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一些民国时期的小学生作文受到热捧。
  有一篇《公平的太阳》写道:“天上的太阳,一天到晚放出了温暖的光,照耀着一切的人物,不论有钱的,没钱的,都受到它的恩惠。”有人评价其具有深刻的人文素养。
  还有《蟋蟀》一文:“玩者利用蟋蟀之手以为博,而蟋蟀不自知,胜则欣欣而喜,败者泱泱而恨。”有人评论道:作文流露出一派天真自然的童趣,遣词造句古朴智慧温雅。
  也有专家认为一味地厚古薄今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小学生不在民国的语境里生活,而现在的小学生信息量更大,知识面更广,没有必要向民国小学生学习作文法。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点拨】这组材料里包含了一组截然相反的观点,而且都有各自的道理。因此立意时可以赞同对民国小学生作文的推崇,也可以赞同专家认为不要“一味地厚古薄今”的观点。赞同前者,可分析民国小学生作文的优点在当今的现实价值;赞同后者,则可批评中国人传统的“崇古守旧”思想,强调“活在当下”的意义。
  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人是符号的动物,我们习惯用“企业家”“民工子弟”“90后”“残疾人”……不同的符号来标志人的不同,自己也常常为“符号”所累,当人被“符号”遮蔽时,容易忽视人共有的本性,也易忽视自己的存在。
  【写作点拨】符号化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将人抽象成了某种特征、某个阶层,既忽视了人的平等性,又忽视了每个人的个体性,写作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还可以联系社会热点谈一谈现代人热衷“炫耀”而容易迷失自我的现象,这也是一种人的符号化。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012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任命白岩松为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说:“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
  2012年12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其他科学奖项相比,文学奖没有那么多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写作点拨】这则材料想要引发学生关于书的工具性价值与文学性价值的思考。可以从现代人读书的目的探讨:获得信息还是获得素养;也可以从文学的价值来谈:莫言说的“没有用处”只是说文学没有物质上显在的作用,它的价值体现在精神领域;还可以谈书的工具性价值与文学性价值的辩证关系,两者在现实生活中都必不可少。上海高中教材中有不少关于“读书”的优秀散文,熟悉课本的学生会感到更有话可说一些。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国外的一家社会研究机构,分别用了一年时间,对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数千名人士进行了两次采访:
  第一次主题:当你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直接将它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有90%的人回答: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只有10%的人回答:会在原地等待失主,或者交给警察。该机构通过偷拍实验,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第二次主题:当你未成年的子女,在大街上捡到100美元时,你是希望他直接将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还是交给警察?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希望他将钱交给警察,而不是直接放入自己的口袋。
  【写作点拨】这则材料的关键点在于现实选择与精神选择的“背离”:“拾金不昧”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但大多数成年人却选择了放弃这条公德,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复杂的现实原因。他们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坚守“拾金不昧”的道德准则,这其中又是因为怎样的心理因素呢?学生可以从社会风气、儿童教育、人格追求等角度展开讨论。
  《师说》中说道:“于其子也,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严厉,却对自己放任自流!人,本心与言行应统一,否则只会以虚伪的外壳示人,岂不可笑!
  本心与言行的统一能让人心无杂念。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面具越戴越厚,心里的道德越来越薄。为了利益驱使,长沙几个月就完工的摩天高楼腾空而起。人们嘴上言之甚美,为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实际这只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是为利益提供的庇护所。那么,我们的本心与言行该如何达到一致呢?我们需要心中无杂念。居里夫人,一个永远留在教科书里的人,她,白发苍苍只为科研绽放笑颜,把诺贝尔奖章给女儿当玩具。这样超凡脱俗的女子还存有几个?从本心出发,我们就能心无杂念地离成功更近一步。
  本心与言行的统一能让人伸张正义。当今官员的名声每况愈下,却偏有许多势利小人从中拍得上司马屁从而升官发财。然而温家宝,人民的好总理,他说:“我做得不好,请人民忘记我。”我们怎么可能忘记?他为农民工讨债时奔波的身影,在汶川地震中他守在前线的身影,在雪灾时他瘦弱的背影与白雪连成一片。他的心向着人民,他的行动热烈地拥抱着他的本心,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自豪。
  本心与言行的统一能使人不畏权贵。李白写:“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豪放浪漫铸就了他满身的傲骨。不为权贵低眉,这样的境界世人为之战栗。陶渊明,远离官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像是突然冲破囚笼的鸟,伴着那句“飞鸟相与还”,过起了隐居生活。周敦颐写:“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的清新脱俗,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陶潜、李白和周敦颐都是以本心活着。他们丢弃盔甲,活得逍遥自在,岂非一大乐事?
