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文玩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q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玩,是古人文房用具的总称。
  对中国文化而言,文玩功不可没。今人所能看到的一切文案,无不是文字的记载,无不是文人的笔墨,无不是在文房中完成。在信息和交通闭塞的环境,文房中除了“红袖添香夜读书”外,最为实用又解闷的就属文玩了。
  今人只有在翻阅古书时、收藏时,才了解和亲近文玩。时间之所以伟大,便是废弃过去,肯定存在,希望未来。唯在“古董”这个问题上例外,时间是眷顾的,古玩如陈酿,越久越是珍贵。
  时光将文化与物件雕琢成为财富。
  于是,有人买了收藏,有人用来赚钱。三百六十行,古玩行数第二。有这一行,即便战乱年代,也是风生水起。譬如清末民国,朝夕难保的皇室贵胄不忘趁乱大发国难财,连宫中的珍玩也被皇亲国戚、后妃、宦官拿到市场或“鬼市”去换了银钱。那阵子,北京琉璃厂生意兴隆,一街的大辫子走动晃荡,宽大的马褂内里揣着宝贝,神经兮兮地做着勾当。遗老遗少,军人政要,老外与掮客,有堂皇开店者,甚是气派;有夹包袱者,满世界游走,各显神通,颇成气候。“云冈石窟”的佛头,“龙门石窟”的“礼佛图”也砸碎了,搬进京城,弄到琉璃厂来卖。
  于是乎,人欲横流,贩卖国宝成为潮流。
  古玩行水深似海,有人捡漏儿,欣喜若狂;有人上当,气急败坏;有人名利双收,有人家破人亡。用古玩打点关节,买官鬻爵,最为妙用,古来如是,不一而足。明之严嵩、高拱,清之和坤、李鸿章、胡雪岩都有此故事。
  20lO年,笔者应邀整理王世襄先生珍藏铜炉,出版《俪松居遗珍——王世襄先生旧藏铜炉遗珍》。这年12月4日,王世襄先生旧藏20件铜炉在北京匡时拍卖。笔者以为,6000万至8000万元可入藏,不想,成交额高达1.2亿元许。而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成交额不过1400万元许。
  看来,作为文房“首器”或是文玩的宣德炉,至今仍受国人的追捧。
  古董既承载了辉煌的文明,又承载了过去的耻辱,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或受宠爱升天,或被弃如敝屣——“文化大革命”中,安居乐业对古董们而言,是奢侈又迷茫的梦想。
  新世纪以来,从地方台到中央台,荧屏充斥着“鉴宝”“寻宝”“赛宝”节目,秀得人迷惘而痴恋。事实上,连紫禁城出版的民间藏玉和铜炉书籍都是负面影响多多,更有“金缕玉衣”、“玉凳”等巨伪案例。这些离奇的生意,被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演绎得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热播的《五月槐花香》、《雾里看花》等电视剧,说的都是这类故事。
  尽管鱼龙混杂,激流暗礁,盛世收藏仍是时尚,北京的潘家园,上海的过仙桥,天津的南市,西安的大唐西市,成都的送仙桥等等旧货市场和各地拍卖场上,人头攒动,甚是热闹,年交易额何止亿计?虽然陷阱重重,人们依然痴迷,期盼“一夜暴富”的神话降临到自己身上,以至于一位行内高人说:古董本来就没有真假,大家都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嘛!自古就有仿古器物的作坊,仿古画的画家,齐白石、张大千的字画,哪哪都有卖,场场都有拍,这就对了。诸如苏州的仿古画,蚌埠的仿古玉器,洛阳的仿青铜器,福建、安徽、江苏、山西的仿木器,扬州、广州、保定的仿景泰蓝器等等。古董的财富魔力,如同吸毒,一旦爱上,永难超度。这些年,钱多了,生活富裕了,参与的人多了,文化也就沸腾起来了,对于懂行的人来说,挺好。
  文玩是读书人的装备。古人是颇有些讲究的,大都制作精美,气韵清雅,赏心悦目,藏玩皆宜。文玩是实用的,如笔架山子(笔格)架笔;镇纸既有狮、虎、牛、马、羊等动物形状,亦有铜、木、象牙、石等材质,其上还刻诗文警句、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什么的,统统用来压纸。有赏玩的,如宣德炉、玉雕摆件、灵璧石、昆山石、太湖石、玉山子等等。
  文玩的品类繁多,形制各异,材质不拘,功用不一。南北不同,爱好有别。江南文玩多以竹、木、牙、雕材质做就,盖气候湿润,不易开裂;北方干燥,多为玉、铜、金、银、锡、石等做成。北方工在元代以前,本是极为精美的,皇家都城都在北方,举国家之精工资财,所做器物必为最好。北宋官窑瓷器可谓巅峰。南宋以后,虽然南北皆做,但北方渐弱,南方兴起,故金石之质的也是南匠做得好,南北皆用。
  随着宋室南迁并定都临安(今杭州),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鱼米之乡的优越条件,促使南方手工业文明迅速崛起,明代以杭嘉湖一带的松江府最为发达,各种生活用品、文化用品琳琅满目,到如今,都是上好的文玩。到了明代晚期和清代,苏州的五行八作兴盛起来,苏作的家具、竹木牙雕器,宋代以来就兴盛的书法绘画,益发获得张扬,明清都有徐渭、文征明、唐伯虎、陈老莲、八大山人、袁江等,又有什么四大家、八大家等等字画,颇成气候,一时洛阳纸贵。
