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治市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的彩塑,是明代以泥胎彩塑的经典作品,其题材独特、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绘塑结合、技法精湛、刻画入微。通过立、贴、穿、装等技法来体现巧妙的用线和明亮的赋色。从而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了上党文化。
【关键词】:二十四诸天;长治观音堂;造型特征
长治观音堂隶属于明代古建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梁家庄村,坐东向西,二十四诸天彩塑位于观音殿正殿第二层的南北两壁,二十四位天神依据其身份、地位、能力、法像体积等因素依次排位,不仅融儒、道、佛三教中各位神仙人物于一体,而且塑有大量动物和三十余座古建筑亭、台 、楼、阁等。观音殿内总体布局层次分明,主像突出,人物造像形象逼真,地域特征鲜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
对此,我打算具体对大殿内的二十四诸天的彩塑进行研究,即从造像特征、经营位置、技法特征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入手。
主要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图像学、文献学等。
(一)造像特征
1. 神人同形
诸天的造像体量较小,通常高约一米,动作幅度夸张,质感轻盈,人物形象也随着时代变化,从着衣朴素、虔诚站立的塑像演变成为着男衣像、女衣像,姿态各异的着衣天神。纵观二十四诸天各天神,发现工匠不受前人塑像的拘束,发挥主观意愿,巧夺天工,使得天神形象如现实人物一般,无论从面部刻画还是服饰塑造,都体现着民族化、世俗化、戏剧化等特点。
从诸天神的形象塑造和性格特征的精细刻画方面来看,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高度概括和写实,塑像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通过对二十四诸天神的考究,不难看出其塑像都极具有人本主义的色彩,凸显“以人为本”的特征,以人为出发点作为评判世间万物一切的标准和尺度。在这一点上二十四诸天神像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帝释天作为护世八方天之一的东方守护神,在中国寺庙里,多为少年帝王像,多为男身女相。譬如在水陆画中,帝释天完全是一副中国后妃模样。其侧身而立,头顶加戴纹样繁琐的发饰,颔首垂目,柳叶眉丹凤眼,樱桃朱唇,宛若中国仕女画中的贵妃形象,身着墨绿金边绸衣,两手上下交搭掩于袖内,脚踏七彩祥云缓缓驶来。整体造像造型优美,虽帝释天来源于神界,但形象却是真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
2.写实传神
首先,写实传神的特点体现在“阿堵传神”这一方面。塑像不是真人,却生动感人,这应该是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神最独具魅力之处。二十四诸天彩塑之所以千古流传至今,人物眼神的刻画则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中国传统彩塑艺术中是十分注重“传神”二字的体现,正如“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所描绘的那样。
其次,写实传神的特点体现在“以形写神”这一点上。在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中,诸天神的眼睛符合人体结构及其解剖原理,譬如眉弓、眼眶、眼球、眼轮匝肌等这些相关部位的结构,都是工匠们按照实物一比一的比列所完成的塑像局部,追求逼真形象。
(二)经营位置
1.布局合理
“经营位置”的理念运用在世间万物,在二十四诸天彩塑中也有所体现,古代工匠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处理和布置人物彩塑的各个部分,使之完整且合理。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不仅表现了时空观念,在主像从像的选择分布上也表现得恰到好处。
二十四诸天位于南壁和北壁,在各位诸天的排位顺序上也是相当讲究的。二十四位天神本领不凡,如欲界的六天,包括四大天王,忉利天和都率天等,这六位则是要列在诸天前列,其余的十八天等天神则是随其后。诸天神的布局思想是为了增强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日后的学术研究着提供研究中国宗教信仰和民间美术发展历史最好的实物资料。
2.疏密有致
二十四诸天的各位天神姿态不同、大小各异,因而在人物安排上则是远近穿插,紧凑有序,参差错落且合理。位居观音殿第二层的二十四位诸天,在南北两壁各自排列,整齐划一,根据人物的体积而调整两座塑像间的距离,男像体积较大,魁梧健壮,形象通常为持冷兵器的武将士;女像相较男像而言,则是纤细瘦弱,温文尔雅,善良慈祥,体型娇小,人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却又彼此间隔,不仅合理安排了塑像体积,也增加了塑像的层次感和条理性,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宗教信仰的便利,又体现了对其充分的尊重。
(三)色彩运用
1.绘塑结合
