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当时他上六年级,成绩平平,平日沉默寡言,性格脆弱而敏感。有一次,因为学习上的事我批评了他两句,后来上课时便发现他有点不对劲。我带着疑惑走到他身边,发现他在稿纸上写了些莫名其妙的句子,内容悲观、厌世。我的心一紧:这孩子竟这样受不得批评!正想说他几句,但随即冷静了下来。于是,课后我真诚地与他交谈,询问他的家庭情况,帮助他疏通心理障碍……经过一番交流,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我紧张的心情才稍稍放松了些。后来,我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这个学生的某些特殊情况:他是个早产儿,刚出生便住进了恒温箱。家里还有个大他好几岁的姐姐,父母年纪偏大。可能是先天性的原因,也可能是与父母家人之间缺乏交流,造成了他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敏感。以后,我对他多了一份关注,经常找他聊天,并不失时机地抓住他身上的闪光点对他进行表扬。我班组织投稿,他也参加了,还拿了二等奖,他兴奋极了!看着孩子惊喜的表情,我知道他已逐渐找回了人生的自信!如今,这名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并有了份不错的工作,作为小学教师的我,真替他感到高兴!而这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按需施肥、浇水,也就是因材施教。良好的师生沟通中,教师必须做到真诚、尊重、共情。班主任和学生谈话过程中,有时学生不说话,甚至有的学生还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应理智地化解与学生的矛盾。
首先,教师应该用真诚取得学生的信任。
我班有位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疾,平时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一味地骄纵、溺爱孩子,结果,孩子非常任性,不听家长、老师的话,学习不主动、懒惰,还经常不做家庭作业。面对这一情况,我找她谈心,向她讲了她的家庭情况,父母因为童年不幸的遭遇,抚养她比起别的父母太不容易了,奶奶对她的期望和无奈,以及老师对她没有一点歧视,同学也一直在帮助、鼓励她。我问她,班上有没有谁笑话她父母亲是聋哑人,她说没有;我又问她有没有人欺负她,她说也没有。这时,我摸着她的头问她,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给你二百元作为奖励,你有什么想法?她说感到学校、老师对自己很关心,很照顾。我说既然你知道老师、学校对你这么照顾,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连作业都不做?她听了这话,眼里涌出了泪花。我知道这孩子被我的真诚打动了,她也知道自己犯了错。在对这位同学的教育过程中,我并没有打骂她,也没有大声训斥她,而是和她以心换心,用我的真诚换来她的感动。在我真诚的态度下,她流着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家长、老师失望。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们教师应时常询问自己,我们对学生的关心够了吗?我们还需要为他们做什么?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
其次,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扉。
尊重学生,可以给老师和学生的谈话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学生就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我班有两位男孩子很调皮,以前他们是同桌,因为上课经常交头接耳,我就把他们分开了。一次,有学生向我报告说他们两人打起架来了,我很纳闷:这两个人平时好得很,怎么现在不坐一起就成了仇人?两个人到我办公室后,都是气冲冲的,好像与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我决定先问问情况,我语气很和蔼:“你们不是很好的朋友吗?怎么打起架来了?”两个人都很委屈,争着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原来,一个孩子无意间撞了另一个,两人就打起架来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开始和他们交谈:“你们曾经是很好的伙伴、同桌,因为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把你们调开了,但你们的友谊并没有断。可是你们今天的事情是朋友间应该发生的吗?你们还想不想做朋友?”两人都含着泪花互相望了望对方,点了点头。“既然还想做朋友,那就该好好表现,手拉手,一起回教室上课。”最后,两个人拉着手笑着一起回教室了。尊重是以真诚为基础的,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但尊重是对学生绝对的信任。我相信这两个孩子并非有意打架,只是一时情绪失控,他们的友谊还在。果然,当晚,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我的感激和敬佩。
