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反转

来源 :今古传奇·故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me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亮是一位記者,这天他下班回到家,发现家里坐着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父亲对他说:“来来来,我给你介绍,这是老家来的根叔和他孙子小正。”
  根叔忙站起来:“肖记者……”父亲摆手说:“客气啥,论辈分,肖亮还是你大侄子哩。”
  父亲告诉肖亮,这几年,老家的环境污染严重,许多人得了癌症,根叔的儿子就是癌症去世的,几年前,老伴儿也患癌离世,剩下孙子小正跟他相依为命。没想到,去年小正被查出患了皮肤癌,为了给孩子治病,根叔卖血卖地卖房子,负债累累,如今实在没办法了,就想借助媒体,呼吁好心人伸出援手。
  肖亮知道这样的报道太多了,登了也没用,但他也知道父亲的脾气,只得答应帮忙。没过几天,小正的报道就登上了报纸。不料,三个月过去了,小正的救助账号上只多了区区几千元。根叔傻了眼。父亲忍不住问肖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现在没人发善心吗?”
  肖亮说:“不是没人发善心,是现在的人,善心都透支了。”他搬出几大摞报纸,几乎每期上都有求助募捐的新闻,打开电脑,各种各样的求助帖子层出不穷,更有许多网站,每天都有几十、上百条的求助信息。肖亮说,这些新闻或真或假,或赚人眼泪,或博人眼球,更有许多骗子,专门冒充可怜人诈骗钱财。时间一长,大家的善心被严重透支,再热的心都冷了。
  一听肖亮的话,根叔眼泪都下来了,不住喃喃道:“这该咋办?”父亲看着肖亮:“就没有其他办法了?”肖亮沉默了半晌,才嘟囔说:“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只不过根叔和小正可能会吃点苦。”一听这话,根叔拍着胸膛说:“只要能救命,吃点苦算啥!”


  肖亮开车把根叔和小正拉到野外,下车后,肖亮说:“小正,你把衣服脱了。”小正愣了,根叔更是不明白:“脱衣服干啥?”肖亮说:“要想救小正,我怎么说,你们照做就是。”小正只好扭扭捏捏脱下了衣服。肖亮从路边折下一根树枝,塞到根叔手里:“你用力打小正一顿。”
  根叔傻了:“为……为啥?”
  肖亮说:“我也不想让孩子受罪,但是你不打,这‘苦肉计’就演不下去了。”
  根叔狠了狠心,颤抖着举起树枝,一闭眼,树枝抽了下去。小正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拼命咬着牙,不发一声。肖亮把整个过程录了下来,还拍了几张照片。最后,肖亮说:“好了,停手。”根叔睁开眼,一瞧小正身上横七竖八的伤痕,眼泪哗哗流了下来。
  当天晚上,肖亮就把根叔打小正的视频传到了网上。
  这天,根叔上医院给小正买药。正走着,路旁突然冲出一个中年妇女,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骂完还将一口浓痰吐在根叔身上。根叔被骂得莫明其妙。不久,根叔又遇到几拨人,有的人对他指指点点,有的对他横眉冷目,弄得根叔一头雾水,忍不住问其中一个:“我哪里得罪你们了?”
  那人还算厚道,把一份报纸塞给根叔:“你自己看吧。”根叔展开报纸,只见一个刺眼的标题写着:“六旬爷爷禽兽不如,路边虐打亲生孙子”。内容说,近期网上流传一个视频,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丧心病狂,虐待自己的亲孙子,不但逼孩子脱光衣服,还用树枝殴打,致使孩子遍体鳞伤。经记者了解,这个老头可能是一个虐待狂……根叔差点晕倒。他急忙找到肖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肖亮告诉他:“根叔,你不懂新闻这行,要想吸引大家眼球,就要搞噱头。你瞧,现在你打小正的新闻,在网上的点击率已经达到一百多万。接下来您就瞧好吧。”
  很快,又一条新闻见诸报端,标题是:“剧情反转,令人心伤,‘狠毒’爷爷,被人误解”。内容说,经过记者深入调查,才知道那位毒打孙子的爷爷,并不是虐待狂,而是一个苦命人。原因是他的孙子得了皮肤癌,没钱治病,爷爷情急之下,听信了一个游方道士的偏方,就是用树枝抽打治疗。根叔看完报道,直咋舌:“你们记者真敢胡编啊!”
