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又看到了许多执著于DV影像的作者,他们用DV展现才华,用影像表达感受。如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小看视频的力量,而动态影像也出现在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每年各个行业都能涌现出很多拍摄动态影像的业内精英。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DV发展的趋势是蓬勃向前的。
作为一直致力于推广“前沿的技术,优秀的名家”的《大众DV》杂志,在每年岁末都向业内推介十位在当年业绩斐然的名家。我们将他们的成绩展现在大家面前,不但是对这些在影像业内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表示敬意,更是感恩这些为影像付出的人们。
新媒体时代的短片节
南方多媒短片节总策展人
他是著名的电视人,曾多次担任国际和国内电视节目评委;他是中国广电行业的领军人物,曾策划及组织“南方盛典影视颁奖礼”、“南方多媒短片节”及“南方阅读盛典”等活动;他关注国际文化交流,2010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他对摄影有独特的见解,认为“一张图片就是最短的短片”。
他就是南方多媒短片节总策展人——区念中。
摄影与摄像的结合
除了著名电视人,区念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摄影师。双重的身份让他对摄影艺术与技术同样有了独特的见解。
因为了解如今技术的进步对视频拍摄空间的拓展,因此在南方多媒短片节的奖项设置中,不但允许照相机、手机拍摄的视频参赛,而且短片节特别设置了“手机短片”单元。技术进步为视频制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南方电视台曾别出心裁地尝试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电视宣传片,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在电视节目中播出了。
区念中认为,摄影与摄像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摄影作品从选题、拍摄到制作完成几乎可以一个人完成;而电视作品工序复杂,需要多人配合。毕竟在当下大多数电视台中,摄像、记者和后期制作仍然是不同的分工。因此,区念中也在南方电视台提倡让编导、记者和摄像们多拍照片,通过摄影训练,提高业务素质。
电视台的摄影团体
“南方影像沙龙”南方台的一个群众摄影组织,每季度都会进行纪实影像比赛和评选,如关注广州非遗保护的“老城记忆”、“市井人生”等,倡导成员独立去拍广州老城的景物和人生百态。南方影像沙龙经常在广州的画廊举办集体和个人的摄影展,同时选送优秀纪实作品参加连州、大理及平遥等国际摄影展览以及到巴黎等国外城市展出。
为了加强电视与摄影互相辉映的传播效果,南方多媒短片节组委会同时举办“南方纪实摄影展”,全国150个青年摄影家的作品参加了比赛。
短片节:网络时代的最佳判断
作为中国电视台变革的前沿,2001年成立的南方电视台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也许是地处广州,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所做的一系列举动都透着“新、锐”。而一艘巨大的“航母”能够运转顺畅,绝对不得不提到它的领头人——原广东南方电视台台长区念中。
深谙影视文化的区念中,在运营南方电视台传统的五个电视频道外,也考虑到新诞生的网络媒体,以及伴随产生的全新节目运营模式。他相信,传统的传播模式正在改变,未来相当一部分节目将由观众自己来生产,而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制作人和观众群。
南方多媒短片节正由此诞生。
从活动诞生伊始,南方多媒短片节就预备一个全新的视角——新媒体。
5分钟:短片未来发展方向
在区念中的理想中,通过若干年的打造,南方多媒短片可以成为一个专业作者和影像爱好者共同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南方电视台的内容平台。连续两届短片节的展开,没有让他失望,在短片节运作中,他也看到了民间制作者巨大的创造力。越来越多内容丰富、角度多元化的作品让区念中当年的预想得到了验证。在2010年的南方多媒短片节上,大量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短片的力量。
区念中认为,移动接收是未来新媒体消费的一个主要行为特征,几分钟甚至若干秒的短片是今后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南方多媒短片节的作品时限是5分钟。未来,短片可能在专门的频道和网络电视中出现,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短片已经在网络、手机甚至平板电脑上无处不在了。因此,通过短片节来鼓励短片的创作,以及为未来市场储备短片资源是必需的。2009年活动收到了五百多部短片,到2010年第二届时,数量增至一千三百多部。司徒兆敦、贾樟柯、王小帅等影视界前辈和导演,对短片节给予很高的评价。
总结
区念中是位思想活跃,走在时代前端的领导人,更重要的是,他将很多富于创意的想法付诸实践。
就像南方多媒短片节的设立,可以说是官方电视台为民间短片设立的第一个短片节,而正是因为有这样思想开放的领导人,才为能影像制作者提供更加宽松和适合创作的环境。
带着电影工作室去旅行
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导演
他是中国本土第一位在世界五大广告节美国纽约广告节上获奖的导演,在最辉煌的时候却选择回到校园,执起教鞭;他是学生们最爱的视觉导师,声情并茂的授课风格与厚积薄发的品格堪称传道授业解惑的榜样;他是坚定的技术狂热分子,对作品艺术与技术的苛刻要求注定让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就是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导演——苏夏。
特立独行的作品
苏夏说,做就要做与众不同的。
RED ONE数字电影摄像机由于可拍摄高达4096(4K)水平像素的高质量清晰图像,在每个“技术狂人”心中绝对有一个位置,这自然也占了苏夏心中的一个位置。
一年的时间,一个国际联合摄制团队,全世界五大洲的城市广场,只为了拍摄一部在直径为40米的圆形影院放映的环幕影片——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中的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城市广场》。这部循环播放着的8分钟电影,在每一块长16米,高8米的7块平面折幕围成一圈360度环幕中播放。
这个可以容纳600人同时观看的环形折幕影院,在整个上海世博会上也是最大的。而这部影片的出现无论是从艺术、技术,还是气势上,都绝对是其他RED ONE影片或者环幕电影无法比拟的。
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大型环幕电影《城市广场》总导演的苏夏,在世博会举行一年前,带领着他的团队,用半年时间绕着地球拍摄的这部关于城市精神的电影,成为世博史上最大的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
苏夏的美院情结
在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担任影视导演的18年,苏夏拍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影视广告作品,如《步步高无绳电话——许晓力篇》系列、《步步高DVD——李连杰篇》、《海南航空——云篇》等,其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
虽然有日次辉煌的成绩,但苏夏还是选择了回归校园,教书育人,这和他浓厚的“美院情结”密不可分。
2004年,苏夏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被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召回,参与筹建和成立传媒动画学院,努力打造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大学科。这几年,在苏夏的努力下,中国美院学生影视制作的水平在业界颇有口碑。更多的学生则对做事情雷厉风行的苏夏老师充满崇敬和爱戴。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大型环幕电影《城市广场》的制作,正是苏夏为学生们展示一个作品制作过程的艰辛与困难的机会。他用自己的真实经验告诉学生们,一部影片完成的过程要付出多少努力。
