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字教育在个别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因此,唤醒学生对写字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迫在眉睫,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兴趣 意义 氛围 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提升理念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人,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
但是,在现行的学校教学中,由于学科的增多,加之小学生工具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地位的日益提升,作业负担过重,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乐观。尤其是写字教学,既没有绘画的色彩,也没有乐曲的韵律,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无纸化办公似乎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一些教师对写字教学观念滞后,直接导致写字教学难有根本性的突破与较快发展。而农村小学教师又是身兼多职,工作压力比较大,无暇顾及学生写字质量的优劣,凡此种种,写字教育在个别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因此,唤醒学生对写字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迫在眉睫,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呢?
一、深刻认识写字意义——基础
“理念导于行”,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热爱,才能有兴趣。师生对写字意义的高度认识,是培养小学生写字兴趣的基础,没有这种深刻认识,谈写字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全体教师要从思想上对写字教学引起足够重视。
《写字教学指导纲要》(1997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制订)中明确指出: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扪心自问,我们感到很惭愧。实事求是地讲,在一些个别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山区,很多教师对写字教学不够重视,认为这是软任务,陈陈相因,步履迟缓。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不完善和欠缺之处,也不是一个合格语文教师的所作所为。如果教师在这个意识层面上实施写字教学,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水平可想而知。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写字兴趣、写字水平的高度。因此,我们每一名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写字教育的深远意义。
首先,我们应真正意识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写字教学,能够把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动作体验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心智,这种心智能力,对学好其它学科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其次,写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力,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同时,练字也是对小学生右脑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大脑的全面发展,称得上是利在千秋的事业。
2、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写字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我要写”的欲望。
都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有情的图画”,但那毕竟不是直观的,小学生很难领会,并且让学生体会写字的意义,也非一日之功。而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适时灵活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提高他们对写字意义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要提高认识,可以让学生搜集、列举字迹潦草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危害和字迹写得有法、有艺术性给人带来愉快的事例,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比如:写好字,是一个人的“脸面”,能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很多人在求职的过程中,正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才使得他们如愿以偿。相反,有多少学生,因为试卷字迹潦草,写字丢笔少画,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的”。教育学生应该按照郭老先生说的那样去做,不仅如此,而且写字有利于调整学生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防止儿童脊柱弯曲和眼睛近视,对通畅血脉、调节神经均有好处。因此,它有益于健康长寿,从古到今有很多大书法家活到耄耋之年,就是有利的证明。所以,写好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学生只有从内心理解了写好字的用处,才能具有写好字的愿望,从而为写字兴趣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熟练掌握写字方法——保证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思想家卢梭也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我们在写字教育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练字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主要表现在:坐姿不端正,执笔不规范;书写上,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练字数量不少,但写字质量不高,事倍功半。这样长期下去,学生不仅写不好字,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写字兴趣。因此,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练字方法。
在练字过程中,应始终重视学生“双姿”(坐姿与执笔姿势)的正确性,因为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并且具有“逢写必规范、动笔就不苟”的理念,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观察——记忆——仿写——比较——改写——创新”六步进行写字练习。
“观察”是学生动脑练字的基础。俗话说“练字先练眼”,实践也证明: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只有观察得细致、准确,才能写得形象、神似。观察应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可以从汉字的笔画、部件的形态、大小及书写位置、结构特点、轮廓特征、用笔方法等方面进行观察。
“记忆”是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汉字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通过详细体味,记住汉字的笔法、结构等书写要领,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只有把汉字美的形象记在脑子里,才能写出优美的汉字。
“仿写”是观察记忆后的第一遍书写。书写时,应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去表现,力争做到形似,也是进一步记忆的过程。书写时应注意速度稍慢,这样可以把观察到的内容比较准确的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书写质量,学生也体验到成功书写的快乐,感受到写字的魅力。
“比较”是观察过程的深入,是把仿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对照,找出不足,是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那么,怎样进行比较呢?可以把自己仿写的字从笔画、部件的形态及书写位置、结构特点等方面去比较。找出不足之处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在下一步改写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改写”是书写过程的进一步升华,是解决问题方法的运用,是学生综合运用写字技巧,较完美地把仿写中的不足之处改正过来。在改写时,要注意写字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能看一笔改一笔,要一气呵成。
以上五个环节经过多次反复,学生会不断地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对汉字的空间感、结构特点等不断认识、深化,对汉字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是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学生的写字能力会不断提高。
