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性。
【关键词】自信心; 培养; 低年级; 尊重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一个积极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校门,老师要是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评价方式、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就是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及创造意识,根据学生思维的合理因素,及时予以鼓励,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在这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自信心的。
1在尊重信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因此,每一个老师都要尊重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在学生,他们刚进入学校,教师必须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因此能深刻地、创造性地得到展开。信任犹如一座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它使老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给学生进行定位,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必要的信任。尤其是后进生,只有在得到鼓励和平等的信任时,才会有自信的微笑,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其他各项事务,最终走向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反之,教师如果把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失望流露于言谈,表现于行动,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
2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因此,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当今天社会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信心的策略有培养自信心,锻炼自信心,积累“成功经验”。
学生自信心表现为:首先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水平学好数学,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圆满完成学习的任务,能提高数学成绩和能力;其次学生可以自觉选择略难于自己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三,学生能自觉克服暂时的困难和失败而产生的困扰情绪,努力坚持对问题作深层次的探究;第四,学生能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等。就学生的这些表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堂提问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老师教的知识能很快的掌握,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和还不懂得听课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快听懂。这个时候我会请一位学习好的同学说一说思路,要学生都认真听,看谁听了能告诉老师,那他一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还有奖励哦。学生听到这些都认真的听,抢着告诉老师,这时候我及时的给这些学生表扬和鼓励,既让好生带了学困生,又把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调动起来。我教的这班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我在每节课中都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小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出题让大家来解答,如;这节课学了得数是12的加法,让小老师通过这内容出和得数是12的题给大家,尤其学生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意识,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学习困难生通过提问,找到了自己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并通过师生的帮助,突破了对难点的掌握后,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得到了老师表扬鼓励,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中上等学生,通过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同样更增添了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得到多次强化后便会趋于稳定状态,这种心理将直接影响他的进一步学习。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研究,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好习惯。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了科学的数学课堂。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相互帮助的合作学习,并且通过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有信心,有勇气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并增强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带来启示,而听、说、读、写是数学交流的关键技巧,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用口头或书写的方式交流他们探索问题的思路,使听的学生能清晰地理解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这种合作交流就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的方式或老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组织开展数学活动时,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选择自己能解答的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是主动积极的“主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生的“探”,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使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有学习数学、做数学的能力,并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进步。 5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我现在在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困生,各科成绩都很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原本以为这个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一次家访中我意外地发现,其实他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费了很多心思,做了各种努力,尽管孩子学习不理想,可她还是一如既往了地给儿子信心和帮助。我震撼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往往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决定从培养他的自信心着手。一次数学课上,这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兴奋地举着手,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心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是他绞尽脑汁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路的,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全体学生说:“某某同学今天能主动举手,我们很高兴,让我们为他的勇敢而鼓励。”在大家的鼓励中,他显得很意外,随即腼腆地笑了。我发现,这一节数学课,他听得特别专心,而且举手也特别积极。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在计算单元的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他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大部分学生都对一些计算题困惑时,这时他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其实这很简单”他自信的语气和清晰的思路,令我和全体学生刮目相待。
6在积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
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反之,则会削弱自己的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合理适当地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标,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人,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要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亦珠.《掌握儿童心理,探求新的教法》.
[2]夏红宇.《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巨人网. 教师资源频道.
[3]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学校体育,1993,(3).
【关键词】自信心; 培养; 低年级; 尊重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一个积极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校门,老师要是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评价方式、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就是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及创造意识,根据学生思维的合理因素,及时予以鼓励,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在这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自信心的。
1在尊重信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因此,每一个老师都要尊重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在学生,他们刚进入学校,教师必须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因此能深刻地、创造性地得到展开。信任犹如一座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它使老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给学生进行定位,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必要的信任。尤其是后进生,只有在得到鼓励和平等的信任时,才会有自信的微笑,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其他各项事务,最终走向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反之,教师如果把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失望流露于言谈,表现于行动,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
2在课堂提问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因此,可以说,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当今天社会需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信心的策略有培养自信心,锻炼自信心,积累“成功经验”。
学生自信心表现为:首先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和水平学好数学,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圆满完成学习的任务,能提高数学成绩和能力;其次学生可以自觉选择略难于自己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其三,学生能自觉克服暂时的困难和失败而产生的困扰情绪,努力坚持对问题作深层次的探究;第四,学生能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等。就学生的这些表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堂提问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老师教的知识能很快的掌握,可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和还不懂得听课的学生就没有这么快听懂。这个时候我会请一位学习好的同学说一说思路,要学生都认真听,看谁听了能告诉老师,那他一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老师还有奖励哦。学生听到这些都认真的听,抢着告诉老师,这时候我及时的给这些学生表扬和鼓励,既让好生带了学困生,又把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调动起来。我教的这班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我在每节课中都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做小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内容出题让大家来解答,如;这节课学了得数是12的加法,让小老师通过这内容出和得数是12的题给大家,尤其学生通过这样的提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意识,而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如学习困难生通过提问,找到了自己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难点,并通过师生的帮助,突破了对难点的掌握后,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得到了老师表扬鼓励,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于中上等学生,通过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同样更增添了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得到多次强化后便会趋于稳定状态,这种心理将直接影响他的进一步学习。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研究,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好习惯。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了科学的数学课堂。学生之间进行数学交流、相互帮助的合作学习,并且通过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有信心,有勇气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并增强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机会。只有合作交流才能带来启示,而听、说、读、写是数学交流的关键技巧,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用口头或书写的方式交流他们探索问题的思路,使听的学生能清晰地理解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这种合作交流就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的方式或老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组织开展数学活动时,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设计的不同水平的数学问题,选择自己能解答的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是主动积极的“主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学生的“探”,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使每一个学生都相信自己有学习数学、做数学的能力,并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这样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所有学生都有可能进步。 5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我现在在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困生,各科成绩都很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原本以为这个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一次家访中我意外地发现,其实他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费了很多心思,做了各种努力,尽管孩子学习不理想,可她还是一如既往了地给儿子信心和帮助。我震撼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往往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决定从培养他的自信心着手。一次数学课上,这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兴奋地举着手,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心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是他绞尽脑汁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路的,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全体学生说:“某某同学今天能主动举手,我们很高兴,让我们为他的勇敢而鼓励。”在大家的鼓励中,他显得很意外,随即腼腆地笑了。我发现,这一节数学课,他听得特别专心,而且举手也特别积极。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在计算单元的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他在这方面的理解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大部分学生都对一些计算题困惑时,这时他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其实这很简单”他自信的语气和清晰的思路,令我和全体学生刮目相待。
6在积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
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反之,则会削弱自己的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合理适当地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标,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人,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要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亦珠.《掌握儿童心理,探求新的教法》.
[2]夏红宇.《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巨人网. 教师资源频道.
[3]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中国学校体育,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