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市值也要看形势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喧嚣不断,小市值公司集体爆发,并购一起接着一接。传统的投资医药板块的方式似乎不再有效,一线白马被抛弃,买入并持有股份的方式难以跑赢医药指数。“看估值不如看市值,看基本面不如看 K 线”的话语时而回响于耳边。
  2015 年,行业仍处于变革期,政策层出不穷且变数极大。哪些公司更能让投资者踏踏实实的赚钱,是目前最现实的问题。
  传统投资方式被颠覆
  医药板块 2014 年的投资似乎看市值就够了。
  5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的医药股平均涨幅 60.25%,50亿~100 亿元市值的平均涨幅 27.74%,100亿~200 亿元市值的平均涨幅 18.54%,200 亿元市值以上的平均涨幅 0.87%。
  如果看估值,会发现估值 20倍以下的公司,平均涨幅仅为 16.04%,远不如高估值的公司,PE100倍以上的公司甚至成了涨幅最高的公司。
  无疑,在 2014 年,传统的投资医药板块的方式已经被颠覆。展望未来,如何投资医药股,坚守价值还是追求颠覆是最现实的问题。
  宏观来看,2012 年以来,医药产业已经逐步进入一个“新常态”,增速处于平稳阶段。S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15 年医药工业销售增长12%~13%,利润增长 11%~12%, 医药上市公司的整体利润增速有可能达到15%以上。且利润增长超过30%的企业2013年后比重开始回升。如果考虑收购的因素,增速还有可能加快。但不可否认的是,医药行业的增速已经下了一个台阶,整体表现为平稳增长态势。
  但行业的平稳并不能掩盖医药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药品研发环节—CRO和CMO公司兴起,新药审批加快。国家政策对创新药扶持力度加大,企业创新的动力大大加强。


  药品生产环节—制剂出口,批文转移。制剂出口已经破冰,国内对于制剂出口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企业将从中受益;同时国内生产批文的转移在逐步加快,有利于国内药品批文资源的重构,使现存的药品批文充分发挥作用。
  药价环节—价格形成机制重构。发改委正在从药品定价影响中淡出,医保、医疗机构对药价的影响将逐步体现,药品价格的形成中市场化因素将会更大。
  药品招标环节—再不招真不行了。以前连续几年市场都预期未来一年是招标大年,2015年一定会实现,因为再不招谁都看不下去了。
  医药分销环节—第三方物流兴起,GPO模式萌芽。医药流通经过几年的整合,大企业规模优势显现,未来新的模式将加快这个领域变革。
  药品零售环节—互联网药店兴起。牌照的放开将加快网上药店发展,政策上还有障碍,但趋势已经形成。
  公立医院改革—民营医院、第三方体检、药房剥离、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公立医院改革是 2015 年医改政策的核心,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机会。
  在这些变化之中,可以看到未来医药行业趋势是稳定成长与剧烈变革,内生成长与外延并购,仿制药为主与创新药突破等共同存在。虽然医药行业整体成长性的放缓使得大家的关注点投向了外延并购,但不可否认的是,内生性成长仍然是核心动力,市场上仍然有一些公司依托持续成长支撑市值的上升。




  最典型的莫过于2008年上市的恩华药业,其当时市值不足20亿元,上市之后每年的利润增速均在30%左右。到2014年11月市值已经稳定在100亿元以上。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外延收购来增厚利润,完全是依靠内生性的成长。
  定价市场化 招标变大年
  在发改委价格司人员出现巨大变动之后,药品价格市场化的趋势悄然加快,2014年1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药价放开的议题。在最近的广东药品招标方案中,也可以看出,发改委正在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退出,而卫计委和医保的介入迹象明显。
  推测未来药品价格的形成将有以下变化:首先,长期由发改委和地方物价系统把控的药品最高零售价将放开;另外,药品竞价过程中医保和医疗机构的参与度将提高。在 2014年10 月 27 日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上传出,药品价格将全面放开。之后市场也出现过争论,目前药价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还无法准确预测,但其方向已经逐步明确。
  如果药价放开,原有的“成本加成方法”主导的最高零售价价格体系将被打破,新的价格体系将类似于德国等国家的参考定价体系,即给定相应给付标准,超过部分自付。这至少带来三类影响:
  首先,原先实行了分层招标比如单独定价等品种不再有特权,需要通过自身的营销方式变革获得市场;其次,国产优质仿制药将面临更大的机遇;第三,二次议价不可避免,或有可能加速GPO、PBM 等模式在中国的发展。
  若是联想到2015年1月网售处方药政策的出台,互联网冲击下可能诞生更多新商业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受益的产品有三类:血制品、精神和麻醉药品、专利药及部分中药独家品种。
  药品市场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政策动向是招标。虽然这几年一直在说未来一年是招标大年,但 2015 年确确实实应该是个招标大年。
  首先,近5年药品招标明显放缓,且药品招标的规则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各省政府在重新制定招标规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随着大部分省份基药招标规则的落定,接下来就是开展工作了。其次,目前很多省份招标进展严重滞后,部分省份执行的还是 2010 年前后的招标结果,企业的反对意见很大,卫计委面临的压力也比较大,前期也传出了卫计委要求 2015 年 6 月之前完成招标的说法,未来药品招标加快是可以预期的。   新商业模式兴起与机会