最后,用共情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是班主任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班的小杰同学从小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又外出打工,奶奶前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衣食住行只能由年迈的爷爷照顾。爷爷年纪大了,又没有稳定收入,靠打工维持生计,所以对小杰有时难免照顾不周。有一次,他没好好读书,而是趴在桌上。我正想批评他,一想:是不是生病了?我摸摸他的额头,不烫,但是孩子脸色苍白,咳嗽得厉害。我问他怎么生病的,是不是爷爷家被子不够,晚上着凉了?他感激地看看我,但又摇摇头,说:“爷爷每天都给我盖被子,前天爷爷忘了给我盖,我又踢被子了,着了凉。爷爷要上班,没时间带我上医院。”说完,孩子投给我一个求助的眼神。之后我带他去买了药,并按时提醒他吃药,密切关注他的病情。两天后,小杰的病好了。他爷爷打电话说要还老师药钱,我笑了笑说,只要孩子病好了,就比什么都重要。从此,小杰经常对我微笑,从他的笑中,我读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天真与善良。
由于无人管教,小杰以前很顽皮,经常惹是生非,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常向他爷爷告状,小杰的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后来,他接受了“春蕾计划”的资助,过年的时候,还得了很多奖品,有文具用品,也有书。在“梦想团圆”的舞台上,小杰接过领导为爷爷买的一件冬衣,热泪盈眶,这是留守儿童小杰的心愿,而国家为他实现了这个心愿,他怎能不激动呢?从那以后,小杰的思想深受触动,他决心将别人对他付出的爱心传递出去:在家中,小杰常为爷爷打来洗脚水,给爷爷洗脚,出门常叮嘱爷爷骑车小心;在学校,哪位同学钢笔没墨了,小杰都会帮他吸满;学习上,小杰爱绘画,爱写作,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讲台前朗读,有几次,听得同学们都流下了泪水,因为小杰写出了他最真实的生活和最朴素的情感……
现在,小杰正吃着我给他的苹果。近两天他又感冒了,我提醒他多喝水,为他送来新鲜水果,希望他早日康复。小杰说,前几天爷爷买了不少苹果,但时间长了,苹果皮都皱了,不好吃了。“爷爷又买新鲜苹果了没?”“没有,他很少买。”说这话时,小文杰的神情有些落寞,我知道,亲情的缺失已经给他造成了很深的伤害,而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尽量弥补,让孩子更多地感受人世间的温暖和希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有了这种爱,我们教师的职业更显崇高,有了这种大爱,我们的人生才能变得不平凡。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按需施肥、浇水,也就是因材施教。良好的师生沟通中,教师必须做到真诚、尊重、共情。班主任和学生谈话过程中,有时学生不说话,甚至有的学生还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应理智地化解与学生的矛盾。
首先,教师应该用真诚取得学生的信任。
我班有位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疾,平时不能和孩子很好地交流,一味地骄纵、溺爱孩子,结果,孩子非常任性,不听家长、老师的话,学习不主动、懒惰,还经常不做家庭作业。面对这一情况,我找她谈心,向她讲了她的家庭情况,父母因为童年不幸的遭遇,抚养她比起别的父母太不容易了,奶奶对她的期望和无奈,以及老师对她没有一点歧视,同学也一直在帮助、鼓励她。我问她,班上有没有谁笑话她父母亲是聋哑人,她说没有;我又问她有没有人欺负她,她说也没有。这时,我摸着她的头问她,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给你二百元作为奖励,你有什么想法?她说感到学校、老师对自己很关心,很照顾。我说既然你知道老师、学校对你这么照顾,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连作业都不做?她听了这话,眼里涌出了泪花。我知道这孩子被我的真诚打动了,她也知道自己犯了错。在对这位同学的教育过程中,我并没有打骂她,也没有大声训斥她,而是和她以心换心,用我的真诚换来她的感动。在我真诚的态度下,她流着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不让家长、老师失望。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们教师应时常询问自己,我们对学生的关心够了吗?我们还需要为他们做什么?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