半年绕着地球转一圈
半年时间中,苏夏带着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摄制团队,从亚洲到欧洲,从欧洲到南美洲,再从亚洲到非洲,从非洲到北美……。为了世博会的这个“城市广场梦”,曾连获四届纽约广告节影视大奖的苏夏,也感觉颇具压力。最紧张的时候,剧组在一个月奔赴印度孟买、中国四川汉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3个的城市广场进行拍摄。用苏夏的话说,“最尴尬,最受羞辱的局面碰到了;最高贵,最受优待的礼遇也享受了。”
拨云见日天开朗
经过重重的困难,2010年初,《城市广场》终于通过了最后的审查,并且赢得了世博局领导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正式开始。视频影像成为这一届世博会最大的亮点。
2010年,苏夏记录了《城市广场》整个制作过程的个人专著《旅行中的电影工作室》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说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让他们知道,完成一件事情,不单是想象那么容易。
总结
苏夏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在辛苦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尽心竭力,无数的困难就像游戏中的关卡,冲破了一个又一个,但苏夏却像坚强的斗士一样,一步一步,坚定地完成他的作品。永远用最完美的技术做最完美的作品。
“奢侈”地拍摄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导演
他用了整整4年拍摄纪录片《敦煌》;潜心深入紫禁城拍摄《故宫》;耗资1300万元拍摄《外滩佚事》;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用“奢侈”方式拍纪录片的导演。
他就是中国纪录片导演——周兵。
周兵的三个愿望
在中国,“纪录片”无论是主流媒体的关注还是市场的认可度都非常有限。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改善,纪录片市场的环境开始有所转变。周兵反思到中国纪录片市场之路应该是关注百姓的生活。
拍摄《故宫》阻力重重的时候,一向亲近佛教的他曾发愿:如果《故宫》可以顺利拍成,他愿以身皈依,终生事佛。片子果然成了,他也正式成了佛家弟子。佛教彻底改变了他的速度。在工作中以火爆脾气著称的他从此慢了下来,哥们儿陈晓卿曾在公开场合开玩笑:“这家伙常年吃素,也没有绯闻,闷人一个。”白岩松说他,“穿布衣,少吃肉,让自己平和,投师范曾门下,一切都像是为了拍摄《故宫》所做的准备。”
2003年周兵又发了一个大愿: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导演。国家地理、BBC和NHK的纪录片可以拍得那样好,中国人的纪录片在哪里?他认识到,纪录片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小圈子,而要把文化使命感通过市场的方式传播出去。
2003年,周兵担任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3年后,他又率队拍摄《台北故宫》;2007年底,高清纪录片《卢浮宫与紫禁城》拍摄制作完成。在这些成绩背后,是周兵深入人类的文化之中,用全球化的视野,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
诗意的《外滩佚事》
2010年8月,耗时两年,花费1300万元的呕心之作《外滩佚事》与观众见面。片中启用十几位海内外专业演员,分别扮演外滩历史中的知名人物,而且纪录片中“外滩”这个形象也是拟人化的,用真人的声音来叙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听开篇的第一句话:“我,外滩”,你会立刻进入那个更加深邃的意境。《外滩佚事》中除了有中文,还有英、法、日语,语言的表达就是周兵本人对外滩的感受。
此外,周兵还和几位“80后”导演一起合作,期望更多的“80后”观众也将对《外滩佚事》产生共鸣。从拍摄、制作手法上,《外滩佚事》都超越了以往的纪录片,所以比《故宫》更有“国际范儿”。《外滩佚事》也入选了国家地理频道,对方在看过影片后称《外滩佚事》更让他们折服。周兵说:“我觉得最强大的不是硬碰硬的表象,而是平淡柔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外滩佚事》给我的感受差不多就是这样。”
独到之处
纪录片《外滩佚事》是首次在纪录片电影中使用虚拟人物演绎历史。作为“真实再现历史”的早期推动者之一,《外滩佚事》以故事讲历史的手法,或许是周兵创作过程中最耗费心力的一次“真实再现”,他甚至动用了包括金世杰在内的诸多专业演员,虽然与目前动辄上亿元制作经费的商业片完全无法匹敌,但这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已经是非常豪华了。
总结
周兵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情怀。他说,“我们都是有使命的人,这使命就是给我们的修行。真实再现或制作3D动画等手法并不重要,核心是讲什么。我试图展示中国人拥有的文明核心是什么,中华文明的内核为什么能传承到今天绵绵不绝。”
两个玩DV的老男孩
网络红人
他们的作品不多,在网络红人中,属于“难产”型,但每次出现在网上,都引起一片欢腾;他们从一开始就以兄弟相称,因为“密不可分”所以是一双“筷子”;他们的《老男孩》弄哭了电脑边无数看客,被称为“说出了普通人的心里话”。
他们就是两个玩DV的老男孩——网络红人“筷子兄弟”(肖央和王太利)。
触动心弦的作品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电影《老男孩》的这首片尾曲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如果要评选2010年底网上最火爆的片子,绝对非国产短片《老男孩》莫属。这部被称为“看一遍哭一遍的电影”,对青春的缅怀、对梦想的追逐触动了“70后”、“80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弦。
这并非网络组合“筷子兄弟”第一次走入人们视野,在《老男孩》之前,肖央和王太利就合作拍摄了搞笑MV《男艺妓回忆录》。《老男孩》延续了之前的制作经验,即王太利负责音乐,肖央负责故事,两个人还要同时出镜表演。
有热情就去创作
在拍摄自娱自乐的视频短片外,肖央的真实身份是广告导演。作为“业内人士”的肖央对拍视频一直保持着热情和执著。“真正对创作有热情的人都会拍自己的电影,因为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如果把这个精力放在投资股市、房产之类,可能获得的收入远远要比拍视频大,但如果真爱电影,就去拍吧。”
作为国内第一批出名的草根影像人,“筷子兄弟”认为自己的成功要归功于两人的“互补”:“我们的优势在于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就像两根筷子,互相帮衬,共同进步。”
现实与梦想赛跑
影片《老男孩》中,两人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继续原本的生活。现实中无数与“青春”擦身而过的人也依然面临着“低头接受现实还是努力追寻梦想”的抉择。
“现实中,物质的梦想一直在变,但总有一个希望,就是做一个不受羁绊的人。”肖央总结道:“片尾最后一场戏,当红绸划过画面,露出两个人在天台弹琴、在火锅前苦笑的镜头,你才能感觉到,‘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享受那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有人说“筷子兄弟”的“大热”是网络时代、数码时代才会出现的事情,纵观该团队作品,却不难发现其作品极具艺术性,在看似搞笑的情节中,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的感悟。
尽管发端于网络,但对品质坚持不懈地追求,使“筷子兄弟”的作品终于以“电影”的形式被人接受。这足以证明,只要是金子,一定要相信自己,坚定地等到发光那一天。
把纪录片推上国际舞台
独立纪录片制片人
他是国际纪录片市场上精明的商人,为了纪录片能够有充足的后续拍摄基金,在与国际买家签约时寸步不让;他是导演的最佳推手,经他推荐的纪录片有更多机会面对国际市场;他对纪录片有着良好的眼光和职业素质,他投资的不少纪录片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与中国观众见面。
他就是独立纪录片制片人——梁为超。
2010“操盘”纪录片