色彩的运用是二十四各诸天彩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雕塑通常不另上颜色,中国古代的工匠所完成的塑像大多是加以彩绘的,说明了古代敷彩技术已达到成熟地步。二十四诸天彩塑男像服饰是塑像和着色技法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衣服的装饰是根据人物形体结构来做处理,凹凸有致,冷暖搭配,突出其特點。人物腹部的肉感比较丰满,采用暖色调,在其周围则是布满偏冷色调,暖色向上凸起,冷色凹陷。加之,细长、深色的彩带悬挂在服饰边缘,柔丽轻软。而将士沉重厚实的盔甲衣冠与繁复艳丽的璎珞图案形成鲜明对比。
2.用色细腻
纵观整个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各天神,大到塑像的整体效果,小到五官、四肢的刻画以及人物服饰的背景图案,匠师们一丝不苟地绘画痕迹,令人称赞不绝。
人物用色的头部和手的刻画,冷暖分明且到位,着色的依据是通过头部骨骼以及肌肉的脉络走向,凸显人物表情的立体和夸张,红脸、黑发、白牙、怒眉等着色技法恰到好处,深刻还原生气愤怒的神情,又不显过分夸张做作,手部的刻画也是点睛之笔,那青筋凸起的筋络,人物的内部情绪波澜不惊。
(四)技法特征
1.立、贴、穿、装
立骨、贴肉、穿衣、装銮是明代常用的塑像技法,二十四诸天彩塑运用古代塑像的方法,凸显山西中北部地区独特的造像特点。
立骨是第一步,就是立构架。贴肉是第二步,就是上粗泥。穿衣是第三步,也就是上细泥。装銮是最后一步,也就是装饰彩绘。塑像干透过后,分别用膠水和加鸡蛋清、钛白粉的膠水涂抹两三遍,最后刷白底色,不停打磨直至光滑透亮。
2.用线巧妙
诸天人物的雕塑技法写实逼真,形式感强烈,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色彩明亮。如女像服饰流水般的衣边线条,随风飘逸,轻快又灵动,展现出了一种女性的柔和之韵;通过凹凸不平的服饰塑像勾勒出坚韧、鬼斧神工的线条,可见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彩塑的精致至极。
综上,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的造像特征通过神人同形、写实传神等两个方面表现人物形象逼真生动;通过疏密搭配、男女穿插等两个方面凸显合理的布局;通过绘塑结合、用色细腻等两个方面体现色彩特点;通过提及立、贴、穿、装的制作工序展现技法特色。二十四诸天彩塑,代表着中国明代富有强大力量的宗教文化信仰,彰显着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极具典型而突出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俊丽《山西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考察与研究》2001.
[2]魏小杰《晋南唐宋元寺观彩塑样式研究》2013.
[3]柴泽俊、柴玉敏著:《山西古代彩塑》,北京:文物出版社
[4]杨巧灵《古代艺术瑰宝明代彩塑珍品——长治观音堂悬塑》2004.
[5]徐建融:《菩萨造像》,199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二十四诸天;长治观音堂;造型特征
长治观音堂隶属于明代古建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梁家庄村,坐东向西,二十四诸天彩塑位于观音殿正殿第二层的南北两壁,二十四位天神依据其身份、地位、能力、法像体积等因素依次排位,不仅融儒、道、佛三教中各位神仙人物于一体,而且塑有大量动物和三十余座古建筑亭、台 、楼、阁等。观音殿内总体布局层次分明,主像突出,人物造像形象逼真,地域特征鲜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
对此,我打算具体对大殿内的二十四诸天的彩塑进行研究,即从造像特征、经营位置、技法特征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入手。
主要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图像学、文献学等。
(一)造像特征
1. 神人同形
诸天的造像体量较小,通常高约一米,动作幅度夸张,质感轻盈,人物形象也随着时代变化,从着衣朴素、虔诚站立的塑像演变成为着男衣像、女衣像,姿态各异的着衣天神。纵观二十四诸天各天神,发现工匠不受前人塑像的拘束,发挥主观意愿,巧夺天工,使得天神形象如现实人物一般,无论从面部刻画还是服饰塑造,都体现着民族化、世俗化、戏剧化等特点。
从诸天神的形象塑造和性格特征的精细刻画方面来看,都是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高度概括和写实,塑像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通过对二十四诸天神的考究,不难看出其塑像都极具有人本主义的色彩,凸显“以人为本”的特征,以人为出发点作为评判世间万物一切的标准和尺度。在这一点上二十四诸天神像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帝释天作为护世八方天之一的东方守护神,在中国寺庙里,多为少年帝王像,多为男身女相。譬如在水陆画中,帝释天完全是一副中国后妃模样。其侧身而立,头顶加戴纹样繁琐的发饰,颔首垂目,柳叶眉丹凤眼,樱桃朱唇,宛若中国仕女画中的贵妃形象,身着墨绿金边绸衣,两手上下交搭掩于袖内,脚踏七彩祥云缓缓驶来。整体造像造型优美,虽帝释天来源于神界,但形象却是真实生活中的艺术典型。
2.写实传神
