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羊民,陕西渭南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二十年来,主攻书法、篆刻,擅长书法、篆刻、现代刻字,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画展览并获奖。担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西部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原创艺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委员、世界华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圣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席兼篆刻中心主任、中国民协印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京华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务,出任多项国家级大赛的评委。
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李羊民》《篆刻大圖解》《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选》《万国金石印谱》等,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李羊民书刻艺术巡展”,其作品为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与世界组织、国内外政要等收藏。
我生于秦东渭南,从小耳濡目染三秦大地的文化渊源。因为童年的军人梦,我选择穿上了一身绿军装。上世纪80年代书画艺术的热潮启动了我的求知欲,勤奋、执着的本质,得到了领导的欣赏,破例送我到北京书画研究社夜校学习书画篆刻。每天刚一下班,我饿着肚子就奔夜校,每月的津贴全花在公共汽车和买书籍资料上,妻子虽常常数落我,内心却十分支持。
生命里有了军旅生活,我学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磨炼了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士兵通过顽强的战斗意志完成军人的使命,而我是在用毛笔、用刻刀传达着军人的精神。
我的蜕变期是在1986年,我被选送到中国“神剑”篆刻艺术提高班学习,并有幸得到西冷印社高式熊、潘德熙艺术大师的精心指导,我的篆刻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此间,我不仅临习了书法名帖,临刻了大量秦汉印,解决了不少难题,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在著名书法家张又栋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我的书法有了新的顿悟。还先后得到了李铎、魏传统、柏涛等名家指点。尤其是在军艺寒石老师的指导下,对书法篆刻理论进行了大量系统正规的研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时的我,再也割舍不开与石头刻刀的情感,它们已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脉。
我以石交友,对于每一个求印的篆刻爱好者都以知己相待,春秋十数载,我尽情地倘佯于篆刻艺术的海洋。直到有一天我注意到自己有一身军装已陈旧发白,那股源自幼年的情愫突然再次涌动起来。“为军人做一次注解”,一个念头跃入了我的脑海。最终,我选择了《孙子兵法》这一兵家奇书作为素材。经过几年苦战,一套孙子兵法精言警句的作品终于脱然而出。我也终于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寻找到了初始的源头,为自己的军人本色做了最好的印证。
学习书法及篆刻,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更要耐得住性子,不要急于求成一步登天,而必须循序渐进。就书法、绘画、篆刻三门来说,篆刻是比较难的,但起步跟绘画一样特别好学。我带了很多学生,有老年人也有小朋友。几节课小朋友就能刻了,刻得好与坏暂且不提,只要有兴趣了,孩子就能继续学习篆刻。我还带过一些老干部,一个礼拜刻七八方、十几方给我拿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点。
但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上一定的台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比较难。比如我用绘画的方式来写书法,我把这种方式命名为“古拓彩书”,它的诞生有一些偶然性。我写的是篆书,比较古意的东西,用白墨先书写,然后根据它的字义,用现代的绘画形式如泼墨和色彩,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一种有机结合,也是一种创作。这样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可以把传统的书法融入生活中。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不管是怎样一种艺术形式,笔墨当追随时代脚步,同时必须有传统的根基。你的思想和骨架不可能变,只是把其他艺术综合了一下而已,这也是艺术发展的方向。
比如说版画,我认为也可以跟其他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特别是生活中比较实用的,比如木刻艺术,生活中的根雕和家具相结合。艺术毕竟是比较朦胧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落脚在生活中。为什么跟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接地气,将来才能保存下来。我跟杭州的一个丝织厂合作,我的作品产品已出口到欧美。我跟陶瓷及云南的紫砂制作专家有羊民工作室专用产品,并走向市场。
