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o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境,复习词语
  师:这个学期,我们自己也编了不少的儿歌。上周,就刚编了一个,名字叫——
  生:《小乌龟》。
  师: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背。
  生:小乌龟,真可爱,圆圆的头,圆圆的盖儿,小小的尾巴藏起来。小乌龟,有志气,敢和兔子比高低。慢慢地爬,不泄气,一直爬到山顶去,气得兔子直哭泣。
  师:同学们背得真好听。老师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和小鸟交朋友。(播放动画)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一群小鸟。听,小鸟在唱歌呢!多可爱呀!愿意和小鸟交朋友吗?
  生:愿意。
  师:小鸟最喜欢和学习认真的同学交朋友。这里有一些生字新词,如果你能正确地把它们拼写出来,小鸟就会从树林里飞出来和你们交朋友。谁来拼一拼是哪些词语?[出示:sònɡ( )回家 早chen( ) 有qù( ) jī( )动]
  生:送回家、早晨、有趣、激动。(生把“晨”的轻声读成第二声)
  师:注意“晨”在这里是个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请你再读一遍。
  生:早晨。
  师:我们像他这样,一齐来读——
  生:(齐)早晨。
  师:再看看括号里的生字,你能正确默写出来吗?拿出默写本,自己试一试。(生默写)
  师:这几个生字,你都默对了吗?
  生:默对了。
  师:字,不光要写正确,还要写美观。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吗?这几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那就是——
  生:捺。
  师:怎样才能写好“捺”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诀窍。(出示歌诀)谁来读?
  生:入笔轻,行笔重。脚跟处,停一停。又轻又快脚伸平。
  师:按照这个提醒,看老师写“捺”。(师范写)“捺”的运笔要领我们要掌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出示:晨、送)看看“捺”画在这两个字里有什么变化?
  生:“晨”的捺短一点,“送”的捺长一点。
  生:“晨”的捺斜一点,“送”的捺平一点。
  师:看老师写这两个字。(范写)“晨”是上下结构的字,上边的“日”,略向里收。最后一笔“捺”如何写,请大家再提醒老师。(生读歌诀)“送”最后一笔是个“平捺”,写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像老师这样,请你认认真真地把这两个字再练写一遍。(生写)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会走路的树》,看老师板书课题。“路”是个生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来写。
  【评析】对于低年级写字,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有时要像郭老师那样把基本笔画编成歌诀让学生识记,示范指导,长期坚持,何愁学生的写字水平不能提高?
  二、 品词析句,感悟友爱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春天的早晨,树林里美丽极了。(播放课件)看,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恰巧被树上的一只小鸟看见了。她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小树。此时,她望着小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这棵树长得真奇怪,怎么是金色的树枝?
  生:这棵树怎么没有叶子呢?
  生:这棵树怎么还会走路呢?
  师: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课文用了一个词写出了小鸟的心理。是哪个词?打开书,读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
  生:好奇。
  师: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好奇的想法,问——(出示句子)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小鸟太想到小树的身上坐一坐了,心里特别的好奇。要读出她的这份好奇来。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小鸟心里很好奇。问话中,她用商量的语气问小树呢。再读——
  生:“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师:小树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当然可以。来吧!”
  师:从小树的回答中,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样?
  生:小树很热情。(师板书:热情)
  师:下面,我来当那只好奇的小鸟,你来当热情的小树。我们来对话。(师生表演)
  师:小树和小鸟就这样认识了。接下来,他们又是如何相处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想想,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动笔圈画出来。
  师:我们来看第2自然段。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请抓住你所画的词语或者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生:小树很喜欢小鸟。第一次见面,小树就带她“玩了好一会儿。”
  师:小树就像大哥哥带着小妹妹一样,“带着小鸟玩”,多喜欢小鸟呀!
  生:小树对小鸟也很关心。(师板书:关心)我是从小树“把小鸟送回家”看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把小鸟“送回家”?
  生:小树把小鸟送回家,是担心小鸟回家晚了,会挨爸爸妈妈批评的。
  生:小树把小鸟送回家,是担心小鸟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老鹰,被老鹰吃掉。
  师:从“送回家”,我们能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关心。我们再来看第3自然段。你觉得小树对小鸟怎么样?又是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体会出来的?
