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话题,已经提到了应有的高度。
然而现实却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我们为此努力了很长时间,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管他们成绩不错,但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不会创新,没有学习的后劲儿。
审视课改以来的课堂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课堂是变得更精致、更细腻、更流畅了。但这些变化,只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是有帮助的,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却收效甚微。因为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核心概念不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教什么,更涉及到怎么教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是盯着“知识”在设计教学,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需要依据人的发展来重新建构我们的课堂的。只有考虑到人的发展,教学才会涌动着生成,充满了创造。
2010年起,仲广群带领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六年的努力实践,摸索出的“助学法”已显现成效。目前,该研究已有国内二十几个省市的100所签约实验学校,实验教师逾万名。
所谓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作为理念,它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作为方式,它强调三助,即自助、互助、师助。“助学法”的实施给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带来了改变。一是学生“进”了,二是教师“退”了,三是教学“美”了,课堂呈现一种删繁就简的教学风貌。这种充满了生长力量的课堂,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课堂吗?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课堂,就必须承认,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帮助、促进、催生而不是替代。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只有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索,善交流,善反思,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创新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本期话题从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助学单的研制与开发、助学法的评价新视界以及助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飨读者。
然而现实却往往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我们为此努力了很长时间,但很多学生还是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管他们成绩不错,但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不会创新,没有学习的后劲儿。
审视课改以来的课堂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课堂是变得更精致、更细腻、更流畅了。但这些变化,只对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是有帮助的,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却收效甚微。因为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等核心概念不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教什么,更涉及到怎么教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是盯着“知识”在设计教学,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需要依据人的发展来重新建构我们的课堂的。只有考虑到人的发展,教学才会涌动着生成,充满了创造。
2010年起,仲广群带领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六年的努力实践,摸索出的“助学法”已显现成效。目前,该研究已有国内二十几个省市的100所签约实验学校,实验教师逾万名。
所谓助学课堂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作为理念,它意在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的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作为方式,它强调三助,即自助、互助、师助。“助学法”的实施给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带来了改变。一是学生“进”了,二是教师“退”了,三是教学“美”了,课堂呈现一种删繁就简的教学风貌。这种充满了生长力量的课堂,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课堂吗?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来设计课堂,就必须承认,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帮助、促进、催生而不是替代。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只有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索,善交流,善反思,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创新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本期话题从助学法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助学单的研制与开发、助学法的评价新视界以及助学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