  本心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能帮我们洗净心灵尘埃,使人脱胎换骨。摘下面具,回归本心,那将会是另一种世界。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你沉醉在本心中了吗?   【点评】小作者抓住了材料中成年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拾金不昧的本质原因,就是他们从本心里是认同拾金不昧的,但在外在的行为上却违背了自己的本心。所以,我们做人也应该本心与言行统一。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本心与言行统一的重要性,选取的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素材,并没有故意掉书袋,显得十分质朴可爱。缺点是结构有些板块化,起承转合之间显得僵硬。
  2012年“建筑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很多人兴趣太多了,其实把有限的力量集聚于一点,就有穿透力了。”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点拨】这则材料里包含了一对关系:“兴趣太多”和“把有限的力量积聚于一点”。材料认为“积聚于一点”比“兴趣太多”要更利于取得大成就,由此可以讨论做人做事的方法,还可以延伸出“专才”与“通才”的讨论,并且褒贬态度不必完全与材料一致,能自圆其说即可。
  “建筑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王澍认为,人们应该将有限的力量焦聚于一点,便能渐渐穿越障碍趋向成功。而《专家与通人》的作者雷宗海先生则批评那些死抱一隅的“专家”,更提倡成为一个“通人”。
  而我却并不认为这两个观点之间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雷先生诟病的只是“专而不精”却又偏安一隅的落后者,而王澍也并非鼓励人们去当只专一道却不闻窗外风光的迂腐者。他们更追求的是同一种散文化的生活,形散而神聚,而这也正是所谓“穿透力”的来源。
  由此我想到了那个著名的百年实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位物理教授为了向学生证明“沥青是一种液体而不是固体”,将沥青加热融化倒入漏斗之中静观其变。实验装置完成之时,人类才刚刚将第一艘火箭送上天空。而当第一滴沥青掉落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一触即发。如今,第九滴沥青正形成一滴完美的泪滴状等待落下。在这近百年的实验之中,许多实验人员轮更替换,外界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但这种坚持观察和等待的姿态、精神却始终不变。这种意识形态或许便是散文化的生活,科学便成为一种漫漫中的优雅与坚韧。
  形散而神聚的力量莫过于此。它能使人的生活始终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却能旋转出多姿而美丽的轨迹,尽管可能纷繁复杂,自己所好甚多,但却永远不会迷失自我于假象的虚无之中,因为始终有我们所凝聚力量的一点,有我们神聚的一点牵拉着我们。这并非是生命固定的意义所在,这一点是一种精彩而不碌碌的形式。
  然而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就像是那个在大爆炸中诞生的宇宙,在不断膨胀扩张,不断产生新兴事物扰人耳目。我们接受着爆炸般的大量信息,渐渐地形散而神也散了。某些大学生不再专于学业探究、塑造自我而只想着迎合市场,某些官员不再想着勤政为民、忧劳兴国却只虑仕途腾达鸡犬升天……他们的兴趣只是围绕着名和利,缺少了那个至关重要的聚神之点:本真的自我。
  也许散文化的生活更需要大家来呼吁、守护,但我们却同样能靠自己朝着那个目标奔去:想象着钱钟书先生伏案驰骋,映着青灯苦雨,谢绝一切名誉、采访的姿态,便也能静下心来去过自己散文化的生活。
  【点评】本文的立意颇有新意。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拟出一个“非此即彼”的观点,而是发现了“兴趣多”和“积聚于一点”的辩证共存方式,从而提炼出自己的论点:“散文化的生活”“形散而神聚”,这正是所谓“穿透力”的来源。全文虽没有使用很多具体事例,但论证过程步步深入、层层挖掘,说理一气呵成,最后抵达了“散文生活”的核心精神“本真的自我,坚韧的等待”,展现了小作者对生活最真实、最独特的思考。
其他文献
本期主题:经典重拍  片名:《悲惨世界》 导演:汤姆·霍珀 主演:休·杰克曼 / 罗素·克劳 / 安妮·海瑟薇  类型:剧情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 / 美国  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冉·阿让为了养活姐姐的孩子,去偷面包,不幸被抓住,被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冉·阿让遭人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走投无路的他发誓一定要向社会复仇。他偷走了收留他过夜的主教米里哀的银器潜逃,被警察逮捕。主教声称
