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农夫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戴普通;他们专注于生产天然、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宽阔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也没有现代化的工厂式生产流水线,仅仅依靠自己的双手,本着生产最安全、最放心、最天然的产品的原则,在田间地头和山林深处坚守着尊重自然的生产模式;他们中有的经营手工作坊,有的是农场主,有的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他们都遵循一条准则——认同有机理念,坚持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不使用含激素的饲料。
近日,记者在顺义启明星学校见到了这些神秘的身影。刚进校门,还未看到人群,便传来人们的交谈和笑语声。天公不作美,微风中夹有细雨,然而人们的兴致仿佛并没有被天气影响。循着声音而去,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排列整齐的摊位。像是排练好一样,尽管人多,现场的秩序井然。挑菜的,卖肉的,个个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待客亲切热情。人们时不时停下来询问价格、产品信息,卖主则是热心地回答。整个场面忙碌却不失协调,完全没有菜市场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与凌乱感。
“平人农场”话玄机
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大约四五十家卖主,转了一圈,发现规模都不大,但是产品却很讨人喜欢。从环保的产品包装到人性化的免费品尝,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饱含了经营者的心血。来到一个名叫“平人农场”的摊位前,记者看到的尽是新鲜的蔬菜:红萝卜、菜花、芹菜、香菜、莴笋等,品种齐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包装很简单,但是特别干净、整洁,让人倍感舒心与安全。记者准备跟老板搭讪,正在这时,一位大姐过来要买东西。
“您好,需要点儿什么?”老板是一个年轻人,说话时面带微笑。
“这胡萝卜不错,多少钱啊?”大姐直奔主题。
“20元一包。”老板的回答干净利落,可是记者却心里一颤:这么一小包胡萝卜就卖20元?忒贵了吧!
“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化肥、农药,全部纯天然生产。”估计是看透了记者的心思,老板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真不错,来一包吧。”
一笔交易就这样完成了,双方都很利落,不讲价钱,完全没有菜市场那样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之后,老板和记者详谈了起来。
经了解,“平人农场”位于昌平区,现有土地47.5亩,包括5座日光温室大棚。农场坚决不使用任何类型的化学肥料、杀虫剂、合成除草剂等物质。不采取杀虫措施,仅使用一些“非暴力”的诱虫、间作套种、轮作等措施。只使用经过长期严格鉴别没有污染的有机肥,并自行堆制肥料。
听到这里,记者明白了许多。他们的生产方式或许简单单一,生产效率低。可如果没有这些人,恐怕我们很难再吃到地道的天然蔬菜了。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他们这些坚守原始生态的人们,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有机农产品未来的广阔前景。
记者后来了解到,由于不采用杀虫措施,很多蔬菜被害虫破坏而不得不被扔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经营者告诉记者,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害虫演替发生规律复杂,给他们这些生产者带来的损害最为严重。作为小规模的经营者,他们经不起这样的损失,所以不得不提高价格来弥补虫害带来的损失。
“虽然价格有点高,可是我们这儿的产品由于质量好,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有的消费者宁愿花高价来买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物有所值。” 记者发现,由于价格偏高,这儿的消费人群大都是中高收入者,其中不乏外国友人。
父子齐心,其利断金
随后,记者来到了名为“拙朴坊”的经营蜂蜜的摊位。黝黑的皮肤,腼腆的微笑,这就是老板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感到实在与真诚。
经了解,老板叫郭涛,今年34岁,父亲已年届70,养蜂50余年,曾被评为北京市养蜂状元。郭涛毕业时,看到同学都进城工作,担心家里的养蜂技术被遗忘,于是专心干起了养蜂。现在他们父子俩一起经营,父亲主内,负责养蜂。郭涛主外,负责产品销售。“我家的蜂蜜是荆花蜜,都是山上的灌木丛里采来的,保证原生态。”谈到这儿,郭涛露出了腼腆又认真的微笑。
