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沙漠的颜色,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便是那种一望无际的枯黄。但实际上,沙漠并非千篇一律地都穿这件衣裳,比如澳大利亚的辛普森有一片沙漠是红色的,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则是一身黑装,而美国的亚利桑那沙漠的打扮则更加夸张,红、黄、紫、蓝、白等各种颜色都有。种种躲藏于岩石里的矿物质在被风化之后,让沙漠世界变得五彩缤纷起来。然而,沙漠一点也不满足于现有的绚烂,甚至通过概念的延伸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家庭势力,“绿色沙漠”的出现,就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沙漠的传统含义。
我们通常把沙漠视为不毛之地,但“绿色沙漠”有所不同。“绿色沙漠”有大面积的绿色树林,不过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比较一致,且十分密集,于是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也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同样十分稀少。跟真正的沙漠一样,“绿色沙漠”的地表植被极度缺乏,即使有,也十分弱小,保持水分的能力非常差劲,一般气候不宜,很容易就干燥了。现在很多地方的人工林,就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说“绿色沙漠”提法的出现仅仅是表达一种长远的担忧,那么深蓝色的“水下沙漠”的悄然形成则足以让科学家们现在就焦虑不安。我们都知道,干燥是沙漠的主要特征,当它与水相伴而生时,总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就像让水与火相遇,谁能料到它们非但不相互掐架反倒打成一片呢?但是,不论人们有多少的疑惑与不解,“沙漠”的势力扩张已经走出陆地边界,迈向海洋深处。除了没有起风时的漫漫风沙,“水中沙漠”可以贴上许多与真正沙漠类似的标签,比如“寸草不生”,比如“荒无人烟”,简言之,就是在那里动植物都身影罕见。
若在以前,要确定海洋中是否存在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往水里扔几个探测器是完全不够的。不过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个难题,主要手段就是利用卫星上的遥感设备所拍摄的图像。一般来说,图像上水的颜色越绿,说明此处光合作用越频繁,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如果颜色发蓝,则说明生物较少;而看到的若是一片深蓝,那么,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中沙漠”已然形成。这里仿佛一座死亡之城,想要找到一些可以被科学家们带进实验室的“活物”,比在沙漠里遇上一片绿洲还要难。
早在199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气候管理局以及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搭载的海色遥感传感器对赤道大西洋和赤道太平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片约占全球海洋面积20%的浩瀚领域,浮游生物相对稀少,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而且,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片亚热带海域左冲右突,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把原先的地盘足足拉大了15%。这是个十分恐怖的速度。有科学家甚至担心,长此以往,“水中沙漠”将有可能吞噬掉地球上将近一半的海域。如果真到了这一天,包括大气在内的很多自然系统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地球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在人们的印象中,海洋从来都是生动的、壮阔的、美丽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没有人会想到海洋居然跟沙漠结下了姻缘。那么,“水中沙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开始的观点认为是海水运动的结果,因为洋流在这些区域里形成漩涡,使得营养物质无法在此停留,从而使得动植物为了生计逃出这块穷乡僻壤,或者是因为不能获得足以保证生存的物质而“活活饿死”。应该来讲,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但是只适用于某些区域,不是全部,而且也不能为“水中沙漠”的逐年扩张找到值得信赖的事实依据。于是有人推断,海水运动仅仅只是帮凶,罪魁祸首一定另有其人。
科学家通过跟踪“水中沙漠”的扩展,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表层的海水温度也在稳步上升。这个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可能导致富含营养的深层海水无法上升,浮游生物得不到滋养,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其他海洋生物。这等于是严重破坏了海洋的生物生产力,从而促使“水中沙漠”的形成。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断变暖的气候,势必也将造成海洋中的氧浓度下降,于是出现大面积的缺氧(或者低氧)水下环境,让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沉重打击,因为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中,许多重要的生物将无法存活。这种观点把“水中沙漠”的现身归结到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似乎也不无道理。类似的结果,在印度洋海域也被测量得出。
