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遗之美点亮生活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族阿妈的盘绣,绣上了年轻人的T恤;传统的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前不久,一场探索“互联网+非遗+扶贫”新模式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唯品会电商扶贫频道“唯爱工坊”推出的非遗扶贫产品,引来一片赞叹。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比如,传统的中国结,寓意完美、圆满与生生不息;而神秘的女书,承载着女性寄托情感、诉说自我的隐秘心史。正是因为非遗有着很强的精神性、审美性,与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能够更好地将之重新激活,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不仅关乎非遗的再发现,也能打开我们对生活的想象空间。近些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不断,人们希望在传统中找到文化之根。其实,文化不仅扎根于文物、扎根于古籍,同样扎根于乡野、扎根于生活。那些灵巧之手、灵秀之心的创作,那些沉淀着生活智慧、传统认知的工艺,若能有机地融入现代生活,也能给人“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感受,让生活被非遗之美点亮。而从保护的角度看,也唯有这样,才能让非遗从“遗产”变成“财产”。要知道,再美的蝴蝶标本,也不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保护非遗,不仅是把这些技艺做成标本,让它们重新进入生活的语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仅云南一省,就有64个支系的不同民族服饰500多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这些丰富的形态融入现代时装,无疑能让非遗活起来更火起来。
  非遗既已是“遗产”,也证明其与现代生活还有距离。如何缩小这个距离,正是应该着力之处。其中关键,正在于转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做好创造性轉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祥云、如意图案成为T恤的装饰,让蜡纸雨伞能够轻便,让竹编器具可以进入“咖啡文化”,这些都需要转化与发展。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热爱文化、擅长设计、懂得市场的人走进非遗,把那些藏于深山、失落乡野的非遗用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更好地用生活唤醒非遗,用非遗点亮生活。
  【素材解读】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而一片土地上的文化,也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文化。当我们让这些在岁月深处闪耀的非遗,成为现代生活的滋养,就一定能在对器物之美、工艺之美、匠心之美的重新发现中,涵养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适用话题】
  时尚、文化遗产、把根留住、最好的保护、转化与发展、滋养……
其他文献
【编辑寄语】  感恩有时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应该是发自我们心底的。虽然这种态度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的人生却会因感恩而更加广阔。  一泓水会因一片落叶泛起涟漪,一株草会为一缕春风吐出新芽,一朵花會为一滴雨露绽放美丽,一个人更应对他人的关爱心存感恩。  当你为一只受冻的流浪狗铺上温暖的棉絮时,它会久久地望着你;当你从小花猫的嘴里救下一只鸟,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时,它的伤好后会
期刊
一扇门,一曲“调”,两个人,便胜却人间无数。是爱,是暖,是感动,在这一刻无声胜有声。  ——题 记  “咚咚咚”“咚咚咚”,那熟悉的声音。  “知道啦!这就来。”我娴熟地打开门,迎着妈妈欣慰的笑,拥着妈妈稍有疲惫的身躯走向餐桌,脑海中不由得又忆起往昔的一幕幕。  “咚咚咚”“咚咚咚”。  “谁呀?烦死了!”我不禁恼怒,眉头紧锁着,不耐烦地嚷嚷。  “吃饭了!”门外传来妈妈故作轻松的声音。  “不吃
期刊
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译文】天启年间,皇上喜欢蟋蟀,江南的成名寻找蟋蟀,到了一个大观园,
期刊
2018年春去夏来之际,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来到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客基地里,开了一批“诚实”店铺。这些店铺常常无人看管,掌柜经常在外旅行和学习,店铺却一直开着,买东西付钱靠游客自觉和信任。  在廿玖间里内,无掌柜看管的店铺占了一半以上,大概有十几二十几家。节假日时,许多游客会在店铺内挑选物品。两年来,除了少数店铺出现过被偷窃的情况,大多数无人看管的店铺都经营良好,没有发生过偷窃情
期刊
【技法指导】  一篇高考作文,如果构思机智、奇巧,就是很大的亮点。构思是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涉及面相当广泛,这里着重介绍“由事入理,以小见大”的构思方法。  所谓“由事入理,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深入浅出地阐释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相关事理可以指向人生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  事实证明,从小事件、小景物、小人物着笔,往往
期刊
前不久,一名来自中國药科大学的女生“刷山”寻百草的经历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名大四女生,利用实习时间进深山寻百草,“探访”典籍中的植物和药材,梦想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在深山里没法洗澡,日子艰苦,她却说:“因为心中带着热爱,所以很享受这个过程。”  不把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禁锢在课堂、书本和实验室里,而是积极向外扩展,将自身学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凝聚到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这种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这样
期刊
农夫出身的海明威在成名以后,依旧经常回乡下去劳作。一年春天,海明威正在田里播种,一个教授带着一群学生路过这里。只听那个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看这个农夫,只能在农田里度过一生,他是多么可怜而低贱呀!”  海明威决心要好好惩罚一下这个嚣张的教授。他站起身来对教授说:“尽管如此,我知道的事情一定比你多,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你向我提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就给你1美元;同样我也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回答不上
期刊
【问题点击】  “无米为炊”是学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其实,在你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过变通处理,也是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素材的。因为每一个感性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达·芬奇画蛋”这一人所共知的小故事,至少包含四个含义:天才出于勤奋;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
期刊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在写完《白鹿原》这部巨著之后,在60歲的时候,一个人回到故乡的旧居住了两年。那时,他家的屋檐下,先后住过两种燕子。第一种是普通的草燕,它不讲什么卫生,做出来的窝外表很粗糙,还时常把粪便之类的脏东西弄得到处都是,这种肮脏的习性自然很讨人厌烦。  后来,一件令作家惊喜的事情出现了:草燕离开之后,一种极为罕见的瑚燕,竟然也来安家落户,它筑的巢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它每天进进出出
期刊
歌德,曾被恩格斯称赞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我有幸先后三次参观过歌德在法兰克福和魏玛的两处故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中国情结”。  在魏玛参观歌德故居时得知,德国人称呼歌德为“魏玛的孔夫子”。而在法兰克福参观歌德故居时,又惊讶地发现歌德故居二楼的主厅竟然叫“北京厅”。北京厅的装潢布置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格,墙上贴着中国风景的墙纸,墙纸构图有山水、亭台、垂柳和披蓑戴笠垂钓的渔翁等。这两个发现令我好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