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听文化艺术产业与新媒体互动的基本规律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3020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带来了众多新型媒介,新的媒介形式与视听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紧密互动,并有着一定的规律:媒介技术的发展是视听文化艺术繁荣的前提,并制约其发展;视听文化艺术产业对新媒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与新媒体相适应的艺术特征,新媒体的发展要以促进视听内容生产为目标选项。
  【關键词】视听文化艺术;新媒体;互动规律
  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中认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①他看到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媒介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动性,能够引起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同时,媒介的技术革新又因内容而缘起,不为内容发展而进行的技术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无美感可言。
  一、媒介技术的发展是视听文化艺术繁荣的前提
  (一)从媒介发展史看技术革新的意义
  人类社会影像时代的到来可追溯到摄影技术的出现,此后,电影、电视等后继媒介相继出现,则使视频影像的制作方式愈发呈现出机械复制的特点,也为人类开启了一个视觉文化时代,使人类进入了感官多元化世界。②
  在电影方面,摄影技术的改进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要条件。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发明了电影视镜。1895年,世界电影史上公认的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诞生。
  电视方面,1926年,“电视之父”贝尔德则利用前人发明的扫描盘完成了播送和接收电视画面的实验,制造出第一台真正实用的电视传播和接收设备。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的亚历山大宫建成了英国第一座公共电视台,11月2日正式播放电视节目。
  从电影和电视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的传播媒介出现后,人们的娱乐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再只有观看现场表演的一种娱乐方式,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不再受到时空限制。
  (二)新技术手段下视听文化艺术生产更加活跃
  信息时代,不断涌现的新科技带来了众多新型媒介,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了如网络广播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的问世,网络视频也在2005年后开始兴起。③新的媒介形式在对传统媒介形成冲击、给传播格局带来革新的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更多选择。
  首先,将受众从点对面的单向线性模式中解放出来,不仅实现了互动,还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使其甚至可以决定节目走向。
  其次,将受众从固有的收视场所中解放出来,通过公共移动媒体和手机终端,实现随时随地享受视听文化艺术。而且,新的媒介技术通过资料库的形式,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弥补了定时线性播放所造成的收视遗憾。
  受众不仅在获取内容方面享有了自由,更有机会作为传播主体参与到传播活动当中,在视听文化艺术领域发挥创造力。如果没有新的技术手段、新型媒介出现,在传统的线性、单向传播模式下,视听文化艺术的生产不会像现在这样活跃。
  (三)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媒介技术的制约
  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为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飞跃,也带来了更多可能,但媒介技术对内容的发展又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传统媒体时期,电影依靠院线的传播渠道将观众封闭在公共的观影空间里,实现一次性传播,观众一旦买票进入电影院,就会受到制约,完成一次不间断的长时间的观影行为。在这种强制观影的条件下,进入院线的电影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空有炒作而无实质内容,只求把票卖出去,赚取票房。
  同样,传统电视节目也受到电视机这一传播载体的限制。电视摆放在客厅中,收看环境有很大的随意性,观看者可以随意走动,也可以终止节目的收看。同时,线性、单向的传播模式会影响收看氛围,使传播效果受到制约。
  随着时代的进步,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媒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网络建设与维护给视频网站带来了负担,以手机视频为例,由于资费较贵、网速不给力等原因,点开一段视频所使用的流量和对网速的要求远远高于点开一段文字或图片,因此,手机端视频的使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理论上互联网电视让家庭娱乐得以回归客厅,但现实中,我国互联网电视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研究发现,受网络条件和用户自身使用习惯的影响,互联网电视的开机激活率仅在10%-20%。从这个意义来讲,目前消费者对互联网电视的购买,更多的只是买了一个电视机终端,其功能还没有得到完全开发。
  二、视听文化艺术对新媒体有着极大吸引力
  (一)视听文化艺术是更适合新媒体表现的内容
  一方面,作为视听文化艺术的代表,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都是通过画面和声音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产生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二者合一的银幕、荧屏形象,从而达到叙述、抒情的目的。与艰深的文字或严肃的新闻相比,影视艺术更加直观、形象、浅显、轻松,追求一种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
  另一方面,新媒体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以传者为中心,单向线性、定量生产的传播模式,模糊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能够有效整合视听信息,使传、受双方的交流实现了互动化,因此其内容生产更关注受众的喜好和个性需求,呈现出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特征,更趋娱乐化、流行化、趣味性和时尚性,强调通过感官体验和视觉冲击,来满足受众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目的,而不是进行深度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新的媒介技术的发展方向一致。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需要贴近自身生活的影像
  影视艺术以其逼真地反映生活见长,并依靠逼真的生活影像吸引受众。直观的逼真性与艺术的假定性的统一,是影视文化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在受众能够决定自己观看内容的新媒介环境下,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更愿意表现自我,也有了更多展示渠道,因此贴近受众生活的视听影像必然成为媒体选择的重点。   (三)视听文化艺术有助于新媒体实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电影电视都是综合艺术,其综合性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二是多种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包括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三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综合。就第一点来说,视听文化艺术对新媒体的贡献在于既能帮其实现内容上的藝术性,又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而第二点则能够满足大众文化时代对“快餐文化”的消费需求。
  (四)视听文化艺术成为新媒体受众的首选内容
  受众在视听新媒体上关注的内容与在传统媒体上关注的内容不完全相同,新闻类严肃内容退居二线,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文化艺术内容成为首选,这进一步说明了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对视听新媒体的吸引力。
  三、视听文化艺术发展呈现与新媒体相适应的艺术特征
  媒介的发展不但影响到人们的传播经验及社会构成,而且伴随媒介发展起来的文化艺术也将在其影响下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艺术特征。
  新的媒介环境下,视听新媒体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媒介特征,因此依靠其发展起来的视听文化艺术也必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艺术特征。
