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临床体会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游离拇甲瓣再造拇(手)指患者。根据供足创面不同的修复方法分三组:A组21例,适当咬除趾骨,直接缝合供区;B组16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C组8例,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结果: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A组2例因缝合张力大,远端创缘部分皮肤坏死;B组、C组皮瓣全部成活。5例患者对外形不太满意,其余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根据拇甲瓣供区创面大小及患者个性化要求,选择适合方法修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拇甲瓣;移植;再造;外科皮瓣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1-1903-03
  拇甲瓣再造拇(手)指,外形、感觉较满意,是再造拇(手)指理想的供区。但拇甲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的修复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我们自2007年8月2012年3月,采用适当咬除趾骨直接缝合及两种皮瓣转移修复供区创面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各术式有其适应证及优缺点,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 8岁至 4 7岁,平均2 8 岁。拇指损伤24例(其中套脱伤8例),示指损伤16例,中指损伤5例。采用部分拇甲瓣行手指末节修饰性再造37例(其中带末节部分趾骨20例);采用拇甲瓣修复拇指套脱伤8例。
  供区创面修复:A组21例,创面宽度小于2cm,可适当咬除趾骨粗隆及部分末节趾骨,直接缝合创面,尤其是对于拇甲瓣切取时已带部分趾骨者,此种处理方法较适合。B组16例,创面宽度大于2cm,或创面宽度小于2cm,但患者不同意拇趾“瘦身”,我们采用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C组8例,修复拇指套脱伤,拇甲瓣切取后创面面积较大,我们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12例,适当咬除部分末节趾骨,直接缝合创面。注意:创面的无张力缝合。
  1.2.2 B组7例,采用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以第1趾蹼背根部相当于第一跖背动脉与第一跖底动脉的吻合处为皮瓣的“旋转点”,此点至第一跖骨间隙近端的连线为皮瓣的“轴心线”。于第1、2 跖骨背侧设计皮瓣,于腱周膜和骨间肌浅面游离。解剖游离足背动脉、足底穿支及第1跖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显露并保护其皮支。结扎、切断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足底穿支,以第1趾蹼吻合处为蒂逆行转移修复拇甲瓣供区。供区直接缝合。注意:若切取拇甲瓣时已破坏第一跖背动脉与第一跖底动脉的交通支,则不能采用此方法。
  1.2.3 C组3例,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以跗外侧动脉体表投影作为皮瓣主轴,根据创面缺损大小在足背外侧部画出皮瓣轮廓,以足背动脉体表投影为皮瓣的次轴,依受区部位的远近选跗外侧动脉至足背动脉上的某一点为皮瓣旋转点。按皮瓣设计线,切开皮瓣内侧缘,在足背动脉近段显露跗外侧动脉的起始部。将趾短伸肌牵向外侧,游离其下方的跗外侧动脉至近趾短伸肌外缘处皮支血管发出部。将皮瓣向腓侧掀起,显露跗外侧动脉及其皮支入皮点,沿跗外侧动脉走行向胫侧游离跗外侧动脉。切开皮瓣外缘及近、远侧缘并向皮支发出处游离皮瓣。在皮支发出部,于深层深筋膜与骨膜之间解剖游离,将跗外侧动脉及其皮支连同其周围组织一起包含在皮瓣内。结扎并切断跗外侧动脉根部近端,通过开放隧道将皮瓣转移覆盖拇甲瓣供区创面。供区于腹股沟取全厚皮植皮修复。
  1.3 典型病例
  1.3.1 病列1:患者左示食末节缺损(图1A),取拇甲瓣(图1B、1C)修复,术后两个月左示指外观(图1D),拇甲瓣供区采用适当咬除部分末节趾骨,直接缝合创面方法修复,术后供区外观(图1E)。
  1.3.2 病例2:患者左示指中末节缺损(图2A),取拇甲瓣(图2B)修复,拇甲瓣供区采用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2C),术后两个月左示指外观(图2D),术后两个月供区外观(图2E)。
  1.3.3 病例3:患者左拇指套脱伤(图3A),取拇甲瓣(图3B)修复,术后拇指外观(3C),拇甲瓣供区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图3D),术后1年拇指外观(图3E)及供区外观(图3F)。