“创新”是写字过程的最高境界,是在比较熟练地写好规范字的基础上,遵循汉字书写规律,综合运用书写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写字风格。
让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写字,学生感到写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一件很容易做好的事情,学生就不会觉得写字是枯燥乏味的,相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三、努力创设写字氛围——催化剂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氛围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因此,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有如催化剂一般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1、积极完善写字教学。
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训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因此,完善写字教学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将写字讲得既通俗明了,又形象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练字兴趣,必须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如学习“斜钩”,应着力让学生掌握其斜度、弯度,以及舒张坚韧的特征。学生初学常犯的毛病是柔弱乏力,弯度过大。将高质量的斜钩比作古人的狩猎打仗用的弓箭。整体略显弯曲,仿佛是用千钧之力拉成的,极富弹性。书写时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中间不能稍有松懈之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书法点线与各种事物的契合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反映出来,就为写字灌注了生命与活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愉悦之感。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写字课中看不到规范的板书是不正常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字为师”的教育理念,精心研练,认真规范书写,做好学生的表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会有兴趣写出一手好字。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字教学,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电教手段,可以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可以演示笔画的运笔过程,可以演示汉字的结构特点,也弥补了教师示范的缺陷。如:对一张(16k以下)作品、作业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观赏评析,不论是教师手举着作业本,还是将作业展放在黑板上,效果都不理想,但将作业放大到大屏幕,就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的点评过程一清二楚,使学生看得更清晰,记忆更深刻。
2、创设浓郁的校园、班级写字氛围。
优美的学校环境、班级文化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的效果。因此,要重视校园、班级写字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隐形教育的大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必须注重环境育人的功能和古人练字的书法故事,如“欧阳询流连观碑”、“王羲之天台山拜师学艺”等等,精心营造浓郁的写字氛围。校园、班级处处展示精美的书法作品,最好是本校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徜徉其间,耳濡目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需要各级教育者齐心协力,从自身做起,转变落后的写字教育观念,提高对写字教育的深刻认识,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同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写字意义,具有写字的积极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交给学生科学有效的练字方法,让学生体验写字的快乐与魅力,同时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对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同注射了催化剂一般迅速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僧虔《论书》
(作者单位:辽宁省普兰店市乐甲中心小学)
[关键词]兴趣 意义 氛围 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提升理念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一个具有广泛而浓厚兴趣的人,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所以,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
但是,在现行的学校教学中,由于学科的增多,加之小学生工具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地位的日益提升,作业负担过重,因此,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容乐观。尤其是写字教学,既没有绘画的色彩,也没有乐曲的韵律,难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无纸化办公似乎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一些教师对写字教学观念滞后,直接导致写字教学难有根本性的突破与较快发展。而农村小学教师又是身兼多职,工作压力比较大,无暇顾及学生写字质量的优劣,凡此种种,写字教育在个别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因此,唤醒学生对写字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迫在眉睫,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呢?
一、深刻认识写字意义——基础
“理念导于行”,认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热爱,才能有兴趣。师生对写字意义的高度认识,是培养小学生写字兴趣的基础,没有这种深刻认识,谈写字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全体教师要从思想上对写字教学引起足够重视。
《写字教学指导纲要》(1997年6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制订)中明确指出: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要充分认识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写字教学。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扪心自问,我们感到很惭愧。实事求是地讲,在一些个别地区,尤其是农村偏远山区,很多教师对写字教学不够重视,认为这是软任务,陈陈相因,步履迟缓。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不完善和欠缺之处,也不是一个合格语文教师的所作所为。如果教师在这个意识层面上实施写字教学,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水平可想而知。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写字兴趣、写字水平的高度。因此,我们每一名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写字教育的深远意义。
首先,我们应真正意识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写字教学,能够把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动作体验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心智,这种心智能力,对学好其它学科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其次,写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力,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并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同时,练字也是对小学生右脑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促进大脑的全面发展,称得上是利在千秋的事业。
2、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写字意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我要写”的欲望。
都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有情的图画”,但那毕竟不是直观的,小学生很难领会,并且让学生体会写字的意义,也非一日之功。而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需要教师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适时灵活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提高他们对写字意义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
