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由电子化走向信息化

来源 :电子商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金融业已经历史性地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时期的总体任务,在今后10年~15年,将逐步进入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知识化建设阶段,全面实现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
  
  产品及应用数字化的特性,使得IT技术成为金融行业的天然属性,无论是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还是其后的服务,没有一项不与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信息技术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金融行业的运营成本,促进了诸多金融产品和工具的产生、推广及应用,还克服了金融运作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使金融交易和服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鉴于此,金融行业的IT应用在各行业中一直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是继电信行业之后,IT投入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行业。而业务发展的内在需求加之IT厂商高度关注引发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又更大地刺激了金融行业的IT投入。
  2005年初,日本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整个金融行业迅速发展。而此时,我国的金融行业的IT应用在20年的发展之后已累结硕果。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业的业务处理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基本达到国际化要求,尤其是我国的证券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非常高,一开始就是全套的电子化交易,百分之百地依赖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证券行业已经走在国际前列,纽约、香港等地某些证券交易所还在采用半人工或手工交易,在中国已经实现全部自动化。但是,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有较大欠缺。金融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及管理决策层之间仍是缺乏便捷的途径、高效的方式、易用的软件对信息资源进行经常性的利用。
  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行业诸多业务将全面开放,对于尚处在变革期的中国金融业来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速中国金融业市场化的进程,以取得长期的竞争力, 而金融行业的变革,必然会对金融信息化提出全新的要求。在2004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提到,中国金融服务已经历史性地完成了金融电子化建设时期的总体任务,在今后10年~15年,将逐步进入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知识化建设阶段,全面实现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而之前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的电子化建设过程,不仅成为下一步金融行业管理信息化的坚实基础,也提供了一支技术过硬、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
  
  IT金融业的奶酪与补药
  
  对于中国金融业来讲,IT技术在其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早在2002年,《IT经理世界》曾对金融行业信息化进行过深入的报道,以《奶酪和补药》为题的文章就IT技术于证券行业的意义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IT技术对于证券行业来讲,应该是补药而不是奶酪。信息技术应该服务于业务,以业务作为技术的驱动。事实上,其时的金融行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已经逐渐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在以服务赢得竞争力的前提下,以技术为中心转到以业务为中心的趋势日益明朗。但在此之前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IT技术作为引进新观念、新操作模式的主要渠道,对于引导中国金融业观念改变以及改进业务有着极其重要的“奶酪”意义。
  相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来讲,国外的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加之激烈竞争的环境使然,无论是从业务模式还是从未来发展上都有相对成熟的认识。因此,国外金融业在采用信息技术时一般都是以业务为主导。某种意义来说,国外金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的突破是为了以新的信息技术带动业务,业务有待提高的储备很多。对于这些金融企业的决策人来说,很多时候是认为现在诸多的信息技术是赶不上他们的要求。由于这些金融企业的决策人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方面要合乎规定,哪些方面是市场的要求,哪些方面是竞争的要求,哪些方面是自己资源的需要,因此会给信息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信息技术部门在其中只是一个实施的角色,是一个辅助部门。在这个方面,国外金融企业对新技术有一种鞭打快牛的感觉。但是,中国金融业的信息化是一个恰恰相反的过程。从1979年到现在,在20多年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金融企业还是在政策的框架内进行着摸索式的创新,而这个创新很大的程度上是技术先行,推动制度建设。在中国的金融业,信息技术部门的地位跟作用和国外的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信息技术一直是引进观念,引进新的业务操作和业务制度的一个主要的渠道。
  正是因为信息技术在中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中国金融企业的领导对信息技术都有着相对更加深入地了解。在中国金融业自发改革中,最为成功的一个环节是以IT技术为依托的数据大集中。而数据集中的革命仍是源自于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国外,银行、证券等企业一般都是先有总部然后才有网点,而在此前技术、人才以及制度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储备。因此,这些网点的设置大多是基于严格的论证和考核。而中国的金融业也是与此相反,除保险公司特殊一点之外,银行和证券公司,基本上都是以营业单位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先有网点,后有总部。这就决定了中国金融业信息化过程的特殊性。从分散到集中,从一个网点到一个公司的阶段中,形成了中国金融业信息化的重要特点,那就是集中化的产品生产,集中化的管理,集中化的风险控制和集中化的客户服务。从业务集中到服务和管理的集中,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业务驱动的趋势逐渐明显。中国金融业庞大的网点群,为管理和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集中的目标以及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够把监控指标拿出来,以技术的手段控制风险,从事后的监督到事后的监控,以及到事前的预警这些过程对信息技术提出了集中的要求。而这其中的诸多环节也需要技术的提升来实现。
  进入21世纪,充足的技术积累推动了金融业网上业务的开展,并迅速成为主流。而此时,金融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各金融企业竞争的需求以及中国加入WTO之后势必带来的更为激烈的竞争,使得金融业开始由以自我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业务的创新、服务的多样化使得一直处于引导地位的信息技术开始面对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业务为核心的主流逐渐形成。除此之外,中国金融企业的历史,使得国外金融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之后“瘦身”的过程在中国金融业难以实现,因此,要发挥群体的价值,也需要以更多的服务来实现。这个实现的过程也有待信息技术的提升来完成。在这个意义上,信息技术对于中国金融业“补药”的作用似乎更为明显。
  