  2013 年 10 月 14 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迄今为止已经一年有余,经历了早期的躁动后,随着后期政策不断推进,产业界开始理智前行。
  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将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民营医院发展的障碍被一步步打开,移动医疗的兴起也为医疗服务相关产业提供了很多新的元素,围绕医疗服务将产生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也蕴藏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首先是一、二级医院和体检业务的发展对第三方检验的需求加大,独立实验室业务发展空间大;第二是移动医疗在整合医疗资源方面有独特的效应,未来从流量向服务的转变将改变移动医疗在医疗产业链中的地位,使其具有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第三,医疗器械及相关产业在新技术引进方面具有优势,在肿瘤治疗、肝病诊断、细胞治疗等领域具有跟公立医院的合作空间和基础;第四,在互联网药店牌照放开的大背景下,医院处方流出的呼声大幅提高,未来存在巨大的变革空间;第五,医院建设和器械采购的外包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存在和其他产业融合的机会;第六,血液透析供给与需求失衡,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2014 年医院类上市公司的发展跌宕起伏,上半年火热,下半年降温。拥有医院业务的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点各不相同。
  以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为代表的专科连锁机构,给市场的印象是稳定成长,但在商业模式有所改变的前提下,其增长可能超过预期。比如爱尔眼科率先推出合伙人制度,通策在外延并购方面的规划等,都有可能增加其公司的业绩弹性。


  以复星医药、恒康医疗为代表的收购兼并扩张的发展模式,其热情被2014年初并购热潮后医院收购价格的陡然上涨所打压,但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沉寂之后,或许外延并购会有超预期之处。
  还有一类公司有着良好的医院资源,但在外延并购中受各种条件制约,始终处于谨慎状态。这类公司或许在时机成熟之时会爆发。开元投资和金陵药业是此类公司的代表。
  在医药流通领域,网上药店将改变医药流通业的竞争格局。一段时间以来,药品零售业发展停滞不前,连锁化程度不够高。但未来随着互联网药店牌照的放开将促使这一领域快速发展,同时如果配之以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售业很有可能在网上药店的带动下加速增长。
  2014 年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年,每个医疗器械公司都在并购,相关公司也都有不错的表现。展望 2015 年,可以预见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整合仍将持续。同时,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正在进行有效、迅速的大融合。原来只做器械的乐普医疗通过一系列的并购正在逐步打通医疗器械、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产业链;三诺生物 2013年推出手机血糖仪,2014 年收购了糖尿病专科医院,希望借助移动医疗的手段扩展医疗服务的外延。
  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医院买国产设备的政策一直都有,但是大部分地方执行得不好,未来会有更多相关引导政策落地。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各种试点,比如2014年6月份发布的《江苏省卫计委关于大型医用设备需购置国产产品的通知》中明确引导采购国产设备。
  移动医疗将实现从“流量”到“服务”的转变。前期大家都在致力于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但实际上流量如果不跟后端的服务结合起来,最终很难转化为收入和利润。移动医疗公司认识到这一点,也已经开始致力于把流量转化为服务,最终成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源。目前来看,除了前面论述医疗信息化、网上药店在逐步落地之外,基于移动医疗的移动挂号,移动医生等也都在寻求落地的方式,相信 2015 年将讲出个好故事。
  整体来看,2015年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制药的政策环境偏暖;而化药制剂、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内部分化的情况将较为明显,其中的创新药和高壁垒仿制药将面临较好机遇;中药材领域目前未出现明确拐点,还需要观察。
  建议2015年重点投资市值在 100亿元左右,未来有可能成长为 300亿元市值以上的公司,他们是能够带来最大投资回报的公司。
其他文献
制药行业长期以来对开发罕见病药物兴味索然,认为这类高度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并不值得投资。转折始于1983年,当年美国通过了孤儿药法案,1997年和1999年,全球另外两个重要的市场日本和欧盟也先后引入了类似的立法。这项立法为开发孤儿药提供了一些新的激励措施,包括减免临床研究成本的税收、延长市场独占期、提供研发资金、更容易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等。制药行业因此逐渐认识到孤儿药的收入潜力。目前,开发孤儿药已经
期刊