要提高认识,可以让学生搜集、列举字迹潦草给人们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危害和字迹写得有法、有艺术性给人带来愉快的事例,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比如:写好字,是一个人的“脸面”,能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很多人在求职的过程中,正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才使得他们如愿以偿。相反,有多少学生,因为试卷字迹潦草,写字丢笔少画,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的”。教育学生应该按照郭老先生说的那样去做,不仅如此,而且写字有利于调整学生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防止儿童脊柱弯曲和眼睛近视,对通畅血脉、调节神经均有好处。因此,它有益于健康长寿,从古到今有很多大书法家活到耄耋之年,就是有利的证明。所以,写好字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学生只有从内心理解了写好字的用处,才能具有写好字的愿望,从而为写字兴趣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熟练掌握写字方法——保证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法国思想家卢梭也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我们在写字教育教学中发现:小学生练字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主要表现在:坐姿不端正,执笔不规范;书写上,往往是依葫芦画瓢。练字数量不少,但写字质量不高,事倍功半。这样长期下去,学生不仅写不好字,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写字兴趣。因此,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练字方法。
在练字过程中,应始终重视学生“双姿”(坐姿与执笔姿势)的正确性,因为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并且具有“逢写必规范、动笔就不苟”的理念,然后指导学生按照“观察——记忆——仿写——比较——改写——创新”六步进行写字练习。
“观察”是学生动脑练字的基础。俗话说“练字先练眼”,实践也证明:只有眼高,才能手高,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只有观察得细致、准确,才能写得形象、神似。观察应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可以从汉字的笔画、部件的形态、大小及书写位置、结构特点、轮廓特征、用笔方法等方面进行观察。
“记忆”是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汉字的整体信息和局部信息,通过详细体味,记住汉字的笔法、结构等书写要领,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只有把汉字美的形象记在脑子里,才能写出优美的汉字。
“仿写”是观察记忆后的第一遍书写。书写时,应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去表现,力争做到形似,也是进一步记忆的过程。书写时应注意速度稍慢,这样可以把观察到的内容比较准确的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书写质量,学生也体验到成功书写的快乐,感受到写字的魅力。
“比较”是观察过程的深入,是把仿写的字与字帖上的字进行对照,找出不足,是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那么,怎样进行比较呢?可以把自己仿写的字从笔画、部件的形态及书写位置、结构特点等方面去比较。找出不足之处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在下一步改写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改写”是书写过程的进一步升华,是解决问题方法的运用,是学生综合运用写字技巧,较完美地把仿写中的不足之处改正过来。在改写时,要注意写字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不能看一笔改一笔,要一气呵成。
以上五个环节经过多次反复,学生会不断地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对汉字的空间感、结构特点等不断认识、深化,对汉字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是一个磨练意志的过程,学生的写字能力会不断提高。
“创新”是写字过程的最高境界,是在比较熟练地写好规范字的基础上,遵循汉字书写规律,综合运用书写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写字风格。
让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写字,学生感到写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一件很容易做好的事情,学生就不会觉得写字是枯燥乏味的,相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三、努力创设写字氛围——催化剂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氛围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因此,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有如催化剂一般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1、积极完善写字教学。
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训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因此,完善写字教学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如何将写字讲得既通俗明了,又形象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练字兴趣,必须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如学习“斜钩”,应着力让学生掌握其斜度、弯度,以及舒张坚韧的特征。学生初学常犯的毛病是柔弱乏力,弯度过大。将高质量的斜钩比作古人的狩猎打仗用的弓箭。整体略显弯曲,仿佛是用千钧之力拉成的,极富弹性。书写时要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中间不能稍有松懈之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书法点线与各种事物的契合点,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反映出来,就为写字灌注了生命与活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愉悦之感。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写字课中看不到规范的板书是不正常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字为师”的教育理念,精心研练,认真规范书写,做好学生的表率。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也会有兴趣写出一手好字。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写字教学,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字兴趣。电教手段,可以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可以演示笔画的运笔过程,可以演示汉字的结构特点,也弥补了教师示范的缺陷。如:对一张(16k以下)作品、作业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观赏评析,不论是教师手举着作业本,还是将作业展放在黑板上,效果都不理想,但将作业放大到大屏幕,就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师的点评过程一清二楚,使学生看得更清晰,记忆更深刻。
2、创设浓郁的校园、班级写字氛围。
优美的学校环境、班级文化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的效果。因此,要重视校园、班级写字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隐形教育的大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必须注重环境育人的功能和古人练字的书法故事,如“欧阳询流连观碑”、“王羲之天台山拜师学艺”等等,精心营造浓郁的写字氛围。校园、班级处处展示精美的书法作品,最好是本校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作品。徜徉其间,耳濡目染,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熏陶、情感的升华,自然激起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需要各级教育者齐心协力,从自身做起,转变落后的写字教育观念,提高对写字教育的深刻认识,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同时,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写字意义,具有写字的积极主动性。在此基础上,交给学生科学有效的练字方法,让学生体验写字的快乐与魅力,同时创设良好的写字氛围,对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如同注射了催化剂一般迅速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僧虔《论书》
(作者单位:辽宁省普兰店市乐甲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