  生:从小树“天天来陪小鸟”可以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他担心小鸟很孤独,所以“天天来陪小鸟”。
  师:小树只陪小鸟一天、两天吗?
  生:不是,陪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师:我们读好这个词——
  生:(齐)天天来陪。
  师:还能从哪个句子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
  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师: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呀?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出示小鸟跟着小树来到 ,看到 。真有趣!)   生: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池塘边,看见一些鱼儿在游来游去。真有趣!
  生:小鸟跟着小树来到田野里,看到蒲公英在对他们点头。真有趣!
  生:小鸟跟着小树来到草地上,看到一只野兔在啃野果。真有趣!
  生:小鸟跟着小树来到树林里,看到许多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有趣!
  师:你看,小树就像大哥哥一样关心和爱护着小鸟。好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相互地关心,相互爱护。让我们把这几个句子再好好地读一读,读出小树的关爱,读出他们在一起玩耍时快乐。(生读)
  师:终于有一天,小鸟长大了,要飞往远方,她向这
  课例展台
  棵树告别了。告别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小鸟说:“ 。”小树说:“ 。”)
  生:小鸟说:“谢谢你,小树。明年,我会来看你的。”小树说:“再见了,我的朋友。路上,你要多保重!”
  生:小鸟说:“小树,跟你玩的这段时间,我很快乐。明年,我还会找你玩的。”小树会说:“我最亲爱的朋友,我会一直等着你的。”
  师: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形?请你任选下列的一个词语,填进括号里,再说一说。出示:小鸟( )说:“ 。”小树( )说:“ 。”
  生:小鸟依依不舍地说:“朋友,不要难过,明年,还会相见的。”
  生:小树抹着眼泪说:“鸟儿,明年,我们再一起玩。”
  师:如果不用这里提示的词语,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词语来表达吗?
  生:小鸟拍拍翅膀,流着泪说:“再见了,小树!我会想你的。”
  生:小树点了点头,带着笑容说:“小鸟,祝你一路顺风!”
  【评析】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和言语智慧。而言语能力和言语智慧不是空中楼阁,空穴来风,而是要植根于文本,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为学生创造言语实践的机会,使内容的理解与形式的掌握水乳交融。教师只要有“语用”意识,表达训练就无处不在。
  三、 体会感情,读好对话
  师:第二年春天,小鸟又飞回来了。在树林里,她遇见了谁?他们见面时又说了些什么?自己读读课文的第5至9自然段。(生读)
  师:小鸟遇见了谁?
  生:遇到了小驯鹿。
  师:他们说了些什么呢?从他们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去年那棵会走路的树是小驯鹿的爸爸大驯鹿。
  师:再仔细看看,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知道去年的那棵树对小鸟怎样?
  生:我知道去年的那棵树对小鸟非常思念。
  师:你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从“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
  师:这句话的哪个词告诉了你,小树对小鸟的思念?
  生:“常常提起”。
  师:一齐读这个词——
  生:“常常提起”。
  师:好朋友,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相隔多长时间,都不会忘记对方。自选一个角色,读好这段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读对话,就要读出人物说话的心情。同学们,当小驯鹿知道眼前的这只鸟,就是爸爸的老朋友时,他的心情怎样?课文里用了哪个词?
