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教育艺术,2006.
[3]段作章.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 教育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