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反心理是一种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体在一定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怀疑或抵触的情绪,并体现为与常理相悖的逆反举动。对初中生(十二三岁至十四五岁)来说,其逆反心理表现最为突出,如不及时纠正,将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对一生都造成影响。因此探析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为纠正这种心理状态提供参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逆反心理成因的心理学探究
有人曾用“极端矛盾的”“极不稳定的”的话来形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虽有一定的夸大,但却指出了其心理状态的实质。
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开始进入了狂飙突进的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变化极大。其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并出现逆向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意识加强.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自控力不强,常常有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出现。
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时期,他们一半是少年,一半是成人,心理学上形象地称为“边缘人”。这时你会发现他们在行为举止上很多的刻意模仿大人,刻意回避孩子气。就像一位国外心理学家说的那样,他们正处在“由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的过渡”阶段。他们特别希望和家长、老师平起平坐地对话,渴望能独立自主地评价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逆反心理的现象分析
此时,如果家长、教师仍然把他们当孩子一样对待,便会令他们气愤、反感。其行为就表现为跟家长、教师对着干,甚至对家长和老师善意的帮助和合理的要求也拒不买账。有时,他们明知自己是不对的,也会偏要那么做,目的只有一个--证明他们的存在。
如果说以上心理特征只是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那么以下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却是加剧了这种心理的产生。
就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和孩子朝夕相处,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习惯把上了初中的孩子还当做小孩看待。殊不知,上初中前,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主要集中在外部世界,上初中后,他们开始关注自己了,他们最反感别人再把他当小孩看。加上不少家长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于是跟孩子的感情不知不觉就疏远了.甚至产生了矛盾才会有所警觉。
同时,随着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加强,如果家长对孩子照顾过多,也会让独立意识强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有个初中生坚决要求搬出家住,其原因居然就是,“他们对我太好了!”孩子的不满和呼声表明,当他们的参与权和自主选择权被剥夺掉后,他们也会失去自由,失去欢乐,失去童趣.也就易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成因的教育问题分析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娇生惯养,放任、放纵孩子,不但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还会导致他们出现自私、固执、任性、粗暴以致蛮不讲理的反抗情绪。
与之相反,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动辄使用居高临下的命令方式,甚至“恨铁不成钢”地拳打脚踢.迫使孩子屈服.更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为了反抗家庭暴政,个别因为自尊心极度受损的孩子,就会与家长对骂、对打。有个孩子被父亲追着打.一边跑一边愤怒地冲父亲喊:“你凭什么打我,不就是因为我现在力气小打不过你吗?你要是真有本事,再过十年试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孩子踮着脚尖也够不着.压力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极限,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与家长、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就教师方面来说.如果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忽视个性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是积极的疏导,而是消极的防范;师生关火系不是民主、平等,而是专制、压抑;对学生能力不是塑造、发展,而是限制、束缚,也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因此累积起的郁闷不满情绪无法正常地宣泄,只好寻求非正常的途径发泄,于是迷电子游戏,泡网吧,追求异性,打架斗殴等逆反行为应运而生。
加之有的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技能不熟练,讲课平淡,内容单调、贫乏或照本宣科,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还有的教师自身修养欠缺,言谈举止、仪表仪态、人际关系等不能为人师表,学生不敬服,自然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孩子在班里的不同位置很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班集体是“小社会”,每个学生都想在这里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地位,找不到他就会与这个集体发生冲突。而学生在班里的地位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当就极易引起逆反心理。如,某学生因在路上助人为乐而迟到了,此时他就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是肯定自己的成绩。如果教师不问缘由,只是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易使其形成逆反心理。
对逆反心理成因的心理学探究
有人曾用“极端矛盾的”“极不稳定的”的话来形容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虽有一定的夸大,但却指出了其心理状态的实质。
从初中阶段开始,学生开始进入了狂飙突进的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变化极大。其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但思维中的具体形象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并出现逆向思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意识加强.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的伦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自控力不强,常常有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出现。
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时期,他们一半是少年,一半是成人,心理学上形象地称为“边缘人”。这时你会发现他们在行为举止上很多的刻意模仿大人,刻意回避孩子气。就像一位国外心理学家说的那样,他们正处在“由听话的道德向平等的道德的过渡”阶段。他们特别希望和家长、老师平起平坐地对话,渴望能独立自主地评价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逆反心理的现象分析
此时,如果家长、教师仍然把他们当孩子一样对待,便会令他们气愤、反感。其行为就表现为跟家长、教师对着干,甚至对家长和老师善意的帮助和合理的要求也拒不买账。有时,他们明知自己是不对的,也会偏要那么做,目的只有一个--证明他们的存在。
如果说以上心理特征只是为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那么以下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却是加剧了这种心理的产生。
就家长方面来说,由于和孩子朝夕相处,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习惯把上了初中的孩子还当做小孩看待。殊不知,上初中前,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主要集中在外部世界,上初中后,他们开始关注自己了,他们最反感别人再把他当小孩看。加上不少家长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于是跟孩子的感情不知不觉就疏远了.甚至产生了矛盾才会有所警觉。
同时,随着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加强,如果家长对孩子照顾过多,也会让独立意识强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如有个初中生坚决要求搬出家住,其原因居然就是,“他们对我太好了!”孩子的不满和呼声表明,当他们的参与权和自主选择权被剥夺掉后,他们也会失去自由,失去欢乐,失去童趣.也就易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成因的教育问题分析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娇生惯养,放任、放纵孩子,不但会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还会导致他们出现自私、固执、任性、粗暴以致蛮不讲理的反抗情绪。
与之相反,有的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动辄使用居高临下的命令方式,甚至“恨铁不成钢”地拳打脚踢.迫使孩子屈服.更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为了反抗家庭暴政,个别因为自尊心极度受损的孩子,就会与家长对骂、对打。有个孩子被父亲追着打.一边跑一边愤怒地冲父亲喊:“你凭什么打我,不就是因为我现在力气小打不过你吗?你要是真有本事,再过十年试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甚至孩子踮着脚尖也够不着.压力一旦超过孩子的承受极限,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与家长、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就教师方面来说.如果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忽视个性教育,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是积极的疏导,而是消极的防范;师生关火系不是民主、平等,而是专制、压抑;对学生能力不是塑造、发展,而是限制、束缚,也极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因此累积起的郁闷不满情绪无法正常地宣泄,只好寻求非正常的途径发泄,于是迷电子游戏,泡网吧,追求异性,打架斗殴等逆反行为应运而生。
加之有的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储备不够.教学技能不熟练,讲课平淡,内容单调、贫乏或照本宣科,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还有的教师自身修养欠缺,言谈举止、仪表仪态、人际关系等不能为人师表,学生不敬服,自然也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是,孩子在班里的不同位置很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班集体是“小社会”,每个学生都想在这里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地位,找不到他就会与这个集体发生冲突。而学生在班里的地位很大程度来自于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当就极易引起逆反心理。如,某学生因在路上助人为乐而迟到了,此时他就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是肯定自己的成绩。如果教师不问缘由,只是谴责其迟到的违纪行为,就易使其形成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