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变革后,以儒学为标志的理性精神似乎已渐入人们的观念和人文艺术领域。但实际上南国的自由幻想和北国的道德节操,是并行不悖的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其实儒术本来就不是“独尊”的,董仲舒所提倡的儒术原本就是道家、阴阳家、名家等各家的杂糅,所以交织并列的是一个混沌而丰富的世界。或许汉画正是这方面最好的体现。
关于汉代画像石的记载,首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恭冢……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水经注》虽是记述水系时顺便提及,但可知当时已经对汉画像石有了一定的重视。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金石学家已经有意识的开始记录汉画像石,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隶续》,均有详细的记载。元、明金石学衰微,著录提及者极少,清代金石学重兴,对汉画像石的著录和研究更为盛行。乾隆末年,金石学家黄易在山东嘉祥发掘并保护了湮没已久的武氏祠画像石,在其《修武氏祠堂记略》中曾言:“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可谓生平奇遘。”
我国的汉画像石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区域:1、山东、苏北,近70个县市,且多集中在济宁、滕州、临沂、徐州等地。2、河南,约20个县市,又以南阳地区为最多。3、四川,有近20个县市出土过汉画像石。4、陕北、晋西北,以绥德、米脂等地较多。此外尚有安徽、湖北、重庆、河北、北京、云南、浙江、甘肃等省市,都有出土,全国的汉画像石数以万计。
就汉画像石的工艺程序而言,先是在石面上用墨线勾勒出底稿,然后再根据底稿用刀、钻雕刻完成。关于雕刻的技法,大致上有拟绘画和拟浮雕两种,如嘉祥武氏祠画像,凿纹减地,平面阴线勾勒出画面,较接近绘画故称之为拟绘画,像南阳汉画多是运用浮雕技法雕刻完成,因而称之为拟浮雕。拟绘画具体可分为: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等,拟浮雕又具体分为: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巫鸿先生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中总结了汉代儒家美术的三个基本特征:1、无所不包的宇宙表现2、宇宙结构的图像学配置3、虽然有严格的图像程序,但具体图像的选择和运用却是灵活的。汉画像石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而且还呈现出了一个汉代人想象中的奇异世界。就汉画像石的内容而言笼统上可分为:人间与仙境两大类。人间有日常生活(谒见、宴享、燕居、庖厨等)、生产劳动(农耕、纺织、冶铁、酿酒等)、乐舞百戏、战争狩猎(胡汉战争、骑射、田猎、格斗等)、历史故事(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王、泗水升鼎、老莱子娱亲、秋胡戏妻等)、建筑(门阙、亭台、厅堂、居室等)、紋饰(联壁纹、穿壁纹、菱形纹、卷云纹、绶带纹等)、禽兽虫鱼、花木山石等,仙境则有神话传说(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嫦娥、羽人等)、珍禽瑞兽(龙、凤、四灵等)、日月星辰等。
我们经常接触的画像石大都是由黑白相间的拓片所呈现的,虽然有厚重的金石气,但这毕竟不同于原石,为了全面的了解画像石,了解一下它的结构用途,我想是很有必要的。1、石阙,阙即门观,是一种高大壮观的建筑。古代多置于宫殿、祠庙、陵墓之前,左右对称而立。东汉刘熙《释名》:“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今存石阙大都是陵墓之前的,如:山东嘉祥武氏祠阙,四川雅安高颐石阙,四川渠县沈府君石阙等。2、祠堂,亦称“享堂”或“食堂”等,置于墓前,用以祭祀、供奉死者,亦供人瞻仰。山东长青的孝堂山石祠是现存唯一完整的石祠,但最著名的还应数山东嘉祥武氏祠堂。3、墓室,古人往往视死如生,故墓室便形成了一个阴间的世界。如山东沂南汉墓画像,战争、祭祀、出行、乐舞、庖厨、宴饮、历史、神话、祥禽瑞兽无所不包。4、石棺石椁,古代墓葬将棺木分为内外两次,内棺为“棺”,外棺为“椁”。其中以四川芦县王晖石棺最为有名。5、摩崖,摩崖形质多样,如刻字、造像、岩画等,但汉代画像目前仅见于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一处。
对于汉画砖的认识我们要比画像石晚得多,但画像砖的出现却在画像石之前,画像砖出现于战国时期(画像石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期),多作宫殿台阶踏步,自秦用作修建墓室,经西汉发展,至东汉达到高峰。目前我们谈及的画像砖,多为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时期的墓室用砖。从汉画像砖的种类上大致可划分为空心画像砖、实心画像砖两种。主要的雕刻技法又分为:雕刻、压印、脱模、先印后刻、先印后塑等。地域上,多在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江浙、鲁冀、鄂皖、云贵、辽宁等地也有分布。画像砖在内容上与画像石无二,亦有人间、仙境两大类。文中所讲汉画像石的特质画像砖也大多有之,所以在我看来画像石与画像砖二者之间没有必要划分的那么细致。总之,它们不但反映了古人的现实社会生活,还将这个民族的想象、情趣以及思想都表现了出来。
我想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汉画,目的不仅仅在于古人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画又表现了什么。陶潜有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学如此,汉画似乎也应该这样。从画像石、画像砖或者拓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人的生活,还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似乎是一种“画以载道”的观念,虽然在汉代还不明显,但已经向这方面发展了。对于汉画而言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上,由直观认识升华至精神思想,才能真正触动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2]张道一《画像石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道一《汉画故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
