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事实上,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懂得在最佳的时机讲述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懂得把握语言和思维的节奏,使课堂有起伏有变化,使课堂环境意趣盎然,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进行科学细致的备课
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书中的概念、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上,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笔者讲“物质”这个概念时,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反映”不是“已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这样分层理解,学生可以细细地领会,将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牢牢地烙印在脑海中,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因此,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师要客观分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同时明确学生是主体,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平台。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因此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生活体验,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例如,在讲解高一经济常识内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故意提高语调,做神秘状,问道:“世界上第一个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人是谁?这个秘密是什么?”学生听到“第一个”“秘密”的词语,感到很神秘和惊奇,都以迫切的探究目光望着笔者,像等待谜底一样着急。笔者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进行了准确的讲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主动、谦虚、和蔼地走进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牵牛鼻子,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要特别强调针对性:突出偏科生,狠抓优质生。对待偏科生,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触中弄清他们本学科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差、思想不重视还是方法不当,找出原因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讲究方法,掌握分寸,切忌体罚、侮辱学生。最后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从心理和行为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和火候,恰当地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引导,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地讲都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锻炼;教师讲得过多,“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大部分课堂时间就会被教师占用,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与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教师还要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来设置情境还可以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七、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政治课在部分学生的头脑里却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冷漠,学习方法也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致使每次考核成绩总是不令人满意。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好的办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就很难提高他们的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政治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演讲会、辩论赛、演小品、办报纸、听广播、看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比如,引导学生当好课堂主人,他们就能认真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心得,或者用直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使人格塑造变被动为主动。正如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上政治课,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政治课既像一个大舞台,又像一个竞技场,每个同学都能在这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原来我的性格很内向,是政治课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最喜欢政治课中的小品,它幽默、诙谐,培养了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参与意识”……是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人格因素,何乐而不为呢?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向往的心情。”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说教学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讲有关原理时插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笔者认为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这种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会学得那么累。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学生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之,只有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全军.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事实上,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懂得在最佳的时机讲述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懂得把握语言和思维的节奏,使课堂有起伏有变化,使课堂环境意趣盎然,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进行科学细致的备课
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书中的概念、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上,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笔者讲“物质”这个概念时,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反映”不是“已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这样分层理解,学生可以细细地领会,将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牢牢地烙印在脑海中,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因此,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师要客观分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同时明确学生是主体,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平台。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因此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生活体验,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例如,在讲解高一经济常识内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故意提高语调,做神秘状,问道:“世界上第一个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人是谁?这个秘密是什么?”学生听到“第一个”“秘密”的词语,感到很神秘和惊奇,都以迫切的探究目光望着笔者,像等待谜底一样着急。笔者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进行了准确的讲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主动、谦虚、和蔼地走进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牵牛鼻子,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要特别强调针对性:突出偏科生,狠抓优质生。对待偏科生,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触中弄清他们本学科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差、思想不重视还是方法不当,找出原因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讲究方法,掌握分寸,切忌体罚、侮辱学生。最后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从心理和行为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和火候,恰当地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引导,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地讲都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锻炼;教师讲得过多,“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大部分课堂时间就会被教师占用,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与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教师还要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来设置情境还可以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七、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政治课在部分学生的头脑里却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冷漠,学习方法也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致使每次考核成绩总是不令人满意。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好的办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就很难提高他们的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政治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演讲会、辩论赛、演小品、办报纸、听广播、看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比如,引导学生当好课堂主人,他们就能认真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心得,或者用直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使人格塑造变被动为主动。正如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上政治课,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政治课既像一个大舞台,又像一个竞技场,每个同学都能在这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原来我的性格很内向,是政治课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最喜欢政治课中的小品,它幽默、诙谐,培养了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参与意识”……是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人格因素,何乐而不为呢?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向往的心情。”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说教学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讲有关原理时插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笔者认为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这种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会学得那么累。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学生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之,只有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全军.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事实上,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懂得在最佳的时机讲述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懂得把握语言和思维的节奏,使课堂有起伏有变化,使课堂环境意趣盎然,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进行科学细致的备课