  肖亮笑着说:“根叔,别管是不是胡编,你瞧瞧小正的捐款账户。”根叔一看,发现短短几天,捐款已经从几千,迅速增长到几万。肖亮神秘地说,刚开始,他让根叔打小正,抛出“狠毒爷爷”的报道,就是要引起人们的公愤,故意让大家对根叔深恶痛绝,不断攻击、谩骂他。这时,第二篇报道抛出,根叔的形象来了个180度大反转,让人们惊愕、惭愧、继而同情根叔,用捐款弥补对根叔的伤害。
  根叔听完,恍然大悟。肖亮说:“现在,我们要进行下一计——借刀杀人。”
  这天,肖亮把根叔和小正带到了一家医院,院长姓李。李院长告诉根叔,他听说了小正的遭遇,愿意免费为小正治疗,就这样,小正在李院长的医院住了下来。
  不久,肖亮的第三篇报道出来,标题是:“医院大献爱心,免费医治孙子,爷爷致谢好人,感叹世间有爱”。根叔翻看了几遍,心里纳闷,肖亮说这一计叫借刀杀人,可报道上并没有借什么“刀”,杀什么“人”啊?
  就在这时,肖亮的第四篇报道出来了。标题竟然是:“震惊!救治小正的医院竟然是一家宠物医院”。报道说,由于没有正规医院愿意免费医治小正,不得已,小正只得进入了一家新开的宠物医院。
  根叔跌跌撞撞地找到肖亮:“治疗小正的医院真是……宠物医院?”肖亮说不错。根叔声音颤抖道:“小正住的病房?”肖亮说:“是给狗准备的。”根叔问:“小正吃的营养餐?”肖亮说:“是给狗吃的。”根叔听完差点吐血。
  肖亮满怀歉意:“对不起,根叔,因为没有正规医院接纳小正,我才想出了这招下策。”肖亮打开电脑,上面各个论坛现在都在热炒宠物医院给人治病的新闻,几乎所有人都在抨击那些正规医院,说他们见死不救,还不如宠物医院有爱心。肖亮解释,他的借刀杀人,就是借舆论压力这把刀,逼迫其他医院接纳小正。果然,在舆论强大的压力下,有三家医院表态,愿意免费为小正治病。
  谁知这天,肖亮突然接到李院长的电话:“你快来瞧瞧吧,出大事了。”肖亮赶到宠物医院,一进门,就发现自己那个爱管闲事的父亲,带着十几个病人,正在跟李院长争吵。肖亮问父亲:“爸,你这是干什么?”父亲告诉他,这十几个人都是老家的乡亲,他们全都身患重病,无钱医治,他们听说李院长免费救治小正后,也希望得到李院长的帮助。
  李院长哭笑不得:“可我这里是宠物医院,是给狗看病的。”
  没想到那十几个病人却异口同声地说:“只要免费给我们治病,我们宁愿做一只狗。”
  (责编:任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自黑  1.别人是从羊水里出来的,我可能是从墨水里出来的。  2.有次路过火灾现场,我莫明其妙地被救护车带走了。  3.一天晚上,我问魔镜:“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黑的人?”魔镜说:“谁在说话?”  4.每次我从黑板前经过,同学都以为是衣服飘过去了。  5.最近我上街,总有人问我,是中国热还是非洲热。  6.无论怎样对着我拍照都是剪影。  7.穿条裙子出去,别人以为我还穿了黑丝。  8.有天我和朋
期刊
周六中午,秦奋买了条鱼,去探望在祖屋独居的老父亲。老秦一见儿子,喜形于色,刚要拉儿子唠嗑,突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  老秦接起电话,语气顿时变得担忧起来:“哎呀,我几个以前的同事确实在云南,他们怎么能这样,邮什么毒品给我,这不是害我吗!我怎么这么倒霉,这可怎么办?”  秦奋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诈骗电话,他冲过去,摁下了免提键,一个陌生的外地口音说自己是公安局的,半诱导半威胁地跟老秦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
临近清明节,小区门口的小店因时制宜地卖起了草纸、冥票和爆竹。小店的大胡子老板还特地用几根绳子,依墙围出一块烧纸的地盘。见我也来买纸,他笑着说:“烧纸其实就是向死者‘汇钱’,那绳子围的地方就是‘银行’,你们就安全地在这里烧纸‘汇钱’吧。”  的确,这几年私家车太多了,小区门口车满为患,若不是大胡子围了一块地盘,还真没地方烧纸。  我看别人买纸的同时,也买了几沓冥票,尽是“一万元”、“一千万元”之类的