[5]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6]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7]秦明《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汉魏碑刻特集》,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8]李国新《汉画像砖造型艺术》,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于汉代画像石的记载,首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恭冢……冢前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水经注》虽是记述水系时顺便提及,但可知当时已经对汉画像石有了一定的重视。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金石学家已经有意识的开始记录汉画像石,如: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隶续》,均有详细的记载。元、明金石学衰微,著录提及者极少,清代金石学重兴,对汉画像石的著录和研究更为盛行。乾隆末年,金石学家黄易在山东嘉祥发掘并保护了湮没已久的武氏祠画像石,在其《修武氏祠堂记略》中曾言:“画像古朴,八分精妙,可谓生平奇遘。”
我国的汉画像石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区域:1、山东、苏北,近70个县市,且多集中在济宁、滕州、临沂、徐州等地。2、河南,约20个县市,又以南阳地区为最多。3、四川,有近20个县市出土过汉画像石。4、陕北、晋西北,以绥德、米脂等地较多。此外尚有安徽、湖北、重庆、河北、北京、云南、浙江、甘肃等省市,都有出土,全国的汉画像石数以万计。
就汉画像石的工艺程序而言,先是在石面上用墨线勾勒出底稿,然后再根据底稿用刀、钻雕刻完成。关于雕刻的技法,大致上有拟绘画和拟浮雕两种,如嘉祥武氏祠画像,凿纹减地,平面阴线勾勒出画面,较接近绘画故称之为拟绘画,像南阳汉画多是运用浮雕技法雕刻完成,因而称之为拟浮雕。拟绘画具体可分为: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等,拟浮雕又具体分为: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
巫鸿先生在《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中总结了汉代儒家美术的三个基本特征:1、无所不包的宇宙表现2、宇宙结构的图像学配置3、虽然有严格的图像程序,但具体图像的选择和运用却是灵活的。汉画像石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社会,而且还呈现出了一个汉代人想象中的奇异世界。就汉画像石的内容而言笼统上可分为:人间与仙境两大类。人间有日常生活(谒见、宴享、燕居、庖厨等)、生产劳动(农耕、纺织、冶铁、酿酒等)、乐舞百戏、战争狩猎(胡汉战争、骑射、田猎、格斗等)、历史故事(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赵氏孤儿、荆轲刺秦王、泗水升鼎、老莱子娱亲、秋胡戏妻等)、建筑(门阙、亭台、厅堂、居室等)、紋饰(联壁纹、穿壁纹、菱形纹、卷云纹、绶带纹等)、禽兽虫鱼、花木山石等,仙境则有神话传说(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嫦娥、羽人等)、珍禽瑞兽(龙、凤、四灵等)、日月星辰等。
我们经常接触的画像石大都是由黑白相间的拓片所呈现的,虽然有厚重的金石气,但这毕竟不同于原石,为了全面的了解画像石,了解一下它的结构用途,我想是很有必要的。1、石阙,阙即门观,是一种高大壮观的建筑。古代多置于宫殿、祠庙、陵墓之前,左右对称而立。东汉刘熙《释名》:“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今存石阙大都是陵墓之前的,如:山东嘉祥武氏祠阙,四川雅安高颐石阙,四川渠县沈府君石阙等。2、祠堂,亦称“享堂”或“食堂”等,置于墓前,用以祭祀、供奉死者,亦供人瞻仰。山东长青的孝堂山石祠是现存唯一完整的石祠,但最著名的还应数山东嘉祥武氏祠堂。3、墓室,古人往往视死如生,故墓室便形成了一个阴间的世界。如山东沂南汉墓画像,战争、祭祀、出行、乐舞、庖厨、宴饮、历史、神话、祥禽瑞兽无所不包。4、石棺石椁,古代墓葬将棺木分为内外两次,内棺为“棺”,外棺为“椁”。其中以四川芦县王晖石棺最为有名。5、摩崖,摩崖形质多样,如刻字、造像、岩画等,但汉代画像目前仅见于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一处。
对于汉画砖的认识我们要比画像石晚得多,但画像砖的出现却在画像石之前,画像砖出现于战国时期(画像石最早见于西汉武帝时期),多作宫殿台阶踏步,自秦用作修建墓室,经西汉发展,至东汉达到高峰。目前我们谈及的画像砖,多为西汉中后期至东汉时期的墓室用砖。从汉画像砖的种类上大致可划分为空心画像砖、实心画像砖两种。主要的雕刻技法又分为:雕刻、压印、脱模、先印后刻、先印后塑等。地域上,多在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江浙、鲁冀、鄂皖、云贵、辽宁等地也有分布。画像砖在内容上与画像石无二,亦有人间、仙境两大类。文中所讲汉画像石的特质画像砖也大多有之,所以在我看来画像石与画像砖二者之间没有必要划分的那么细致。总之,它们不但反映了古人的现实社会生活,还将这个民族的想象、情趣以及思想都表现了出来。
我想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汉画,目的不仅仅在于古人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画,这样画又表现了什么。陶潜有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文学如此,汉画似乎也应该这样。从画像石、画像砖或者拓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人的生活,还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似乎是一种“画以载道”的观念,虽然在汉代还不明显,但已经向这方面发展了。对于汉画而言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直观的认识上,由直观认识升华至精神思想,才能真正触动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2]张道一《画像石鉴赏》,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张道一《汉画故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日)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
[5]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6]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7]秦明《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汉魏碑刻特集》,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8]李国新《汉画像砖造型艺术》,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