  1.4 术后随访内容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足部供区外形、皮瓣成活情况、有无破溃、感觉及运动功能、术后对负重行走功能的影响和患者满意度等项目进行疗效评价。优:皮瓣全部成活,无疼痛破溃,能参加体育活动,患者对拇趾外形满意;良:皮瓣大部分成活,偶有疼痛破溃,能参一般活动,患者对拇趾外形尚满意;可:皮瓣部分成活,疼痛,皮肤破溃,不能参加剧烈活动,患者对拇趾外形不太满意;差:皮瓣全部坏死,疼痛,伤口长期不愈或截趾,不能正常行走,患者对拇趾外形不满意。
  2 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个月。A组2例因缝合张力大,远端创缘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B组、C组皮瓣全部成活。全部病例术后足部负重行走、跑跳及拇趾活动等均不受影响。5例患者对外形不太满意,但对供足功能满意,其余患者对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
  按上述疗效评定,优:30例,良:14,可:1例,差:0例。
  3 讨论
  拇甲瓣再造拇(手)指,外形、感觉较满意,是再造拇(手)指理想的供区,但拇甲瓣切取后供区创面的修复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既要再造完美的手指,又要减少供区创伤,保障供足外形及功能少受影响,是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足部创面的修复,既要考虑外形,也要考虑足的负重行走功能[1]。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目前方法有很多种,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3.1 游离植皮修复:该手术简单,但由于在趾骨上切取甲床时易损伤骨膜,植皮不易成活。程国良[2]建议,在切取拇甲瓣时,拇趾胫侧保留1~2cm左右带有血管神经束的舌状皮瓣,此皮瓣用于覆盖骨外露创面,其余创面植皮修复。随着负压引流技术(V S D)引入,冯亚高[3]在植皮后采用负压引流技术(V S D)以促进植皮成活。潘跃等[4]先V S D覆盖创面,II期手术植皮,增加植皮手术成功率。但是,就算植皮成活,贴骨植皮因其皮肤质量差、耐磨性差、后期色素沉着等原因难以让年轻患者接受。   3.2 带蒂皮瓣修复:众多学者对创面覆盖方法进行了改进。用局部皮瓣代替植皮,充分发掘了皮瓣的潜力[5-6]。王保山等[5]采用带蒂皮瓣(第 l跖背皮瓣、第2足趾趾动脉岛状瓣、第2足趾趾背邻趾皮瓣、跗外侧皮瓣)等覆盖供足创面,避免了供足疼痛、破溃等并发症,保持了较好的外形。但这些改良,因操作过于复杂,甚至2次手术,对足损伤较大,未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7]。
  3.3 游离皮瓣修复:近年来各种游离皮瓣(如腹股沟皮瓣、跖底内侧皮瓣、腓动脉皮瓣等)被用于修复拇甲瓣供区。仇申强等[8]较多应用游离腹股沟皮瓣修复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其优点:取材方便,可根据拇甲瓣供区缺损大小及任意设计皮瓣,修复后皮肤质量更好,且供瓣区可直接缝合。但是游离皮瓣术中需再次吻合血管,增加手术风险、手术难度及术者劳动量,不适合基层医院推广;部分皮瓣需后期1~2次整形手术,增加疗程及病人费用。
  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切取拇甲瓣后创面宽度小于2cm,可适当咬除趾骨粗隆及部分末节趾骨,直接缝合创面,尤其是对于拇甲瓣切取时已带部分趾骨者,此种处理方法较适合[9]。虽然术后拇趾欠饱满,但保留部分趾甲,且功能没受影响,最大优点是没有增加更大损伤,患者满意度高。对于切取拇甲瓣后创面宽度大于2cm(或创面宽度小于2cm,但患者不同意拇趾“瘦身”),我们采用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手术在同一术野内进行,足背供瓣区可直接缝合,符合供足损伤少等特点。但此术式要求取拇甲瓣时没有损伤到第一跖背动脉与第一跖底动脉的交通支,否则改用其它术式。对于切取拇甲瓣后创面较大(比如用于修复拇指套脱伤),我们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该术式优点:血管蒂较长,旋转弧大,可以覆盖所有足远端创面;含有知名动脉且解剖位置恒定,切取方便,血供好,易存活;皮瓣质量好,薄而柔软,不臃肿,色泽与受区相近;供皮区为足的非负重、非摩擦区,术后活动受影响较小;无需吻合血管,无需二期手术断蒂;可与腓浅神经及其分支合并移植,使受区恢复一定感觉。
  总之,拇甲瓣供区创面修复的选择要首先考虑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外形美观等原则,各有其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认为此三种术式较为实用,符合“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伤小”的组织移植原则。但是,我们缺少大宗病例及更远期的随访,我们将进一步积累病例及跟进随访,并适时报道。
  [参考文献]
  [1]杨运发,张光明,徐中和.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14-16.