  自明晚期始,皇家所用,大都是南匠人宫而作。我查过明清故宫的档案,多是苏州、松江一带的工匠和画师,都很著名。又如江南有宋代仿青铜器的姜娘子,明代做鎏金簪花铜炉的朱震明、胡文明,仿宣德炉的北京施家、苏州周文甫、南京甘文堂等。还有嘉兴一带的沈存周用锡制的茶具、文玩器,张希黄刻的竹子臂格,朱三松刻的竹雕笔筒,张鸣岐做的手炉,蒋千里制的螺钿器……都是文玩精品,但凡完美地保存到现在的,都价值不菲。每当我面对自家藏玩的诸多文玩,很是为古代匠作的手艺与创意钦服,亦为自家的福分知足,能在此等文明之器间,品茗、吃酒、闻香、抚琴、作文、会友,岂不快哉?
  如今,文玩已成为过去的玩意了。汉字的书写历史由铜铸、刻简、竹笔、毛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书写方式过渡到敲键盘了,既便捷又快速,还省却了诸多时空。文章敲好,邮件一发,分秒之间,全世界哪都能到达。
  在电脑前工作累了,大可以在电脑上冲浪、游戏、聊天、看电影等等,哪还用得上“文玩”呢。自然,许多古来的作坊消失了,手艺失传了,传统的民族文化被科技蚕食着,即便极少的手艺与手艺人被作为“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起来,眼见得大多也是后继乏人。哪怕是联合国概予认定,发个蓝色地球牌证,也绝不会感动经济大潮中的中国人的,而今的青年人,大都现实直白的多,对此等文明冠以虚的概念,统统都是混不吝。直到我们蓦然回首,许多传统文化早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逝者已矣,岂不痛哉?
  社会以这种科学的手段,把古人的许多传统与创造统统废弃后,心无旁骛地像刘翔、像飞船一样,永往直前。于是乎,故旧失落了,永远不会再生,且着上了历史的尘埃,这便成就了古董。
  说远了,还是回过来说文玩。文玩所含品类颇多,诸如镇纸就有尺、兽、方、圆等形制,木、石、铜、铁等材质;砚有端、歙、澄泥、洮河、松花、红丝等;墨有徽、湖、苏等;纸有澄心、金笺、宣纸、麻纸、高丽纸等;笔有湖笔、宣笔等;山子有灵璧、太湖、昆山、英石、黄河、大化、来宾等,还有木、玉、铜、铁等加工;扇子有竹、羽等。著作有曹昭《格古要论》,高濂《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物志》等。影响大者,《长物志》为最,“宣德炉”列为首位,“文房诸器,宣炉为首”,更有“一两黄金,一两宣德炉”之说,民国时有“一块袁大头,一两宣德炉”之说。又有“文房诸艺,琴为首艺”,二器和合,为文房双璧。
  可见,文房之中,一尊宣德炉,一张琴,是必需的。
  可见,这读书人的文房,古来还是颇为讲究的,只是时代发展到当下,以电脑为首的现代工具兴起,文房也简单了许多。往日里,曾给文人们带来许多欢乐,曾给中国文化带来无限辉煌的文玩们,只能无奈地退居二线,仅仅作为赚钱的载体,或是被鉴赏的古董,爬上博古架子去了。
  文玩,不再是主流文化的宠儿了,不再是社会的时尚了,只能在物流的通道间不停地辗转。当然,在我和我认识不认识的许多人中,依然习惯于笔耕,听着笔端与纸张间莎莎的妙音妙语,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自然,我文章中所述的文玩们,也就必然是文房中少不了的伴侣了。或许有人觉着这是一种没落贵族、低吟浅唱云云,我也愿意陶醉其中:
  大江东去 落日余晖 鸦雀归去 月朗星稀
  山巅水岸 疏竹松鹤 亭台殿阁 文房雅室
  几炉沉烟 几章诗文 几杯浊酒 几回醉醒
  几曲流水 几人知音 几度风发 几多艰辛
  几次爱恨颠倒 几帆悲凉沧桑 晨钟暮鼓皆不空
  九转四海放歌 九牧五岳太白 淡定寻常都是禅
  正是锦绣文章时 大快心肠
  (责任编辑:李珍萍)
其他文献
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现存历代“海丝”相关文物和遗迹众多,其中,一些北宋时期的石刻碑文内容,为我们了解北宋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物证。例如,现置于广州博物馆碑廊的北宋“重修天庆观记”石刻碑文记述了宋代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人和中国友好往来及捐资重修广州天庆观的事迹。位于南海神庙头门西侧的北宋“大宋新修广利王庙之碑”碑文则记载:“南汉以来,岭南为刘氏窃据,贸易被
期刊
1994年,我在给《中国宝石》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介绍过下边这段话:“艺术品收藏与金融、房地产并列一直是世界上三大投资方向之一,比金融投资稳定安全,比房地产投资回报率高。”另一方面,艺术品收藏对投资人的要求也更高,水太深,一切都是混乱复杂,没有现成的体系,稍不注意就会误人歧途。艺海无涯呀,跳进艺海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拜师还是偷艺,一定要师从名门,从正确处入门,从高层次起步,这是学艺的不二法门。