一路走来,我有幸得到了不少名家学者的帮助,这让我对篆刻有了更多新的顿悟。于是,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来浇灌这朵含苞待放的篆刻之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梦想之花终于绽放,著作《篆刻艺术赏析》《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集》被《世界名人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当代篆刻家大辞典》《20世纪名人刻字大观》等20余部书典收录,并先后在山东、湖南、北京举办个展。
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李羊民》《篆刻大圖解》《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选》《万国金石印谱》等,在全国各地多次举办“李羊民书刻艺术巡展”,其作品为上海世博会参展国家与世界组织、国内外政要等收藏。
我生于秦东渭南,从小耳濡目染三秦大地的文化渊源。因为童年的军人梦,我选择穿上了一身绿军装。上世纪80年代书画艺术的热潮启动了我的求知欲,勤奋、执着的本质,得到了领导的欣赏,破例送我到北京书画研究社夜校学习书画篆刻。每天刚一下班,我饿着肚子就奔夜校,每月的津贴全花在公共汽车和买书籍资料上,妻子虽常常数落我,内心却十分支持。
生命里有了军旅生活,我学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磨炼了不屈的性格和意志。士兵通过顽强的战斗意志完成军人的使命,而我是在用毛笔、用刻刀传达着军人的精神。
我的蜕变期是在1986年,我被选送到中国“神剑”篆刻艺术提高班学习,并有幸得到西冷印社高式熊、潘德熙艺术大师的精心指导,我的篆刻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此间,我不仅临习了书法名帖,临刻了大量秦汉印,解决了不少难题,艺术修养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在著名书法家张又栋老师手把手指导下,我的书法有了新的顿悟。还先后得到了李铎、魏传统、柏涛等名家指点。尤其是在军艺寒石老师的指导下,对书法篆刻理论进行了大量系统正规的研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这时的我,再也割舍不开与石头刻刀的情感,它们已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脉。
我以石交友,对于每一个求印的篆刻爱好者都以知己相待,春秋十数载,我尽情地倘佯于篆刻艺术的海洋。直到有一天我注意到自己有一身军装已陈旧发白,那股源自幼年的情愫突然再次涌动起来。“为军人做一次注解”,一个念头跃入了我的脑海。最终,我选择了《孙子兵法》这一兵家奇书作为素材。经过几年苦战,一套孙子兵法精言警句的作品终于脱然而出。我也终于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寻找到了初始的源头,为自己的军人本色做了最好的印证。
学习书法及篆刻,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更要耐得住性子,不要急于求成一步登天,而必须循序渐进。就书法、绘画、篆刻三门来说,篆刻是比较难的,但起步跟绘画一样特别好学。我带了很多学生,有老年人也有小朋友。几节课小朋友就能刻了,刻得好与坏暂且不提,只要有兴趣了,孩子就能继续学习篆刻。我还带过一些老干部,一个礼拜刻七八方、十几方给我拿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激励点。
但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上一定的台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比较难。比如我用绘画的方式来写书法,我把这种方式命名为“古拓彩书”,它的诞生有一些偶然性。我写的是篆书,比较古意的东西,用白墨先书写,然后根据它的字义,用现代的绘画形式如泼墨和色彩,给人一种视觉冲击力。这就是传统和现代的一种有机结合,也是一种创作。这样既有装饰性,又有实用性,可以把传统的书法融入生活中。我个人认为这个方向是对的,不管是怎样一种艺术形式,笔墨当追随时代脚步,同时必须有传统的根基。你的思想和骨架不可能变,只是把其他艺术综合了一下而已,这也是艺术发展的方向。
比如说版画,我认为也可以跟其他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特别是生活中比较实用的,比如木刻艺术,生活中的根雕和家具相结合。艺术毕竟是比较朦胧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落脚在生活中。为什么跟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接地气,将来才能保存下来。我跟杭州的一个丝织厂合作,我的作品产品已出口到欧美。我跟陶瓷及云南的紫砂制作专家有羊民工作室专用产品,并走向市场。
一路走来,我有幸得到了不少名家学者的帮助,这让我对篆刻有了更多新的顿悟。于是,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来浇灌这朵含苞待放的篆刻之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我的梦想之花终于绽放,著作《篆刻艺术赏析》《羊民书刻艺术作品集》被《世界名人录》《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当代篆刻家大辞典》《20世纪名人刻字大观》等20余部书典收录,并先后在山东、湖南、北京举办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