  中国金融业迎来信息化时代
  
  对于信息技术于中国金融业的意义,最成功的实践是在业务的创新和数据集中管理。2000年至今,是金融业电子化集中实现的主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金融业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基础平台,全面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子化服务体系,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技术扎实、力量雄厚的人才队伍。目前各银行以网络为基础在本系统内能够为客户提供跨行、跨地区的金融服务,服务品种不断增加。证券行业经营机构也100%地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运营,建立了电子资金交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建设初步完备,使得当前的金融行业已经走出了大规模IT投入的阶段,IT投入也呈现了稳中有增的态势,年度IT投入起伏不大。2003年国内银行在IT产品与服务方面的总投资达到207亿元,比2002年198亿元略有增长;2004年投资总额为228亿元,比2003年增长10.1%。
  然而,数据集中带来的集中品牌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问题,使得国内金融业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不再是模拟传统手工处理、支持业务运作的辅助工具,而是金融业为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完成变革的助推器。这场变革成功的前提就是再造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和以风险控制、盈利分析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这一管理体系的转变,相应的金融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实现转型,从以账户为中心转变到以产品、管理和客户为中心。
  同时,开放市场下更为激烈的竞争以及改革的推动,也使得金融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有了更大的提升。中国的金融行业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变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推进金融行业市场化的进程,以取得适应市场的长期的竞争力。金融行业本身业务和产品创新的步伐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大大加快。目前,在金融行业里面,混业经营发展地非常快。银行涉及到基金的业务,保险公司逐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证券公司也开始涉足一些基金的业务。金融行业的辅业经营,为金融行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创新,提供了政策和环境上的支持。金融行业的市场化是金融改革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之后,在金融行业里面只有少数的业务范围有些保护,除了人寿的业务还是有一个保护期之外,银行或者是其他的财险,2006年开始对国外的厂商开放,对于金融企业来讲,必须要面对国外的竞争。同时自身要不断地提升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创新的步伐。
  另外,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建立,以及各机构之间密切的合作,推进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中国银行的股份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建行的股份公司挂牌也将紧随其后。随着中国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家的监控,银行透明度的要求,必然会作用于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提升。而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降低内部风险和成本;另外一方面,需要外部的客户资源,更加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客户的经营理念。金融行业的变革对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前提下,中国的金融行业由电子化进入了管理信息化时代,IT投入的重点由之前的网络平台和硬件转向软件和服务。而此前业务系统搭建过程形成的业务平台,也成为金融行业在其基础上引进软件和服务提升管理的良好平台。
  事实上,在之前金融行业的IT应用中也有一部分这样的内容,但实施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院长潘辛平曾指出,金融行业管理信息化难以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因为缺乏了解金融行业尤其是了解中国金融企业的专业解决方案。而随着金融行业IT应用进入信息化阶段,已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不断适应,这也形成了金融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
  另外,标准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金融行业接下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信息化的基础是标准化,要提升竞争力,必然需要一个真正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使信息得以转化的标准。在2004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还提到,未来15年~2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应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加强信息标准化开发和应用的总体规则,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力度,围绕银行结构调整,加速重要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和规范中国金融标准化体系。随着《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信用体系的建立也逐渐提速。但信用体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从数据集中,业务创新直至服务创新、管理提升、风险控制,中国金融业已经在电子化成功实现的台阶上以更高的起点起步,IT应用从操作层面进入管理层面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中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根据金融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的实际和特点,树立统筹协调、积极防御、强化内控、优化配置的信息安全观念。同时,在技术上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提高金融信息化的效率和质量是其中重要的几个环节。
