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在东北、蒙古、西北、西南等地的山川隘口派驻官兵,担负侦察嘹望、管理游牧、监督贸易、稽查逃人、防止侵略的“更番守望之所,日台,国语谓之喀伦,亦作卡伦,又有称卡路、喀龙者,皆翻译对音之转也”,“若边裔,若禁地,则卡伦守之,于要隘处设官兵嘹望,日卡伦”,“卡伦之设,所以慎固边疆”。中国史学界历来认为,有清一代,乌里雅苏台(外蒙古)的科布多地区共设卡伦23座。此说并不准确,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科布多西路又增设了哈喇塔尔巴哈台卡伦。清代史籍对其设置时间、驻地、驻兵数额、管辖、卡伦性质和挪移改设等问题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