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动学习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学生能在丰富的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这只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方面。而通过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具体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有趣的图形"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面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数的计算、统计活动的学习素材,可以选取玩具、文具、食品或动物的图片等;与此同时,天真爱幻想也是学生的天性,美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也是他们乐于接受与愿意思考的内容! 通过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研究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过去有趣的图形的教学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等,怎么去分辨它们也就够了,而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鼓励交流合作,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使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经历。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关注问题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创造出开放型的师生关系,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的生命力得到真实的体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把圆形的纸四角剪成弧形可能变成一个正方形"。随即又有学生说"在一个长方形里还能剪出一个圆呢,在三角形里也能"。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出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
  这实际上体现了师生间的互相尊重。比如课堂上到精彩处时学生自发地、真诚地为同学鼓掌。教师的身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来帮帮他?""你的想法真棒!"这些话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赞扬都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在学生精彩的回答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一石击起千层浪,应抓住机会,创设情境并再一次让学生合作探究。
  三、尊重个性差异,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选择,没有教师的强加和指令,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通过主体的自主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有自主的情感投入,自主的内在动力,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成性的教学能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的,教学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得不到较快的发展。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促使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源。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理解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还包括主体参与活动经验的"主观性知识",并且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验数学的探索过程及其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因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学习动机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
期刊
最爱问“为什么”是孩子最天真无邪的时候。可随着年岁的增长,问“为什么”的孩子就越来越少。“问”就是质疑,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随着年级的增高, 自主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对探索学习方法劲头也逐渐退化,课上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能力的下降。  有人说:“追根溯源,是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教学过程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体会到凝聚在古典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意境。本文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特点,通过剖析人教版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人教版教材在古典诗词内容的选择上,唐代篇目最多,其次是宋代,元代以后和唐以前的篇目最少。这是由于唐宋时代出
期刊
摘 要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为此,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我来谈一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在教学中如何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习语文的效率。本文分别从朗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师用范读指导学生朗读,智慧评价、激励性语言指导学生朗读等方面去研究。  关键词 有感情 朗读 指导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各学段的朗读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学习语文中有
期刊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青睐,但也随着时间推移显示出留于形式费时低效的尴尬局面。本人近两年在农村偏远初中语文教学中勇于实践,对如何深化小组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小组合作 目标具体化 内容合理化 科学分组 有效评价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但是,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的开展,绝非易事。
期刊
直觉思维也称灵感思维,或称“顿悟”思维,它是在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测之后,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把握事物的本质,瞬间内作出判断的思维形式。数学直觉思维由数学直觉与数学灵感两种形式构成。直觉思维可指引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再把数学模型纳入已有知识系统去处理,进而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依据数学直觉思维的形成特点,我们
期刊
摘 要 《云南百夷篇》主要记载明代关于南部邻近及有交往各国和地区以及边疆民族状况,介绍其政权统治、习俗、宗教、商业、文化、交通、军事等情况,是了解明代云南边疆民族的状况和明代治理南部边疆的经验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 百夷;南部边疆;改土归流  一、 题解  “摆夷”,清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对傣族的他称。民国年间俗称的“水摆夷”,多指依水而居的傣族;“汉摆夷”,也有写为“旱摆夷”的,前者,是从
期刊
关于激励,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可见,激励的作用之大。  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
期刊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