  (一)内容生产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作为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大众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具有无深度、模式化、易复制等特点,因此,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更趋于娱乐化、流行化、趣味性和时尚性。
  同时,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参与的广泛性,普通百姓得以从受众的位置成为新媒体特有的制作主体——草根。他们借助DV、单反相机等拍摄制作自己的作品,并在开放的媒介平台进行自由发布。由于草根群体身份、水平千差万别,他们所生产的内容也千姿百态。一方面,很多作品具备了草根时期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成为网络流行文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比如早期的筷子兄弟,后来的papi酱,近期的短视频红人李雪琴、辣目洋子等的作品。这些蕴含着来自民间智慧和创造力的优秀草根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成为人们闲暇生活和自我愉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深刻影响到大众文化艺术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恶搞等内容生产模式又呈现出世俗化、恶俗化、叛逆性和戏谑性等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特征。有的甚至将草根文化的通俗性理解为庸俗性,只是一味地恶搞,没有任何内涵和原创性,这样的作品经不起时间检验,毫无生命力可言。因此,随着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深入,草根群体的内容生产也必然要往规范化、精良化的道路发展。那些只能满足短暂感官消遣的恶搞作品将逐渐被具有原创性和艺术价值、制作精良的短视频所代替,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也将成为一个真正展现才华的舞台。
  (二)视听文化艺术的发展打上新媒体的烙印
  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都创造了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各种感知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全无情的。也就是说,任何内容生产都会深刻地打上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技术环境的烙印。
  传统媒体时期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都有一定的容量,结构完整,叙事规模相对宏大,并且传播线性化,生产定量化。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内容生产则适应了更加自由的媒介环境,倾向于短平快和规模化。以抖音为代表的音乐社交短视频,更诠释了文化艺术与新媒介环境的完美结合。
  四、新媒体发展要以促进视听内容创新发展为目标
  新的媒介环境下,良性的媒介格局不是不同媒介之间的你死我活,而是形成竞合关系,各自占据各自的生态位,因此新媒体的发展要组织更适合于自身媒介特征的内容生产,视听内容的创新便成为其追求的目标。
  一个是载体,一个是内容,载体服务于内容,而载体的技术革新更要以表现内容为目标。但在我国,载体飞速发展,而内容环节却明显滞后。一方面,传统的电影、电视剧、动漫节目、综艺节目、体育比赛视频依然占据了很大比例。不论广播电视网络、IPTV、互联网电视,还是手机电视,仍有大量传统媒体产品的二次传播或者简单改造。整体来看,视听新媒体仍缺乏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内容,核心竞争力不足。另一方面,网民自发制作的短片,原创力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视听新媒体的产业链与传统媒体相似,都是围绕“内容—集成—发布分销—终端—消费”来展开,想要拉动整个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不断优化升级,首先就要壮大处于链条重要位置的内容需求与服务。美国、日本和韩国是影视比较发达的国家,美国有好莱坞、迪士尼,日本有动漫,韩国也凭借韩剧后来居上,它们都有强大的内容支撑,因此在传媒技术发展迅猛的当下,能够凭借内容优势占据国际视听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位置。
  总的来说,新的媒介环境下,新媒体改变了传统视听媒介的传播理念,提高了受众地位,改变了节目生产的制作流程,将各种视听文化创意与最新的数字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在节目制作、存储、发布、传送、消费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地体现了高科技的魅力。而传统媒体也积极地借鉴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努力突破传播时空的局限性,寻求新的发展。
  注释: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页。
  ②王长潇、任媛媛、卢秋竹:《移动网络视频的时空观及其影响下的人际关系》,《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第5期。
  ③廖祥忠:《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作者周莹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烨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从紧扣主题主线全景式持续报道、举全台之力唱响建党百年主旋律和融媒矩阵传播网络活动传新声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媒体宣传报道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教育电视;宣传报道;创新策略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的部署要求,中国教育电视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
小学的学习阶段是人生教育生涯的启蒙时期,在进行小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的能力水平,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相对比较简单,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中国古典诗文词章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情思,也承传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学生在写作中化诗入文,努力挖掘古典文化的巨大张力,可以使作文文采斐然,意蕴丰富,情感饱满,思想深刻。这样
在小学阶段,做好德育工作是素质课改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要求,班主任需要将立德树人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下去,在此基础上就具体的德育工作目标进行明确,规范开展相关德育工作,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殊性及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采用分段训练教学模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直播带货从电视购物到直播电商的发展链条,包括电视购物的起源及电视购物时代的盛景,电视购物至直播电商的革命性变化,直播电商腾飞的背景、主要优势和运行模式,对直播带货在未来发展中融合传统电视购物的特点、整合两种模式的媒体资源以完善自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电视购物;直播电商;直播带货;媒体整合  近年来,直播电商呈现出井喷态势,除网红、明星之外,主流媒体也将镜
本文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结合国内外VR新闻的最新发展实践,分析了5G时代VR新闻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尝试对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摘 要] 在康复专业本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培养高素质康复医疗人才的重要方面。基于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康复医学高等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协同、社区康复建设三个方面,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康复医学;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课题项目] 2017年度四川大学
本文认为,全媒体时代,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品质,以可视化和艺术化的全媒体产品作为主要形式,运用互动式和场景式传播的多维表达,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播效率,助力
本文认为,随着新媒体环境下真人表情包大量涌现并持续流行,网民对于生产和传播真人表情包的热情有增无减,理解该现象需要技术、资本、文化等多维视角的观照.首先,网络技术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