记者了解到,和超市里的蜂蜜不同,郭涛的蜜最起码要经过七天,生产周期长,用蜜蜂体内的营养物质酿造,是纯天然的。而市场上很多蜂蜜都是短期采集,经过工厂设备浓缩,以此脱水提纯。郭涛告诉记者,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食品的源头没有保障,生产者的合法利益没有保障。郭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蜂蜜为例,超市的蜂蜜有的卖到25元一瓶,其中有10元是超市要收取的费用,扣除包装、印制费用3元,税费2元,还有企业的人工、物流、设备损耗等成本,几乎所剩无几。企业为了经营,必然要降低收购成本,蜂农一斤蜜只能卖到四五元。生产者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才孕育了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温床。
郭涛的话不无道理。记者联想到此前曾备受诟病的奶粉行业,很多奶粉生产企业没有自建、自控优质奶源,仅仅依靠经销商来获取奶源。后者为了牟取利润,降低了奶粉的收购价格,牧民的积极性受挫,就会引起恶性循环。奶源一旦出了问题,后面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无论如何保证,都无济于事。如果奶粉生产企业有自建、自控奶源,牧民的合法利益能得到保护,奶源的质量就不会问题频发了。
郭涛告诉记者,这儿的经营主体大都经营规模较小,以家庭经营为主,主要通过淘宝网店、微信平台、预订配送等方式销售。像今天的活动会不定期举行,并被冠之以响亮的名字——有机农夫市集。市集是由一群关注生态农业和“三农”问题的消费者自愿发起的,旨在建立一个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健康、安全、环保、生态的食品,这也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给他们展现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而农户要想加入进来,必须得经过严格的审查。市集上的客户有很多都是老客户。经过观察,记者感到买卖双方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买家对卖家的产品放心,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卖家对买家童叟无欺,保证一分价钱一分货,绝不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怪不得在“平人农场”那儿,整个交易过程干净利索,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这种默契感。这种信任是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当前我国市场秩序中缺少的。
郭涛接着说,有了有机农夫市集,农户和农场就能安心生产,虽然价格有点儿贵,可他们不怕卖不出去。“只有生产者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当中去。”
在北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戴普通;他们专注于生产天然、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宽阔的厂房、先进的设备,也没有现代化的工厂式生产流水线,仅仅依靠自己的双手,本着生产最安全、最放心、最天然的产品的原则,在田间地头和山林深处坚守着尊重自然的生产模式;他们中有的经营手工作坊,有的是农场主,有的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不过他们都遵循一条准则——认同有机理念,坚持不使用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不使用含激素的饲料。
近日,记者在顺义启明星学校见到了这些神秘的身影。刚进校门,还未看到人群,便传来人们的交谈和笑语声。天公不作美,微风中夹有细雨,然而人们的兴致仿佛并没有被天气影响。循着声音而去,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排列整齐的摊位。像是排练好一样,尽管人多,现场的秩序井然。挑菜的,卖肉的,个个面带微笑,彬彬有礼,待客亲切热情。人们时不时停下来询问价格、产品信息,卖主则是热心地回答。整个场面忙碌却不失协调,完全没有菜市场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与凌乱感。
“平人农场”话玄机
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大约四五十家卖主,转了一圈,发现规模都不大,但是产品却很讨人喜欢。从环保的产品包装到人性化的免费品尝,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饱含了经营者的心血。来到一个名叫“平人农场”的摊位前,记者看到的尽是新鲜的蔬菜:红萝卜、菜花、芹菜、香菜、莴笋等,品种齐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包装很简单,但是特别干净、整洁,让人倍感舒心与安全。记者准备跟老板搭讪,正在这时,一位大姐过来要买东西。
“您好,需要点儿什么?”老板是一个年轻人,说话时面带微笑。
“这胡萝卜不错,多少钱啊?”大姐直奔主题。
“20元一包。”老板的回答干净利落,可是记者却心里一颤:这么一小包胡萝卜就卖20元?忒贵了吧!
