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培养高校学生的历史责任意识

来源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现状及政党执政规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党建问题而提出的指导思想,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只有从时代背景人手,体验时代使命,从而培养历史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戴戡是辛亥革命时进入政界的显要人物,数十年来对其评价多持否定态度。本文认为戴戡在护国运动和反对帝制复辟的历史关键时刻立场正确坚定,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王阳明《传习录》中“以象达意”的形象性论述语言平易近人,意象常见,善用譬喻、例证、类比等手法,简洁精炼又生动活泼,并富有机锋和审美趣味,易读易懂,可以作为把握和解读心学要义
鉴于长期以来传统德育崇尚唯理性教育的缺陷,需要引入非理性因素于德育之中,从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方式诸方面重视非理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蜀人好乱”之说起源于南朝,在宋代尤其是北宋仍是社会各界的主流认识.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巴蜀社会稳定、地位不断提升,以蜀人为主的一部分士大夫从乱蜀者、蜀中及全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