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既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又是一个喜欢唱歌、会开玩笑的人。他敢怒、敢骂,敢哭,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是个性情中人。
孔子是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的。他回国子贡和冉有起了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冉有已被召回国做官了,临行时子贡交待冉有,我们老师想回家,他也想做官,你回去一定安排一下。后来鲁国的执政者把孔子召回国了。但是他们不想用孔子,他们想用的只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孔子回国后没有做官,在家里教书育人、做学问。
孔子回国的第二年,他的独生子孔鲤去世了,享年五十岁。孔子七十一岁时,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了,享年四十岁。孔子七十二岁那年,他的老学生子路壮烈牺牲。又过了一年,七十三岁的孔子也离开了人世。
对于自己的死,孔子看来是有预感的。有一天,孔子突然对子贡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说话了。子贡听了吓一跳,老师不说话学生怎么办?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天爷说话吗?春夏秋冬不是照常运行?万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孔子说这个话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孔子说这个话什么意思?不知道。但是孔子有两句话,我们可以推测是他去世前不久的时候说的。一句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还有一句是,“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凤鸟,就是凤凰,河图,洛书、凤凰,这些都是祥瑞,天下太平的时候,凤凰就出现了,黄河里就出现特殊的图文。没有出来,天下不太平。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大圣人,孔子极力要维护的就是周公创立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所以孔子老把周公搁在心里,经常梦见周公,但是到晚年梦不见了。他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可是孔子到了晚年连梦都没有了。可以说,孔子的晚年非常地孤独、悲痛。
孔子已经够伤心的了,子路还来添乱。一次,孔子病重,子路就开始张罗,子路干什么呢?“使门人为臣”, 就是组织同学们给孔子成立治丧委员会。因为子路是大师兄,他把同学们召集起来说,老师恐怕不行了,我们赶快成立治丧委员会。张罗完毕,孔子病好了。孔子得到这个消息后痛骂子路:“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这句话是,仲由这个家伙,搞诈骗由来已久,是一贯搞阴谋诡计的诈骗犯,这回绑架我来搞诈骗?我骗谁啊?我骗老天爷吗?这句话我们就听不懂了,本来也是,孔子还没死,你就成立治丧委员会,是不太靠谱,顶多也就是子路做事不过脑子,但是为什么说他是诈骗呢?我们就要弄清楚这个为臣是什么意思。古代的为臣,和我们今天的治丧委员会不太一样。我们今天的治丧委员会是人死了以后才工作,古代的“臣”是人活着的时候就工作,而且只有诸侯以上级别的人才能享受这个待遇。国君要死了,马上成立治丧委员会,“为臣”,马上行动起来,让国君换上寿衣,给他整容,大家围在旁边看着他死,这是待遇。不是国君以上级别的不够资格。这就是告诉你,你将来就是这么死的,我们都做得很妥帖,保证你死得又风光、又体面,很有面子。现在中国农村有些地方仍保留着这个习俗。眼看着老人不行了,就给他洗澡,换上寿衣,大家围着等他死,让他放心去死。到了春秋的时候,礼崩乐坏,所以有些大夫也享受这个待遇了,临死前,就组织治丧委员会,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很体面的事情。子路想,我们老师也做过大夫,鲁国大司寇、做过公安部长,老师也要享受这个待遇,也要在他活着的时候,搞一个治丧委员会。
子路是好心,但是孔子怎么看呢?孔子这一辈子维护的是周礼。孔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不越礼的雷池一步,在孔子看来,大夫享受诸侯的“为臣”待遇,是犯上作乱。我一辈子都是守礼的,到临死的时候你给我整这一套,我这一世英名不就毁了吗?而且瞒着我搞,绑架着我搞,我死了以后都说不清楚,人们会说是我孔丘要僭越的,所以骂他。而且孔子说:“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就是说我与其死在你这个违背礼制,违背礼法的治丧委员会手里,我宁肯死在我的学生身边。虽然我死在学生身边不风光、不体面,我难道是死在路上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身份的定位,他认为,我就是一个教书匠,我就死在学生身边,我不要享受官员待遇,这一点让我肃然起敬。凭这一点,我也敬重孔夫子一辈子。