于我,最近几个月是惶恐不安的。  杂志的定位注定了它的高要求,而我对整个医药行业还未有足够深入的了解,暂时无法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看待一个新闻事件,无法精准地从宏观上、微观上去分辨是非。开始接触选题的时候,总是千头万绪,总想从中理出一个逻辑,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这个过程何其不易。  尤其是深入到某个具体领域的时候,往往需要翻阅大量的新闻资料,甚至学术文献,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采访,一个没
期刊
近年来,生物技术药占全球医药市场的比重正在逐步提高。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信息,生物技术药从2006年的14%上升到2014年的23%,预期2020年全球畅销的100强的药物中生物技术药将达到52%。全球医药市场正在上演由小分子向生物药的“戏剧性”转变。生物技术药物多以病因为靶点,对多种严重及慢性疾病的治疗显示出卓越的临床优势,随着一批生物制品专利在未来5年内密集到期,生物类似药市场将迎来历史机
期刊
2014年冬至这天,在朋友圈被吃饺子的热情刷屏的时候,我悲催的在家里盖着被子捂汗降温。一半迷糊一半清醒的状态下,过电影般,我回溯了过去一年做的采访,有两个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东药集团董事长魏海军,另外一个是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  他们两个人自身,还有所在的公司,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采访魏海军是在2014年初春,是他接任东药集团董事长后首次接受媒体深度专访。在紧挨着他办公室的偌大会客厅,他边
期刊
忘了是哪部电影的镜头,一个人的剪影出现在一个巨大山洞的前面,山洞很深,旁边是树和落叶。黑暗死守着洞口,只在尽头露出一个发亮的圆点。那是山洞的另一边。那人背对镜头,面向洞中望去。  想来为何这个镜头在脑海里留下如此深的印象,我以为也许是因为感受到了画面之外导演想传递的同理心。漫漫人生,我们和眼前突然发现的山洞相遇。我们走过很多路途,看过很多风景,见过很多人物,但在与山洞相遇的那一刻,一切被抛在脑后,
期刊
肿瘤治疗领域产品众多,疗效突破  →热门药物:16个  →参与企业:12 个  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成为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下一座金矿。美国著名医疗投资银行Leerink Partners预计,到2025年,肿瘤免疫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该领域出现PD-1和PD-L1这两个明星靶点,研究者指出,PD-1和PD-L1能够引导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去消灭癌细胞,因此,它们成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的企业深挖这座金矿
期刊
曾有那么一个夜晚,我彻夜未眠,一直听任两种情绪轮番轰炸我疲劳的大脑,一种是失去的遗憾,一种是面对新挑战的焦虑,辗转反侧直待天光透过窗帘投在墙上。  那段时间,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未曾预料的转型,从健康科普记者转型到医药产业记者。工作的内容不再是解析某个健康相关的知识,介绍前沿的观念与科技,转而到了产业的分析。每操作一个选题,需要更多的关联知识,追溯更多的“前因”,分析更多的“后果”,对每个事件产生
期刊
裹挟在研发实力无比强大的欧美制药巨擘中间,位列世界制药企业榜十名开外的日本企业往往较少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然而其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制药强国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完成这一切,日本只花了不到50年的时间。追溯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不难发现,从“注重研发”到“积极走出去”,很多变革节点与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颇多相似之处,从这个层面上说,日本医药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与日本一水之隔
期刊
“面对时间,现阶段的人类除了俯首称臣,别无他法”。电影《少年时代》的这句台词道出了我们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过去一年都有所收获,赢得成功或者从失败中获得经验,而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再次驰骋生活的资本。  作为一名医药行业的记者,我的任务就是记录医药产业所发生的真实事情,但在寻找真相时总有些力有不逮。因为我们是第三方,没有参与到医药事件当中,所以一直以为从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或者从当事人
期刊
诞生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向世界级企业迈进,立足于中国动力的全球资产管理集团。这是步长、扬子江、复星的掌门人在主政企业20年后给自己的重新许诺。  中国民营医药企业开始有自己的历史了。激荡20年,步长所向披靡,2012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正式进入中国药企100亿俱乐部。复星管理着1500亿资产。扬子江2012年完成销售335亿元,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制药王者。  与此同时,我们对本刊的封面企业初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