2010年对于梁为超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努力推动的以制片人的身份帮助国内优秀独立导演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工作屡屡取得成绩。其中,与范俭导演合作的关于汶川地震再孕母亲的纪录片《重生》成功获得NHK电视台、半岛电视台等世界级媒体的联合投资,使得该片成为第一部由国内独立制片人操盘成功的多国合拍纪录片。
梁为超还在年中帮助导演刘硕、费佑明冲击新传媒和NHK联合举办的“亚洲预售”项目投标会,并成功陈述中标“亚洲预售”,目前该项目已与NHK和新传媒签约。梁为超与导演单佐龙的项目《陌上桑》于年初入围欧盟与中国合作的“跨界探险”计划,项目定于12月在广州纪录片大会作公开陈述,但实际上这个项目已经在10月的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11月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的市场单元上获得了诸多国际播出商的青睐,可谓“相未亮,声先夺人”。
“国际制片”成为新方向
因为在推动国际间公众文化交流上怀有的理想和所做的工作,2010年5月,梁为超受邀作为6位先锋艺术家和媒体人士的代表与来京访问的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朱思迪•麦克黑尔女士对话。国内的纪录片人想要找到钱拍片,有几种方法,在体制内电视台拍片、寻找基金会或者自己掏钱,而现在,国际化“联合制片”却成为国内纪录片制片的新方向。
目前国内电视台和基金会向导演们征集预案,付费方法却往往是一次性买断,用很少的钱将影片版权全部获得。而在国际上,导演和制片人都可将自己的工资做延时支付,如果这部分钱没有找到投资人,则相当于自己投资。用这种方法保证版权的完整性。
投资海外纪录片
在帮助中国独立导演走向国际的同时,梁为超还将眼光瞄准海外优秀的纪录片,在今年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上,多个正在拍摄中的国际纪录片项目获得了梁为超的投资意向。在未来两三年,中国观众将有机会与欧美观众同步看到这些优秀的纪录片。
总结
独立制片人梁为超在多年的纪录片运作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清晰路线,他希望用自己的特别方式,帮助独立导演——与导演们一起投资,邀请导演做出品人之一,大家一起制作。这种“国际制片”的方式,也必然成为未来独立影像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之一。
流媒体的启示
英国《卫报》记者Dan Chung
他说喜欢地理,因为他喜欢不同地方的人们和不同的地方风情,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个摄影师。他活跃于世界各地,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人们把各种赞美的词汇加在了他的身上:敬业、活跃、专业。可是他说,他只想拍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他就是英国《卫报》记者——Dan Chung(中文翻译:张丹)。
荣誉满身的记者
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以及2004年的美国大选、2006年的世界杯……都可以看到Dan Chung 的身影。2007年,Dan Chung花费了六个星期来准备托尼·布莱尔在办公室的最后一天的报道……这些作品也为他赢得了荣誉:
2002年,尼康年度新闻摄影师;2004年,图片编辑协会大奖,詹姆斯·卡麦隆奖等等。
2005年Dan Chung开始为《卫报》网站拍摄流媒体新闻,他用一台佳能XL H1摄像机尝试拍摄视频。而从那时起,Dan Chung也搬到了中国,并且一直工作至今。
Dan Chung也用过佳能XH A1和一台索尼PMW-EX1拍摄视频。不过直到开始用佳能EOS 5D MarkⅡ之后,Dan Chung才完全进入到了动态影像的世界中。
国庆最好的浓缩版
近年来,Dan Chung将目光投入新兴的流媒体。在中国,他拍摄的国庆阅兵视频,他花费12小时记录的“北京一夜”,还有他眼中的北京王非篮球训练营的孩子王晨阳……这些都是他在动态影像领域的最新探索。可以说Dan Chung是兼备传统静态和动态影像两方面高深造诣的双面手。
2009年,国庆60周年的阅兵游行中,Dan Chung在天安门西角拍摄的那段仅仅只有三分半钟的视频,可以说浓缩了整个阅兵式的精华。佳能EOS 5D MarkⅡ和尼康D700进行的定格拍摄,以及利用佳能EOS 7D的高清视频拍摄制作的慢镜头,使得这段视频充满了冲击力,被网友称为“国庆游行目前为止最好的浓缩版本”。
做视频也要找好视点
Dan Chung认为,一定要找到新闻有趣的切入点和视角。因为对于流媒体新闻记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做和电视台一样的作品。好摄影师的视角总是和普通人不同。拍摄的时候首先应该忘记“常规上说如何做”这一类的事情。你应该思考如何用手里的这台机器拍出更多更有趣的作品。
Dan Chung说,他喜欢关注别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视角。这个流媒体记者总是精力充沛,随时随地准备接受新鲜事物。“在现在这个时代,用最简单的技术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创意才是王道。”
总结
Dan Chung的作品中,有商业化的广告,也有充满着人文气息的短片,但无论是哪一个作品,我们都能看到Dan Chung在影像世界中不断探索的专业精神。Dan Chung相信在中国,流媒体的时代即将到来,网站上的高清视频观看已被启用,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流媒体。
书写影像的怪才
他是作家,用笔说话;他是画家,用色彩表达;他是摇滚歌手,用音乐抒情。他是导演,用影像书写个性。
他就是书写影像的怪才——李红旗。
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2010年,瑞士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将最高荣誉——金豹奖颁给了年轻的中国导演李红旗。
这并非李红旗第一次获奖。2004年李红旗就曾凭借处女作《好多大米》,获得第5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NETPAC奖;而他在2008年制作的第二部剧情片《黄金周》,也曾经获得第52届伦敦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提名。可以说,一路走来,李红旗成绩斐然。
“没有个性”的李红旗
许多年前,漂在北京的李红旗有很多可以做的选择,也曾经在那本著名的《视觉21》“实习过”。写字、画画、做音乐,总之,外人看来李红旗做的都是和“艺术”有关的事情。不过,虽属“70后作家”,李红旗却拒绝被归类,甚至努力让自己变得没有个性。
后来,李红旗又当导演了。那几年同是作家的人有不少也都对影像感兴趣,尹丽川、张驰也都有作品出现。有人玩票,有人想走专业路线。
李红旗就想拍自己的电影。
洛迦诺获奖
作为欧洲最好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也是众多中国电影人看中的专业电影节。侯孝贤、郭小橹等导演都曾获过金豹奖,陈凯歌、田壮壮、张元、吕乐等电影人的作品都曾在这里先后展映并获奖。
凭借第三部剧情片《寒假》获得金豹奖的李红旗,在手捧金豹的时候,依然是一副“李红旗式”的表情——不急不躁。
拍电影只是表达的需要
在李红旗看来,拍电影跟写诗、写小说一样,不过是表达的工具。“我对这个世界有看法,需要表达,于是就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所有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只能通过小说表达,有些只能通过电影,再加上每个观众的理解不同,结论自然不尽相同。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总结
在获得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后,《寒假》又相继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第四届首尔数字电影节红变色龙奖,以及第四届莫斯科2morrow独立电影节青年评审团最佳影片奖、最佳音效奖。而李红旗在荣誉面前,仍然保持着自己平常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影像带给他的快乐。
拍芝麻小事最有滋味
网络DV拍客
他是拍摄《中国阿甘的故事》、《老人与狗》的平民拍客;他是手中永远拿着DV的“人体移动探头”;他是爱管“芝麻小事”的当代游侠。
他就是网络DV拍客——刘远洋。
“芝麻拍客”的由来
