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h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基础,教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中如何樹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品德与社会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教师要重视学生教学的生活化。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教学生活情境的创设、生活现象的捕捉以及让学生走进生活去进行实践,并通过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的实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而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加深对人与物及社会的正确认识。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情感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除了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充满互动的学习环境外,还应当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进而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付诸行动。因此,教师需要在正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把课堂教学与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背景相结合,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例如,在教学《拉拉手,交朋友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我通过生活情境的营造来进一步消除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使其与新同学建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动画片:一群小朋友第一天来到学校,他们分别做了自我介绍并且通过拍拍手、拉拉钩成了新朋友。然后,我趁机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 ,成为新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认识一下吧!”通过这种生活情境的营造,能够消除学生胆怯、不敢与人交流的心理,再通过接下来的“画一画、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更使他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这种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从而加强了与外界的进一步交流。
  捕捉生活现象感悟道理
  除了生活情境的创设,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教师还应当注重生活现象的捕捉。通过关注学生周边发生的生活事例,让他们进行谈论分析,进而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激发学生的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强烈欲望。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自身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进而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灵体会,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探讨,从中感悟道理。
  例如,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以及让学生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我通过观察到的“个别学生随意践踏花草,还有个别学生看到花儿开得很漂亮,便把它折下来带到教室”这类不文明现象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将这种现象带到课堂来引发学生讨论。学生们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践踏草坪,羞愧地低下了头;还有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保护环境的小事件,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可见,以这样的教学方式,通过身边的事例来打动学生的心,适时捕捉生活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能增强他们对道德认识的切身体会,进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走进生活天地认识社会
  除了课上的学习,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即要将教学空间延伸到学校和课堂之外,通过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参与社会实践,从而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获得经验,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条件,让他们参加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争取使学生在每一次的社会实践中加深自身社会感悟,从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 》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亲自去了解、熟悉岙底、藤桥及泽雅周边的风景名胜、特产,进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还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通过询问长辈及邻居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传说故事以及特产,并在调查中收集一些资料如照片、旅游方案等,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亲身体验,亲近家乡,获得认识。之后,再在课堂组织学生整理资料、交流讨论,展示在调查中发现的家乡之美,使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将自己的教学活动生活化,因为生活是教育的载体,脱离了生活,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都是空谈;脱离了生活,学生品德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进而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为人处世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他文献
体育行为习惯和体质健康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飞快,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全面性发展是人才发展的方向。因此,我国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注重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我国重要的方针战略,人才素质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要求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而强健的体魄、健康的体质才是人发展进步的首要前提。中学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从中学开始
期刊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大爆发的背景下,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迅猛的提高,随之带动了汽修行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汽修已经不仅是简简单单的汽车零件的修复、更换,而是逐步向信息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汽修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汽车行业的整体趋势都在向“高、尖、精”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汽修行业的发展现状,重视汽修人才的培养,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
期刊
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而要想提高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认识,分析问题所在,才能有效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有效推进。但就其现状来说,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思想比较松懈,缺乏对自己学业与人生的有效规划与进行突破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政治基础与水平参差
期刊
合作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种在讲授式学习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学习者或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的学习者,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完成某项教学任务与教学活动。学习者之间围绕学习主题,借助网络平台组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共同设计合作方案,讨论交流,展开学习活动,在理解掌握教材资源和课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最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期刊
数学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近些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及招生途径的多样化,学生数学学科基础参差不齐,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若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念和知识,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将不断下降,而且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都成了“低头族”,认真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  针对这一现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沉迷电子产品
期刊
本文通过盆栽羊草试验以及在退化羊草草地上补播无芒雀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羊草种子在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出苗率以及无芒雀麦在退化羊草草地上的种苗建植,探讨了影响种苗建植的因
中职学校图书馆不仅具备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更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师生的第二课堂。无论是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积累文化知识、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養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都有赖于图书馆的有力支持,但中职师生主动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积极性不高和图书馆数字化水平不高等原因影响了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因此,着力加强中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更新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图书
期刊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活动是发展素质教育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德育习惯仍处于空白阶段,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因而在小学阶段展开德育教学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受到两方面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是来自于网络计算机的发展。网络媒体为小学教育活动带来新的技术方法的同时,对于小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更多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来自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