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再创造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再创造学习 创新意识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根据学生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学生调节砝码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发现了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因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它说明了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新知识的获得。第二:旧知识的转换。第三:知识的评价。学习一般原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探索新情境,提出问题,推测关系,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创造性的教,创造性的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再创造学习”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题目中条件的和谐性,形式的对称性,解法的合理性,简洁性和独创性;一题多解的殊途同归,从中发现数学的统一美,逻辑美和奇异美。我讲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出示一道填空题,近似值5.87是由——(至少填六个)用四舍五入法取到的。学生从“四舍”和“五入”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到:“5.871、5.872、5.873、5.874、”,“5.865、5.866、5.867、5.868、5.869、”这9个解。学生正沉浸在获得多种答案的喜悦中,我说:“只有这9个数能填吗?”。学生马上重新投入思索之中,一学生顿悟:“还可以填5.8701到5.8709”;学生②:“能填四位小数,五位小数和六位小数”;学生③:“这道题可以填无限多个数”。一时间群情沸腾,随机,我杀了个回马枪;“如果要使本题最多能填9个数,原题目怎样改?”学生从刚才的思维过程中,立刻领悟到,只要限制在三位小数,就能限制在9个解。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学生在成功——受挫——再成功的过程中,磨练了思维,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的逻辑美和形式美。
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能包括一切。”班上有两位学生拿着一道数学题来问我,这是兩个三位数相减的算式,□□□-□□□=892 问:这六个方框中的数连乘的积等于多少?我问他俩:“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①:“两数相减先看个位,个位上同时加1或同时减1它们的差不变,六个方框中的数是不确定的,除非其中有一个数为0”。学生②:“被减数首位最多填9,减数的首位至少填1,因为差的首位是8,被减数第二位填9,减数的第二位就只能填0”。我说:“这就确定了六个方框中,有一个方框里的数是0,哪么它们连乘的积就等于0.”。两人抬起头望着我,“老师这个答案是猜出来的”。我说:“‘猜’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但是,‘猜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数学家经过深入分析,或大量例证检验后所设想的答案,‘猜想’要经过严格的证明后,才能成为答案。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未能得到证明,因此,仍然被称为‘猜想’”。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对儿童发展的预测试验中证明:“只要教师有目地的去引导、启迪,对学生寄予期望,这些孩子的思维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会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在活动中思考验证,进行再创造学习。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4=?”,学生①:“2+4=6”。 学生②:“不对!3+3才等于6呢!”。一位天真儿童的回答后,接着是一阵笑声。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思考。“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学数学就是要讲理,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要教好数学,就是要深入浅出的讲数学。这里的“2+4”是得出6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儿童所说的“才”是指必要条件;一字之别,充分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谭浩强说:“什么叫水平高?把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水平高”。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讲完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是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我说:“大家读了这段结语,有一个词挺特别的,你们发现了吗?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①(疑惑的):“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学生②(马上补充):“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学生③:“这里两个‘通常’之外又是指什么?”。我说:“大家读的很认真,能抓住‘通常’,提出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刚才学习的例题中,你们明白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①:“第一个‘通常’之外,是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例如: ”学生②:“第一个‘通常’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四、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上我出过这样两道题,每题中有四个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把其中和其它四个数不同的一个数找出来。(1)题是:2、4、6、7、10、(2)题是:3、9、27、54、81、常规的思路是:(1)题选7,因为7不是偶数。(2)题选54,因为54不能写出若干个3的积的形式。一同学提出:(1)题选10,因为只有10是两位数。得到肯定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1)题可选2,因为2是最小的偶质数,其它数都不具有这种性质。”“(1)题可选4,因为4与左面的2和右面的6都相差2,其它的数不具有这种性质。”“我也认为(1)题可选4,不过我的理由是,4=2×2.只有它能表示成两个相同整数积的形式。”“我认为(1)题还可选6,因为只有它等于右面的数减1,其它的数都做不到这一点。”“(2)题应该选3,因为9、27、54、81、四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都是9,只有3不是。”“(2)题我也选3,我的理由是,只有3不是合数。”“我也选3,我认为只有3不能写成三个连续整数和的形式。”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学生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多么奇异的思维,他们都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欣赏方式,有独特的观点、见解,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再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激发探究、求知欲的情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再创造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再创造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再创造学习 创新意识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根据学生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学生调节砝码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发现了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因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潜能。