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江西的实践来看,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完善。
[关键词] 江西省;农家书屋;建设
[作者简介]朱 羋(1973—),女,南昌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西南昌 330047)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这曾经是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块短板。建设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地提出有效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促进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一、江西省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
2007年中央财政为江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拨款30万元,江西省从2007年开始试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建设的农家书屋已达近万个,覆盖全省70%的行政村。就现有的农家书屋,省新闻出版局曾组织过一项农村阅读需求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家书屋每天可以迎来5至20名读者;50%以上的农民经常到农家书屋借书看书,另有45%的农民会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到明年上半年,江西省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实现“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看”的目标。
二、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低
农家书屋的兴建是件大好事,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农民阅读水平普遍偏低,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造成农家书屋形同虚设。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文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在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接受过小学文化教育的占26.2%,接受过初中文化教育的占61.3%,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仅占12.5%。其次,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经验,遇到问题大多是向村里的能人请教,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生产技能的习惯还未养成。再次,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大多农民忙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大多根本无暇顾及高层次的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造成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农家书屋图书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家书屋更新缓慢,必然会对农民的阅读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阻碍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鹤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投入,让农家书屋根据实际需要更新出版物,常换常新,为农民提供新信息、新知识。同时抓好出版物的配送,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农业、农民公共文化需求,以保证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
3.农家书屋管理和制度不完善
农家书屋是新生事物,在管理和制度方面都不太完善。大部分都是由普通村民进行看护和管理,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大多不懂得图书分类和编排方面的知识,容易造成农家书屋图书摆放混乱的局面,对以后图书的借用和查找造成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图书借阅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民爱护图书的意识薄弱,有的农民根本没有爱护图书的意识,有的图书借出去的时候是崭新的,还回来的时候就变得很不整洁,缺页少页和图书变脏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其借阅的图书损害严重,大量借阅出去的图书回收率较低,造成图书流失严重,图书使用效率严重低下。部分农家书屋常常是“铁将军”把门,甚至沦为存放图书的“仓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员的配备问题没有处理好,书屋不按时开放,村民来几次看不到书,以后就不愿意来了。
三、农家书屋建设中的经验与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江西省农村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书屋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版物利用率低、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以改进。
1.合理配书,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配置是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农家书屋的主题就是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
农家书屋所配置的出版物应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还应考虑农民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水平。由于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专业的科普书报刊,所以农家书屋所配置的出版物应当简单易懂,以免农民有阅读困难。农家书屋的所配置的报刊应当强调实用性,切实为农民的利益服务。如果一些报刊都是理论性的学术著作,那对于农民来说就会成为摆设,久而久之,农家书屋也会令农民望而却步。
2.扩大资金、拓宽图书渠道,自力更生
农家书屋建立初期,其大部分图书及资金都来源于国家供给或政府筹措。但是为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是不可行的,必须拓宽农家书屋的图书和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农家书屋以“公益+市场”的运行模式,多渠道增加收入,为农家书屋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增强“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能力,保持农家书屋的长效运转。这种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有效的借鉴的方法,不仅是要强调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号召,各农家书屋也应大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服务于农家书屋,服务于三农,积极向农家书屋捐款、捐书,发挥社会集体的效应。
3.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培育农村读者
农家书屋要想长期发展,必须适合农民的需要,上面提到了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要适合农民的阅读水平和农民的阅读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
农家书屋应适时推出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等,邀请一些农业技术专家介绍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推荐一些先进的农民介绍农民致富的经验,吸引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另外,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知识竞赛来培育农村读者。农家书屋可以针对农村读者不定期地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在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中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4.加大爱书的宣传力度,完善管理系统
为使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还应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图书分类与编目》、《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图书馆学概论》借阅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农家书屋应借鉴图书馆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村民办理借阅证,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凭借阅证借阅图书等出版物。要落实“农家书屋”设施管理责任制,各种设施、器材和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均要登记造册,“农家书屋”各种设施的保管使用要落实到人,并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从去年开始,省新闻出版局与省残联合作,聘用有一定文化的残疾人管理书屋。至今,已有5500名残疾人走上这个公益性岗位。
四、结束语
农家书屋的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农民富裕,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进而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农家书屋是比较新的事物,在建设初期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全国农家书屋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春涛;鸦董建国:如何操作好”农家书屋”[J].出版发行研究,2007,(6).
[2]数据来源: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办公室,2009-04-22.
