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导向,具体到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契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教学法结合起来,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行动导向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难学难教的一门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因为有职业行为能力的需求而渴望学好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的情况,他们习惯性地用应试的态度来逃避。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心理的矛盾,久而久之,学生想学好这门课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对一些教育理论的思考,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导向,具体到机械制图教学来说,应该契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教学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达成教学任务为根本目标,通过“边制边学、边学边思、边学边识、边识边学”这种方式来加强对学生机械制图学习的导向。因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薄弱,基础不好的显示特点,所以应根据人的认知规律把所用与所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导向所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合理地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认知难度,把认识科学、记忆规律和高质量的练习项目结合起来,形成对机械制图学习的全程导向。笔者教学实验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导向的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佳,具体如下:
首先,对學生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发的导向是“制图”。为了减少中职生层次不同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一阶段,应利用好学生当前具备的制图或绘图的现有能力来组织教学,以绘图为中心展开教学互动。教师可从基本的图形,如“线段的等分,任意等分”,来入手,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对各种几何图形的感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一旦建立,那么学生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就会大量投入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地建立起来。我建议这个阶段教师应多做演示,而不宜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因为教师亲身演示更能加强学生对制图的直观感受,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会和学生之间树立无形壁垒。
然后,对学生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发的导向是“识图”。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制图的基本功,这个时候应该注意把新知识的讲授向识读零件和装配图进行导向,做好学生的记忆连接。对于机械制图的初学者来说,零件图和装配图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个阶段应当做再学习和应用的过程来进行导向。这个阶段由于识记任务比较大,所以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会更有效。下面举例说明“向视图和基本视图”的讲授。
多媒体教学应以导学为主体,以装配图和零件建立记忆连接导向为辅助,过程可以参考如下:(1)以具体实物的空间构造来讲解基本投影面的概念;(2)演示空间视点转换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观察者,物体和投影的关系和视图的生成,如图2(AutoCAD实体模型);(3)讲解和演示基本视图的参数配置。如图1(AutoCAD平面图形);(4)给学生呈现出视图配置灵活性的方法,可以对图1进行位置转换来进行说明;(5)讲解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镜像关系,这个阶段应多布置联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6)以“蜗杆减速器箱体零件图”来演示向视图在零件图中的应用,再以“虎钳装配图”来演示向视图在装配图中的应用;
最后,测绘,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不适应机械制图教学日益重实践,重应用的变化,所以需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检验学习的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测验可采用制图大作业的形式为学生的结业成绩。比如,可以给出一个较复杂的工件或简单的机械机构(如千斤顶),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测绘并形成规格化的图纸。通过测绘的方式来考核,不但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这是工科测验的发展趋势。
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来说应该贯通各个教学阶段的重要的一点是:以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和读图习惯的养成为导向。这是一种工程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教师应从细节入手,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是将来的一线技工,因此能按照要求加工出合格产品是基本的工作职责,教师在授课时候应培养学生边读图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技术工人。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课,是从业入门的需要,是机械工程的“语言”,与实际的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边制边学、边学边思、边学边识、边识边学”这种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导向性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对话与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达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胡宜鸣, 孟淑华, 王丹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图学学报, 2003
[2]林群. 浅议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2, (24)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行动导向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难学难教的一门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因为有职业行为能力的需求而渴望学好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的情况,他们习惯性地用应试的态度来逃避。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心理的矛盾,久而久之,学生想学好这门课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对一些教育理论的思考,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就是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导向,具体到机械制图教学来说,应该契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教学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寓学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达成教学任务为根本目标,通过“边制边学、边学边思、边学边识、边识边学”这种方式来加强对学生机械制图学习的导向。因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薄弱,基础不好的显示特点,所以应根据人的认知规律把所用与所学紧密结合起来,把所学导向所用,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要合理地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认知难度,把认识科学、记忆规律和高质量的练习项目结合起来,形成对机械制图学习的全程导向。笔者教学实验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法导向的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佳,具体如下:
首先,对學生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发的导向是“制图”。为了减少中职生层次不同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一阶段,应利用好学生当前具备的制图或绘图的现有能力来组织教学,以绘图为中心展开教学互动。教师可从基本的图形,如“线段的等分,任意等分”,来入手,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对各种几何图形的感觉。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一旦建立,那么学生的精力和情感投入就会大量投入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不断地建立起来。我建议这个阶段教师应多做演示,而不宜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因为教师亲身演示更能加强学生对制图的直观感受,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会和学生之间树立无形壁垒。
然后,对学生进行行动导向教学发的导向是“识图”。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制图的基本功,这个时候应该注意把新知识的讲授向识读零件和装配图进行导向,做好学生的记忆连接。对于机械制图的初学者来说,零件图和装配图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这个阶段应当做再学习和应用的过程来进行导向。这个阶段由于识记任务比较大,所以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会更有效。下面举例说明“向视图和基本视图”的讲授。
多媒体教学应以导学为主体,以装配图和零件建立记忆连接导向为辅助,过程可以参考如下:(1)以具体实物的空间构造来讲解基本投影面的概念;(2)演示空间视点转换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观察者,物体和投影的关系和视图的生成,如图2(AutoCAD实体模型);(3)讲解和演示基本视图的参数配置。如图1(AutoCAD平面图形);(4)给学生呈现出视图配置灵活性的方法,可以对图1进行位置转换来进行说明;(5)讲解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的概念和他们之间的镜像关系,这个阶段应多布置联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6)以“蜗杆减速器箱体零件图”来演示向视图在零件图中的应用,再以“虎钳装配图”来演示向视图在装配图中的应用;
最后,测绘,以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不适应机械制图教学日益重实践,重应用的变化,所以需要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检验学习的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测验可采用制图大作业的形式为学生的结业成绩。比如,可以给出一个较复杂的工件或简单的机械机构(如千斤顶),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测绘并形成规格化的图纸。通过测绘的方式来考核,不但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的协作配合能力,这是工科测验的发展趋势。
对于机械制图这门课来说应该贯通各个教学阶段的重要的一点是:以学生良好的绘图习惯和读图习惯的养成为导向。这是一种工程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教师应从细节入手,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是将来的一线技工,因此能按照要求加工出合格产品是基本的工作职责,教师在授课时候应培养学生边读图边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成为高质量的技术工人。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课,是从业入门的需要,是机械工程的“语言”,与实际的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边制边学、边学边思、边学边识、边识边学”这种基于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导向性教学,有效地实现了对话与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达到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胡宜鸣, 孟淑华, 王丹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图学学报, 2003
[2]林群. 浅议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