其次,用尊重开启学生的心扉。
尊重学生,可以给老师和学生的谈话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学生就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
我班有两位男孩子很调皮,以前他们是同桌,因为上课经常交头接耳,我就把他们分开了。一次,有学生向我报告说他们两人打起架来了,我很纳闷:这两个人平时好得很,怎么现在不坐一起就成了仇人?两个人到我办公室后,都是气冲冲的,好像与对方有什么深仇大恨。我决定先问问情况,我语气很和蔼:“你们不是很好的朋友吗?怎么打起架来了?”两个人都很委屈,争着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原来,一个孩子无意间撞了另一个,两人就打起架来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我开始和他们交谈:“你们曾经是很好的伙伴、同桌,因为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把你们调开了,但你们的友谊并没有断。可是你们今天的事情是朋友间应该发生的吗?你们还想不想做朋友?”两人都含着泪花互相望了望对方,点了点头。“既然还想做朋友,那就该好好表现,手拉手,一起回教室上课。”最后,两个人拉着手笑着一起回教室了。尊重是以真诚为基础的,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但尊重是对学生绝对的信任。我相信这两个孩子并非有意打架,只是一时情绪失控,他们的友谊还在。果然,当晚,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我的感激和敬佩。
最后,用共情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共情包含着“换位”的意思,是班主任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我班的小杰同学从小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又外出打工,奶奶前年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衣食住行只能由年迈的爷爷照顾。爷爷年纪大了,又没有稳定收入,靠打工维持生计,所以对小杰有时难免照顾不周。有一次,他没好好读书,而是趴在桌上。我正想批评他,一想:是不是生病了?我摸摸他的额头,不烫,但是孩子脸色苍白,咳嗽得厉害。我问他怎么生病的,是不是爷爷家被子不够,晚上着凉了?他感激地看看我,但又摇摇头,说:“爷爷每天都给我盖被子,前天爷爷忘了给我盖,我又踢被子了,着了凉。爷爷要上班,没时间带我上医院。”说完,孩子投给我一个求助的眼神。之后我带他去买了药,并按时提醒他吃药,密切关注他的病情。两天后,小杰的病好了。他爷爷打电话说要还老师药钱,我笑了笑说,只要孩子病好了,就比什么都重要。从此,小杰经常对我微笑,从他的笑中,我读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天真与善良。
由于无人管教,小杰以前很顽皮,经常惹是生非,其他小朋友的家长常向他爷爷告状,小杰的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后来,他接受了“春蕾计划”的资助,过年的时候,还得了很多奖品,有文具用品,也有书。在“梦想团圆”的舞台上,小杰接过领导为爷爷买的一件冬衣,热泪盈眶,这是留守儿童小杰的心愿,而国家为他实现了这个心愿,他怎能不激动呢?从那以后,小杰的思想深受触动,他决心将别人对他付出的爱心传递出去:在家中,小杰常为爷爷打来洗脚水,给爷爷洗脚,出门常叮嘱爷爷骑车小心;在学校,哪位同学钢笔没墨了,小杰都会帮他吸满;学习上,小杰爱绘画,爱写作,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讲台前朗读,有几次,听得同学们都流下了泪水,因为小杰写出了他最真实的生活和最朴素的情感……
现在,小杰正吃着我给他的苹果。近两天他又感冒了,我提醒他多喝水,为他送来新鲜水果,希望他早日康复。小杰说,前几天爷爷买了不少苹果,但时间长了,苹果皮都皱了,不好吃了。“爷爷又买新鲜苹果了没?”“没有,他很少买。”说这话时,小文杰的神情有些落寞,我知道,亲情的缺失已经给他造成了很深的伤害,而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尽量弥补,让孩子更多地感受人世间的温暖和希望!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有了这种爱,我们教师的职业更显崇高,有了这种大爱,我们的人生才能变得不平凡。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