[3]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开拓新领域[N].北京:新华书目报,2009-04-04.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关键词] 江西省;农家书屋;建设
[作者简介]朱 羋(1973—),女,南昌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江西南昌 330047)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这曾经是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块短板。建设农家书屋,是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党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探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地提出有效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促进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一、江西省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
2007年中央财政为江西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拨款30万元,江西省从2007年开始试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建设的农家书屋已达近万个,覆盖全省70%的行政村。就现有的农家书屋,省新闻出版局曾组织过一项农村阅读需求调查显示,70%以上的农家书屋每天可以迎来5至20名读者;50%以上的农民经常到农家书屋借书看书,另有45%的农民会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到明年上半年,江西省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实现“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看”的目标。
二、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家书屋图书利用率低
农家书屋的兴建是件大好事,但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农民阅读水平普遍偏低,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造成农家书屋形同虚设。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文化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在外出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接受过小学文化教育的占26.2%,接受过初中文化教育的占61.3%,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仅占12.5%。其次,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民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依靠经验,遇到问题大多是向村里的能人请教,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生产技能的习惯还未养成。再次,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大多农民忙于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求,大多根本无暇顾及高层次的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就造成农家书屋图书阅读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农家书屋图书更新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家书屋更新缓慢,必然会对农民的阅读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阻碍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黄鹤认为,政府要加大对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投入,让农家书屋根据实际需要更新出版物,常换常新,为农民提供新信息、新知识。同时抓好出版物的配送,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农业、农民公共文化需求,以保证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
3.农家书屋管理和制度不完善
农家书屋是新生事物,在管理和制度方面都不太完善。大部分都是由普通村民进行看护和管理,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大多不懂得图书分类和编排方面的知识,容易造成农家书屋图书摆放混乱的局面,对以后图书的借用和查找造成很大的麻烦。尤其是图书借阅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民爱护图书的意识薄弱,有的农民根本没有爱护图书的意识,有的图书借出去的时候是崭新的,还回来的时候就变得很不整洁,缺页少页和图书变脏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其借阅的图书损害严重,大量借阅出去的图书回收率较低,造成图书流失严重,图书使用效率严重低下。部分农家书屋常常是“铁将军”把门,甚至沦为存放图书的“仓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员的配备问题没有处理好,书屋不按时开放,村民来几次看不到书,以后就不愿意来了。
三、农家书屋建设中的经验与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江西省农村书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书屋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版物利用率低、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以改进。
1.合理配书,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
农家书屋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配置是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农家书屋的主题就是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
农家书屋所配置的出版物应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还应考虑农民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水平。由于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专业的科普书报刊,所以农家书屋所配置的出版物应当简单易懂,以免农民有阅读困难。农家书屋的所配置的报刊应当强调实用性,切实为农民的利益服务。如果一些报刊都是理论性的学术著作,那对于农民来说就会成为摆设,久而久之,农家书屋也会令农民望而却步。
2.扩大资金、拓宽图书渠道,自力更生
农家书屋建立初期,其大部分图书及资金都来源于国家供给或政府筹措。但是为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单纯依靠国家是不可行的,必须拓宽农家书屋的图书和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农家书屋以“公益+市场”的运行模式,多渠道增加收入,为农家书屋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增强“农家书屋”的后续发展能力,保持农家书屋的长效运转。这种思路给我们提供了很有效的借鉴的方法,不仅是要强调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号召,各农家书屋也应大力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服务于农家书屋,服务于三农,积极向农家书屋捐款、捐书,发挥社会集体的效应。
3.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培育农村读者
农家书屋要想长期发展,必须适合农民的需要,上面提到了农家书屋出版物配置要适合农民的阅读水平和农民的阅读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民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
农家书屋应适时推出农业科技知识讲座等,邀请一些农业技术专家介绍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或者推荐一些先进的农民介绍农民致富的经验,吸引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另外,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知识竞赛来培育农村读者。农家书屋可以针对农村读者不定期地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活动,在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中掀起一股读书的热潮。
4.加大爱书的宣传力度,完善管理系统
为使图书室管理工作规范化,还应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进行《图书分类与编目》、《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图书馆学概论》借阅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农家书屋应借鉴图书馆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村民办理借阅证,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凭借阅证借阅图书等出版物。要落实“农家书屋”设施管理责任制,各种设施、器材和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均要登记造册,“农家书屋”各种设施的保管使用要落实到人,并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从去年开始,省新闻出版局与省残联合作,聘用有一定文化的残疾人管理书屋。至今,已有5500名残疾人走上这个公益性岗位。
四、结束语
农家书屋的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农民富裕,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要求,进而为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农家书屋是比较新的事物,在建设初期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全国农家书屋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春涛;鸦董建国:如何操作好”农家书屋”[J].出版发行研究,2007,(6).
[2]数据来源: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办公室,2009-04-22.
[3]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开拓新领域[N].北京:新华书目报,2009-04-04.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