“我是芝麻小人物,用平民眼光记录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刘远洋对自己的网名“芝麻拍客”作出如此解释。
“芝麻拍客”的作品以公益性为主,记录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他说“我希望用镜头,让普通的小人物焕发光彩,让看似卑微的生命展示出内心的坚强。”“芝麻拍客”坚信视频可以充满爱,并将其传导给周围的人。而他也视此为“拍客”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光明正大地拍影像
“芝麻拍客”的原则是绝不偷拍。
他在拍摄前或者拍摄中都会与对方友好沟通,如果来不及沟通他会打出手势示意他在拍摄,如果对方不同意,他就会立即停止。因此在“芝麻拍客”这几年的“拍客”生涯中,几乎没有遭到拒绝。而他所采用聊天式的沟通方法,使他的作品自然流畅,很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以小见大
“芝麻拍客”的镜头,大多对准社会弱势群体与有志青年。一些弱势群体通过视频传播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帮助,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甘肃一名学习成绩一直落后的中学生,看了《中国阿甘》的故事后,奋发图强,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他说:“看了阿甘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四肢健全、身体健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一定要珍惜自己生命中这笔最大的财富,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像阿甘这样的人。”台湾一位年轻人看了他的作品以后,居然马上放弃了想要轻生的念头,重拾对生活的自信……“芝麻拍客”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用影像守护自然
著名生态摄影师
他是著名的生态摄影师,用影像来记录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他是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他在环境保护方面成绩斐然,曾经六次在众多自愿者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濒危物种及其他生态保护项目;他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关注着生态的变化,并且用照相机和DV将这些影像记录下来。
他的摄影与摄像,不仅完成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更是其对环境保护的成果。
他就是用影像来守护自然的人——周海翔。
“道”传于影像
周海翔,一个用影像“传道”的人。
在他的镜头中,无数自然精灵的身影都被记录下来。从对摄影艺术的爱好到生态摄影专家,从单纯追求鸟类摄影到自然保护项目的过程,周海翔作品内容上的变化,也反映出他心灵的受洗。
二十多年的时光,周海翔不仅仅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生态摄影专家,更让他成为了一位坚定地捍卫自然的勇士。
从摄影师到环保战士
2006年周海翔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奖项“福特汽车环保奖”,同年被授予“沈阳市2006年度最佳环保市民奖”;2007年周海翔入选“中国当代十大环保人物”;2008年入选辽宁省杰出环保人物;2010年在日本召开的COP10生物多样性签约国会议上,周海翔作了《促进滨海栖息地保护及迁徙鸟类管理》的报告。
为了将环境变化的现状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周海翔除拍摄大量精彩图片,还制作了数量不小的生态纪录片。近年来,周海翔先后参加了中科院人与生物圈对浑善达克沙地、阿拉善盟、五大连池、兴凯湖、卧龙、九寨沟、蛇岛、老铁山、塔里木河流域、西鄂尔多斯等多处的生态科学考察。
用视频记录即逝的环境
在拍摄过程中,周海翔时刻感受着用DV记录更多素材的必要: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珍贵而古老的动植物资源迅速灭绝。
周海翔在不断向社会呼吁帮助的同时,也更努力地用DV和摄影方式将他们尽量记录下来。因此在西鄂尔多斯的环境调查项目中,周海翔拍摄第三纪生物当下的状态;在濒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中,他同样制作了大量视频资料。
“长枪短炮”的妙用
善于运用器材的周海翔,很快发现用照相机拍视频的优势。更多时候,他选择用一台索尼α55搭配长焦镜头,让原本用DV很难拍摄到的鸟类视频内容收录在内。“对我来说,使用照相机拍高清,需要投入的仅仅是一台机身。” 多年摄影的积累,使得周海翔身边“长枪短炮”一应俱全,而照相机的高清画质完全可以为电视台提供鸟类长焦拍摄的漂亮录像画面。
周海翔认为,用“大炮”拍摄高清视频,让动物更加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非常大。以前由于白鹤生活状况非常难拍,人们对它的生活细节并不了解,但现在用“高清长焦视频”却可以细致地跟踪拍摄,将现在这些动物摄食过程中发现食物不充裕的现象记录下来,从而引起人们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发现和重视。
总结
从单纯摄影到动物拍摄再到环境保护,从照相机拍摄到DV、DC“双枪”记录再到“高清长焦”视频,在周海翔身上,我们既看到科技给摄影人带来的福祉,更看到一位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改变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影像斗士。
打造不一样的婚礼影片
他们是“80后”影像新人类:爱电影,更爱DV;他们对婚庆视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信奉量身定做,视每一部婚庆影片为作品;拒绝平庸、模仿和跟风的他们坚定地不走寻常路。
他们就是打造不一样的婚礼影像的团队——BOLIN新文化团队。
与众不同的婚礼影像
婚庆摄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是扛着摄像机,从头拍到尾,罕有 “技术含量”的“工种”。但这种看法已经逐渐成为“老皇历”了。
与众不同的视角、独具新意的场景、跳跃性结构才是当下流行的婚庆拍摄方法,年轻一代的“婚礼摄像师”就要让人耳目一新和与众不同,在这些婚庆视频团队中,BOLIN新文化团队就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
每一部都是作品
BOLIN新文化团队由王林和沈博组成。“我们一开始就没把婚庆视频当成‘婚庆视频’来做。”热爱视觉艺术,做原创视频出身的两人坦言,开始对婚庆视频并不在意,他们要制作的只是心目中的“好”视频。
“每个视频都当作品”的态度成就了BOLIN新文化团队与众不同的作品,也让他们每次制作都能创意。从一开始BOLIN新文化团队就拒绝模式化的婚礼拍摄,在业内的婚礼视频大部分注重包装、动感片头、精华花絮片等样式之中,王林和沈博尽量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也让新人们感受更具冲击力的视觉。
老观念要更新
BOLIN新文化团队对婚礼影片提出“要形成整体影片”的概念。
他们认为,新人更看重十分钟左右的婚礼影片是否精彩,这也是考量一个婚礼影像团队能力和创意想法的重要参考。因此BOLIN新文化团队的影片绝对不是婚礼的“流水账”。为了展现整部影片的艺术美感,他们在作品中大量采用纪实性、瞬间性强的镜头,甚至常用跳跃式的剪辑来表现。
与客户“亲密无间”
BOLIN新文化团队婚礼更注重和客户的“亲密感觉”,在创作时不断为新人着想,了解新人的喜好和性格特点,并以此确定影片的呈现风格。
BOLIN新文化团队相信,婚礼摄像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刻等待那“决定性的瞬间”。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记录着当下正在发生的婚礼,用视觉录制下人生最感人的一刻。
总结
BOLIN新文化团队摄制的“婚礼影片”的影像追求个性、突出自我的拍摄技巧,受到年轻、时尚的新人们追捧,这也说明,当下是一个全新的影像视觉时代,而新人们也注定更注重婚礼影像的制作品质。
综述:
“DV十杰”来自多行业多领域,他们用成就书写了自己的业绩,他们用奋斗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在这个视频影像大普及大发展的时代里,他们的成绩是突出的,是值得效仿的。然而,由于名额有限,今天推介的“DV十杰”只是众多优秀人物的部分代表,还有许多成就卓越的英才活跃在DV拍摄制作的大舞台上。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原来高高在上的视频拍摄制作技术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越来越多DV爱好者操作的工具,自拍、自编、自导的小成本制作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既拍照片也拍DV的流媒体也成为越来越多摄影人的艺术表现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DV的明天更辉煌,DV的时代更灿烂。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DV发展的趋势是蓬勃向前的。
作为一直致力于推广“前沿的技术,优秀的名家”的《大众DV》杂志,在每年岁末都向业内推介十位在当年业绩斐然的名家。我们将他们的成绩展现在大家面前,不但是对这些在影像业内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表示敬意,更是感恩这些为影像付出的人们。
新媒体时代的短片节
南方多媒短片节总策展人
他是著名的电视人,曾多次担任国际和国内电视节目评委;他是中国广电行业的领军人物,曾策划及组织“南方盛典影视颁奖礼”、“南方多媒短片节”及“南方阅读盛典”等活动;他关注国际文化交流,2010年被授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勋章”;他对摄影有独特的见解,认为“一张图片就是最短的短片”。
他就是南方多媒短片节总策展人——区念中。
摄影与摄像的结合
除了著名电视人,区念中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摄影师。双重的身份让他对摄影艺术与技术同样有了独特的见解。
因为了解如今技术的进步对视频拍摄空间的拓展,因此在南方多媒短片节的奖项设置中,不但允许照相机、手机拍摄的视频参赛,而且短片节特别设置了“手机短片”单元。技术进步为视频制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南方电视台曾别出心裁地尝试使用佳能EOS 5D Mark II拍电视宣传片,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在电视节目中播出了。
区念中认为,摄影与摄像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摄影作品从选题、拍摄到制作完成几乎可以一个人完成;而电视作品工序复杂,需要多人配合。毕竟在当下大多数电视台中,摄像、记者和后期制作仍然是不同的分工。因此,区念中也在南方电视台提倡让编导、记者和摄像们多拍照片,通过摄影训练,提高业务素质。
电视台的摄影团体
“南方影像沙龙”南方台的一个群众摄影组织,每季度都会进行纪实影像比赛和评选,如关注广州非遗保护的“老城记忆”、“市井人生”等,倡导成员独立去拍广州老城的景物和人生百态。南方影像沙龙经常在广州的画廊举办集体和个人的摄影展,同时选送优秀纪实作品参加连州、大理及平遥等国际摄影展览以及到巴黎等国外城市展出。
为了加强电视与摄影互相辉映的传播效果,南方多媒短片节组委会同时举办“南方纪实摄影展”,全国150个青年摄影家的作品参加了比赛。
短片节:网络时代的最佳判断
作为中国电视台变革的前沿,2001年成立的南方电视台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也许是地处广州,这个中国最年轻的省级电视台所做的一系列举动都透着“新、锐”。而一艘巨大的“航母”能够运转顺畅,绝对不得不提到它的领头人——原广东南方电视台台长区念中。
深谙影视文化的区念中,在运营南方电视台传统的五个电视频道外,也考虑到新诞生的网络媒体,以及伴随产生的全新节目运营模式。他相信,传统的传播模式正在改变,未来相当一部分节目将由观众自己来生产,而这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制作人和观众群。
南方多媒短片节正由此诞生。
从活动诞生伊始,南方多媒短片节就预备一个全新的视角——新媒体。
5分钟:短片未来发展方向
在区念中的理想中,通过若干年的打造,南方多媒短片可以成为一个专业作者和影像爱好者共同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南方电视台的内容平台。连续两届短片节的展开,没有让他失望,在短片节运作中,他也看到了民间制作者巨大的创造力。越来越多内容丰富、角度多元化的作品让区念中当年的预想得到了验证。在2010年的南方多媒短片节上,大量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作品,让人们看到短片的力量。
区念中认为,移动接收是未来新媒体消费的一个主要行为特征,几分钟甚至若干秒的短片是今后新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南方多媒短片节的作品时限是5分钟。未来,短片可能在专门的频道和网络电视中出现,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短片已经在网络、手机甚至平板电脑上无处不在了。因此,通过短片节来鼓励短片的创作,以及为未来市场储备短片资源是必需的。2009年活动收到了五百多部短片,到2010年第二届时,数量增至一千三百多部。司徒兆敦、贾樟柯、王小帅等影视界前辈和导演,对短片节给予很高的评价。
总结
区念中是位思想活跃,走在时代前端的领导人,更重要的是,他将很多富于创意的想法付诸实践。
就像南方多媒短片节的设立,可以说是官方电视台为民间短片设立的第一个短片节,而正是因为有这样思想开放的领导人,才为能影像制作者提供更加宽松和适合创作的环境。
带着电影工作室去旅行
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导演
他是中国本土第一位在世界五大广告节美国纽约广告节上获奖的导演,在最辉煌的时候却选择回到校园,执起教鞭;他是学生们最爱的视觉导师,声情并茂的授课风格与厚积薄发的品格堪称传道授业解惑的榜样;他是坚定的技术狂热分子,对作品艺术与技术的苛刻要求注定让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就是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导演——苏夏。
特立独行的作品
苏夏说,做就要做与众不同的。
RED ONE数字电影摄像机由于可拍摄高达4096(4K)水平像素的高质量清晰图像,在每个“技术狂人”心中绝对有一个位置,这自然也占了苏夏心中的一个位置。
一年的时间,一个国际联合摄制团队,全世界五大洲的城市广场,只为了拍摄一部在直径为40米的圆形影院放映的环幕影片——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中的全球首部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城市广场》。这部循环播放着的8分钟电影,在每一块长16米,高8米的7块平面折幕围成一圈360度环幕中播放。
这个可以容纳600人同时观看的环形折幕影院,在整个上海世博会上也是最大的。而这部影片的出现无论是从艺术、技术,还是气势上,都绝对是其他RED ONE影片或者环幕电影无法比拟的。
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大型环幕电影《城市广场》总导演的苏夏,在世博会举行一年前,带领着他的团队,用半年时间绕着地球拍摄的这部关于城市精神的电影,成为世博史上最大的叙事性环形折幕电影。
苏夏的美院情结
在广东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担任影视导演的18年,苏夏拍出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影视广告作品,如《步步高无绳电话——许晓力篇》系列、《步步高DVD——李连杰篇》、《海南航空——云篇》等,其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
虽然有日次辉煌的成绩,但苏夏还是选择了回归校园,教书育人,这和他浓厚的“美院情结”密不可分。
2004年,苏夏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被母校中国美术学院召回,参与筹建和成立传媒动画学院,努力打造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两大学科。这几年,在苏夏的努力下,中国美院学生影视制作的水平在业界颇有口碑。更多的学生则对做事情雷厉风行的苏夏老师充满崇敬和爱戴。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大型环幕电影《城市广场》的制作,正是苏夏为学生们展示一个作品制作过程的艰辛与困难的机会。他用自己的真实经验告诉学生们,一部影片完成的过程要付出多少努力。