首先,写实传神的特点体现在“阿堵传神”这一方面。塑像不是真人,却生动感人,这应该是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神最独具魅力之处。二十四诸天彩塑之所以千古流传至今,人物眼神的刻画则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在中国传统彩塑艺术中是十分注重“传神”二字的体现,正如“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所描绘的那样。
其次,写实传神的特点体现在“以形写神”这一点上。在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中,诸天神的眼睛符合人体结构及其解剖原理,譬如眉弓、眼眶、眼球、眼轮匝肌等这些相关部位的结构,都是工匠们按照实物一比一的比列所完成的塑像局部,追求逼真形象。
(二)经营位置
1.布局合理
“经营位置”的理念运用在世间万物,在二十四诸天彩塑中也有所体现,古代工匠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处理和布置人物彩塑的各个部分,使之完整且合理。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不仅表现了时空观念,在主像从像的选择分布上也表现得恰到好处。
二十四诸天位于南壁和北壁,在各位诸天的排位顺序上也是相当讲究的。二十四位天神本领不凡,如欲界的六天,包括四大天王,忉利天和都率天等,这六位则是要列在诸天前列,其余的十八天等天神则是随其后。诸天神的布局思想是为了增强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日后的学术研究着提供研究中国宗教信仰和民间美术发展历史最好的实物资料。
2.疏密有致
二十四诸天的各位天神姿态不同、大小各异,因而在人物安排上则是远近穿插,紧凑有序,参差错落且合理。位居观音殿第二层的二十四位诸天,在南北两壁各自排列,整齐划一,根据人物的体积而调整两座塑像间的距离,男像体积较大,魁梧健壮,形象通常为持冷兵器的武将士;女像相较男像而言,则是纤细瘦弱,温文尔雅,善良慈祥,体型娇小,人物之间既相互联系却又彼此间隔,不仅合理安排了塑像体积,也增加了塑像的层次感和条理性,不仅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宗教信仰的便利,又体现了对其充分的尊重。
(三)色彩运用
1.绘塑结合
色彩的运用是二十四各诸天彩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雕塑通常不另上颜色,中国古代的工匠所完成的塑像大多是加以彩绘的,说明了古代敷彩技术已达到成熟地步。二十四诸天彩塑男像服饰是塑像和着色技法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衣服的装饰是根据人物形体结构来做处理,凹凸有致,冷暖搭配,突出其特點。人物腹部的肉感比较丰满,采用暖色调,在其周围则是布满偏冷色调,暖色向上凸起,冷色凹陷。加之,细长、深色的彩带悬挂在服饰边缘,柔丽轻软。而将士沉重厚实的盔甲衣冠与繁复艳丽的璎珞图案形成鲜明对比。
2.用色细腻
纵观整个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各天神,大到塑像的整体效果,小到五官、四肢的刻画以及人物服饰的背景图案,匠师们一丝不苟地绘画痕迹,令人称赞不绝。
人物用色的头部和手的刻画,冷暖分明且到位,着色的依据是通过头部骨骼以及肌肉的脉络走向,凸显人物表情的立体和夸张,红脸、黑发、白牙、怒眉等着色技法恰到好处,深刻还原生气愤怒的神情,又不显过分夸张做作,手部的刻画也是点睛之笔,那青筋凸起的筋络,人物的内部情绪波澜不惊。
(四)技法特征
1.立、贴、穿、装
立骨、贴肉、穿衣、装銮是明代常用的塑像技法,二十四诸天彩塑运用古代塑像的方法,凸显山西中北部地区独特的造像特点。
立骨是第一步,就是立构架。贴肉是第二步,就是上粗泥。穿衣是第三步,也就是上细泥。装銮是最后一步,也就是装饰彩绘。塑像干透过后,分别用膠水和加鸡蛋清、钛白粉的膠水涂抹两三遍,最后刷白底色,不停打磨直至光滑透亮。
2.用线巧妙
诸天人物的雕塑技法写实逼真,形式感强烈,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色彩明亮。如女像服饰流水般的衣边线条,随风飘逸,轻快又灵动,展现出了一种女性的柔和之韵;通过凹凸不平的服饰塑像勾勒出坚韧、鬼斧神工的线条,可见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彩塑的精致至极。
综上,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的造像特征通过神人同形、写实传神等两个方面表现人物形象逼真生动;通过疏密搭配、男女穿插等两个方面凸显合理的布局;通过绘塑结合、用色细腻等两个方面体现色彩特点;通过提及立、贴、穿、装的制作工序展现技法特色。二十四诸天彩塑,代表着中国明代富有强大力量的宗教文化信仰,彰显着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极具典型而突出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俊丽《山西长治观音堂二十四诸天彩塑考察与研究》2001.
[2]魏小杰《晋南唐宋元寺观彩塑样式研究》2013.
[3]柴泽俊、柴玉敏著:《山西古代彩塑》,北京:文物出版社
[4]杨巧灵《古代艺术瑰宝明代彩塑珍品——长治观音堂悬塑》2004.
[5]徐建融:《菩萨造像》,1998,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