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教师应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并通过“个性化”的积累和表达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闪光”。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具体从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鼓励学生“动”起来
  让学生自主阅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自主阅读能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逐步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相容,并使学生实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和能力迁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逐步学会浏览、略读和精读等阅读方法,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在阅读中思考,以加深理解和丰富体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并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有的学生认为:年仅七八岁的巴迪就能写出诗,他的母亲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学生认为: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意味着他希望父亲尽快回来看到他写的诗,他很想得到父亲的表扬,这为下文中父亲的评价作了铺垫,同时反映出巴迪是个非常上进的孩子。有的学生认为:父亲的评价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而言有些苛刻,甚至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有的学生认为:父亲十分民主,他希望孩子自然发展,如果自己的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自己就好了。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开始。正是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并表达独特的感受。于是,创造精神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中“熠熠闪光”。
  二、吸引学生“钻”进去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钻”进去,即通过教材将学生带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融入阅读实践中,从而“悟”出文本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并搭配美妙的音乐。其次,根据情境,搭配朗诵:“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群星闪烁。在太阳系的家族里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就是美丽的地球。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样,学生被美丽的景象、动听的音乐和诗化的语言深深吸引,从而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最终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导学生“创”开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受到的情感熏陶和获得的思想启迪,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真情实感。例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学生兴奋不已,纷纷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兔子的眼睛为什么是红的;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鸡与蛋的关系;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月亮中的嫦娥爱搬家。这样,学生创造的思维火花迸发出来,汇成一首首优美、动听的童年诗篇。
  既然,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质疑、批判。所以,在课文问题的设计上,教师应设置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和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从落花生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于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认识和体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作出回答。有的学生从教材出发,认为:应该像落花生那样,做个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人。有的学生结合现代社会价值观,提出: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一个人要善于表现自我和展示才华,如果像落花生那样默默无闻,恐怕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难以找到。还有的学生表示:落花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可贵,但它一味等待别人来发现的思想不可取。因为如果永远没有被人发现,那岂不是埋没了一生?所以,该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时,就要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既不炫耀,也不张扬,像落花生一样;该表现自我和展示才华时,就要有勇气表现自我和展示才华,像苹果、桃子和石榴一样。可见,学生“个性化”的回答来源于教师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发展自己,释放与展示“个性”。其实,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就像一座充满活力的花园,每个学生都是花园里欢快、活泼的花朵。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让他们在生命的长河里绽放属于自己的美好。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江南新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在高二阶段,我们学习了有关First Aid的知识.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受伤”在英语中的几个表达方法.rnhurt、injure、harm和wound都有“伤”的意思,但各自的含义和用法不同.rn一
期刊
具有复杂环境感知和学习能力、可实现高精度操作的智能机器人技术rn获奖等级:一等奖rn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rn主要完成人:乔红、苏建华、郑碎武、王鹏、贾立好、
在iPad今年1月发布之初,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当期的封面创意颇能代表西方传媒界对苹果这款新产品寄托的厚望。封面上,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笑眯眯地托举着平板电脑,
包含条件从句的句子叫条件句.条件句有两类:一类是真实条件句(first conditional),一类是非真实条件句(second conditional).如果假设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真实条件句;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吉林省通榆县实验高级中学是一所县级普通高中,为顺应当前普通高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我校先行先试,以多元自主的课程建设、丰富高效的教学样式和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形成鲜明
针对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应构建创新考试体系,深化教学改革.首先,树立现代考试观;其次,创新评价原则;第三,创新评价内容;第四,创新评价方式方法;第五,创新评价观念及
主谓一致可以说是高考英语必考点.在英语的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形式应与主语的人称和单复数保持一致,而如何判定,则要看句子的意思.多数情况下,根据句子的主语形式就能判定.但
期刊
The Appearance of HolmesrnHis very person and appearance were such as to strike the attention of the most casual observer. In height he was rather over six fe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