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到死都遵循“礼”的约束,但是我们从孔子教训子路的话中,却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的孔子,他敢怒、敢骂、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孔子不一样,我们印象中的孔子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这和教训子路的孔子不像一个人。真实的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读《论语》,常常感觉《论语》满篇都是格言,因此很多人想像孔子平时说话,一张嘴就是格言,其实不是这样。《论语》是把孔子几十年说的话挑了又挑,拣了又拣,最后挑出最有哲理的话,把它集中编起来。你感觉孔子就是“格言篓子”,其实孔子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在他晚年,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颜回40岁,孔子70多岁,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痛苦。孔子哭着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哎呀,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旁边有人说,先生,您太悲痛了,请节哀。孔子说,我太悲痛了,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我为谁悲痛?没想到,过了一年,子路也死了。于是孔子再一次痛哭流涕地说,“噫!天祝予。”哎呀,这是老天爷要断绝我。孔子是敢哭的。
孔子也敢骂,骂得最凶的是他的学生宰予,宰予字子我,尊称应该称宰我。《论语》中,宰予出现五次,四次都是称之宰我,只有记录挨骂的一次是宰予。为什么挨骂呢?“宰予昼寝”。什么叫昼寝?就是大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朽木不可雕大家都懂,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什么叫粪土之墙,粪土就是垃圾,所有污秽的东西都可以叫粪土,就是拿垃圾砌的墙,它不可以粉刷,不可抹平,杇的本意是抹平。我们砌墙,把墙抹平了以后再粉刷,这个叫杇。垃圾做的墙,你粉刷什么?抹什么平?是说宰予这个学生不可救药,简直就是垃圾。更糟糕的是后面一句,“于予与何诛?” 我都不知道骂他什么才好,已经深恶痛绝了。宰予犯什么错误了?大白天睡觉就这么大罪过吗?历代学者有种种猜测,其实不用猜,因为孔子后面有话,孔子说,我以前对人,是“听其言,信其行。”人家说什么,我相信他什么,我相信他说到能做到。但是现在我要改了,我要“听其言,观其行。”我听他说了以后,要看他怎么做,我什么时候改的,就从宰予昼寝这件事开始。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可能是宰予曾经向孔子保证,一定努力学习,白天不睡觉。结果他白天睡觉被孔子逮着了,说话不算话,这才骂他。
孔子把宰予骂得这么惨,那宰予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是好学生。孔子去世以后,子贡带头搞“造圣运动”,打造孔子的圣人形象。第一个出来响应的,就是宰予。我们读《孟子》知道,宰予怎么说呢?宰予说,我们老师比尧舜都伟大。 为什么一个被老师骂作垃圾的学生,还对他的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他学生心目中的圣人?原因很多,学问大、人品好、继承文化、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我也讲不全面,我只想讲一条,人格魅力。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在学生中能够有崇高威望的,一定除学问之外还有人格魅力,这是可以肯定的。而做人第一条,是真实。而孔子恰恰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孔子从不掩饰、不讳言他对某些人的蔑视。
一次,子贡去问孔子:“何如斯可为之士矣?”什么样才可以叫作士呢?我们知道士和君子在当时都有两种含义,一种指身份,一种指品级、品位。君子首先要有身份,就是贵族,贵族才能叫君子。另外你光有贵族出身不行,你还要有贵族的修养、风度、品位才配叫君子。士也是这样,孔子回答说,爱惜自己的羽毛,出使四方,不辱使命,不辱君命,这个就可以叫作士了。子贡问,还可不可以再降一点标准呢?孔子说,可以。在你的宗族当中,大家都说这个人很孝;在这个家乡,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尊敬长者,这可以算次一等的士。子贡又问,老师,还有没有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再次一等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了,这是第三等。这个言必信、行必果已经是小人了。我们都觉得言必信、行必果,很高,在孔子那儿是小人,马马虎虎也算是士吧。子贡继续问,现在那些从政的人,先生看怎么样呢?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他不掩饰地说,他们算什么东西!
