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阅读教学中的漏洞 采取相应训练手段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yb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层出不穷的阅读教法,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一堂课看起来十分热闹,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多样,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但是下课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却不知所以然。所以,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手段,搞好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指导 漏洞 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势必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评价方式;势必将传统的注重知识点的语文教学转变为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体,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也势必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目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1.对新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运用
  合作学习作为培养学生交往、合作能力最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于是,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课堂上“小组讨论”蔚然成风,所以稍不注意,就会流为形式主义。课堂上,也不管问题有没有讨论价值,不管时机是否成熟,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教师一声令下,学生立刻前后左右就近组合,迅速进入合作学习状态,开始有模有样的探究。几分钟之后又是一声令下,合作学习状态便戛然而止,每个学生迅速回位,准备汇报。整个过程中,既看不到合作的必要,也感觉不出合作中的分工协作,把合作学习简单地处理成讨论会,表面的热闹掩盖了实际的无知和滥竽充数,小组合作探究成了课堂上的装饰性道具。
  2.不管需要不需要,活动太多
  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设计的活动却有粉饰门面之嫌,或为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或只以新奇的形式取悦学生,唱一段、舞一曲、演一出,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这些活动已经脱离了文本和正常的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游离”成分。尽管表象上师生、生生之间都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异常炽热,但最终只能是一出无意义的“闹剧”,因为40分钟的课堂被花样繁多的活动分割得七零八落,阅读教学失去了自我,成为了表演的舞台。
  二、采取有效措施,搞好阅读教学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加强词、句的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训练中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理解,二是积累,三是运用。首先,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如读词语、熟字组新词、反义词练习、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句式的练习等等,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多练习,不断复习巩固,举一反三,防止形近字、同音字混淆。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再次,要重视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2.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以读为本”
  (1)要加强朗读的指导。 要重视示范朗读,中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即通常所说的“语感”,因此,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 教师要勇于发挥示范作用。
  (2)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一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初读课文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细读课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读出感悟;赏读课文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另外还要重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阅读后要留给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教师在这方面往往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或仅流于形式,学生读书以后,却舍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交流。
  (3)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现在老师在引导全班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读完了课文后干什么往往重视不够,使得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无事可做。“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个“整体”应该包括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朗读。现在课堂上虽然学生读书的形式多样,但每次朗读的效果并不明显。有时候,老师试图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实际上还是牵着学生走。
  总之,只有通过长期有效阅读,不懈地坚持,才能有词汇的积累,为进一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策略也是实现其目的的关键。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历年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则是此考点中的一个难点。它难在带电粒子进入设定的有界磁场后只运动一段圆弧就飞出磁场边界,其轨迹不是完整的圆,它要求考生根据带电粒子运动的几何图形去寻找几何关系,分析临界条件,然后应用数学工具和相应的物理规律处理问题。  如何巧用动态圆求解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极值问题?我们可以从下列两个模型入手解决这类问
期刊
摘 要:要激发学生自主写作的兴趣,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的见解是:和谐课堂,激发兴趣;丰富生活,积累素材;趣味竞赛,彰显才艺。  关键词:学生作文 激发兴趣 丰富生活 趣味竞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期刊
摘 要:农村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由于农村学生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因素,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开展不力或未开展,如此禁锢课外阅读简直就是禁锢学生心灵。要改变目前农村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升华,需要扩大阅读量,传授阅读方法,拟定阅读计划,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外阅读 困惑 建议  2011年版新
期刊
语文是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正是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艺术性。因此,作为课堂中教与学媒介的语言,与语文课堂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
期刊
课堂教学艺术是指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清晰工整的板书、明快和谐的教学节奏、声形俱佳的多媒体教学,运用灵活的教学技巧和情感的力量,创造教学佳境。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是化学教师以其特有的专业修养和个性特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升华而形成的一种特质。  本文从组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四方面对化学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导入新课艺术  导入新课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
期刊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堂上如何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有问题要学,诱发他们去学,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教给他们提出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因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尽量创设直观、生动、有启发性,便于应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自主探究等方法和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
期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 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工厂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的“人才”却是教育的失败。数学教学目标切不可向模式化发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一项回收周期较长的公益事业,今年播种,多年后开花结果。一个社会公民通常都要接受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育,教育为未来服务是人们的共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也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 辩证关系 数学意识  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期刊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很认真地准备了一堂课,在上课时学生们却不认真听课,细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无法推进。学生上课时没有激情,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抑或一堂课上得很有激情,却又上得很拖沓,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教学效率不高。如此一来,如何有效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了很多老师的思考,逐渐引起了老师们的关注。我想,如何上好小学语文第一课时应是老师们备课时最先要思考的问题。第一课应如
期刊
语文老师为求课堂生动形象,总是滔滔不绝、接连不断地提问,这样,“废话”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为提高课堂效率,必须避免“废话”。  一、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直奔重点,巧妙切入,切忌面面俱到。  教师分析课文时,提问设计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抓住课文的纲领性问题,由重点带一般,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这样教学重点就会突出,详略得当,从根本上杜绝“废话”的产生,就可挤出许多时间让学生读书。例如三年级《赵州桥》第一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