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类比,提高效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初始阶段,此阶段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数学思维的建立都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对如何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索一直都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类比法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区分类似知识点是高质量数学教学开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也正因为此,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类比法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类比法;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一、类比法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重要性
  1.实现知识关联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类比法是适用于该类型知识讲解的有效方法.通过类比法的应用,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点融合学习,促进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新的知识点得到掌握,让旧的知识点得到复习与巩固,使学生的学习效果稳步提升.例如在关于“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该内容划分成整数乘法和小数两部分进行讲解,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整数乘法和小数的知识,这就为提升小数乘法的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全面准确的学习与掌握这些知识点.
  2.深化理解认知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初期,由于其抽象思維和逻辑思维暂未形成,对一些知识很难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习就会逐渐产生抵触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和进步造成严重阻碍.而类比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为提升其数学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式深化知识认知,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理解.
  3.实现创新探索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教育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数学教学的目标由以往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向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要详细的讲解相关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锻炼和培训,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类比法的应用能够将具有共通性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融合串联,通过学生的对比分析获得正确的问题答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和想象思维,学生通过类比知识点挖掘其中深度,使其创新精神逐渐形成.
  4.引导自主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数学知识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类比法的应用可以将数学知识转化成实际问题,为学生思考与解答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思路,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善于运用类比法将相关的知识进行融和,让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积极帮助,使学生在探索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内心对知识更为渴求.
  二、类比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新旧连接,思维发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新旧知识要有效串联起来,才能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新旧知识的串联让学生对新旧知识均有所运用,从而实现“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关联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类比法是培养学生知识关联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以应用.
  例如在“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中,该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并且详细了解计算过程,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对上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了确保此次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该单元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再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通分的方法进行异分母分数和同分母分数的相互转换.为了确保新旧知识点能够有效衔接,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增加思考问题的体验和乐趣,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新旧知识,为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新旧知识的串联和共同学习,学生在发散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对知识融合迁移的意识也得到了培养,这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大帮助.另外,当学生处在特定的知识问题情境中,其对知识问题的整理归纳以及转化迁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为教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2.生活关联,丰富想象
  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定义和概念,这些定义和概念往往较为抽象,这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引导其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义的内涵,教师可以借助类比法,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生动的转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训练.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准确认识和了解四边形的特点,熟练掌握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的空间思维、推理思维得到锻炼.为了较好的完成该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教室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并以教室中的实物为素材让学生描述图形的特点,依照实物进行抽象演示,让学生结合抽象的图形进行对比.通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比,学生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而长方形对应的两条边的长度是一样的.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两个图形的大小不同、周长的计算方式不同,图形四条边的名称也不同等.教师在进行两种图形的周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融入“长度单位”等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尝试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算,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通过抽象知识形象化的转化和类比法的应用,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融入很多生活内容,从而让学生感受无限的乐趣,更加具体的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学生通过将相关概念吃准吃透,也可以提升其学习能力.
  3.强化直觉,联想推理
  数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掌握数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当学生面临特定的数学问题时,直观的感觉会促使大脑敏锐地做出反应,快速调动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推理,以便快速正确地找到问题答案,直觉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应当重视的教学任务之一.   例如在“圆柱体的体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寻找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实物模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表面积引到体积的计算,让学生自己找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随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圆柱体的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形象的演示,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同?它们在体积计算过程中有没有相同之处?有没有不同之处?……学生在思考和讨论后,会发表各自见解,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找寻正确答案持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继续运用多媒体将圆柱体进行“拆解”演示,将圆柱体分割成4 等份、8 等份、16 等份、32 等份、64等份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继续对圆柱体进行分解,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都让学生在對比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直觉.
  类比法应用的关键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认真深入地对问题进行推理和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直觉、推理能力均会得到有效锻炼,为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提供了保障,带动学生形成数感,实现学生数感的更好培养与建立.
  4.巧用类比,探索创新
  类比法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应当善于运用类比法的策略技巧,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创新能力训练,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给予充分的支持和肯定,增加其创新思考的动力,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类比法应用技能,才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为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在复习“乘法”的内容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才能进一步完成分数乘加和乘减的混合运算.所以,教师可以坚持循序渐进的引导,先带领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进行复习,再导入四则运算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运用类比思维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从乘法运算过渡到四则运算,并区分乘法运算与四则运算的运算规律有什么不同,四则运算中乘法运算规律有什么作用等,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算式中的巧妙运算方法,这都让学生对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应用,逐步延伸对新旧知识的思考和运用,切实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帮助其独立完成问题的思考与解答.
  通过类比法的应用,学生可以进行趣味十足的创新思维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当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步获得实效后,学生在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时就会得心应手,学生通过在比较分析中发现新的知识点,探索新的知识内容,可以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乐趣.
  三、结束语
  类比法对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构建互动活跃课堂,也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引导和启发,带给学生更加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证.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体会,就如何将类比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也相信类比法的不断应用,可以使数学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美兰.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22):85-86.
  [2]智通来.小学数学课堂中类比法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09):1.
  [3]丁倩.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1.
  [4]邵淑玲.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0(11):78-79.
  [5]韦筱灵.类比法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J].散文百家,2019(05):160.
其他文献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本文主要以“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课为例探讨培养符号意识的方法,探讨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关键词】符号意识,培养符号意识,探索与表达规律     一、符号意识的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摘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互动环节是师生、生生对问题或重难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的环节,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梳理学习思路,确立学习方法.合作环节则是解题或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完成学习过程.因此,互动与合作是课堂学习的两个重要环节.本文立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了互动与合作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互动与合作在词义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摘要】一年级的小学生较少接触知识点的复习,缺乏相关经验,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要全程参与到每个学生的整理复习过程之中,耐心讲解,把复习课的重点难点都规划出来,把握学生年纪较小的特点,保证复习过程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以期通过复习整理,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复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综合;归纳;整理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77—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学活动.本文主要探究“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课上的作用,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应用策略,让“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何为翻转,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决定权从教师的手中转移到学生的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翻转课堂”的提出打破了传统
【摘要】二次函数在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在一次函数之后、反比例函数之前学习的,学生首次学习画曲线图形,难度较大,如果完全按照一次函数的作图方法,容易画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如y=12x2)在坐标平面内的点的分布特点,先猜想其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并进行验证;再画出函数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像,并再次验证,从而得出整个图像.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个个小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摘要】小学数学应打破学科课程边界,使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关联.本文试从数学与科学、数学与技术、数学与语文、数学与艺术等组合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探索小学数学课程的重构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和思维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技术;语文;艺术;融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常以抽象的概括和逻辑推理方式研究数量关系和数理问题.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习
【摘要】本文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三大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数学思想为主线,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进行主题教学设计,并注重教学要素分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构建逻辑连贯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距离;核心素养;数学思想;主题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确定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六大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使学生创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并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六大核心要素中的数学建模教学进行分析讨论,以教材“货船进出港时间问题”一课的三角函数模型为例,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并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水平.  【关键词】数学建模素养;教学案例;三角函数模型  数学建模活动需要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
【摘要】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方式问题何在?实际操作中的合作学习存在什么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问题分析、系统设计和具体的实验研究.本文就依自己半年来研究中的切身体验,阐述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感悟和经验得失,与同行商榷.  【关键词】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实验研究  本人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结合本校的学生实际,半年来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科目之一,教师和学生在该门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形成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当前在教育部新的课程教学标准的指引下,很多学校把学科的核心素养提升工作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对于数学科目而言,核心素养的建立和提升关键在于数学思想的植入与融合.基于这个前提,本文对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思想;核心素养;初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