期刊
在法国南特多柏雷博物馆藏一幅19世纪广州外销画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水上小贩靠近岸边划着小艇,正兜售小艇上的食物时,岸上一客人一手揣兜,另一手伸出欲叫停小贩;那位客人身后一幢糅合西方风格的建筑上,“寧波會館公所”六字清晰可辨。  近代中国内乱外患,国运益衰,广州的会馆也难逃厄运走向衰落。馆舍因年代久远或资金不足缺乏修整、损坏严重,会馆资料亦逐渐散佚,致使今日我们难以联想其曾经的辉煌。现在我们循着
期刊
钧窑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是在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传说大禹在钧台传位给儿子启,从而建立了夏朝。一般认为,钧窑之名即源于钧台。
期刊
广州依山面海,位于南中国的滨海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广州始终保持着从未中断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海洋,与广州城的历史和发展密不可分,正如绕城而过的珠江一样,源源不断地为这座城市输送各地物种和域外珍品。
期刊
“官钧”年代之争  并未影响收藏行情  以鼓钉洗、花盆、出戟尊等为代表的“官钧”陈设瓷,究竟是宋代还是金元,或者是元末明初、明早期烧造,引发了研究人士的广泛讨论。  上海博物馆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热释光年代技术”测试的结果表明,这类瓷器烧制年代距今约660-630年,也就是大致在1340-1370年左右,其时在元末明初。热释光测定年代误差一般为5%,也就是说这批标本烧制的下限最晚可能到1
期刊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得到心灵的愉悦,为现代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乎艺术品的鉴赏、收藏、投资成为人们热衷的一个选项。而古代珠宝玉器是最近几年来稳步增值的一个热门种类,因为它们既可以欣赏、把玩、佩戴,又可以作为投资增值的理财产品。  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玉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对玉的热衷程度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在远古时代“美
期刊
《核桃卢谈核桃》2006年11月文物出版社初版后,最近再版。本来,我想接着续写一本山核桃的书,可惜至今没完成,很是遗憾。  作为山核桃把玩和收藏辉煌时期的见证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所知道的事写出来,我一直认为山核桃是神秘之物。清朝《花镜》一书称核桃“万岁子”,而“万岁”是明清皇帝的专利,可见小小核桃的奥妙。  2005年《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先生的《核桃卢的核桃经》报道刊出后,我曾预言北京会掀起玩
期刊
为配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向国人展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卓越影响与伟大贡献,广州、福州、南京、北海、泉州、扬州、漳州、蓬莱、宁波9个中国“海丝”申遗城市的城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各城市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反映自已城市“海丝”历史发展特点的文物珍品进行集中展示。广州站共展出260件文物,文物众多。
期刊
明清以来,仿钧产品一直不断,明代文人的书中最早出现了对钧窑瓷器的记载。明代时期收藏宋代五大名窑器之风日盛,古代瓷器日益珍贵,仿烧之风随之出现。明代宣德年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已仿烧钧窑瓷器,明万历年间高濂在他的著作中专门谈到均(钧)州窑,云:“若均州窑,有朱砂红、葱翠青俗谓莺哥绿、茄皮紫。红若胭脂,青若葱翠,紫若墨黑。三者色纯,无少变露者为上品。底有一二数目字号为记。猪肝色,火里红,青绿错杂,若垂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