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维修电工方向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维修电工考工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专业及课程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进行课程领域开发的研究,开发符合“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要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维修电工方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使学生获得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为后续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标准;维修电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已成为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将“工作过程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整合为一个整体,将职业资格研究(包括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维修电工的考证及学习是重要项目之一,该专业的核心能力对应的职业是维修电工。因此,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为标准、以高职人才培养为目标,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合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载体,重建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以解决专业教学与“维修电工”考证相互脱节的问题。
  一、确立专业及其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企业调研,维修电工在不同工业部门如机械与设备制造、汽车与配件工业、电子工业,从事自动化生产。除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外,这些设备的维护成为其专业工作的重点。此外,维修电工参加生产设备的建造和改造,进行电子维修,在车间维修并制造电子、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组件和仪器。符合专业要求的工具、测量仪器和测试材料、旨在有效完成任务的工作和工作岗位设计以及与同事进行符合专业要求的交流,都属于维修电工的任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不同要求以及由此引起的对职业行动的要求。维修电工能对任务进行整体性观察并在完整性的工作过程背景下对其进行组织,也就是说,借助其企业关联知识关注过程的衔接并与其他部门(机械保养、物流、制造计划等)合作。
  二、提取、划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以电气设备的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及营销服务等职业岗位为导向,重点突出技能培养,根据职业能力要求提炼难度1-4级的典型工作任务。
  (一)职业定向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1)
  工厂车间照明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普通机床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电机的安装与维修、小型电子设备的调整与改装、工厂供电系统的计划与实施、做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计划与实施、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的构建与维护。
  (二)系统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2)
  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设备运行的检测与控制、电气设备控制的安装于调试、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三)蕴含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3)
  电气设备的调整与改装、数控设备的维护。
  (四)无法预测的工作任务(学习难度范围4)
  生产设备的调整及生产质量保障。
  三、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维修电工方向教学计划
  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支撑课程,形成了12门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课程编号 学习领域课程 基准学时
   小计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电工基本技能 2周 2周
  2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 4周 4周
  3 电子技术应用实训 4周 4周
  4 电气绘图技术实训 8周 8周
  5 PLC应用技术 5周 5周
  6 组态控制技术 2周 2周
  7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4周 4周
  8 交直流调速系统与应用 3周 3周
  9 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 3周 3周
  10 单片机应用技术 4周 4周
  11 自动化课程综合实训 5周 5周
  12 自动化课程设计 2周 2周
   合计学时 1196 468 286 442
  四、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计划(举例)
  以《自动化课程综合实训》学习领域课程为例,建立讲授单元和行动单元学习任务和内容。讲授单元主要对PLC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PLC的编程软件及编号范围;基本逻辑指令表示方法及其应用方法;掌握梯形图的绘制原则及PLC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对典型生产线工业控制对象进行系统的意见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安装调试设计,共计150课时。
  行动单元中建立五个子学习领域课程:
  1、控制方案的初步设计(学时:12),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对现有自动化生产线及需改造的生产线进行调查,并据此形成初步控制方案,讨论并完善,最后提交具体可操作性的控制方案。
  2、交流电机的PLC变频控制(学时:48),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对交流电机的控制所需器件进行选型,了解并掌握器件使用完成交流电机的PLC变频控制子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3、物料分控系统的PLC控制(学时:24),根据控制方案要求对物料分控所需器件进行选型,了解并掌握器件的使用方法,完成物料分控子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4、机械手的PLC控制(学时:30),根据控制方案要求,了解并掌握机械手的使用方法,完成机械手控制子系统,并进行测试与调试,最后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5、系统综合计划与调试(学时:36),根据控制方案要求,对全系统进行联合调试,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问题,完成全系统了,并提交相关技术文档。
  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融合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习领域进行课程开发中,解构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体系架构课程,重构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体系架构课程,凝练工作过程要素,在现实的职业资格基础上,培养学生普适的职业资格,为未来的职业资格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通过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研究,可有效的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课程最大的作用;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为相关专业的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思路,使之更加适应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平均,王伟,韩宝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以高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5):49-51.
  [2]刘勇,段保才.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11(6):85-89.
  [3]赵玉霞.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137-139.
  
  
  项目来源:2012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改革课题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北京建筑大学校设科研基金人文社科项目(331613034)  摘要:我国高校在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室建设工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高校日常教学工具,学校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依赖程度逐步提高。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本文即探讨多媒体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校5年以来《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精心取舍内容,优化教学过程;优化实训项目,加强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开发和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形式;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新的评价体系等观点。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0    仪器分析是用精密仪器测量表征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
目的:为了提高纯镁的耐腐蚀性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对纯镁超声微弧氧化处理后,以植酸为偶联剂载丹参素钠。  方法:选择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实验A组纯镁超声微弧氧化,B组纯镁超
【摘要】柔性制造系统(FMS)是当前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高新技术之一。柔性制造控制技术的人才培养需要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和较长的培训周期。本论文结合MET-3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的硬件平台,研究基于FMS教学实训仿真软件的系统结构和设计方案,应用三维CAD软件建模,采用模拟机械拆装和电气控制技术的仿真实训环境。构建了一个集教学、实训于一体,实现教材、教师、设备三位一体的自动化技术仿真教学软件。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角度,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以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进行新的富有意义的探索,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能力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本文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3-14年教研教改立项课题“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
目的: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telopeptidesoftypeⅠcollagen,CTX)是Ⅰ型胶原的代谢产物,也是反映骨吸收的指标。它广泛存在于牙周组织的牙骨质、牙周膜及牙槽骨中。
学位
【摘要】本着“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为目标,深圳市育新学校烹饪专业与食堂、深圳市观澜湖酒店共建校企合作关系,探索三年“0.5+0.5”工学交替模式,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组织专业教学及技能训练,拓展了职业教育实习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烹饪专业;工学交替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1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