孔子如果讨厌一个人,他就不跟这个人打交道。《论语》里有一段记载,有一个人想去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便吩咐门房:告诉他,我病了。门房刚出去,孔子就把瑟取下来,鼓瑟唱歌。“使之闻之”。 故意让那个人听见,意思是我没病,我就是不想见你。
孔子很会唱歌,也很喜欢唱歌。《论语》中有记载,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与人歌而善”,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很开心;第二种解释是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发现对方唱得好,也叫“歌而善”,两种解释,我比较赞成后一种。“必使反之”呢?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而后和之”,这个“和”,不能读“和”,要读“和”(hè)。什么叫做“而后和之”?我理解是,比方说《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后面有一句“哎嘿哎嘿参北斗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这个后面哎嘿哎嘿,“和之”。一个人在那儿唱主旋律,唱完以后孔子跟着来一遍,“哎嘿哎嘿参北斗哇,”大家想孔子这个人是不是非常可爱?
孔子也会开玩笑。他有个学生叫言偃,字子游。言偃也出去做官了,做了武城宰,武城是鲁国国都曲阜旁边一个很小的地方,在那里当地方行政长官。孔子到那儿去了,进到武城后,就听到弦歌之声,听到学校里音乐伴奏着,孩子们都在朗诵诗书,诗书礼乐,大家说礼乐教化,孔子笑了。孔子说:“割鸡焉用牛刀?” 什么意思呢?武城,一个巴掌大个地方,搞什么礼乐教化,杀鸡还用牛刀?他笑着这么说。言偃很认真,恭恭敬敬地说,先生,学生听先生教导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君子学了道以后就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了道以后就容易使唤,这不是先生的教导吗?孔子说,是,我刚才是开玩笑,言偃说得对。他未必是真开玩笑,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那个场景。这就是我从《论语》一书当中读出的孔子。
如果做一个总结,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孔子呢?
孔子首先是文化巨匠,他继承、整理、传播了西周以来创立的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按孔子自己的说法,是述而不做,就是我只传承没创造。因为我们先圣创造的文化已经非常灿烂了,“焕乎其文章”。我只要能够把它们传承下来,传播出去,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是我们看孔子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有创造的。他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解释、选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影响了后世。 不要小看传承和传播,孔子是寓创造于传播之中,所以说他是文化巨匠。
第二,孔子是失意官员。孔子一直想做官,但是他在官场上基本上是失意的。因为他要实施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我们在第一期讲过孟子的观点,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也,也就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这个话我们今天看起来觉得有问题。孔子恰恰是不识时务的,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当时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没有人再愿意接受他那一套老掉牙的东西了,所以他到处碰壁,到处碰钉子,不得意。他是失意的官员。
第三,他是模范教师。孔子有三种选择,他给自己的人生设计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做官,甚至能够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然后在这个国家做政治试验,搞政治特区,把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方恢复到东周,甚至恢复到西周。如果这一条不能实现,退而求其次,为政,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论,学说、主张,影响执政者,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第一是从政,第二是为政,这两个都可以算是政治家。这两条都做不到,就只好再退而求其次,培养自己的学生去做政治家。这一条孔子成功了,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中很多人做了官。孔子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圣人,这是一个原因。学生们都到各国去做官了,学生们都掌权了,当然要捧自己的老师。李零先生有一句话,他说学生靠老师出名,老师靠学生出名,多半最后是老师靠学生出名。一个老师要培养个好学生出来,那真是福气。而且更重要的一条是孔子为当时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做官。我们看孔子以后的读书人都奔哪儿去了?都奔这条道了,这条金光大道是孔夫子开辟的。所以后代那些通过读书去做官的人,他能不把孔子奉为圣人吗?能不把孔子奉为祖师爷吗?其他的那些诸子,比如墨子,他是要做工的,庄子是要做隐士的,韩非子说你用不着读书。肯定最后大家要哄抬孔子。他在教育当中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课堂讨论等。
