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推进基 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 教师应了解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 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 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 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 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 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 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 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1.力量素質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 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 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 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能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 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 ,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 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 、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身体素质 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 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 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 便发展耐力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许多学校都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和途径。本文就近两年来在实施“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方面进行了浅显探讨,努力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手段提供了现代化模式的框架,其构思基于:“以计算机作为储存、传
【摘要】体育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身体、锻炼自身的各项机能,更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针对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这一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适当的锻炼,让学生从高度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从而达到提高身体各项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法教育价值游戏原则操作方法  在体育课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在
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人们不断的根据这三大教学法的基本理念与实际的音乐课程、教材相结合,力求达到更好、更有效的成果。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规定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应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同时在目标中还要求小班幼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体育上的懒惰、美育上的肤浅等消极状况,反映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上的陈旧化、形式比和教条化的倾向。因此,树立大教育观,立足于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和培养多种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形成崭新的、宽阔的教育氛围和思路,是深化教育改革,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前提。  我校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生源
【摘要】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美术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初中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审美  美术教学是打开审美大门的钥匙,是沟通学生与审美对象的桥梁。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力,才会以更大的热情追求美和创造美。能够欣赏美和创造美是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
【摘要】体育生要想迈进高校的大门,必须要过两个关:一是专业项目的考试;二是高考文化科目的考试。有些体育生往往在第一道关就跌倒了,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就这几年所带的几届体育生专业考试的情况来看,心理素质成为影响大多数体育生高考測试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考试指南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浅谈笔者在一线教学训练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提供给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参考,与同行商榷改进。  【关键词
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结合淮北师范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及前人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活动深度融合,通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質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
【摘要】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和战术主要有几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让学生理解篮球意识的含义;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对竞争的理解,树立榜样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良好品质;三是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能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四是技、战术的系统训练,通过理解篮球战术的组成以及技术和战术的关系来熟练和掌握各种基础战术。  【关键词】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战术篮球意识竞争意识心理素质基础战术  很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