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文章通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注重知识生成过程,合理评价课堂教学四个方面阐释了改变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效率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滞后,不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力丰富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是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心情更轻松愉悦,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进行课堂教育时,效果也将更显著。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天性特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情境创设的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数学知识都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构建和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情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和乐趣,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学习钟表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孩子带闹钟到学校,对闹钟有一个基本认识,当对该章节知识进行基本讲解时,学生们能够基本掌握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读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点30分18秒等具体时间,然后让每一个学生把闹钟调到教师所写的时间。同时,笔者还会询问孩子们每天早上起床的具体时间,然后让他们在下课之前都调好闹钟,方便第二天起床。因为闹钟等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经常会用到的物品,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巩固知识点,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具象思维进行学习,而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比较抽象的学科,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掌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加减法基本运算的时候,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明明有25元钱,去超市买笔和书本一共花了12元,明明还剩多少钱?当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有的学生用25元减去10元再减掉2元,有的学生则是用20元减掉12元再把剩下的5元加回来等。通过这个方法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学会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重视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能听老师一个人不断地讲解,然后做练习巩固知识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新课改的推进要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改变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创设一个小小的购物超市,可以先以自身举例,老师带了30元到超市购物:苹果3元一斤,一共买了2斤,铅笔5角一支,一共买了4支,另外还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10元钱,那么我花了多少钱买东西,还剩多少钱?这个计算当中就涉及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方便,等到教师在讲解了“先进行乘除后进行加减”等基本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自行到小超市进行购物,然后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同时,还要注意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知识生成的具体过程。
四、合理评价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的赞许和信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使用积极性的语言进行讲解和鼓励,如果学生们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存有疑问,即便是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也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和鼓励。若是遇到一些学生提出的有一定合理性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于提出問题并使用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小学数学的基础教育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与其保持一致,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理解能力较差、生活阅历不足等特点,将情景的创设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师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管理中应该创新理念,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学生、教师等教学要素的管理,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计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32):126.
[2]金秀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98-101.
[3]杜慧.论小学数学兴趣教育[J].亚太教育,2015(6):4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效率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滞后,不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力丰富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路径,是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数学时心情更轻松愉悦,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进行课堂教育时,效果也将更显著。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天性特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情境创设的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数学知识都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当中,构建和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情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和乐趣,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学习钟表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孩子带闹钟到学校,对闹钟有一个基本认识,当对该章节知识进行基本讲解时,学生们能够基本掌握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读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点30分18秒等具体时间,然后让每一个学生把闹钟调到教师所写的时间。同时,笔者还会询问孩子们每天早上起床的具体时间,然后让他们在下课之前都调好闹钟,方便第二天起床。因为闹钟等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经常会用到的物品,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巩固知识点,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还是通过具象思维进行学习,而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比较抽象的学科,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掌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加减法基本运算的时候,教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明明有25元钱,去超市买笔和书本一共花了12元,明明还剩多少钱?当学生计算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计算的,有的学生用25元减去10元再减掉2元,有的学生则是用20元减掉12元再把剩下的5元加回来等。通过这个方法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学会从不同视角来分析、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更重视应试教育,教学方法也是以灌输式为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能听老师一个人不断地讲解,然后做练习巩固知识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新课改的推进要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们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改变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创设一个小小的购物超市,可以先以自身举例,老师带了30元到超市购物:苹果3元一斤,一共买了2斤,铅笔5角一支,一共买了4支,另外还买了一本故事书,花了10元钱,那么我花了多少钱买东西,还剩多少钱?这个计算当中就涉及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方便,等到教师在讲解了“先进行乘除后进行加减”等基本知识点之后让学生自行到小超市进行购物,然后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同时,还要注意将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知识生成的具体过程。
四、合理评价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的赞许和信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使用积极性的语言进行讲解和鼓励,如果学生们对于所学的数学知识存有疑问,即便是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师也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和鼓励。若是遇到一些学生提出的有一定合理性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勇于提出問题并使用数学知识和策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要求,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小学数学的基础教育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与其保持一致,真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理解能力较差、生活阅历不足等特点,将情景的创设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师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管理中应该创新理念,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质量、学生、教师等教学要素的管理,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计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32):126.
[2]金秀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98-101.
[3]杜慧.论小学数学兴趣教育[J].亚太教育,201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