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合唱》课程对众多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渗透和补充延续作用,虽然是不经意的,但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目的就是要优化课程结构,讲究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一味盲目地删减课时。对于《合唱》这一门专业知识面广、渗透力强、具有强烈的专业知识补充功能、极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培养的不可多得的好课程,非但不能减少,反而应该受到加倍的重视才对。
关键词:合唱 课程改革 渗透与补充
音乐专业作为多数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学科门类,教学改革的迫切程度并不亚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如何结合地方特点,发挥其地方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了能否取得自身较大发展的关键。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注意到,教学计划的修订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为了改革的焦点。有少数人认为,在适当增加地方性特色课程的同时,主张减少《合唱》课程的课时量,认为《合唱》课程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对音乐专业基础教育各课程之间内在相互作用与联系的极度无知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合唱》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起到的知识渗透与知识补充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一、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作为以培养高级表演人才为目的专业音乐院校,其《合奏》、《重奏》课程普遍受到高度的重视,那是因为通过这一实践环节,能实际检验和有效培养学生们多声部音乐听辨能力,也是《视唱练耳》课程的延伸与实践补充。然而,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如何培养并不具备人人参与开设《合奏》、《重奏》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多声部音乐听辨的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合唱》课程是最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视唱练耳》训练进入《合唱》课程时,无论是在侧重面,还是能力培养的难易度方面,均有较大的拓展。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课堂上,主要是对具体音高、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和弦连接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方面进行培养;而在《合唱》课堂上则不仅仅是对上述各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它还包括对发音的起始、声音的位置、节奏的默契、声音的均衡统一、声部层次的清晰协调以及音色的丰富变化等因素均要求有较好的分辨、调整能力。可以说,《合唱》是《视唱练耳》课程的深入与拓展,并在技术技能上的补充与提高。除此之外,《合唱》强调的“立体”听觉多于“平面”听觉,不仅要完成好自己声部的演唱,更重要的是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倾听邻音”,十分讲究对多声部作品的整体把握。《合唱》课程要求在唱好自己声部旋律的同时,每个队员均要有十分密切关注其它声部节奏、副旋律、对位关系、声音协和、声部间协调以及随时对自己的音量、音色、音高倾向进行调整的意识。与《视唱练耳》课程比较起来,《合唱》课堂上对学生练耳注意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多方位的,它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纵向到横向、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的练耳训练手段与方法以及对学生多声部、立体听觉培养的功能与效果,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可替代的。
二、对《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在《基本乐理》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理论的概念上就音乐的四种性质、音程、和弦、调式与调性、协和与不协和等知识向学生进行阐述与介绍,基本上属于“纸上谈兵”,对节奏、色彩、协和程度的比较、速度与风格的关系等等缺乏真切体验和清晰的概念。而当带着《基本乐理》课堂上一知半解的理论概念来到《合唱》课堂时,一切疑惑便能通过实践的体验迎刃而解、获得诠释。例如:《合唱》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较强的内心节奏感觉,这种节奏感不同于《基本乐理》层面上的单一节奏概念,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节奏概念,在努力把握自己声部节奏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其他声部的节奏变化,随时根据指挥的意图与相邻声部的变化情况对自己做出速度和节奏上灵敏的调整,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与和谐。由于《合唱》的多声部特征,使得学生对音程、和弦的色彩、协和方面的理解从“想象的梦幻”来到了“客观的现实”。《合唱》要求学生以良好的发声状态去唱准每一个和弦,让每一个参与合唱的学生都能清晰地听到各声部在音乐进行中产生的层次变化,同时听到和弦转换前后所发出的不同音响与色彩变化。
对于专门阐述和弦序进规律与规则的《基础和声》课程来说,《合唱》艺术本来就是和声的艺术,这不仅是因为在多声部合唱中能产生出十分和谐的丰厚音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合唱的过程中,不同和弦的相互转换与变化,从不协和到协和的一次次平衡被打破与“解决”,在产生千变万化的美妙音响的同时,更将和弦序进的规律与规则演绎的淋漓尽致、生动而巧妙。这些都给《基本乐理》、《基础和声》等基础理论课程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事例佐证,让死知识变成了活认识,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大问题。
三、对《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合唱》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曲式学》、《中外音乐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对实际作品进行必要的分析,为此,《合唱》课程正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习平台。学生在《合唱》课程中需将具体演唱的作品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对其段落内部构架、调式转换与衔接、速度、风格等诸多曲式结构元素进行分析,这对于准确把握作品无疑是必需的,也是对学生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极其有益的。例如:在对合唱作品《江山多娇》进行演唱时,《合唱》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对该作品前期进行案前分析,包括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的简要生平等,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与表现主题。继而通过曲式分析让学生了解全曲的内部结构呈A、B、A分布:
有了准确、细致的前期案前分析,在歌曲的演唱与风格把握上自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这不仅满足了合唱的需要,实际上也对《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课程的知识与方法进行了强化、巩固与延伸。学生将《合唱》课程当作一个综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实习平台,对各年代、各国家、各种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独立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二度创作设计,无论对其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创造能力还是增强专业综合能力来说,《合唱》课程都是最实用的课程。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关键词:合唱 课程改革 渗透与补充
音乐专业作为多数普通高校普遍开设的一个学科门类,教学改革的迫切程度并不亚于其他学科,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如何结合地方特点,发挥其地方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了能否取得自身较大发展的关键。在教学改革中,我们注意到,教学计划的修订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为了改革的焦点。有少数人认为,在适当增加地方性特色课程的同时,主张减少《合唱》课程的课时量,认为《合唱》课程可有可无。其实,这是一种对音乐专业基础教育各课程之间内在相互作用与联系的极度无知的表现,是极端错误的。《合唱》在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中起到的知识渗透与知识补充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专业课程都无法替代的。
一、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作为以培养高级表演人才为目的专业音乐院校,其《合奏》、《重奏》课程普遍受到高度的重视,那是因为通过这一实践环节,能实际检验和有效培养学生们多声部音乐听辨能力,也是《视唱练耳》课程的延伸与实践补充。然而,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如何培养并不具备人人参与开设《合奏》、《重奏》课程条件下的学生多声部音乐听辨的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合唱》课程是最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当《视唱练耳》训练进入《合唱》课程时,无论是在侧重面,还是能力培养的难易度方面,均有较大的拓展。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课堂上,主要是对具体音高、音程、和弦、节奏、旋律、和弦连接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方面进行培养;而在《合唱》课堂上则不仅仅是对上述各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它还包括对发音的起始、声音的位置、节奏的默契、声音的均衡统一、声部层次的清晰协调以及音色的丰富变化等因素均要求有较好的分辨、调整能力。可以说,《合唱》是《视唱练耳》课程的深入与拓展,并在技术技能上的补充与提高。除此之外,《合唱》强调的“立体”听觉多于“平面”听觉,不仅要完成好自己声部的演唱,更重要的是演唱作品的过程中,十分强调“倾听邻音”,十分讲究对多声部作品的整体把握。《合唱》课程要求在唱好自己声部旋律的同时,每个队员均要有十分密切关注其它声部节奏、副旋律、对位关系、声音协和、声部间协调以及随时对自己的音量、音色、音高倾向进行调整的意识。与《视唱练耳》课程比较起来,《合唱》课堂上对学生练耳注意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多方位的,它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纵向到横向、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的练耳训练手段与方法以及对学生多声部、立体听觉培养的功能与效果,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可替代的。
二、对《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在《基本乐理》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理论的概念上就音乐的四种性质、音程、和弦、调式与调性、协和与不协和等知识向学生进行阐述与介绍,基本上属于“纸上谈兵”,对节奏、色彩、协和程度的比较、速度与风格的关系等等缺乏真切体验和清晰的概念。而当带着《基本乐理》课堂上一知半解的理论概念来到《合唱》课堂时,一切疑惑便能通过实践的体验迎刃而解、获得诠释。例如:《合唱》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较强的内心节奏感觉,这种节奏感不同于《基本乐理》层面上的单一节奏概念,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节奏概念,在努力把握自己声部节奏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其他声部的节奏变化,随时根据指挥的意图与相邻声部的变化情况对自己做出速度和节奏上灵敏的调整,以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统一与和谐。由于《合唱》的多声部特征,使得学生对音程、和弦的色彩、协和方面的理解从“想象的梦幻”来到了“客观的现实”。《合唱》要求学生以良好的发声状态去唱准每一个和弦,让每一个参与合唱的学生都能清晰地听到各声部在音乐进行中产生的层次变化,同时听到和弦转换前后所发出的不同音响与色彩变化。
对于专门阐述和弦序进规律与规则的《基础和声》课程来说,《合唱》艺术本来就是和声的艺术,这不仅是因为在多声部合唱中能产生出十分和谐的丰厚音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合唱的过程中,不同和弦的相互转换与变化,从不协和到协和的一次次平衡被打破与“解决”,在产生千变万化的美妙音响的同时,更将和弦序进的规律与规则演绎的淋漓尽致、生动而巧妙。这些都给《基本乐理》、《基础和声》等基础理论课程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事例佐证,让死知识变成了活认识,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大问题。
三、对《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课程的渗透与补充
《合唱》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曲式学》、《中外音乐史》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对实际作品进行必要的分析,为此,《合唱》课程正好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习平台。学生在《合唱》课程中需将具体演唱的作品与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对其段落内部构架、调式转换与衔接、速度、风格等诸多曲式结构元素进行分析,这对于准确把握作品无疑是必需的,也是对学生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极其有益的。例如:在对合唱作品《江山多娇》进行演唱时,《合唱》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对该作品前期进行案前分析,包括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的简要生平等,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与表现主题。继而通过曲式分析让学生了解全曲的内部结构呈A、B、A分布:
有了准确、细致的前期案前分析,在歌曲的演唱与风格把握上自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这不仅满足了合唱的需要,实际上也对《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课程的知识与方法进行了强化、巩固与延伸。学生将《合唱》课程当作一个综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实习平台,对各年代、各国家、各种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独立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二度创作设计,无论对其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创造能力还是增强专业综合能力来说,《合唱》课程都是最实用的课程。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