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书中的概念、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上,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笔者讲“物质”这个概念时,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反映”不是“已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这样分层理解,学生可以细细地领会,将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牢牢地烙印在脑海中,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因此,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师要客观分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同时明确学生是主体,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平台。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因此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生活体验,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例如,在讲解高一经济常识内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故意提高语调,做神秘状,问道:“世界上第一个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人是谁?这个秘密是什么?”学生听到“第一个”“秘密”的词语,感到很神秘和惊奇,都以迫切的探究目光望着笔者,像等待谜底一样着急。笔者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进行了准确的讲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主动、谦虚、和蔼地走进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牵牛鼻子,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要特别强调针对性:突出偏科生,狠抓优质生。对待偏科生,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触中弄清他们本学科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差、思想不重视还是方法不当,找出原因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讲究方法,掌握分寸,切忌体罚、侮辱学生。最后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从心理和行为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和火候,恰当地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引导,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地讲都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锻炼;教师讲得过多,“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大部分课堂时间就会被教师占用,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与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教师还要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来设置情境还可以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七、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政治课在部分学生的头脑里却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冷漠,学习方法也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致使每次考核成绩总是不令人满意。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好的办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就很难提高他们的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政治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演讲会、辩论赛、演小品、办报纸、听广播、看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比如,引导学生当好课堂主人,他们就能认真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心得,或者用直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使人格塑造变被动为主动。正如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上政治课,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政治课既像一个大舞台,又像一个竞技场,每个同学都能在这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原来我的性格很内向,是政治课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最喜欢政治课中的小品,它幽默、诙谐,培养了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参与意识”……是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人格因素,何乐而不为呢?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向往的心情。”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说教学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讲有关原理时插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笔者认为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这种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会学得那么累。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学生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之,只有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全军.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 一、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管理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事实上,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打瞌睡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懂得在最佳的时机讲述最重要、最难理解的问题,懂得把握语言和思维的节奏,使课堂有起伏有变化,使课堂环境意趣盎然,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进行科学细致的备课
政治课是一门严肃的学科,书中的概念、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灼见。在政治课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上,一定要理清头绪,深入理解,句句吃透,层层分清。如笔者讲“物质”这个概念时,把它划分为以下几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是其他学科对“物质”的解释。(2)“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说明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客观的。(3)“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不等于“已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能反映”不是“已反映”,它只表明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不是意识已反映了物质。(4)“客观实在”,是对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抽象和概括。这样分层理解,学生可以细细地领会,将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牢牢地烙印在脑海中,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更好地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因此,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情,找准教学的起点,“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教师要客观分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同时明确学生是主体,是在不停地变化着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学设计要有弹性,应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发展设计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平台。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情境的本质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因此情境设置应该自然地呈现这种紧密联系,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生活体验,而不能“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例如,在讲解高一经济常识内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故意提高语调,做神秘状,问道:“世界上第一个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的人是谁?这个秘密是什么?”学生听到“第一个”“秘密”的词语,感到很神秘和惊奇,都以迫切的探究目光望着笔者,像等待谜底一样着急。笔者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进行了准确的讲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下架子,主动、谦虚、和蔼地走进学生之中,多了解学生、接触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我们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牵牛鼻子,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也要特别强调针对性:突出偏科生,狠抓优质生。对待偏科生,应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触中弄清他们本学科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差、思想不重视还是方法不当,找出原因后师生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讲究方法,掌握分寸,切忌体罚、侮辱学生。最后能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从心理和行为上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和火候,恰当地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引导,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教师授教之功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蜻蜓点水或浮光掠影地讲都无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锻炼;教师讲得过多,“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就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大部分课堂时间就会被教师占用,会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被动与对教师的依赖,学生就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课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习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设计思路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在每堂课里应形成不同的教法和手段的交替;二是在不同的章节之间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形式,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教师还要多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会使教学效果更好。如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来设置情境还可以引发学生心灵的感知、情感的共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七、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思想政治课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政治课在部分学生的头脑里却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冷漠,学习方法也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致使每次考核成绩总是不令人满意。在教学中,如果不能采取一些好的办法,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就很难提高他们的教学成绩。这就要求政治教师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演讲会、辩论赛、演小品、办报纸、听广播、看录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比如,引导学生当好课堂主人,他们就能认真查阅资料,积极思考问题,相互交流心得,或者用直观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深刻的道理,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也使人格塑造变被动为主动。正如很多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很喜欢上政治课,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政治课既像一个大舞台,又像一个竞技场,每个同学都能在这舞台上表现自己的才华”“原来我的性格很内向,是政治课改变了我的性格”“我最喜欢政治课中的小品,它幽默、诙谐,培养了我们积极的情感和参与意识”……是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人格因素,何乐而不为呢?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们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有向往的心情。”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说教学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如果政治课教学就是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讲有关原理时插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笔者认为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这种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会学得那么累。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学生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总之,只有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为政治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全军.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