它说明了知识的学习,包括三种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新知识的获得。第二:旧知识的转换。第三:知识的评价。学习一般原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探索新情境,提出问题,推测关系,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创造性的教,创造性的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再创造学习”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题目中条件的和谐性,形式的对称性,解法的合理性,简洁性和独创性;一题多解的殊途同归,从中发现数学的统一美,逻辑美和奇异美。我讲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出示一道填空题,近似值5.87是由——(至少填六个)用四舍五入法取到的。学生从“四舍”和“五入”两方面进行分析得到:“5.871、5.872、5.873、5.874、”,“5.865、5.866、5.867、5.868、5.869、”这9个解。学生正沉浸在获得多种答案的喜悦中,我说:“只有这9个数能填吗?”。学生马上重新投入思索之中,一学生顿悟:“还可以填5.8701到5.8709”;学生②:“能填四位小数,五位小数和六位小数”;学生③:“这道题可以填无限多个数”。一时间群情沸腾,随机,我杀了个回马枪;“如果要使本题最多能填9个数,原题目怎样改?”学生从刚才的思维过程中,立刻领悟到,只要限制在三位小数,就能限制在9个解。峰回路转,一波三折,学生在成功——受挫——再成功的过程中,磨练了思维,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的逻辑美和形式美。
二、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能包括一切。”班上有两位学生拿着一道数学题来问我,这是兩个三位数相减的算式,□□□-□□□=892 问:这六个方框中的数连乘的积等于多少?我问他俩:“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①:“两数相减先看个位,个位上同时加1或同时减1它们的差不变,六个方框中的数是不确定的,除非其中有一个数为0”。学生②:“被减数首位最多填9,减数的首位至少填1,因为差的首位是8,被减数第二位填9,减数的第二位就只能填0”。我说:“这就确定了六个方框中,有一个方框里的数是0,哪么它们连乘的积就等于0.”。两人抬起头望着我,“老师这个答案是猜出来的”。我说:“‘猜’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但是,‘猜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数学家经过深入分析,或大量例证检验后所设想的答案,‘猜想’要经过严格的证明后,才能成为答案。例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还未能得到证明,因此,仍然被称为‘猜想’”。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经过对儿童发展的预测试验中证明:“只要教师有目地的去引导、启迪,对学生寄予期望,这些孩子的思维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会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在活动中思考验证,进行再创造学习。一年级新生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2+4=?”,学生①:“2+4=6”。 学生②:“不对!3+3才等于6呢!”。一位天真儿童的回答后,接着是一阵笑声。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思考。“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学数学就是要讲理,数学是常识的精微化;要教好数学,就是要深入浅出的讲数学。这里的“2+4”是得出6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儿童所说的“才”是指必要条件;一字之别,充分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思维的严谨性。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谭浩强说:“什么叫水平高?把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水平高”。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而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我讲完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是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我说:“大家读了这段结语,有一个词挺特别的,你们发现了吗?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①(疑惑的):“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学生②(马上补充):“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学生③:“这里两个‘通常’之外又是指什么?”。我说:“大家读的很认真,能抓住‘通常’,提出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刚才学习的例题中,你们明白吗?小组讨论一下”。学生①:“第一个‘通常’之外,是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例如: ”学生②:“第一个‘通常’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0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四、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课堂上我出过这样两道题,每题中有四个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把其中和其它四个数不同的一个数找出来。(1)题是:2、4、6、7、10、(2)题是:3、9、27、54、81、常规的思路是:(1)题选7,因为7不是偶数。(2)题选54,因为54不能写出若干个3的积的形式。一同学提出:(1)题选10,因为只有10是两位数。得到肯定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我认为(1)题可选2,因为2是最小的偶质数,其它数都不具有这种性质。”“(1)题可选4,因为4与左面的2和右面的6都相差2,其它的数不具有这种性质。”“我也认为(1)题可选4,不过我的理由是,4=2×2.只有它能表示成两个相同整数积的形式。”“我认为(1)题还可选6,因为只有它等于右面的数减1,其它的数都做不到这一点。”“(2)题应该选3,因为9、27、54、81、四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都是9,只有3不是。”“(2)题我也选3,我的理由是,只有3不是合数。”“我也选3,我认为只有3不能写成三个连续整数和的形式。”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学生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多么奇异的思维,他们都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欣赏方式,有独特的观点、见解,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再创造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激发探究、求知欲的情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拓展思维想象的空间。“再创造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再创造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