半年绕着地球转一圈
半年时间中,苏夏带着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摄制团队,从亚洲到欧洲,从欧洲到南美洲,再从亚洲到非洲,从非洲到北美……。为了世博会的这个“城市广场梦”,曾连获四届纽约广告节影视大奖的苏夏,也感觉颇具压力。最紧张的时候,剧组在一个月奔赴印度孟买、中国四川汉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3个的城市广场进行拍摄。用苏夏的话说,“最尴尬,最受羞辱的局面碰到了;最高贵,最受优待的礼遇也享受了。”
拨云见日天开朗
经过重重的困难,2010年初,《城市广场》终于通过了最后的审查,并且赢得了世博局领导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正式开始。视频影像成为这一届世博会最大的亮点。
2010年,苏夏记录了《城市广场》整个制作过程的个人专著《旅行中的电影工作室》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他说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让他们知道,完成一件事情,不单是想象那么容易。
总结
苏夏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在辛苦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尽心竭力,无数的困难就像游戏中的关卡,冲破了一个又一个,但苏夏却像坚强的斗士一样,一步一步,坚定地完成他的作品。永远用最完美的技术做最完美的作品。
“奢侈”地拍摄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导演
他用了整整4年拍摄纪录片《敦煌》;潜心深入紫禁城拍摄《故宫》;耗资1300万元拍摄《外滩佚事》;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用“奢侈”方式拍纪录片的导演。
他就是中国纪录片导演——周兵。
周兵的三个愿望
在中国,“纪录片”无论是主流媒体的关注还是市场的认可度都非常有限。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改善,纪录片市场的环境开始有所转变。周兵反思到中国纪录片市场之路应该是关注百姓的生活。
拍摄《故宫》阻力重重的时候,一向亲近佛教的他曾发愿:如果《故宫》可以顺利拍成,他愿以身皈依,终生事佛。片子果然成了,他也正式成了佛家弟子。佛教彻底改变了他的速度。在工作中以火爆脾气著称的他从此慢了下来,哥们儿陈晓卿曾在公开场合开玩笑:“这家伙常年吃素,也没有绯闻,闷人一个。”白岩松说他,“穿布衣,少吃肉,让自己平和,投师范曾门下,一切都像是为了拍摄《故宫》所做的准备。”
2003年周兵又发了一个大愿: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导演。国家地理、BBC和NHK的纪录片可以拍得那样好,中国人的纪录片在哪里?他认识到,纪录片不应该局限在一个小圈子,而要把文化使命感通过市场的方式传播出去。
2003年,周兵担任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3年后,他又率队拍摄《台北故宫》;2007年底,高清纪录片《卢浮宫与紫禁城》拍摄制作完成。在这些成绩背后,是周兵深入人类的文化之中,用全球化的视野,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
诗意的《外滩佚事》
2010年8月,耗时两年,花费1300万元的呕心之作《外滩佚事》与观众见面。片中启用十几位海内外专业演员,分别扮演外滩历史中的知名人物,而且纪录片中“外滩”这个形象也是拟人化的,用真人的声音来叙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听开篇的第一句话:“我,外滩”,你会立刻进入那个更加深邃的意境。《外滩佚事》中除了有中文,还有英、法、日语,语言的表达就是周兵本人对外滩的感受。
此外,周兵还和几位“80后”导演一起合作,期望更多的“80后”观众也将对《外滩佚事》产生共鸣。从拍摄、制作手法上,《外滩佚事》都超越了以往的纪录片,所以比《故宫》更有“国际范儿”。《外滩佚事》也入选了国家地理频道,对方在看过影片后称《外滩佚事》更让他们折服。周兵说:“我觉得最强大的不是硬碰硬的表象,而是平淡柔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的心,《外滩佚事》给我的感受差不多就是这样。”
独到之处
纪录片《外滩佚事》是首次在纪录片电影中使用虚拟人物演绎历史。作为“真实再现历史”的早期推动者之一,《外滩佚事》以故事讲历史的手法,或许是周兵创作过程中最耗费心力的一次“真实再现”,他甚至动用了包括金世杰在内的诸多专业演员,虽然与目前动辄上亿元制作经费的商业片完全无法匹敌,但这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已经是非常豪华了。
总结
周兵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情怀。他说,“我们都是有使命的人,这使命就是给我们的修行。真实再现或制作3D动画等手法并不重要,核心是讲什么。我试图展示中国人拥有的文明核心是什么,中华文明的内核为什么能传承到今天绵绵不绝。”
两个玩DV的老男孩
网络红人
他们的作品不多,在网络红人中,属于“难产”型,但每次出现在网上,都引起一片欢腾;他们从一开始就以兄弟相称,因为“密不可分”所以是一双“筷子”;他们的《老男孩》弄哭了电脑边无数看客,被称为“说出了普通人的心里话”。
他们就是两个玩DV的老男孩——网络红人“筷子兄弟”(肖央和王太利)。
触动心弦的作品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电影《老男孩》的这首片尾曲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如果要评选2010年底网上最火爆的片子,绝对非国产短片《老男孩》莫属。这部被称为“看一遍哭一遍的电影”,对青春的缅怀、对梦想的追逐触动了“70后”、“80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弦。
这并非网络组合“筷子兄弟”第一次走入人们视野,在《老男孩》之前,肖央和王太利就合作拍摄了搞笑MV《男艺妓回忆录》。《老男孩》延续了之前的制作经验,即王太利负责音乐,肖央负责故事,两个人还要同时出镜表演。
有热情就去创作
在拍摄自娱自乐的视频短片外,肖央的真实身份是广告导演。作为“业内人士”的肖央对拍视频一直保持着热情和执著。“真正对创作有热情的人都会拍自己的电影,因为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如果把这个精力放在投资股市、房产之类,可能获得的收入远远要比拍视频大,但如果真爱电影,就去拍吧。”
作为国内第一批出名的草根影像人,“筷子兄弟”认为自己的成功要归功于两人的“互补”:“我们的优势在于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就像两根筷子,互相帮衬,共同进步。”
现实与梦想赛跑
影片《老男孩》中,两人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继续原本的生活。现实中无数与“青春”擦身而过的人也依然面临着“低头接受现实还是努力追寻梦想”的抉择。
“现实中,物质的梦想一直在变,但总有一个希望,就是做一个不受羁绊的人。”肖央总结道:“片尾最后一场戏,当红绸划过画面,露出两个人在天台弹琴、在火锅前苦笑的镜头,你才能感觉到,‘结果其实并不重要,享受那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有人说“筷子兄弟”的“大热”是网络时代、数码时代才会出现的事情,纵观该团队作品,却不难发现其作品极具艺术性,在看似搞笑的情节中,体现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的感悟。
尽管发端于网络,但对品质坚持不懈地追求,使“筷子兄弟”的作品终于以“电影”的形式被人接受。这足以证明,只要是金子,一定要相信自己,坚定地等到发光那一天。
把纪录片推上国际舞台
独立纪录片制片人
他是国际纪录片市场上精明的商人,为了纪录片能够有充足的后续拍摄基金,在与国际买家签约时寸步不让;他是导演的最佳推手,经他推荐的纪录片有更多机会面对国际市场;他对纪录片有着良好的眼光和职业素质,他投资的不少纪录片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与中国观众见面。
他就是独立纪录片制片人——梁为超。
2010“操盘”纪录片