第四,性情中人。这是我们这一期讲的。
第五,孤独长者。他晚年是很孤独的。
除了这五个评价还要加一条:众矢之的。孔子去世以后,他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成为后世思想家必须面对的对象。后世的思想家要么赞成儒家学说,要么反对儒家学说,要么维护儒家学说,要么批判儒家学说。而这些维护的人,比方说孟子、荀子;批判的人,比方说墨家、道家、法家,他们的观点立场又不相同。同样是继承、维护孔子,孟子和荀子是有冲突的;同样是批判,墨家、道家、法家,他们的立场、方法、观点也不相同,由此就引发了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实话孔子》全文完
孔子是六十八岁时回到鲁国的。他回国子贡和冉有起了作用。因为在此之前,冉有已被召回国做官了,临行时子贡交待冉有,我们老师想回家,他也想做官,你回去一定安排一下。后来鲁国的执政者把孔子召回国了。但是他们不想用孔子,他们想用的只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孔子回国后没有做官,在家里教书育人、做学问。
孔子回国的第二年,他的独生子孔鲤去世了,享年五十岁。孔子七十一岁时,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了,享年四十岁。孔子七十二岁那年,他的老学生子路壮烈牺牲。又过了一年,七十三岁的孔子也离开了人世。
对于自己的死,孔子看来是有预感的。有一天,孔子突然对子贡说,“予欲无言”,我不想说话了。子贡听了吓一跳,老师不说话学生怎么办?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天爷说话吗?春夏秋冬不是照常运行?万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孔子说这个话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孔子说这个话什么意思?不知道。但是孔子有两句话,我们可以推测是他去世前不久的时候说的。一句是“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还有一句是,“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凤鸟,就是凤凰,河图,洛书、凤凰,这些都是祥瑞,天下太平的时候,凤凰就出现了,黄河里就出现特殊的图文。没有出来,天下不太平。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大圣人,孔子极力要维护的就是周公创立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所以孔子老把周公搁在心里,经常梦见周公,但是到晚年梦不见了。他的心情可想而知。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可是孔子到了晚年连梦都没有了。可以说,孔子的晚年非常地孤独、悲痛。
孔子已经够伤心的了,子路还来添乱。一次,孔子病重,子路就开始张罗,子路干什么呢?“使门人为臣”, 就是组织同学们给孔子成立治丧委员会。因为子路是大师兄,他把同学们召集起来说,老师恐怕不行了,我们赶快成立治丧委员会。张罗完毕,孔子病好了。孔子得到这个消息后痛骂子路:“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这句话是,仲由这个家伙,搞诈骗由来已久,是一贯搞阴谋诡计的诈骗犯,这回绑架我来搞诈骗?我骗谁啊?我骗老天爷吗?这句话我们就听不懂了,本来也是,孔子还没死,你就成立治丧委员会,是不太靠谱,顶多也就是子路做事不过脑子,但是为什么说他是诈骗呢?我们就要弄清楚这个为臣是什么意思。古代的为臣,和我们今天的治丧委员会不太一样。我们今天的治丧委员会是人死了以后才工作,古代的“臣”是人活着的时候就工作,而且只有诸侯以上级别的人才能享受这个待遇。国君要死了,马上成立治丧委员会,“为臣”,马上行动起来,让国君换上寿衣,给他整容,大家围在旁边看着他死,这是待遇。不是国君以上级别的不够资格。这就是告诉你,你将来就是这么死的,我们都做得很妥帖,保证你死得又风光、又体面,很有面子。现在中国农村有些地方仍保留着这个习俗。眼看着老人不行了,就给他洗澡,换上寿衣,大家围着等他死,让他放心去死。到了春秋的时候,礼崩乐坏,所以有些大夫也享受这个待遇了,临死前,就组织治丧委员会,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很体面的事情。子路想,我们老师也做过大夫,鲁国大司寇、做过公安部长,老师也要享受这个待遇,也要在他活着的时候,搞一个治丧委员会。