  [2]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1.
  [3]冯亚高,张向宁,魏斌,等.拇指再造术中不带趾骨的拇甲瓣切取后足部供区的随访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06-108.
  [4]潘跃,胡继超,王西迅,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全厚皮片植皮术修复足拇甲瓣手术供区[J].中国骨伤,2011,24(5):418-420.
  [5]王保山,郑晓菊,王新宏,等.拇甲瓣切取术后创面的处理[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9,32(1) :26-28.
  [6]康庆林,柴益民,曾炳芳,等.拇甲瓣切取术后供区创面覆盖的方法选择[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4):267-269.
  [7]潘勇卫,田文,田光磊,等.改良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2):79-82.
  [8]仇申强,王增涛,孙文海,等. 手指再造手术中拇甲瓣供区的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4):272-275.
  [9]熊秉刚,欧翰杰,黎润超,等. 应用部分拇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34(6):505-506.
  [收稿日期]2012-07-06 [修回日期]2012-09-07
  编辑/张惠娟
其他文献
吴彩芹,李静静,何翠林,王正辉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 陕西 西安 710004)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57例住院患者,入院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试与评定。结果: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外耳道闭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磨削方法在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局限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高频电磨削组(A组)18例及机械磨削组(B组)14例,观察表皮移植后的疗效及手术的便利性。结果:A、B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5%和62.5%,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9.58%。结论:两组在疗效上无显著差异,高频电磨削法在不平坦的皮面更便于精细操作。  [关键词]白癜风;表皮移植;高频电磨削
期刊
心得安是一种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1964年,心得安作为第一个β受体阻滞剂问世,并用于临床实践,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等。1975年,瑞典学者Waagstein将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伴有心衰的扩张性心肌病,从而使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功能不全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随着医学的发展,心得安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2008年,Christine Leaute-labreze等[1]在用心得安治疗激素诱导的
期刊
脐带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于脐带沃顿胶(Wharton’s jelly,WJ)的未分化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hUC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它能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hUCMSCs作为种子细胞需要足够的数量,但它在体外增殖相对较慢,体外诱导向各种细胞分化的条件还不成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是一种对肢体生长成熟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生长因子。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外源性IGF-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美容医生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笔者科室2007年6月~2011月6月收治的490例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90例患者,其中男227例,女263例,男女之比为0.86:1,其中基底细胞癌221例(45.1%),鳞状细胞癌60例(12.2%),皮肤恶性黑素瘤26例(5.3%),鲍温病16例(3.3%),日光性角化病148例
期刊
(牙合)平面偏斜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对颢下颌关节有严重的损伤,重症者还可以出现面部的不对称,极大地影响美观,并能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多种,如种植钉、片段弓技术,口外支抗等,但是这些方法均会给患者带来诸如经济负担重、不舒适等方面的困扰。多次临床治疗发现用阶梯状MEAW治疗(牙合)平面偏斜有独特疗效,并能解决上述困扰,但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及理论支持这种治疗方法。由
期刊
1 资料和方法
期刊
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一种错骀畸形。最明显的特征是下颌后缩,治疗的重点是改善患者的矢状关系和侧貌。Forsus矫治器是一种固定的功能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联合使用,具有优越性,本研究通过头颅测量分析恒牙早期安氏II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治疗前后硬组织的改变。
期刊
瓷贴面具有磨除牙体组织少,有利于牙髓保护,美观效果好,耐磨耗,色泽稳定等优点,成为牙体美容修复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修复方法。根据现有的口腔修复技术,瓷贴面要获得成功,医、护、患三者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期刊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病因复杂,常见致病因素有精神心理因素、咬合因素、创伤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其中咬合因素是引起TMD的常见因素,已被许多学者研究所证实。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多牙缺失伴牙齿重度磨耗导致咬合垂直距离过低而出现颞下颌关节症状的病例并不少见。笔者自2004~2010年使用(牙合)垫式义齿增加咬合垂直距离治疗TMD患者26例,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