虽然现在对于导致“水中沙漠”出现的原因还存在争论,但它所引发的关于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的新一轮焦虑,已经被很多国家、很多科学家写进了最紧要的课题里,也引起了很多民间环保人士的关注。海洋曾经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我们不希望它除了台风、海啸之外,再向人类露出一张深蓝色的狰狞面孔。
编辑/梁宇清
我们通常把沙漠视为不毛之地,但“绿色沙漠”有所不同。“绿色沙漠”有大面积的绿色树林,不过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比较一致,且十分密集,于是树冠层完全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也无法给多种动物提供食物或适宜的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同样十分稀少。跟真正的沙漠一样,“绿色沙漠”的地表植被极度缺乏,即使有,也十分弱小,保持水分的能力非常差劲,一般气候不宜,很容易就干燥了。现在很多地方的人工林,就存在这个问题。
如果说“绿色沙漠”提法的出现仅仅是表达一种长远的担忧,那么深蓝色的“水下沙漠”的悄然形成则足以让科学家们现在就焦虑不安。我们都知道,干燥是沙漠的主要特征,当它与水相伴而生时,总让人有些难以置信,就像让水与火相遇,谁能料到它们非但不相互掐架反倒打成一片呢?但是,不论人们有多少的疑惑与不解,“沙漠”的势力扩张已经走出陆地边界,迈向海洋深处。除了没有起风时的漫漫风沙,“水中沙漠”可以贴上许多与真正沙漠类似的标签,比如“寸草不生”,比如“荒无人烟”,简言之,就是在那里动植物都身影罕见。
若在以前,要确定海洋中是否存在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往水里扔几个探测器是完全不够的。不过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个难题,主要手段就是利用卫星上的遥感设备所拍摄的图像。一般来说,图像上水的颜色越绿,说明此处光合作用越频繁,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就越多;如果颜色发蓝,则说明生物较少;而看到的若是一片深蓝,那么,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中沙漠”已然形成。这里仿佛一座死亡之城,想要找到一些可以被科学家们带进实验室的“活物”,比在沙漠里遇上一片绿洲还要难。
早在199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气候管理局以及夏威夷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搭载的海色遥感传感器对赤道大西洋和赤道太平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片约占全球海洋面积20%的浩瀚领域,浮游生物相对稀少,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没有了生命迹象,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而且,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片亚热带海域左冲右突,迅速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把原先的地盘足足拉大了15%。这是个十分恐怖的速度。有科学家甚至担心,长此以往,“水中沙漠”将有可能吞噬掉地球上将近一半的海域。如果真到了这一天,包括大气在内的很多自然系统将会发生急剧变化,地球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在人们的印象中,海洋从来都是生动的、壮阔的、美丽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没有人会想到海洋居然跟沙漠结下了姻缘。那么,“水中沙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最开始的观点认为是海水运动的结果,因为洋流在这些区域里形成漩涡,使得营养物质无法在此停留,从而使得动植物为了生计逃出这块穷乡僻壤,或者是因为不能获得足以保证生存的物质而“活活饿死”。应该来讲,这种解释是合理的,但是只适用于某些区域,不是全部,而且也不能为“水中沙漠”的逐年扩张找到值得信赖的事实依据。于是有人推断,海水运动仅仅只是帮凶,罪魁祸首一定另有其人。
科学家通过跟踪“水中沙漠”的扩展,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表层的海水温度也在稳步上升。这个变化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可能导致富含营养的深层海水无法上升,浮游生物得不到滋养,同时也间接影响到其他海洋生物。这等于是严重破坏了海洋的生物生产力,从而促使“水中沙漠”的形成。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不断变暖的气候,势必也将造成海洋中的氧浓度下降,于是出现大面积的缺氧(或者低氧)水下环境,让海洋生态系统遭受沉重打击,因为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中,许多重要的生物将无法存活。这种观点把“水中沙漠”的现身归结到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似乎也不无道理。类似的结果,在印度洋海域也被测量得出。
虽然现在对于导致“水中沙漠”出现的原因还存在争论,但它所引发的关于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的新一轮焦虑,已经被很多国家、很多科学家写进了最紧要的课题里,也引起了很多民间环保人士的关注。海洋曾经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我们不希望它除了台风、海啸之外,再向人类露出一张深蓝色的狰狞面孔。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