子路是好心,但是孔子怎么看呢?孔子这一辈子维护的是周礼。孔子的一举一动,都是不越礼的雷池一步,在孔子看来,大夫享受诸侯的“为臣”待遇,是犯上作乱。我一辈子都是守礼的,到临死的时候你给我整这一套,我这一世英名不就毁了吗?而且瞒着我搞,绑架着我搞,我死了以后都说不清楚,人们会说是我孔丘要僭越的,所以骂他。而且孔子说:“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就是说我与其死在你这个违背礼制,违背礼法的治丧委员会手里,我宁肯死在我的学生身边。虽然我死在学生身边不风光、不体面,我难道是死在路上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自己身份的定位,他认为,我就是一个教书匠,我就死在学生身边,我不要享受官员待遇,这一点让我肃然起敬。凭这一点,我也敬重孔夫子一辈子。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到死都遵循“礼”的约束,但是我们从孔子教训子路的话中,却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的孔子,他敢怒、敢骂、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和我们印象中的孔子不一样,我们印象中的孔子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这和教训子路的孔子不像一个人。真实的孔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读《论语》,常常感觉《论语》满篇都是格言,因此很多人想像孔子平时说话,一张嘴就是格言,其实不是这样。《论语》是把孔子几十年说的话挑了又挑,拣了又拣,最后挑出最有哲理的话,把它集中编起来。你感觉孔子就是“格言篓子”,其实孔子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在他晚年,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去世。颜回40岁,孔子70多岁,白发人送黑发人,非常痛苦。孔子哭着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哎呀,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旁边有人说,先生,您太悲痛了,请节哀。孔子说,我太悲痛了,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我为谁悲痛?没想到,过了一年,子路也死了。于是孔子再一次痛哭流涕地说,“噫!天祝予。”哎呀,这是老天爷要断绝我。孔子是敢哭的。
孔子也敢骂,骂得最凶的是他的学生宰予,宰予字子我,尊称应该称宰我。《论语》中,宰予出现五次,四次都是称之宰我,只有记录挨骂的一次是宰予。为什么挨骂呢?“宰予昼寝”。什么叫昼寝?就是大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朽木不可雕大家都懂,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什么叫粪土之墙,粪土就是垃圾,所有污秽的东西都可以叫粪土,就是拿垃圾砌的墙,它不可以粉刷,不可抹平,杇的本意是抹平。我们砌墙,把墙抹平了以后再粉刷,这个叫杇。垃圾做的墙,你粉刷什么?抹什么平?是说宰予这个学生不可救药,简直就是垃圾。更糟糕的是后面一句,“于予与何诛?” 我都不知道骂他什么才好,已经深恶痛绝了。宰予犯什么错误了?大白天睡觉就这么大罪过吗?历代学者有种种猜测,其实不用猜,因为孔子后面有话,孔子说,我以前对人,是“听其言,信其行。”人家说什么,我相信他什么,我相信他说到能做到。但是现在我要改了,我要“听其言,观其行。”我听他说了以后,要看他怎么做,我什么时候改的,就从宰予昼寝这件事开始。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可能是宰予曾经向孔子保证,一定努力学习,白天不睡觉。结果他白天睡觉被孔子逮着了,说话不算话,这才骂他。
孔子把宰予骂得这么惨,那宰予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是好学生。孔子去世以后,子贡带头搞“造圣运动”,打造孔子的圣人形象。第一个出来响应的,就是宰予。我们读《孟子》知道,宰予怎么说呢?宰予说,我们老师比尧舜都伟大。 为什么一个被老师骂作垃圾的学生,还对他的老师崇拜得五体投地?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他学生心目中的圣人?原因很多,学问大、人品好、继承文化、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我也讲不全面,我只想讲一条,人格魅力。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在学生中能够有崇高威望的,一定除学问之外还有人格魅力,这是可以肯定的。而做人第一条,是真实。而孔子恰恰就是一个真实的人。孔子从不掩饰、不讳言他对某些人的蔑视。
一次,子贡去问孔子:“何如斯可为之士矣?”什么样才可以叫作士呢?我们知道士和君子在当时都有两种含义,一种指身份,一种指品级、品位。君子首先要有身份,就是贵族,贵族才能叫君子。另外你光有贵族出身不行,你还要有贵族的修养、风度、品位才配叫君子。士也是这样,孔子回答说,爱惜自己的羽毛,出使四方,不辱使命,不辱君命,这个就可以叫作士了。子贡问,还可不可以再降一点标准呢?孔子说,可以。在你的宗族当中,大家都说这个人很孝;在这个家乡,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尊敬长者,这可以算次一等的士。子贡又问,老师,还有没有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再次一等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了,这是第三等。这个言必信、行必果已经是小人了。我们都觉得言必信、行必果,很高,在孔子那儿是小人,马马虎虎也算是士吧。子贡继续问,现在那些从政的人,先生看怎么样呢?孔子说,“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他不掩饰地说,他们算什么东西!