2010年对于梁为超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努力推动的以制片人的身份帮助国内优秀独立导演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工作屡屡取得成绩。其中,与范俭导演合作的关于汶川地震再孕母亲的纪录片《重生》成功获得NHK电视台、半岛电视台等世界级媒体的联合投资,使得该片成为第一部由国内独立制片人操盘成功的多国合拍纪录片。
梁为超还在年中帮助导演刘硕、费佑明冲击新传媒和NHK联合举办的“亚洲预售”项目投标会,并成功陈述中标“亚洲预售”,目前该项目已与NHK和新传媒签约。梁为超与导演单佐龙的项目《陌上桑》于年初入围欧盟与中国合作的“跨界探险”计划,项目定于12月在广州纪录片大会作公开陈述,但实际上这个项目已经在10月的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11月的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的市场单元上获得了诸多国际播出商的青睐,可谓“相未亮,声先夺人”。
“国际制片”成为新方向
因为在推动国际间公众文化交流上怀有的理想和所做的工作,2010年5月,梁为超受邀作为6位先锋艺术家和媒体人士的代表与来京访问的美国国务院副国务卿朱思迪•麦克黑尔女士对话。国内的纪录片人想要找到钱拍片,有几种方法,在体制内电视台拍片、寻找基金会或者自己掏钱,而现在,国际化“联合制片”却成为国内纪录片制片的新方向。
目前国内电视台和基金会向导演们征集预案,付费方法却往往是一次性买断,用很少的钱将影片版权全部获得。而在国际上,导演和制片人都可将自己的工资做延时支付,如果这部分钱没有找到投资人,则相当于自己投资。用这种方法保证版权的完整性。
投资海外纪录片
在帮助中国独立导演走向国际的同时,梁为超还将眼光瞄准海外优秀的纪录片,在今年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上,多个正在拍摄中的国际纪录片项目获得了梁为超的投资意向。在未来两三年,中国观众将有机会与欧美观众同步看到这些优秀的纪录片。
总结
独立制片人梁为超在多年的纪录片运作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清晰路线,他希望用自己的特别方式,帮助独立导演——与导演们一起投资,邀请导演做出品人之一,大家一起制作。这种“国际制片”的方式,也必然成为未来独立影像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之一。
流媒体的启示
英国《卫报》记者Dan Chung
他说喜欢地理,因为他喜欢不同地方的人们和不同的地方风情,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个摄影师。他活跃于世界各地,在很多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人们把各种赞美的词汇加在了他的身上:敬业、活跃、专业。可是他说,他只想拍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他就是英国《卫报》记者——Dan Chung(中文翻译:张丹)。
荣誉满身的记者
伊拉克战争、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以及2004年的美国大选、2006年的世界杯……都可以看到Dan Chung 的身影。2007年,Dan Chung花费了六个星期来准备托尼·布莱尔在办公室的最后一天的报道……这些作品也为他赢得了荣誉:
2002年,尼康年度新闻摄影师;2004年,图片编辑协会大奖,詹姆斯·卡麦隆奖等等。
2005年Dan Chung开始为《卫报》网站拍摄流媒体新闻,他用一台佳能XL H1摄像机尝试拍摄视频。而从那时起,Dan Chung也搬到了中国,并且一直工作至今。
Dan Chung也用过佳能XH A1和一台索尼PMW-EX1拍摄视频。不过直到开始用佳能EOS 5D MarkⅡ之后,Dan Chung才完全进入到了动态影像的世界中。
国庆最好的浓缩版
近年来,Dan Chung将目光投入新兴的流媒体。在中国,他拍摄的国庆阅兵视频,他花费12小时记录的“北京一夜”,还有他眼中的北京王非篮球训练营的孩子王晨阳……这些都是他在动态影像领域的最新探索。可以说Dan Chung是兼备传统静态和动态影像两方面高深造诣的双面手。
2009年,国庆60周年的阅兵游行中,Dan Chung在天安门西角拍摄的那段仅仅只有三分半钟的视频,可以说浓缩了整个阅兵式的精华。佳能EOS 5D MarkⅡ和尼康D700进行的定格拍摄,以及利用佳能EOS 7D的高清视频拍摄制作的慢镜头,使得这段视频充满了冲击力,被网友称为“国庆游行目前为止最好的浓缩版本”。
做视频也要找好视点
Dan Chung认为,一定要找到新闻有趣的切入点和视角。因为对于流媒体新闻记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要做和电视台一样的作品。好摄影师的视角总是和普通人不同。拍摄的时候首先应该忘记“常规上说如何做”这一类的事情。你应该思考如何用手里的这台机器拍出更多更有趣的作品。
Dan Chung说,他喜欢关注别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视角。这个流媒体记者总是精力充沛,随时随地准备接受新鲜事物。“在现在这个时代,用最简单的技术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创意才是王道。”
总结
Dan Chung的作品中,有商业化的广告,也有充满着人文气息的短片,但无论是哪一个作品,我们都能看到Dan Chung在影像世界中不断探索的专业精神。Dan Chung相信在中国,流媒体的时代即将到来,网站上的高清视频观看已被启用,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流媒体。
书写影像的怪才
他是作家,用笔说话;他是画家,用色彩表达;他是摇滚歌手,用音乐抒情。他是导演,用影像书写个性。
他就是书写影像的怪才——李红旗。
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2010年,瑞士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将最高荣誉——金豹奖颁给了年轻的中国导演李红旗。
这并非李红旗第一次获奖。2004年李红旗就曾凭借处女作《好多大米》,获得第5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NETPAC奖;而他在2008年制作的第二部剧情片《黄金周》,也曾经获得第52届伦敦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提名。可以说,一路走来,李红旗成绩斐然。
“没有个性”的李红旗
许多年前,漂在北京的李红旗有很多可以做的选择,也曾经在那本著名的《视觉21》“实习过”。写字、画画、做音乐,总之,外人看来李红旗做的都是和“艺术”有关的事情。不过,虽属“70后作家”,李红旗却拒绝被归类,甚至努力让自己变得没有个性。
后来,李红旗又当导演了。那几年同是作家的人有不少也都对影像感兴趣,尹丽川、张驰也都有作品出现。有人玩票,有人想走专业路线。
李红旗就想拍自己的电影。
洛迦诺获奖
作为欧洲最好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瑞士洛迦诺电影节也是众多中国电影人看中的专业电影节。侯孝贤、郭小橹等导演都曾获过金豹奖,陈凯歌、田壮壮、张元、吕乐等电影人的作品都曾在这里先后展映并获奖。
凭借第三部剧情片《寒假》获得金豹奖的李红旗,在手捧金豹的时候,依然是一副“李红旗式”的表情——不急不躁。
拍电影只是表达的需要
在李红旗看来,拍电影跟写诗、写小说一样,不过是表达的工具。“我对这个世界有看法,需要表达,于是就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式表达出来。所有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有些东西只能通过小说表达,有些只能通过电影,再加上每个观众的理解不同,结论自然不尽相同。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总结
在获得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后,《寒假》又相继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第四届首尔数字电影节红变色龙奖,以及第四届莫斯科2morrow独立电影节青年评审团最佳影片奖、最佳音效奖。而李红旗在荣誉面前,仍然保持着自己平常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影像带给他的快乐。
拍芝麻小事最有滋味
网络DV拍客
他是拍摄《中国阿甘的故事》、《老人与狗》的平民拍客;他是手中永远拿着DV的“人体移动探头”;他是爱管“芝麻小事”的当代游侠。
他就是网络DV拍客——刘远洋。
“芝麻拍客”的由来
“我是芝麻小人物,用平民眼光记录生活中的芝麻小事”,刘远洋对自己的网名“芝麻拍客”作出如此解释。