期刊
1.坠落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梦想》,一个同学写的是飞行梦,里面描述了他父亲驾驶着战斗机驰骋在蓝天白云间的豪情,这篇作文对何武影响至深,以至于20岁那年他真的站在了航空军校的跑道上,作为学员观摩老飞行员为他们做的飞行演示。  “开飞机有危险吗?”看着一架飞机嘶吼着准备升空,何武心生惧意,小声问身边的教员。  “老手天上地下都不危险,新手能祸害整个天地。”教员说。  这次演示的
期刊
黎家村附近有个野狸岗,旧时传说岗上住着一窝成精的狸子,会学人说话走路,诓骗路人。  上世纪那些年,周边山林伐木的多了,野狸岗一度被削平树木,参与干活儿的村民并没有抓到什么狸子。于是村子里的干部都说,破除迷信了,根本没有成精的狸子。  住村头的黎东,听他舅姥姥说,她知道为啥野狸岗上没狸子了,这都要从她儿子黎小根杀了一只野狸子说起——  那时舅姥姥刚40岁,黎小根当年也已是个快成亲的大小伙儿了。这年秋
期刊
1.多磨难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昆明是抗战的大后方,许多沦陷区的人们都逃难到了昆明。虽然国民政府中央振济委员会在昆明设立了运送配置难民的昆明总站,但难民实在太多,许多难民仍然在饥寒交迫中沿街乞讨,十分凄惨。  在这些流离失所的人群中,有一对父女。他们是北平人,父亲叫张明斋,女儿叫张连芬。张明斋的儿子是个大学生,随内陆的大学迁移到了昆明。为了找到儿子,老人就和女儿,一路颠沛流离乞讨来到昆明。没想到
期刊
犬舌算人命,善心救世人……  1.犬形山  金阳村入口的前方有一座高挺的犬形山,远看与真犬简直一模一样,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壮观,我赞叹了数声,才拿着小玉给的地址去找李阿姨的家。  我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就出来了一个面容和蔼的妇人,她看到我显然很惊喜:“你就是小玉说的那个好朋友,陈落吧?”  我连忙笑着点了点头:“李阿姨,这段时间要麻烦您了。”  小玉是李阿姨的女儿,我和她的关系还算要好。我的丈夫出意外
期刊
這天,魏彩霞准备去市场买菜,她刚走出小区,就遇到了个乡下女人,正对着一麻袋大米犯愁。  乡下女人说,她方才碰上推销大米的,见是当年新米,质量好又便宜,就脑瓜一热买了100斤。等人家开车走后,她才想起自己要回老家,路太远不好拿!  魏彩霞问乡下女人,打算怎么处理大米。女人回得倒也痛快:在原价上打八折转手,外带送货上门。魏彩霞见米确实不错,便答应成交。乡下女人也不含糊,扛起麻袋憋口气,一路小跑给送上了
期刊
張良是个摄影师,这天正在田娄村为村民们免费拍金婚照。拍摄快要结束时,突然来了一位老太,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把一条扁担往身旁一搁,示意张良给她拍。  一个人怎么拍?张良问老太,老伴儿呢?老太扯着衣服,扭捏地朝门口望了望。张良以为她老伴儿还在路上,就让助理先给老太化妆。等了大半个小时,妆也化好了,可还没见人来。张良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免着急地又问了一次。老太支支吾吾就是说不清楚,助理提醒他,会不会是个
期刊
江中接连发生奇事,溺水死者竟能复生……  1.第一个溺者  陆凌翔是海军某部水陆两栖部队的一名中级士官。在家探亲期间,他每天清晨6点,都要去城郊的岷江里游泳。市晨泳协会的百来个会员,也会在这个时候下水晨泳。  允许市民游泳的江段,是由市水务部门指定的。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缓,两岸风景优美。对岸的真武山麓上,还有一片高级别墅群。  晨泳协会的副会长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梅雅兰。每次下水前和上岸后,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