“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化肥、农药,全部纯天然生产。”估计是看透了记者的心思,老板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真不错,来一包吧。”
一笔交易就这样完成了,双方都很利落,不讲价钱,完全没有菜市场那样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之后,老板和记者详谈了起来。
经了解,“平人农场”位于昌平区,现有土地47.5亩,包括5座日光温室大棚。农场坚决不使用任何类型的化学肥料、杀虫剂、合成除草剂等物质。不采取杀虫措施,仅使用一些“非暴力”的诱虫、间作套种、轮作等措施。只使用经过长期严格鉴别没有污染的有机肥,并自行堆制肥料。
听到这里,记者明白了许多。他们的生产方式或许简单单一,生产效率低。可如果没有这些人,恐怕我们很难再吃到地道的天然蔬菜了。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他们这些坚守原始生态的人们,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有机农产品未来的广阔前景。
记者后来了解到,由于不采用杀虫措施,很多蔬菜被害虫破坏而不得不被扔掉,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经营者告诉记者,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害虫演替发生规律复杂,给他们这些生产者带来的损害最为严重。作为小规模的经营者,他们经不起这样的损失,所以不得不提高价格来弥补虫害带来的损失。
“虽然价格有点高,可是我们这儿的产品由于质量好,在市场上还是很受欢迎的。有的消费者宁愿花高价来买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的产品物有所值。” 记者发现,由于价格偏高,这儿的消费人群大都是中高收入者,其中不乏外国友人。
父子齐心,其利断金
随后,记者来到了名为“拙朴坊”的经营蜂蜜的摊位。黝黑的皮肤,腼腆的微笑,这就是老板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感到实在与真诚。
经了解,老板叫郭涛,今年34岁,父亲已年届70,养蜂50余年,曾被评为北京市养蜂状元。郭涛毕业时,看到同学都进城工作,担心家里的养蜂技术被遗忘,于是专心干起了养蜂。现在他们父子俩一起经营,父亲主内,负责养蜂。郭涛主外,负责产品销售。“我家的蜂蜜是荆花蜜,都是山上的灌木丛里采来的,保证原生态。”谈到这儿,郭涛露出了腼腆又认真的微笑。
记者了解到,和超市里的蜂蜜不同,郭涛的蜜最起码要经过七天,生产周期长,用蜜蜂体内的营养物质酿造,是纯天然的。而市场上很多蜂蜜都是短期采集,经过工厂设备浓缩,以此脱水提纯。郭涛告诉记者,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频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食品的源头没有保障,生产者的合法利益没有保障。郭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蜂蜜为例,超市的蜂蜜有的卖到25元一瓶,其中有10元是超市要收取的费用,扣除包装、印制费用3元,税费2元,还有企业的人工、物流、设备损耗等成本,几乎所剩无几。企业为了经营,必然要降低收购成本,蜂农一斤蜜只能卖到四五元。生产者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才孕育了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温床。
郭涛的话不无道理。记者联想到此前曾备受诟病的奶粉行业,很多奶粉生产企业没有自建、自控优质奶源,仅仅依靠经销商来获取奶源。后者为了牟取利润,降低了奶粉的收购价格,牧民的积极性受挫,就会引起恶性循环。奶源一旦出了问题,后面的生产、加工、包装等环节无论如何保证,都无济于事。如果奶粉生产企业有自建、自控奶源,牧民的合法利益能得到保护,奶源的质量就不会问题频发了。
郭涛告诉记者,这儿的经营主体大都经营规模较小,以家庭经营为主,主要通过淘宝网店、微信平台、预订配送等方式销售。像今天的活动会不定期举行,并被冠之以响亮的名字——有机农夫市集。市集是由一群关注生态农业和“三农”问题的消费者自愿发起的,旨在建立一个平台,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买到健康、安全、环保、生态的食品,这也拓宽了农户的销售渠道,给他们展现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而农户要想加入进来,必须得经过严格的审查。市集上的客户有很多都是老客户。经过观察,记者感到买卖双方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买家对卖家的产品放心,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卖家对买家童叟无欺,保证一分价钱一分货,绝不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怪不得在“平人农场”那儿,整个交易过程干净利索,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这种默契感。这种信任是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当前我国市场秩序中缺少的。
郭涛接着说,有了有机农夫市集,农户和农场就能安心生产,虽然价格有点儿贵,可他们不怕卖不出去。“只有生产者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