孔子如果讨厌一个人,他就不跟这个人打交道。《论语》里有一段记载,有一个人想去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便吩咐门房:告诉他,我病了。门房刚出去,孔子就把瑟取下来,鼓瑟唱歌。“使之闻之”。 故意让那个人听见,意思是我没病,我就是不想见你。
孔子很会唱歌,也很喜欢唱歌。《论语》中有记载,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与人歌而善”,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是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很开心;第二种解释是孔子跟别人一起唱歌,发现对方唱得好,也叫“歌而善”,两种解释,我比较赞成后一种。“必使反之”呢?一定请他再唱一遍。“而后和之”,这个“和”,不能读“和”,要读“和”(hè)。什么叫做“而后和之”?我理解是,比方说《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后面有一句“哎嘿哎嘿参北斗哇,水里火里不回头哇,”这个后面哎嘿哎嘿,“和之”。一个人在那儿唱主旋律,唱完以后孔子跟着来一遍,“哎嘿哎嘿参北斗哇,”大家想孔子这个人是不是非常可爱?
孔子也会开玩笑。他有个学生叫言偃,字子游。言偃也出去做官了,做了武城宰,武城是鲁国国都曲阜旁边一个很小的地方,在那里当地方行政长官。孔子到那儿去了,进到武城后,就听到弦歌之声,听到学校里音乐伴奏着,孩子们都在朗诵诗书,诗书礼乐,大家说礼乐教化,孔子笑了。孔子说:“割鸡焉用牛刀?” 什么意思呢?武城,一个巴掌大个地方,搞什么礼乐教化,杀鸡还用牛刀?他笑着这么说。言偃很认真,恭恭敬敬地说,先生,学生听先生教导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君子学了道以后就有仁爱之心,小人学了道以后就容易使唤,这不是先生的教导吗?孔子说,是,我刚才是开玩笑,言偃说得对。他未必是真开玩笑,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那个场景。这就是我从《论语》一书当中读出的孔子。
如果做一个总结,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孔子呢?
孔子首先是文化巨匠,他继承、整理、传播了西周以来创立的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按孔子自己的说法,是述而不做,就是我只传承没创造。因为我们先圣创造的文化已经非常灿烂了,“焕乎其文章”。我只要能够把它们传承下来,传播出去,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是我们看孔子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实际上是有创造的。他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解释、选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影响了后世。 不要小看传承和传播,孔子是寓创造于传播之中,所以说他是文化巨匠。
第二,孔子是失意官员。孔子一直想做官,但是他在官场上基本上是失意的。因为他要实施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我们在第一期讲过孟子的观点,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也,也就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这个话我们今天看起来觉得有问题。孔子恰恰是不识时务的,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当时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没有人再愿意接受他那一套老掉牙的东西了,所以他到处碰壁,到处碰钉子,不得意。他是失意的官员。
第三,他是模范教师。孔子有三种选择,他给自己的人生设计了三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做官,甚至能够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然后在这个国家做政治试验,搞政治特区,把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方恢复到东周,甚至恢复到西周。如果这一条不能实现,退而求其次,为政,就是通过自己的言论,学说、主张,影响执政者,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第一是从政,第二是为政,这两个都可以算是政治家。这两条都做不到,就只好再退而求其次,培养自己的学生去做政治家。这一条孔子成功了,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中很多人做了官。孔子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圣人,这是一个原因。学生们都到各国去做官了,学生们都掌权了,当然要捧自己的老师。李零先生有一句话,他说学生靠老师出名,老师靠学生出名,多半最后是老师靠学生出名。一个老师要培养个好学生出来,那真是福气。而且更重要的一条是孔子为当时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出路,那就是做官。我们看孔子以后的读书人都奔哪儿去了?都奔这条道了,这条金光大道是孔夫子开辟的。所以后代那些通过读书去做官的人,他能不把孔子奉为圣人吗?能不把孔子奉为祖师爷吗?其他的那些诸子,比如墨子,他是要做工的,庄子是要做隐士的,韩非子说你用不着读书。肯定最后大家要哄抬孔子。他在教育当中确实有很多可取之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课堂讨论等。
第四,性情中人。这是我们这一期讲的。
第五,孤独长者。他晚年是很孤独的。
除了这五个评价还要加一条:众矢之的。孔子去世以后,他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儒家学说,成为后世思想家必须面对的对象。后世的思想家要么赞成儒家学说,要么反对儒家学说,要么维护儒家学说,要么批判儒家学说。而这些维护的人,比方说孟子、荀子;批判的人,比方说墨家、道家、法家,他们的观点立场又不相同。同样是继承、维护孔子,孟子和荀子是有冲突的;同样是批判,墨家、道家、法家,他们的立场、方法、观点也不相同,由此就引发了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实话孔子》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