期刊
李玉山,中学高级教师,曾议论文论证的重点在于阐明文章所说之理赖以成立的理由,这是常识。经过阐述、发挥、诠释、解说,道理才会越来越明白,所以要学会“解”己意,要善于“解”己意。也就是要能够巧妙地把自己的见解、看法给读者作分析、解释,让自己的论证手段更充实一些,这才是超越别人、拿高分的诀窍。在中学任教20余年,现任职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发表学习指导类文章100余篇,散文、杂文、随笔近400篇70余
期刊
清明前的这个夜晚,一个人,静静地想念我的外公。  这个夜晚没有下雨,一切都是温暖的,布满了柔和的色调,就像记忆里的那些故事,那些时光,那些爱。时间飞快地流逝,却有种亘古的缓慢藏在心灵深处,不知是生的意义,还是死的力量,发挥着惊人的潜能,不可企及,却又遥望不止,并在爱和怀念中不断地增值。  “你会一直记得外公吗?一直。”  “会啊,我会念念不忘,至死不渝。”  这样的对话,不是真实的,它……只是我的
期刊
我在孤儿院饿着肚子,在街上到处晃荡的时候,我还是一直告诉自己,有什么好悲哀的,有一天我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喜剧演员,现在这种逆境只不过让我变得坚强些而已。  1889年4月16日,卓别林在英国伦敦出生。他的父母都是在戏院工作的演员。家境虽然不算富裕,但也其乐融融。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父亲嗜酒如命,终于使得母亲下决心与父亲离婚,年幼的卓别林和哥哥雪尼便随母亲四处漂泊。5岁的时候,母亲由于嗓子沙哑,
期刊
辩证思考,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能够彰显思想的深刻之美。在这方面,我们的一些考生做得并不好,导致认识肤浅,狭隘片面。主要表现在:  1、偏执一端,强词夺理。  有的考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喜欢说“过头话”,在强词夺理中将自己的认识推向“极端化”。深刻并不等同于偏激、偏执、片面、武断,认识独到并不代表可以违反常规或常识。“剑走偏锋”固然可以,但也得遵守“剑道”,做到一分为二,公允
期刊
四月开场白:  在梦想成为真正的作家之前,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会领略生活之美的人。健康的灵魂比圆满的文字重要得多。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遵照自己的内心来塑造文字生命。那些卖弄技巧、炫耀才情、脱离不开自我的写作,不会拥有充沛的生命力。文字坚不可摧的内核,一定源于内心的质朴和纯洁。  生日:1991年10月  学校:中央戏剧学院  兴趣:琴棋书画均可为之但样样不精  码字岁月:从12岁起开始写作,至今已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2012年是中国的“圆梦之年”,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等融合着国家与个人的具体的“中国梦”都一一实现。  材料二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二 一项有关“您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微调查显示,选“自我实现”的占50.9%,选“社会
期刊
不少平日里作文成绩平平的同学把“素材的准备”视为高考作文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希望能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准备好一个“超级素材”,从而毕其功于一役。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种投机心理,真正收效者,微乎其微。  还有一种同学,勤勉认真,准备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记诵有余,理解不足,反过来“为物所累”,被材料束缚了思维,就材料去“凑主题”,往往得不偿失,甚至跑题、偏题。  其实,素材的积累,是一件“细水长流”的工作。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小花,生长在戈壁滩上,一朵花上呈现红、白、黄、蓝四色。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它只有一条根,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之后便随母株一起香销玉殒。  以上材料,一定引发你不少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期刊
当财富与权力被放大,当社会的价值取向被扭曲,当不少人以粉丝多寡和收入高低来标榜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坚守住人性的光辉,用自己的生命热忱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期刊