“芝麻拍客”的作品以公益性为主,记录身边小人物的故事。他说“我希望用镜头,让普通的小人物焕发光彩,让看似卑微的生命展示出内心的坚强。”“芝麻拍客”坚信视频可以充满爱,并将其传导给周围的人。而他也视此为“拍客”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光明正大地拍影像
“芝麻拍客”的原则是绝不偷拍。
他在拍摄前或者拍摄中都会与对方友好沟通,如果来不及沟通他会打出手势示意他在拍摄,如果对方不同意,他就会立即停止。因此在“芝麻拍客”这几年的“拍客”生涯中,几乎没有遭到拒绝。而他所采用聊天式的沟通方法,使他的作品自然流畅,很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
以小见大
“芝麻拍客”的镜头,大多对准社会弱势群体与有志青年。一些弱势群体通过视频传播得到了社会人士的帮助,起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甘肃一名学习成绩一直落后的中学生,看了《中国阿甘》的故事后,奋发图强,一改往日懒散的作风。他说:“看了阿甘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四肢健全、身体健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我一定要珍惜自己生命中这笔最大的财富,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去帮助像阿甘这样的人。”台湾一位年轻人看了他的作品以后,居然马上放弃了想要轻生的念头,重拾对生活的自信……“芝麻拍客”的影响力由此可见。
用影像守护自然
著名生态摄影师
他是著名的生态摄影师,用影像来记录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他是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他在环境保护方面成绩斐然,曾经六次在众多自愿者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世界自然基金会濒危物种及其他生态保护项目;他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关注着生态的变化,并且用照相机和DV将这些影像记录下来。
他的摄影与摄像,不仅完成对艺术的追求,他的作品更是其对环境保护的成果。
他就是用影像来守护自然的人——周海翔。
“道”传于影像
周海翔,一个用影像“传道”的人。
在他的镜头中,无数自然精灵的身影都被记录下来。从对摄影艺术的爱好到生态摄影专家,从单纯追求鸟类摄影到自然保护项目的过程,周海翔作品内容上的变化,也反映出他心灵的受洗。
二十多年的时光,周海翔不仅仅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生态摄影专家,更让他成为了一位坚定地捍卫自然的勇士。
从摄影师到环保战士
2006年周海翔获全球规模最大的环保奖项“福特汽车环保奖”,同年被授予“沈阳市2006年度最佳环保市民奖”;2007年周海翔入选“中国当代十大环保人物”;2008年入选辽宁省杰出环保人物;2010年在日本召开的COP10生物多样性签约国会议上,周海翔作了《促进滨海栖息地保护及迁徙鸟类管理》的报告。
为了将环境变化的现状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周海翔除拍摄大量精彩图片,还制作了数量不小的生态纪录片。近年来,周海翔先后参加了中科院人与生物圈对浑善达克沙地、阿拉善盟、五大连池、兴凯湖、卧龙、九寨沟、蛇岛、老铁山、塔里木河流域、西鄂尔多斯等多处的生态科学考察。
用视频记录即逝的环境
在拍摄过程中,周海翔时刻感受着用DV记录更多素材的必要: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珍贵而古老的动植物资源迅速灭绝。
周海翔在不断向社会呼吁帮助的同时,也更努力地用DV和摄影方式将他们尽量记录下来。因此在西鄂尔多斯的环境调查项目中,周海翔拍摄第三纪生物当下的状态;在濒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中,他同样制作了大量视频资料。
“长枪短炮”的妙用
善于运用器材的周海翔,很快发现用照相机拍视频的优势。更多时候,他选择用一台索尼α55搭配长焦镜头,让原本用DV很难拍摄到的鸟类视频内容收录在内。“对我来说,使用照相机拍高清,需要投入的仅仅是一台机身。” 多年摄影的积累,使得周海翔身边“长枪短炮”一应俱全,而照相机的高清画质完全可以为电视台提供鸟类长焦拍摄的漂亮录像画面。
周海翔认为,用“大炮”拍摄高清视频,让动物更加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非常大。以前由于白鹤生活状况非常难拍,人们对它的生活细节并不了解,但现在用“高清长焦视频”却可以细致地跟踪拍摄,将现在这些动物摄食过程中发现食物不充裕的现象记录下来,从而引起人们对动物生态环境的发现和重视。
总结
从单纯摄影到动物拍摄再到环境保护,从照相机拍摄到DV、DC“双枪”记录再到“高清长焦”视频,在周海翔身上,我们既看到科技给摄影人带来的福祉,更看到一位用自己的艺术才华改变着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影像斗士。
打造不一样的婚礼影片
他们是“80后”影像新人类:爱电影,更爱DV;他们对婚庆视频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信奉量身定做,视每一部婚庆影片为作品;拒绝平庸、模仿和跟风的他们坚定地不走寻常路。
他们就是打造不一样的婚礼影像的团队——BOLIN新文化团队。
与众不同的婚礼影像
婚庆摄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是扛着摄像机,从头拍到尾,罕有 “技术含量”的“工种”。但这种看法已经逐渐成为“老皇历”了。
与众不同的视角、独具新意的场景、跳跃性结构才是当下流行的婚庆拍摄方法,年轻一代的“婚礼摄像师”就要让人耳目一新和与众不同,在这些婚庆视频团队中,BOLIN新文化团队就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一个。
每一部都是作品
BOLIN新文化团队由王林和沈博组成。“我们一开始就没把婚庆视频当成‘婚庆视频’来做。”热爱视觉艺术,做原创视频出身的两人坦言,开始对婚庆视频并不在意,他们要制作的只是心目中的“好”视频。
“每个视频都当作品”的态度成就了BOLIN新文化团队与众不同的作品,也让他们每次制作都能创意。从一开始BOLIN新文化团队就拒绝模式化的婚礼拍摄,在业内的婚礼视频大部分注重包装、动感片头、精华花絮片等样式之中,王林和沈博尽量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也让新人们感受更具冲击力的视觉。
老观念要更新
BOLIN新文化团队对婚礼影片提出“要形成整体影片”的概念。
他们认为,新人更看重十分钟左右的婚礼影片是否精彩,这也是考量一个婚礼影像团队能力和创意想法的重要参考。因此BOLIN新文化团队的影片绝对不是婚礼的“流水账”。为了展现整部影片的艺术美感,他们在作品中大量采用纪实性、瞬间性强的镜头,甚至常用跳跃式的剪辑来表现。
与客户“亲密无间”
BOLIN新文化团队婚礼更注重和客户的“亲密感觉”,在创作时不断为新人着想,了解新人的喜好和性格特点,并以此确定影片的呈现风格。
BOLIN新文化团队相信,婚礼摄像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时刻等待那“决定性的瞬间”。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记录着当下正在发生的婚礼,用视觉录制下人生最感人的一刻。
总结
BOLIN新文化团队摄制的“婚礼影片”的影像追求个性、突出自我的拍摄技巧,受到年轻、时尚的新人们追捧,这也说明,当下是一个全新的影像视觉时代,而新人们也注定更注重婚礼影像的制作品质。
综述:
“DV十杰”来自多行业多领域,他们用成就书写了自己的业绩,他们用奋斗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在这个视频影像大普及大发展的时代里,他们的成绩是突出的,是值得效仿的。然而,由于名额有限,今天推介的“DV十杰”只是众多优秀人物的部分代表,还有许多成就卓越的英才活跃在DV拍摄制作的大舞台上。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原来高高在上的视频拍摄制作技术已经走下神坛,成为越来越多DV爱好者操作的工具,自拍、自编、自导的小成本制作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既拍照片也拍DV的流媒体也成为越来越多摄影人的艺术表现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DV的明天更辉煌,DV的时代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