其他文献
随着5月26日MSN中文网站的正式亮相,一时间MSN成为人们热炒的对象……  有人在推测:MSN的诞生是否会改变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格局?微软的实力不容小觑,而其九大合作伙伴的实力则似乎更让人有理由为新浪、搜狐、网易、TOM等门户网站担忧……  但是外人的担心毕竟只是一种局外人的视角。作为门户网代表的新浪、搜狐、网易、TOM等四大门户对MSN这个新生的竞争对手又是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为此,记者对这几
期刊
如同企业对ERP的认识经历了从技术到管理工具的改变一样,人们对BI的概念的认知的改变也正值进行时,最直观的体现就是BI这个词的内涵已不止于数据装载和存储的基础建设,而是升华到了IT架构的上层建筑——决策分析。用户认知的改变在BI的价值得到正确定义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BI的市场需求和需求方向。  据META Group预期,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每年增加10%~15%。而IDC的调查报告则指出,亚太地区
期刊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SAP的黄骁俭的经历可谓独特。从金碟到SAP,在经历了几番中外管理软件企业之间的辗转腾挪之后,他开始比较中西差别,结论也很独特:中国不乏优秀的架构设计师,但是缺乏优秀的管理模式,这是国内外软件厂商差距最大的地方。    《电子商务》: 软件行业里一个比较大的事情是Oracle把仁科收购了,Oracle为此背负了恶意收购的名声。Oracle还在继续收购。未来软件厂商的排名是否有可
期刊
微软强势推出MSN中文网的举动,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是微软的一次豪赌。在国内,无论是门户网,还是IM和邮箱服务,亦或是搜索与社区服务,都已经有一批成熟的网络公司存在,它们的力量足以压倒微软所有的梦想。试想,曾经狂砸数亿美元,历经网络寒流之后才立稳脚跟的新浪、网易等门户网们怎会坐以待毙?多年征战才稳住局面的IM和邮箱服务的QQ、263们又岂能等闲视之?而实力强劲,初尝甜头的雅虎、Google们又怎肯拱
期刊
一种商业运作的技术能否取得成功,专家说了不算,商家说了也不算,最终还是要看它能不能征服消费者,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它的单。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产品导向型的市场正向用户需求导向型市场转变。在通信行业同样是这样。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第2代、2.5代也好,第3代也罢,消费者能够感觉到的仍然是他们最终得到了什么样的业务和服务,不会仅因为概念而对一个业务或服务产生高忠诚度的使用和购买。反观我们
期刊
我们正步入一个高速的信息时代,在这个社会里,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高的投资回报率(ROI)是企业竞争的根本    细心观察的话,大家会发现“企业信息化”不像以前那样热了,以前刊登在杂志上的气势恢弘的广告,长篇累牍的案例,现在都慢慢变少了。从读者到编者,都感慨“信息化就那么点东西”。而调查公司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点,最近的一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80%~9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资没有达到企业原
期刊
在坚持“IT产业依然是一个朝阳产业”的李志强眼里,中国的IT业正置身于曙光来临的前夕,但决定企业在曙光之中能走多远的关键,还是要“选对路子”    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IT业似乎一直在黑暗中前行。一个个对黎明的期待和预测与接下来的黑暗交替循环。直至2004年,经历了多元化之痛的联想,选定螺旋式上升战略并最终回归PC,收购IBM的PC部门为其国际化努力找到了一条捷径。低价的圆梦电脑系列,是其更加
期刊
现在意义上的电信和互联网、IT界限分明的领域在未来五年可能会重新划分,产业的划分边界会发生模糊。至于未来还有没有一个所谓的电信行业,有没有一个所谓的IT行业,都需要重新调查和定义。    “IT产业正处于一个大融合时代即将来临的关键时刻。”这是计世资讯(CCW Research)总经理曲晓东在一年一度的“2005年中国IT趋势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    融合与机会    计世资讯认为,未来五年信
期刊
2005年4月20日,初春的香山还有些寒气逼人,但香山金源商旅中心酒店RosettaNet全球大会的会场却是一片热烈。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大学以及中外知名企业共300多名代表从各地赶来参加这次盛会。  吸引诸多眼球的理由,除了这是RosettaNet 全球组织年会首度在发展中国家召开,也是首次由民间的电子商务组织的原因。“互联全球,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主题,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中小企业资源丰富、
期刊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统计,2011年第1季全球大尺寸(9英寸以上,含平板电脑用面板)TFT LCD面板出货量为1.6072亿片,较前季衰退5.0%,大致上仍属正常的淡季表现。但在台系厂商部分,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分析,第1季台厂大尺寸TFT LCD面板出货量为6,515万片,较第4季仅衰退1.4%,因此全球出货量占有率提高至4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