  生:“激动”。
  师:而且是激动地“叫起来”了。当小鸟知道小驯鹿就是自己朋友的儿子时,她的心情其实也和小驯鹿同样的——
  生:(齐)“激动”。
  师:读出他们见面时的激动心情。(生读)
  【评析】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读,要有目标,要有层次,要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学会读。
  四、 续编故事,指导表达
  师:当小驯鹿知道面前的这只鸟就是爸爸的好朋友时,他热情地邀请小鸟到他家里去做客。(出示图片)看,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也来编一个故事。为了能让你的故事吸引人。老师这里有两点提醒:(1)当小鸟和小驯鹿的爸爸见面时,他们都分别说了些什么?(2)小驯鹿的爸爸带了小鸟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生练习编故事)
  师:谁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看到小驯鹿的爸爸,非常激动,说:“哎呀,老朋友,我们终于见面了。现在你的身体还好吗?”(师插话:“终于”用得好!)大驯鹿高兴地说:“我的身体很好。”大驯鹿热情地从家里拿出小鸟最喜欢吃的食品。(师插话:招待小鸟)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小鸟又跟着大驯鹿来到一片森林里。突然,一只猫头鹰在树上“呜呜”地尖叫着。小鸟问:“这是什么怪物?太可怕呀!”驯鹿告诉他:“这是猫头鹰。你不要怕他。它只吃老鼠,不会吃你的。”夜深了,他们俩睡在了一起。(师插话:多好的朋友)早上,他们又一起快快乐乐地玩了,玩得非常开心。
  师:多动听的一个故事。课后,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你的好伙伴听,让他也来分享你的智慧和快乐。
  【评析】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找准言语训练的结合点,将观察、思考、表达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融于一体。
  (作者单位: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那么,如何把握时机,进行有效的小练笔呢?  一、 把握文本仿一仿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在教学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地进行经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1. 模仿典型句式,学
期刊
由于半导体的很多参数(如载流子迁移率、禁带宽度、载流子寿命等)均与温度相关,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与温度息息相关。Cooper等针对肖特基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器件得到的实验结
一、 留心观察,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吸引下进行说话训练,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上《练习6》《买蔬菜》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设计的:  新鲜的蔬菜哪里来?辛勤的劳动换来大丰收,农民伯伯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帮农民伯伯把蔬菜运到菜市场。瞧,蔬菜摆上架子了,多新鲜哪!  接着教师示范介绍,学生自由介绍,并渗透学习方法。此环节将介绍蔬菜的颜色、味道融于“帮农民伯伯推
期刊
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愉快地记录了词人生命中一次小小的游赏事件,充盈着美好的生活体验。教学这样的一首宋词小令,教师要创设一个场域,让学生在词的品读中真正走进文本,走进那段美好的时光,让文本语言与自身经验相接触、融合。  一、 以诵传情,遥想美好时光  这首三十三字的《如梦令》,六句五仄韵、一叠韵(叠句),给人一种强烈的韵律美。  首先是体会押韵。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略知…诗词押韵的
期刊
一、 温故知新,初步感受师生情谊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笑谈腿疾、艰难板书、乐放风筝)  2. 大作家苏叔阳的刘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点评】在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通过几件事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也会随之走进学生的心田。  二、 抓住主线,寻觅身边两个事物  1. 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会有两个事物给大家留下强烈的印象,是吗?(
期刊
一、 结合习作要求,精心设计教法  要帮助学生尽快从任务性习作向趣味性习作转化,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适宜的教案,逐步淡化习作的任务性,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1. 开门见山,预先布置。习作的要求要确实、准确、具体、适时。例如,每年寒假归来,老师多会布置:“写一件发生在春节期间的身边有意义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以儿童个性来说,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有趣的事往往记忆犹新,而忽视或淡忘那些
期刊
【教学片段1】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出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很多,你能背出一两句吗?(生背《静夜思》)  师: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有很多。你们听说过吗?谁能把故事的题目讲给大家听?  生:我知道“玉兔捣药”“吴刚伐木”的故事。  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商隐写的一首古诗《嫦娥》,看老师写课题。  【点评】月亮图片美轮美奂,
期刊
与传统条码技术相比,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识别,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已经成为实现物流跟踪,供应链透明化管理的理想技术。在超高频多标签密集场景中,RFID系统应用中
一、 走进绘本  1. 游戏导入。(投影出示2、3两页)同学们,首先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记忆能力,请你快速看完我的图片后,说说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哪几个好朋友,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 学生反馈,教师相机贴图:穿着蓝紫色花点衣服的小姑娘、灰色的小熊、绿色的鳄鱼、红色的小猪、金黄的狮子和长颈鹿。  3. 同学们可真细心,小姑娘和五个动物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带着小朋
期刊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上”,那后面的课上起来就顺了。新课究竟如何导入更为有效?究竟如何导入才能提高课堂品质,成就高效课堂?请欣赏特级教师刘志春的三个教学片段,领略三种不同的导入方法。  方法之一:预习导入法  【片段一】《生命桥》教学片段  师: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看看同学们对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